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凌晨4時,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保國心臟病突發,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享年58歲。據悉,李保國教授遺體告別儀式將于4月12日上午10時在保定殯儀館舉行。
李保國教授1981年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主要從事山區開發與經濟林栽培技術推廣工作。三十多年來,李保國扎根太行山區,立志做“太行新愚公”,把自己最好的論文和科研成果寫在太行山上,鐫刻在山區人民群眾的心中。他每年在山里“務農”的時間超過200天,先后完成山區開發研究成果28項,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蘋果栽培、綠色核桃栽培等技術體系,培育出多個全國知名品牌,實現山區農民增收28.5億元,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貧新路。
今年2月,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中央新聞媒體,分別在重要版面、重要時段集中報道了李保國教授30多年如一日,用科技幫助太行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先進事跡,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同時,省委作出決定,在全省廣泛開展向李保國同志學習活動,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以李保國同志為標桿,聯系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身體力行,率先垂范,切實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
“把我變成農民”
過膝的灰黑色棉服上,蹭了很多塵土,臉龐黝黑、笑容憨厚的他,扎在人堆里就是一個農民。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農民”,真實身份是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被山區群眾親切地稱為科技“財神”,30多年來,帶動10余萬農民脫貧致富。富崗蘋果、綠嶺核桃,邢臺縣前南峪、平山縣葫蘆峪……他用科技之手,點亮了這一串閃光的名字。
“把農民變成我”
把農民變成專家,是李保國的心愿。可要達成這個心愿,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更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長年累月,李保國和農民摸爬滾打在一起,手把手地教他們操作。
在崗底村剛開始推行蘋果套袋技術時,許多村民掌握不好技術要領。李保國要拽住他們的胳膊找角度,捏著他們的手腕找力度,常常是一個小時才能教會一個人。類似這樣的技術培訓和技術推廣還有很多,可他從來沒有嫌麻煩過。
親自在大鍋里炒制炸藥
上世紀80年代,他們整地所用的炸藥得手工制作,不僅要自行確定原料配比,還要在農村殺豬用的大鍋里炒制。有一次,引爆的炸藥未按時爆炸,李保國上前查看時突然發生爆炸,幸運的是,他只是被崩了個大跟頭。
每天背著一歲多的兒子上山
在前南峪搞小流域綜合治理,天天有試驗,天天有觀測,李教授夫婦每天背著一歲多的兒子上山。
有回有領導開車去山里看他們,人家要走的時候,孩子待在車上死活不下來,直嚷要回保定,要上幼兒園。李教授只好硬把孩子抱下來,就那么看著車一直走遠……
上車當司機,下車當勞力
一年行程約4萬公里、200多天在山里“務農”。李保國汽車的后備箱里,塞得滿滿當當:雨靴、草帽、衣服、工具……
“可以把后座放平,中午躺一會兒。”李保國告訴記者,這輛車就是他一個流動的“家”。除了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他幾乎天天奔波在路上,上車當司機,下車當勞力。
村民拆掉自家院墻為他開道
人和農民打成一片,心和農民貼在一起。多年來,李保國用真心換回了真情。
每逢正月到村里,家家戶戶都爭著請他吃飯,實在推托不過,有時他一天得赴五六個老鄉的家宴;一次在村外遭遇交通阻塞,聽說他急著回保定參加學術會議,村民二話不說拆掉了自家院墻,為他辟出道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