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奄一息的國民黨終于頂不住清算黨產的壓力,公布了幾十年來的“總賬”。對于大陸網民來說,國民黨還有多少油水可“榨”只能算個娛樂新聞,畢竟看落水狗淹死并沒有什么意思。但是,這個“總賬”表明,國民黨政權逃往臺灣的時候帶走了227萬兩黃金。對歷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這是當年濫發金圓券,用廢紙騙走的大陸各省財富。國民黨黨產問題因此在大陸也成了熱門話題。
那么,國民黨到底帶走了多少財富呢?227萬兩這個數字是否有所隱瞞?
到底搶了多少?
從各方面記錄來看,227萬兩這個數字不能說非常準確,但也不能說離譜。美國加州大學有位老教授叫吳興鏞,他的父親是吳嵩慶,自北伐戰爭時期就追隨國民黨做后勤主管,后來擔任國民黨軍聯勤總部副總司令,曾專門主持過向臺灣撤退金銀的工作。吳嵩慶去世后,全部私人筆記和資料交給了吳興鏞教授,吳興鏞因此開始研究國民黨黃金問題。從吳教授的超然地位和他父親的履歷來看,這個考據應該是相當可信的。
吳教授認為,大陸運臺黃金主要分四批:
第一批1948年末起運,從上海經廈門運往臺灣,合計258萬兩。另有銀元400萬。
第二批1949年1-2月起運,從上海到廈門鼓浪嶼,99萬兩。另有3000萬銀元。
第三批1949年3月起運,從上海空運到臺北,60萬兩。
第四批1949年5-6月,從上海運到臺灣19.8萬兩。另有銀元120萬。
四批合計436.8萬兩。此外從美國運回國庫儲蓄20萬兩,合計450萬兩有余。
不過,國民黨方面負責推行金圓券工作的俞鴻鈞統計,最后拿到手的黃金并沒有這么多。完全丟掉大陸之后清點國庫,只有277萬兩,這倒是接近于227萬兩的說法。
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額呢?從史料來看,主要原因是國民黨在解放戰爭末期又花掉了一些金銀。1949年初的時候,國民黨還不承認在大陸的全面失敗,至少不認為臺灣是唯一的退路。當時雖然三大戰役已經結束,長江防線岌岌可危,但蔣系在西南還有百萬之眾和蜀道天險,廣東還有富庶的省份和出海口,桂系和閻錫山各自有十幾萬直系軍隊和經營已久的基地。在蔣介石、白崇禧等人看來,只要美蘇盡早爆發沖突,中原鹿死誰手還未為可知。
所以,雖然黃金運到了臺灣,也只是為國庫找了一個安全的存放地點。一旦大陸有反撲的機會,該花錢還是要花錢的。許多留在大陸的軍閥因此得到了臺灣空投的黃金,比如說西北馬家守蘭州,就得到5萬兩黃金的財政支持;陶峙岳當時尚控制新疆,也拿到了10萬兩。這些黃金一部分被馬家軍閥等人拿到國外享受,一部分為解放軍所繳獲,一部分失散于戰場。幾個月至少消耗了幾十萬兩。
到了1949年末,重慶失陷,成都被圍,桂系主力被打殘,江南完全易手,蔣介石終于認清了大陸戰事已不可挽回的事實,決心全面向臺灣收縮。此時清點,國庫存金約為290萬兩左右。失掉大陸蔣介石已成驚弓之鳥,曾派人到菲律賓、韓國等地建立基地,為進一步流亡做準備,又消耗了一些硬通貨,這和俞鴻鈞277萬兩的數據比較契合。
國民黨官員檢查臺灣金庫
此外,不能忽視同期運走的外匯、銀元和其他貴金屬。比如說第二批90多萬兩黃金起運的同時,軍艦上還有3000萬枚銀元及7000萬美元現金。國民黨在山東撤退的時候,也卷走了十幾家銀行上千萬美元現金。按照吳興鏞的研究,認為實際運臺的其他硬通貨價值350萬兩。即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硬通貨總共折合成黃金約為700萬兩左右,其中一半左右是黃金。
700萬兩黃金折合多少錢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一兩黃金是多重。當時實行的是舊市制,一斤16兩,即一兩31.25克。而國際金價單位是盎司,即31.1克。在黃金總量誤差可能達到十幾萬兩的情況下,我們不妨近似認定一兩就是一盎司。國民黨此時手中的全部細軟大概就是700萬盎司的樣子。1944年,美國壓倒英國的金融霸權,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規定了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價。700萬盎司約等于2.5億美元。這就是國民黨從大陸最終帶走的硬通貨數量。
