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新聞熱點 > 閱讀信息
最高法:依法保護英雄人物人格權益
點擊:2487  作者:記者    來源:封面新聞  發布時間:2016-10-20 09:25:53

 

1.webp.jpg


  最高人民法院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人民法院依法保護英雄人物名譽等人格權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的有關情況。

 

  據最高法民一庭庭長程新文介紹,一段時期以來,人民法院受理了一批涉及侵害英雄人物、歷史人物名譽、榮譽等人格權益的民事案件。這些案件的特征是,侵權人往往以學術研究、商業營銷活動等手段,以互聯網媒體為主要工具,詆毀、侮辱、誹謗英雄人物,丑化英雄人物的形象,貶損英雄人物的名譽,削弱他們的精神價值,進而解構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webp (1).jpg

  發布會現場。


  程新文對記者說:

  “依法審理好這些案件,涉及到英雄人物個人名譽、榮譽等民事權益的保護問題,更涉及到以法治手段、法治思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重大問題。”程新文對記者說。

 

  當天,最高法公布了以涉及“狼牙山五壯士”和邱少云烈士名譽權侵權糾紛案等為代表的五個案例。程新文表示,人民法院依法審理好此類案件,重點把握了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一、人民法院充分認識到此類案件涉及法益的廣泛性

 

  英雄人物的個人名譽、榮譽,總是與一定的英雄事件、歷史背景相關聯,也與近現代中國歷史緊密相關,更與我國的社會共識和主流價值觀相關。基于這些因素,人民法院認識到,英雄人物的事跡、形象和精神價值,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共同記憶和民族感情的一部分,它們對現代中國具有不可替代的偉大意義,并由此構成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應從更為廣闊的視野出發,不僅要依法保護英雄人物的個人權益,也要強調判決的公共價值彰顯功能。通過判決,闡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核,引導社會公眾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

 

  二、人民法院妥當平衡了不同主體之間的利益

 

  這些案件,在表現形態上為侵害名譽權等糾紛,但其背后涉及的利益類型和利益主體相當復雜,稍有不慎,可能會導致利益失衡。在審理此類案件過程中,人民法院非常重視英雄人物個人權益保護和公民的言論自由、學術自由的關系。總的原則是,公民的言論自由、學術自由應在憲法和法律的框架內行使,在不侵害他人權益和危害公共利益的范圍內行使。通過這些案件,人民法院逐步確立了司法裁判的范圍,既不對學術問題作出司法裁判,也要對以學術研究為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作出制裁。

 

  三、人民法院以個案的事實和證據為基礎,全面準確地適用了現行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

 

  在權利主體的范圍上,人民法院以現行法為依據,確定英雄人物的近親屬為提起此類訴訟的適格主體;在侵權行為方式和類型上,結合互聯網技術的新發展和侵權行為的新類型,對行為定性準確;在行為人主觀過錯的認定上,要結合相互對立的言論的內容、背景、指向等綜合判斷;在言論主體對他人批評的容忍義務上,要結合言論的內容及言論主體的具體情況,差異化地認定其注意義務的范圍及相應的容忍義務;在損害后果的判斷上,要根據行為人利用互聯網的能力及相應的認識能力等因素加以判斷;在侵權責任承擔方式上,根據侵權人是否采取了主動刪除等補救措施,區分不同情況判決其承擔不同的責任。總體而言,在這些典型案例的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以現行法及其解釋為基礎,以事實為依據,與時俱進,全面準確地把握了侵害名譽權等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法律論證充分。

 

  程新文表示,維護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是我國現行法律體系的核心價值追求,也是人民法院在司法審判中一貫堅持的立場。各級人民法院將一如既往,通過司法審判,依法保護英雄人物包括去世英雄人物在內的所有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典型案例如下:

 

1.webp (2).jpg

  狼牙山五壯士油畫。

 

  一、黃鐘、洪振快訴梅新育名譽權侵權糾紛案

 

  (一)基本案情

 

  2013年第11期《炎黃春秋》雜志刊發洪振快撰寫、黃鐘任責任編輯的《“狼牙山五壯士”的細節分歧》(以下簡稱《細節》)一文。載明:

