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西方還在孜孜不倦地談論中國國企壟斷問題之時,中國的民營企業卻銳意進取,不斷壯大。這些以創新為標簽,以科技為內核的企業,作為新崛起的中國經濟力量,正在以驚人的發展勢頭改變著世界。
美國媒體福布斯網站4月5日發表題為《中國創新改變世界》的評論文章,稱“中國以外的世界(尤其是西方主流媒體)將中國的發展描繪成了另外一番光景。在他們筆下,中國的經濟被描述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由國有大型企業所主導的模式,很多由國有企業長期壟斷的領域都不向非國有企業開放。”
而事實上,“西方媒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完全忽略了中國經濟的另一面——正迅速崛起的私營經濟和不斷成長的創新企業。”
“這些中國的創新者們大都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有所擅長。他們通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和兼并收購來提高能力,不斷前進,我們期待在世界舞臺上看到更多扎根的技術中國創新者。而根植于中國破壞式創新者內心的,正是他們對于成功的共同追求,對于所追求目標的滿心創意,以及對于實現目標的不懈動力。他們的目標最終會徹底重寫中國以及世界的商業規則。”
福布斯網站截圖
以下為福布斯網站全文:
在過去二十多年里,中國的創業企業以指數倍增長。這不僅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而言,中國創業企業的影響也在不斷地增強、擴大。
2000年的時候,中國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總收入還是基本持平的,大約都為4萬億人民幣。然而,到了2013年,中國國有企業的總收入比2000年增長了6倍多,而非國有企業的總收入增長了18倍多。用同一時期兩者的利潤作比較,甚至更能說明其中巨大的差距——國有企業的總利潤增長了7倍,而非國有企業的總利潤增長了近23倍。
事實上,中國的創業精神不僅僅展現于商業領域。它還滲透進了政府,并深深地植入每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意念中。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并將此作為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指導方針。在今年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提及“創新”59次,“創業”22次。此外,其他的流行詞匯也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現了多次,例如“互聯網+”、“共享經濟”、“大數據”和“物聯網”。
我的新書《創業家精神》在2015年7月出版了,它的中文版也于去年12月面世。這本書起始于幾十年以前,那時候中國的非國有企業和創業文化都還在孕育階段,雖然已經有人開始經營自己的生意了。但在當時,很多生意人是懷有機會主義想法的,他們只是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去銀行碰運氣。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沒有經營企業的經驗和知識,而企業在這樣薄弱的根基上發展也定不會長久。
那些年,我接觸到了很多各式各樣的中國企業家。盡管他們有著不同的背景,來自不同的行業,帶著不同的數據,但在這背后,他們有著共同的性格:十分驚人的野心,一往無前的樂觀,以及好像永遠都不會被滿足的好奇心。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向我尋求專業知識,以獲得對經營戰略和管理技能更深入的了解,并想要拓展他們在“國際最佳管理實踐”上的知識。當時正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快速增長的時期,許多有企業家頭腦的人便是在此時看到了將商業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的機會。
然而,在這段時間里,中國以外的世界(尤其是西方主流媒體)將中國的發展描繪成了另外一番光景。在他們筆下,中國的經濟被描述成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由國有大型企業所主導的模式,很多由國有企業長期壟斷的領域都不向非國有企業開放。
在他們看來,中國經濟的命脈仍由共產黨牢牢把握,而在這樣的控制之下,競爭是很不公平的,甚至有的時候,所謂的競爭都不存在。一些人將這樣的經濟形態稱為“國家資本主義”,并對這個詞語賦予了很消極的內涵。
誠然,中國的國有經濟成分在中國經濟中扮演著、也將繼續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是,西方媒體確實在很長時間內完全忽略了中國經濟的另一面——正迅速崛起的私營經濟和不斷成長的創新企業。