不止是金銀
國民黨臨行帶走的不止是金銀美鈔,還有海量的物資。在淮海戰役之后的幾個月里,僅上海開往臺灣的貨輪就多達1500艘,幾百萬兩黃金只占用了數百噸的運量。其余的船上,貨倉里滿是貴重物資和機器。根據軍統經理處少將處長郭旭回憶,上海戰役前,京滬杭警備總司令部的命令非常明確:
1.中央銀行所存黃金、白銀和銀元,掃數運往臺灣。
2.機器設備、車輛、紙張及暖氣設備等物資,都運往臺灣。
3.棉紗、布疋,大部分運往臺灣,一部分運往香港,由上海市政府派人到香港管理。
4.所有招商局及民生公司的輪船,除留一部分軍用外,其余都交由物資局調用。
5.帆船及大小木船3000多艘,其中約有1500艘不能駛往臺灣,暫留作軍用外,能駛往臺灣的都交物資局調用
……上海資本家的物資,由上海警備司令部會同上海市民政局調查,監視工作則由稽查處負責辦理。
當然,由于效率低和地下黨破壞,工業物資沒有全部運走。但還是有相當數量的物資運往臺灣,細數臺灣軍工產業,大多數都有從大陸搶運的物資做起家資本。比如說臺軍現在全部子彈都靠205聯勤廠制造,這個廠前身就是李鴻章主辦的南京金陵兵工廠;2014年出現重大事故的204聯勤廠,前身是武漢的化工廠,到臺灣后負責制造化學毒氣。當時中國唯一能造航空發動機的貴州航發廠,后來搬到了臺中。臺灣的高雄飛機制造廠雖然被美軍轟炸破壞,但又遷入了大陸的三四家飛機廠,成為臺灣航空工業的起點。
輕工業也一樣,解放前夕,榮氏家族的申新系統紡織廠大多數可移動資產都去了臺灣。50年代初,臺灣制造業前100名,有24家源于上海資本或上海企業家。蔣緯國的岳父石鳳翔本來是西安實業家,1948年把美國進口的物資直接運往臺灣,改在臺灣經營。1950年前后,由于臺灣房屋不足,由大陸運來的布匹、棉紗一度無處存放,腐爛甚多。青島撤退時,啤酒廠的一部分設備運到臺灣成了臺啤的起家資產。郎咸平的父親郎豐津隨26軍撤退的時候,身下就是一箱不知何處搞到的啤酒。
物資都去了臺灣。輪船當然也不會給共產黨留下,1949年全國造船能力只有每年6000-10000噸,全部剩余機動船噸位不到20萬噸,大多殘破到不能出海。但國民黨撤退時,僅招商局一家就帶走26萬噸優質船只(香港招商局起義帶回2萬多噸)。全國總計24艘油輪,到共產黨接手的時候,只剩下四艘1000噸左右的舊船,且已自沉江中,尚待打撈。這些被卷走的船只也成了國民黨政權“復興”的本錢。
2.5億美元的浮財,一兩千船的物資機器,幾十萬噸的海輪,國民黨帶走的物資貌似不多,但考慮到國民黨退臺之后控制的人口,這筆錢相當不少。1945年臺灣有600萬人,國民黨撤退裹挾了200萬人入臺,合計800萬人。當時大陸人口5.5億有余,手里有多少硬通貨呢?區區1600萬美元。再加上十幾萬兩的黃金儲備,大陸硬通貨合計也只有一兩千萬美元,不到國民黨政權的十分之一。
1949年毛澤東親自去了一趟莫斯科,赫魯曉夫來了一趟中國,總共給了中國5億美元貸款。整個50年代,大陸方面能動用的國際硬通貨不超過10億美元(要還的)。考慮到臺灣人口約為大陸的70分之一,可以說國民黨當時的發展資本要比大陸雄厚的多。即便只計算絕對數量,大陸外匯和黃金儲備合計超過2.5億美元也要到十幾年后的1963年;海輪總量超過被臺灣帶走的噸位要到1961年。即大陸要用十幾年的發展才能補齊被國民黨掏空的家底。在國民黨卷走的招商局輪船中,有一艘海遼號率先起義,開赴解放區,這艘3400噸的海輪立刻被新中國視為珍寶,以至于被印到了人民幣上,一直用到我記事的時候。可見國民黨卷走這批工業“種子”在那個年代何等重要。
“經濟奇跡”的本錢
但這依然不是臺灣方面主要的優勢所在。作為1895年即割讓的殖民地,臺灣對于日本這個弱勢帝國主義來說已經不是簡單的傾銷市場和原料基地,而是“內地的延長”(1919年首任文官總督田健治郎提出的觀點)。為了把臺灣同化為日本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和財團對臺灣進行了多輪投資,已經把臺灣改造成一個準工業化社會。
1931年,臺灣發電量和整個大陸相當,著名的日月潭景區就是一個大型發電站。到了1949年,因為接收了東北的日占區,整個大陸的發電能力是170萬千瓦,僅相當于臺灣的4-5倍。日本投降時,臺灣總鐵路里程已經超過5000公里(包括私營窄軌),約為大陸的四分之一。臺灣800萬人口,已有一半是工商業人口。即便不考慮臺灣因四面臨海而帶來的交通便利,國民黨控制區的人均工業化水平也超出大陸十幾倍,在1949年就達到了大陸80年代水平。