  當我們深入“狼牙山五壯士”有關敘述的細節時,就發現上述人員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下的陳述存在諸多矛盾之處。而對于同一時間,相互矛盾的描述可能都不符合事實,也可能有一個符合事實,但不可能同時都符合事實。因此,對于“狼牙山五壯士”的真相,還有待歷史學家的深入研究和探討。該文共分 “在何處跳崖”、“跳崖是怎么跳的”、“敵我雙方戰斗傷亡”及“‘五壯士’是否拔了群眾的蘿卜”等四部分,對狼牙山五壯士英雄事跡的細節問題提出質疑。其中,“‘五壯士’是否拔了群眾的蘿卜”部分載明:葛振林說:“剛才忙著打仗倒不覺得,這會歇下來,才覺得又餓又渴……正巧山地里有些散種的蘿卜,我們顧不得了,每人拔個吃著。”

 

  上述文章發表后,2013年11月23日,梅新育在經認證的新浪微博上發表博文:

  “《炎黃春秋》的這些編輯和作者是些什么心腸啊?打仗的時候都不能拔個蘿卜吃?說這些的作者和編輯屬狗娘養的是不是太客氣了?”

  該博文被轉發360次,被評論32次。

 

  2014年3月,黃鐘、洪振快以梅新育前述言論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訴至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請求判令梅新育停止侵權、刪除相關侵權言論、公開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5000元等。

 

  (二)裁判結果

 

  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評價梅新育對《細節》一文的言論是否構成侵權,應當通過綜合評價雙方言論的背景及其內容、言論是否超過必要限度、因果關系以及損害后果等方面綜合判斷。

 

  首先,《細節》一文是對抗日戰爭時期出現的英雄人物“狼牙山五壯士”及其英雄事跡具體細節的分析。該文的作者和編輯,應當認識到,抗日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推翻帝國主義統治并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這已經成為全民族的共識。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代表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畏強敵、不懼犧牲精神的典型代表,他們的精神氣質,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世界和民族感情的重要內容。對這些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的不當評論和評價,都將會傷害社會公眾的民族感情,將會引發社會公眾的批評,甚至較具情緒化的批評。《細節》一文從形式上雖然是在討論細節問題,但全文意在質疑甚至顛覆“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形象,甚至是對該英雄事跡所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再評價。在此意義上,黃鐘、洪振快對該文引發的激烈批評及負面評價應當有所預見,也應當承擔較高程度的容忍義務。

 

  其次,梅新育微博的內容并未直接指出“這樣的編輯和作者”的姓名,公眾需點擊所轉發的微博鏈接才能知曉該文的編輯和作者,此種方式限制了該條微博的影響。且公眾作出的評論并未針對黃鐘、洪振快,而是主要針對《炎黃春秋》雜志。從損害后果看,不能認定被告行為降低了原告的社會評價。

 

  最后,梅新育的微博內容是帶有感情色彩的評價和評論,雖然使用不文明語言顯屬不當,但卻是社會公眾普遍民族感情的直觀反映,出于維護“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形象的目的,主旨和主觀動機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予肯定。

 

  綜上,判決:駁回黃鐘、洪振快的訴訟請求。黃鐘、洪振快不服提起上訴,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微博言論評價他人文章所引發的名譽權侵權的典型案例。本案的典型之處在于,被告的言論,系對原告所發表的關于“狼牙山五壯士”這一歷史英雄人物及其歷史事件的文章作出的評價和批評。

 

  被告的言論是否超出必要的限度、其妥當性以及是否侵害他人人格,涉及到原告所發表文章涉及的事項、原告對于所發表文章所引發他人批評或評價的預見程度和應當負有的相應的容忍義務,以及被告所發表言論的主觀狀態、其言論是否導致原告社會評價降低等因素,均為被告是否構成侵權的重要考量因素,也是名譽權侵權案件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

 

