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一、歐債危機就是現實版本的兔死狐悲。
? 美元看起來具有極強包容性,但這種包容性是建立在其作為世界貨幣的超然地位上的,本質上排他的,特別是其他貨幣要挑戰世界貨幣地位時。通過慘絕人寰的戰爭,以及原子彈的現實唯一使用,并用大規模核子武器保持長期威懾,極端暴力取得的注定不會用和平的方式就能夠甘心情愿主動讓渡出來。
現代意義上要改變這樣的貨幣強權與匯率霸權,也有很多嘗試。歐元區的建立本質上是為了實現歐洲一體化,以抗衡日益囂張的美元和美國。但歐元區建立后,風風雨雨,從未消停,也許是不同國家要取得這樣的一致本身就有諸多不可能克服的壓力和困難,也許是政治家們期望的政治成績原本就與現實經濟發展有些脫節,理想色彩過于濃烈。單就希臘危機來看,希臘財政的崩盤一方面是本國經濟實力不足產業支撐不夠,另一方面是本國國民不愿意放棄高福利生活,國民不滿乃至敵對情緒一直針對所有上臺執政者,從而以德國、法國為核心的其他歐元體國家不敢輕易出手。
美國掌控的各大金融和評級機構反復強調國家信用和地區差異,在其掌控下的影響力偶爾也對美國自身發表一些看起來不利的言論,不過更多的用意在于轉移注意力。同時,對于深陷歐債危機的國家其一貫采取的胡蘿卜加大棒政策中,胡蘿卜基本沒有,大棒卻愈舉愈高,經濟制裁的威懾遠遠超過經濟幫扶。當德國2012年底提出檢查放置于美聯儲金庫的黃金時,美國的拒絕理由竟然是“可能會對金庫造成安全隱患和程序問題”,德國已經宣布將于2020年將本國保存的黃金儲備提高到一半,輿論普遍認為是繼上個世紀70年代法國做出黃金儲備“全額回家”后的大動作,是對美元失去信心的表現。
聯系起來看,黃金回家和歐債危機就是國際信用既有秩序的一次軟較量。歐債危機美國的袖手旁觀顯然刺激了深陷泥沼的歐元區核心國德國的敏感神經。眼下,英國退出歐盟表面上是自由和票選的結果,本質是經濟主導作用(相較于德國和法國,英國的作用早已邊緣化)下滑衰減之后的無賴行徑,但還還缺少一個撒潑回到歐盟的由頭,只能先如同潑婦一般自怨自艾。
二、需要挑起事端才會體現強行干預價值。
? 國家大氣候是和平發展的共識,但并不意味著所有共識都會成為主旋律。挑起矛盾、制造事端就是強行干 預的前提。用這樣的視覺來看國際大事件,就一定不能忽視自由民主旗號下的國家干預:
——歐洲方面,從一開始北約軍事力量的部署,美國就視為捍衛其核心利益掌握最高指揮權,發生真正危及自身的情況時,就讓出外表上的指揮權(比如利比亞戰爭)躲在后邊遙控。對于歐債危機,號稱“世界銀行”的金融機構只是喊號子但并未伸手進行實質性援助,同時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一直下調信用等級,并且在鼓勵該國國民繼續享受高福利生活方面,反倒美國主導輿論很有點火上澆油的意思。這樣的做法結局就是歐洲一體化的戰略構想被破壞,美國一家獨大的現狀繼續得以維系。這里,不能忘卻或者忽略北美自由貿易區極大地鞏固了美國把整個北美作為戰略后方和縱深的妙棋。
——亞洲方面,亞太形勢緊張氣氛一直就未消停過,從二戰后對社會主義國家陣營蘇聯、中國等的合圍制衡開始布局經濟發展“四小龍”、大力促成戰敗國日本經濟躍起,到茉莉花革命、阿富汗強行進入、緬甸自由布道、環太平洋軍事力量調配,關于釣魚島的美國官方表態“美國承認釣魚島屬于日本行政管轄范圍,反對任何侵害日本行政管轄權的單邊行為”,諸多事實可見一斑。在東亞區域經濟發展整體態勢上,原本中日韓也有自由貿易區域共建的想法,但目前的島爭愈演愈烈,看似無法平息。對于南中國海的一系列行徑更加表明,基于歷史戰爭創傷的影響,周遭各國很可能會永遠達不成一致,即便有所妥協,也極易被其他勢力和因素要挾,導致反反復復。當捉鬼和放鬼歸于一處時,一直希望通過他國制衡來謀一己之利的美國是不會主動促成一個地區的持久和平的。
三、國家行動的掌控是資財集團持續高回報獲利的關鍵。
?國際控制最具殺傷力的一條:凡是產品中有美國制造或者以美國名義出產涉及相關的商品,需要進行國際貿易時,必須到美國所屬的銀行以美元進行結算——除非以物易物(“能源界最有影響力的美國投資人之一、bp資本管理公司對沖基金管理人布恩·皮肯斯認為,‘美國第五艦隊稽留波斯灣,保護將來只能銷往中國和歐洲的石油,這是不合邏輯的’”。法國《世界報》2012.12.30文章《2013世界的13大變化》。可以看出,以物易物也在美國軍隊的監控之下。美國海外駐軍的一個基本職能,保護美國能源通道安全,而不是維護什么世界和平)。如此一來,所有國家的經濟活動、國家生存行為都在美國的掌控之中。
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依靠三個武器:資本、戰爭、傳媒。貨幣是資本的外在表象,貨幣戰爭其實是資本戰爭。資本歸屬只有兩種形式,一是國家,二是資本家。二者互有滲透,國家資本有被資本家及其財團部分入股乃至于全盤控制的,財團資本也有被國家資本回購或支持的。地球上最大的生意不是財團相互之間的殺戮,而是借了國家強權之名行私人財團掠奪小民生存本錢的再集中分割。“國際主流媒體”本身就是個偽命題,資本的力量已經滲透至各個層面,媒體的影響力與國家實力、資本注入力成正比。胡蘿卜加大棒是馭人數的根本原則,保護自己勢力范圍不受侵犯的大國博弈亦是如此,古巴導彈危機、華約解體、北約東擴到克里米亞回到俄羅斯,無不如此,在核武威懾下,局部紛亂會愈加頻繁。細看一下,所謂言論自由已經完全變味,世界上諸多國家執行的不是言論自由而是媒體吹捧的精英們言論無忌,其他人露頭就打。而所謂精英誘導的都是基于權力和資源斗爭的經濟問題、社會矛盾、民生關切拓展,他們在個體自由的口號下,挑起了個體間的不信任、仇視感,然后用貨幣量度一切的方式讓人民關系庸俗化、金錢化,喪失基于血緣、地域的團隊凝聚力;用獨立自主的旗幟,喚醒了“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的群體斗爭意識,個個想當老大的人性卑劣極度放大,將既有政治和社會秩序打亂,并在國家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此達到裂解強大對手的目的。
美國的現實存在就是要以國家的力量維護一種資本決定下的等級差異的合法性。資本力量的威勢由前臺轉向后臺的標志就是國家經濟命脈(美聯儲)由財團控股,讓渡出言論出版、社會保障等小民生存利益,扶持一大批依附于財團控制下國際大公司的中小企業,培養出最大群體的中產階級,確保社會架構空心化下的組織填充實體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