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微信圈里廣泛流傳的,是《外在不好看,誰TM想看你內在啊!》之類的文章,理直氣壯地堵死了一心只靠才華吃飯的屌絲們逆襲之路。
然而在這些文章背后,其實都隱藏著一個價值觀:
你需要將你的內在氣質,化作你的顏值表現出來。因此,不管你顏值高還是低,決定你的人生境界高低的,最終還是氣質。
人人都有外在,但并非人人都有氣質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紅樓夢》里的十二金釵,個個艷絕。“氣質”這個詞,曹雪芹卻只給了妙玉。
并不是林黛玉、薛寶釵這些人夠不上氣質,而是妙玉最能體現氣質之為物。
妙玉不多話。根據劉心武先生統計,在她登場的那一回,她也就說了十二句話;然而已經道盡了她的氣質:
飲茶,她說“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飲牛飲騾了”;
沖茶的水,她一定要用梅花上收的雪水,還敢罵黛玉是個“大俗人”。
后來林黛玉和史湘云聯詩,妙玉力壓二女,不聲不響地就把她們的殘詩收了個漂漂亮亮的尾。
論家世、論艷麗,妙玉比不上賈府里的小姐們;可是不論寶玉、黛玉還是湘云,都對她青眼有加。
因為她散發出的,是自然不做作的氣質。氣質看不見,但一舉手,一投足,一張嘴,無不投影出來。
氣質的修煉,需要時間的萃取
黃曉明在《中國合伙人》里演的是俞敏洪的角色,可是俞敏洪曾經公開表示:
“電影男主角非常英俊,但也有遺憾,沒把我的氣質演出來。”
人是如何說話、如何動作的,這些都可以模仿。甚至連樣貌都可以通過化妝補齊。但氣質之為物,是歷經歲月沖洗后沉淀下的對生活的態度和信仰,如琥珀一樣只能是時間的結晶。
就像妙玉,她的家世背景就充滿凄楚:原本她也是大戶人家,可是多災多難,幾歲就被迫在寺里帶發修行,陪著她長大的是青燈古殿,以及清心寡欲的修行者。
自小生活得精致,自然不會委屈喝普普通通的茶水;
自小聽慣了梵音佛語,自然不會對粗俗不堪的生活妥協。
沒有一種經歷是毫無意義的。人的氣質,就是在時光中被打磨出彩的。
人最大的名片,是你的氣質
人的美貌終將褪去,青春也會散場,總有一天要離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只有自己的能力能陪伴自己終身,而人最大的能力,其實是他的氣質。
奧黛麗赫本的演技其實也不很好,原本也是靠美麗如公主般的容顏獲得了關注。可是當她老了之后,她依然被稱作是“降落人間的天使”。那是因為當紅顏開始褪去,她內心的氣質真正散發出來了。
她從小喜歡小孩子,也為著自己曾經失去父愛、懷孕失敗而懷著終生的哀痛。因此,她選擇的補救方式,是救助貧苦的孩童。救助到什么程度?連她自己胃痛都不愿意讓孩子知道,怕他們擔心。最終憋出了癌癥。
如果每個人都有一張名片,那么名片上始終寫著的,就是你的氣質。
曾國藩說:“人之氣質,本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人一生很短,有時窮盡一生之力也所獲寥寥。讀書可以“變化氣質”,正因為書可以擴展一個人的生命履歷。好書都是作者的生命體驗,如果我們用心進入,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精神體悟。
“讀書明理”,這句話沒錯。人與禽獸,食色性也,差異其實很小。
但如果通過讀書得來了那么一點氣質,人比禽獸就多了許多靈性。
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