在鄧小平領導下,中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也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條件之下,中國的先鋒企業家們共同推動了第一波的創業浪潮。通常來說,這些企業家們很少能夠獲得現代商業管理的相關知識,他們中有些人甚至都沒能念完中學。在當時,他們僅僅是憑借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驚人的膽量來開拓他們的事業。90年代初期,一些政府官員在受到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激勵后,放棄了自己在政府的職位,紛紛“下海”,投入商業經營。這的確是一件非常冒險的決定,需要很大的勇氣。如果失敗,就意味他們著丟掉了賴以為生的“鐵飯碗”,從前的職位不會再留給他們。因為放棄了“鐵飯碗”所帶來的穩定的安逸的生活,當時有很多人都認為他們的決定非常愚蠢。然而事實證明,“1992幫”這群人中的大多數在他們后來的創業道路上都走得很成功,并且最終成為了行業里的領軍人物。
互聯網創業開始出現是在90年代末。現在的行業三巨頭——阿里巴巴、騰訊和百度,都是在那之后很短的時間內成立的。第一次世界互聯網泡沫的發生將一大批中國互聯網企業擠出局,但此后不久,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又重新獲得了前進的動力。之前失敗了的中國企業家又在新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里重新恢復了自己的事業。京東、小米和奇虎360的企業領袖都發跡于這段時間,他們現在成為了優秀的企業家榜樣。除了互聯網領域和移動技術領域,還有很多企業家也都是在這段時間里涌現的,包括能源業、醫療護理業、金融服務業、消費者研究業和零售業,在這些行業中,科技快速發展,企業持續壯大,兩者互相促進,并肩而行。
在今天的中國,我們可以看到很多80后、90后的年輕人都十分具有企業家精神。他們不僅僅來自北京、上海這樣的大都市,其中也有很多來自二線城市甚至更小的城市。毫無疑問,他們中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都不會創業成功,或者在第一次嘗試創業時就成功。但他們中一定會有成功的人。中國人口眾多,就算成功的幾率很低,但在龐大的基數面前,成功的人數仍然不容小覷。
和他們的先輩不同,這些年輕人們并不害怕失敗。對他們來說,“試錯”是成功路上不可避免的階段。至于結果,無論是否如愿,對他們來說都是經驗的增長,也將會為他們的未來獲得更多的機會。
可以肯定的是,許多中國的企業家依然為了努力節省開支而存在違反規則和道德的可能性。然而,我們也確實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們在十分努力地發展業務,并力求通過合法的途徑和方式獲取成功。
我們生活在一個創業精神極速傳播的時代,創業者們越來越年輕,數量也是呈指數倍的增長。這些中國創業新生代向我們展示著他們身上的活力、創造力、以及高水平的生產力,而這正是促使中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的核心驅動力。
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獨角獸”公司誕生地(獨角獸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小米、滴滴出行、中國互聯網+(最近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新成立的公司)和大疆創新網等。
此外,在《麻省理工大學科技評論雜志》發布的2015年榜單中,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和小米已經躋身“全球50家最智能企業”。根據中國科技部的統計,目前全國共有115個高校科技園和超過1600個科技企業孵化機構為追逐夢想、銳意進取的創業者們提供創業指導、法律咨詢、以及辦公場所提供等服務。
這些中國的創新者們大都在商業模式的創新上有所擅長。他們通過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和兼并收購來提高能力,不斷前進,我們期待在世界舞臺上看到更多扎根的技術中國創新者。而根植于中國破壞式創新者內心的,正是他們對于成功的共同追求,對于所追求目標的滿心創意,以及對于實現目標的不懈動力。他們的目標最終會徹底重寫中國以及世界的商業規則。
在當下的中國,還發生著一個特別的現象。盡管在政治體系上,中國政府沿襲了自上而下的計劃經濟體制,但是中國領先的創業公司,尤其是更加年輕、更加有活力的互聯網公司,在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組織形式、管理模式上都是借鑒硅谷企業而設立的。事實上,它們更像是在硅谷,而不像是在北京。對于這些公司來說,中國的政治經濟結構和硅谷的企業文化結合碰撞,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兩者相互影響并且都為彼此創造除了一些新的東西。這種形式的滲透正在以我們前所未見前所未聞的方式悄悄改變著中國,并引領中國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紀元。(原作者/謝祖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