抗生素被老百姓稱為“消炎藥”。近年來,抗生素耐藥性的報道不絕于耳,抗生素究竟是什么物質?抗生素在殺死細菌的同時,有哪些副作用?我們應該如何服用抗生素。日前,記者采訪了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陳東戎研究員,解答了百姓關心的諸多問題。
抗生素,摧毀細菌的尖兵
抗生素是微生物(細菌、真菌、放線菌屬)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對致病菌具有殺傷力的化合物。
陳東戎研究員介紹說,青霉素由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在1928年偶然發現,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抗生素——青霉素,青霉素的發現是人類對抗細菌疾病歷史上的最偉大發現之一。至此肺炎、肺結核不治而亡得以結束,抗生素成為了人類對抗各類感染的福星,各種類型的抗生素也逐漸問世。
抗生素對抗細菌的機理也是各不相同,陳東戎介紹說,比如青霉素的機理是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導致細菌死亡;鏈霉素、卡那霉素是抑制細菌的蛋白質組成;而利福素等則是抑制細胞RNA、DNA形成??股赜袕V譜性抗生素,也有只針對某些特定細菌的抗生素。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狀況選擇合適的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對人體也有副作用,比如會損傷神經系統、腎臟、血液系統。而更新換代的抗生素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在不斷減少。
怎么吃抗生素才是最科學的
大量使用抗生素無疑是對致病菌抗藥能力的“鍛煉”,在絕大多數普通細菌被殺滅的同時,原先并不占優勢的具有抗藥性的致病菌卻存留了下來,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藥物長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產生變異、成為耐藥菌株。這種耐藥性既會被其他細菌所獲得,也會遺傳給下一代。“超級細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藥物濫用催生出來的。如果這種情況繼續惡化下去,很可能使人類面臨感染時無藥可用的境地,又回到了青霉素被發現之前的危險狀況。
那么怎么吃抗生素才是安全的。陳東戎研究員介紹說,抗生素一般需要服用5-7天,要做到把體內所有致病菌徹底消滅為止。而不是吃1-2天,看看癥狀緩解就不吃了。她建議,平時發燒感冒時先要驗血判斷到底是病毒性引起,還是細菌性導致。只有判定細菌性引起,而且病勢兇猛的情況下才可以服用抗生素。
抗生素對“第二大腦”的危害
腸道,被稱為是人體的第二大腦,它的健康狀況和人類的免疫系統好壞密切相關。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習慣都會不知不覺影響著腸道,我們的腸道內有百兆以上的細菌,總重量可達1.5公斤,它們可以分為有益菌、有害菌、中性菌三類,有益菌和有害菌在激烈的戰斗中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形成腸內菌群的動態平衡。中性菌則是“墻頭草”,見風使舵,哪邊得勢就倒向哪邊。有益菌的代表有乳桿菌、雙歧桿菌等,它們可以分解乳糖、葡萄糖,產生乳酸及醋酸,使腸道保持弱酸性,抑制有害菌,增強人體抵御力。有害菌的代表有致病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它們在腸道中繁殖并生成腐敗物質,影響腸道的健康。因此有益菌的數量與質量決定著我們腸道環境的優劣。
陳東戎研究員解釋說,我們一般只知道抗生素會殺滅致病菌,但是不知道他們還會大面積殺害腸道的有益菌。腸道菌群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改變。胎兒在母體內時,腸道里是沒有細菌的。出生后大概一周到一個月后,腸道菌群逐步形成,然后終其一生。
當年齡增長,隨著身體機能自然老化,腸道活力也自然衰退。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有益菌大幅降低,有害菌明顯上升。她建議,體質比較弱的老年人服用抗生素更應該謹慎小心,盲目亂吃會有生命危險。有條件的應該多喝酸奶和益生菌飲料,保證腸道益生菌的數量,維護體內的生態平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