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繼嫦娥三號成功落月,玉兔號月球車巡視探測兩年后,中國探月工程傳來好消息:嫦娥四號任務已經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正式開始實施,預計2018年發射。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將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就位和巡視探測。”中國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14日在月球探測載荷創意設計征集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說。
劉繼忠表示,嫦娥四號有望實現三大“壯舉”: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造訪月球背面;首次實現人類航天器在地月L2點對地月中繼通信;為科學工作者提供月球背面空間科學研究平臺,獲得一批重大的原創性科學研究成果。
“我國已具備開展月球背面探測的科學和技術基礎,其他航天大國和空間組織的相關探測項目尚在論證階段。嫦娥四號任務的實施,有助于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實現由追隨到引領的跨越。”劉繼忠說。
造訪月球背面,將給科研帶來哪些新機遇?
首先,利用月球背面屏蔽地球無線電干擾的獨特條件,嫦娥四號將開展空間科學領域最前沿的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填補國際空白。利用月球背面保存的最古老月殼巖石的獨特條件開展地質特征調查,有望在國際上首次建立集地形地貌、淺層結構、物質成分于一體的綜合地質剖面和演化模型,獲得對月球早期演化歷史的新認知。
嫦娥四號是一位軍民融合、國際合作、公眾參與的“中國月球使者”。
劉繼忠表示,在選擇中繼星的整星方案和研制定點單位時,邀請了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多方面單位參與競爭擇優。這在深空探測領域尚屬首次,邁出了軍民融合機制創新和面向社會開放的堅實一步。
2015年初,中國向國際社會發布了科學載荷合作意向書,與近十個有參與意向的國家或航天組織取得了聯系,有望在嫦娥四號上搭載1至2臺國際載荷。
針對嫦娥四號和月球探測后續任務,國防科工局提出:力爭開放部分資源,搭載由公眾創意設計的載荷,并向公眾演示載荷工作情況。這一提議得到了教育部、中科院、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科協等單位的一致贊同。
“航天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公眾關注焦點和科普工作重點。神舟飛天,與天宮一號對接,嫦娥探月……每次重大航天項目的成功實施,都極大地激發了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對科技創新的熱情和對祖國發展成就的自豪。”中國科協科普部副部長錢巖說。
本次活動面向全國大、中學生和科技愛好者,征集創新性突出、科普效果好,可在著陸器、巡視器和中繼衛星上用于探測活動、科學實驗或技術試驗的載荷創意。
“公眾可以大膽創意設計。優勝方案將由有資質的單位研制,搭載在嫦娥四號上,飛向遙遠的深空。其他優秀方案將被納入數據庫,供后續任務參考選用。”劉繼忠說。
參賽者需在活動截止日期(2016年3月31日)前提交紙質版或電子版創意設計建議書。預計5月底經專家委員會評審,遴選出優勝者。
劉繼忠介紹說,嫦娥三號著陸器目前仍在月開展科學探測并向地面回傳數據。嫦娥五號任務進展順利,已進入正樣研制階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