當然,臺灣的工業和交通業原本依附于日本本土。在臺灣的日本人多達幾十萬,除了負責鎮壓的軍人和官員外,還包括許多技工和工程師。戰后這些人撤出,導致臺灣產業運轉不靈。但很快,國民黨撤臺,除了帶來幾十萬軍隊,還帶來了上百萬教育水平遠超中國平均值的人口。中央研究院四分之一的院士去了臺灣,和日占時期形成的中小學教育結合,把臺灣打造為中國教育水平最高的省份,正好承接臺灣遠高于內地水平的工業。
等到臺灣本地征兵制度建立以后,幾十萬老兵從一線部隊中裁撤出來。他們雖然缺乏教育,但遠離家鄉,缺乏組織,被禁止結婚,只需一紙“授田證”做報酬,就可以送到基建工地上做奴隸式的勞動。現在打通臺灣東西海岸聯系的中橫公路(太魯閣公路),就是用這些老兵的血汗換來的。
還有,臺灣在1949年之后接受了天量(相對人口而言)的美國援助。1950-1957年,僅直接經濟援助就高達6.83億美元,換算到大陸人口相當于近500億美元,足可以為大陸援建十幾個“一五計劃”。即便不考慮總計幾十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臺灣的美援數量也堪稱驚人。60年代前期,臺灣每年接受美國直接經濟援助就高達一兩億美元,和帶往臺灣的全部黃金價值相當,大多數以貸款貼息和獎勵方式提供給制造業,迅速刺激了臺灣經濟的成長。
日本留下的工廠、大陸移居的技術人口、動輒數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再加上美國單方面開放市場,這都是臺灣經濟一度遠勝于大陸的核心原因。但在1949年這個逃亡年代,幾項有利條件都是遠水不解近渴:首先,日本投資的工業在二戰末期被美國多次轟炸,需要修復才能發揮作用;其次,大陸移居的人口還處于無政府主義狀態,需要時間來組織成可用的人力,暫時也沒法變成經濟盈余。至于美國援助……美國已經給了100個師的美械,都在大陸送給了解放軍。退臺的國民黨軍號稱官比兵多,兵比槍多,槍比子彈多,時刻都可能因為少量解放軍偷渡部隊而做鳥獸散。在距離臺北幾十里路的汐止區還有臺共武裝基地的時候,美國不會再給一觸即潰的國民黨政權提供支持。國民黨政權必須自己熬過撤退初期混亂的日子,才有資格寄生于這個全中國經濟基礎最好的省份。
經濟壓艙石
這個時候,從大陸搜刮的金銀外匯、輪船物資就發揮了它的用處——安定人心,進口糧食,幣制改革,收買骨干,乃至為土改提供支持。在49年-50年的混亂日子里,這筆黃金外匯比幾十艘海軍艦艇更能幫助國民黨在臺灣站住腳。(最強的巡洋艦重慶號已經投奔解放軍)按照吳興鏞先生及其家人的回憶:“1949年后半年里,嫡系國民黨軍隊的薪餉就是發銀圓與黃金。”
直到朝鮮戰爭爆發,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美援才重新開始出現,在財政斷糧的絕望中拯救了國民黨政權。1952年起,美國上億美元的援助加入國民黨政府財政,最艱難的時期過去了。可以說,從大陸搜刮走的金銀物資是國民黨政權“熬過”這兩年混亂期的決定性因素。也是臺灣經濟起飛的催化劑和墊腳石。時至今日,部分黃金依然在臺灣“國庫”中發揮準備金作用。2008年5月,國民黨的盧秀燕等四名“立委”在“央行”副總裁楊金龍的陪同下,前往文園“國庫”參觀,他們發現有108萬兩從大陸來的黃金,自1950年6月入庫后再未動用。一直充當臺灣貨幣的準備金。
總的來說,國民黨撤退時從大陸掠走了價值數億美元的財富,脅迫了上百萬受教育人口,對大陸經濟來說是慘痛損失,對臺灣來說則是強大的經濟刺激。數百萬兩黃金一方面充當了國民黨撤臺初期的救命錢,另一方面也是臺灣重建工業化社會的第一筆流動資金,更是臺灣這個小島應對國際市場風浪的“壓艙石”。幾億美元的資產雖然還談不上天文數字,但它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后來的百億、千億美元。只是國民黨余孽和部分臺灣人把大陸黃金看做了天經地義的“祖傳”資本,忘了它和臺灣的日本工業基礎、故宮文物一樣,本來是全中國人民的財富。這筆賬早晚要和臺灣當局、和國民黨反動派算個清楚。
臺北宏盛帝寶豪宅,僅168戶,連勝文等藍營權貴和富商的居住地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