  本案中,人民法院從原告所發表文章的內容以及其涉及的歷史人物及其歷史事件的重大歷史意義分析,認為原告對于該文所引發的言論具有較高的容忍義務,較為準確地界定了原告對于自己言論的注意義務;從被告發表言論的主觀動機以及其言論所批評的對象、受眾從其言論中獲得信息的方式以及受眾由此對原告所作出的社會評價等方面,認定被告并未構成侵權的同時,指出其言論亦有不當之處,在準確、全面適用現行法的同時,更是貫徹了侵權法平衡行為人的行為自由與保護他人合法權益的原則。

 

  二、黃鐘、洪振快訴郭松民名譽權侵權糾紛案

 

  (一)基本案情

 

  本案亦由洪振快撰寫、黃鐘為責任編輯的《細節》一文所引發。

 

  該文發表后,2013年11月23日13時許,有網民“鮑迪克”發表微博“炎黃春秋:狼牙山五壯士曾拔過群眾的蘿卜”,對洪振快撰寫、黃鐘編輯的上述文章中部分內容加以轉引。

  此后,網民梅新育在轉發鮑迪克微博后,同時發表微博:“《炎黃春秋》的這些編輯和作者是些什么心腸啊?打仗的時候都不能拔個蘿卜吃?說這樣的作者和編輯屬狗娘養的是不是太客氣了?”。

  在梅新育微博發表后不久,郭松民將鮑迪克和梅新育的微博進行轉發,同時撰寫微博:“反對歷史虛無主義,不動這幫狗娘養的就是笑話!”

 

  黃鐘、洪振快以郭松民前述微博言論侵犯其名譽權為由起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1萬元等。

 

  (二)裁判結果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被告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應分別從雙方當事人的言論及其背景、各自言論是否超過必要限度、言論所針對的對象、因果關系以及損害后果等方面綜合判斷。

 

  首先,抗日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推翻帝國主義統治并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于此過程中產生的諸多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已經構成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他們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和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感情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內容。“狼牙山五壯士”即為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們的英雄事跡,體現了中華兒女不畏強敵、不懼犧牲的偉大精神,堅定了無數中華兒女奮勇抗敵的決心。在此問題上,我國社會公眾的共識是一致的。然而,《細節》一文雖然在形式上是對我國抗日戰爭史中的一個具體英雄事跡細節的探究,但它實質上是對這起英雄事跡所代表的抗戰史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地位和歷史作用的再評價。《細節》一文,從“狼牙山五壯士”從何處跳崖、跳崖是怎么跳的、敵我雙方戰斗傷亡數量以及是否拔了群眾的蘿卜等細節入手,通過強調不同史料之間的差別甚至是細微差別,試圖質疑甚至顛覆“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形象。應該說,該文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傷害了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情感。在此意義上,原告作為該文的作者和編輯,應當預見到該文所可能產生的評價、回應、批評乃至公眾的反應,并因此對后者負有較高的容忍義務。

 

  其次,郭松民發表的微博,其主要目的是批評以《細節》一文為代表的歷史虛無主義,既是出于維護“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形象的主觀目的,也是對前述社會共識、民族感情的表達,符合我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且未超出必要限度。

 

  再次,被告微博言論并非直接針對具體的個人,結合被告一貫的言論及原、被告雙方并不相識等事實,被告主張涉訴微博并非針對原告的抗辯成立。

 

  最后,從涉訴微博被轉發、被評價的內容來看,讀者主要是對原告撰寫文章的評價、或者對該文章所涉人物的看法,考慮到微博這一社交工具和網絡媒體的技術特征及習慣做法,這些轉發與評論行為更多的是多數網民自身對涉訴文章的認知、評論和價值判斷,而非由涉訴微博所引導或決定的,不能由此認定被告發表的微博內容導致了原告社會評價的降低。所以,被告的言論不構成侵權。當然,被告在發表言論時亦應使用文明語言,以說理方式表達意見。

 

  綜上,一審法院判決:駁回黃鐘、洪振快的全部訴訟請求。黃鐘、洪振快上訴后,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三)典型意義

 

  本案與黃鐘、洪振快訴梅新育名譽權侵權案系由同一文章所引發的關聯案件。在本案中,人民法院在分析被告是否構成侵權時,強調以“狼牙山五壯士”為代表的民族英雄、英雄事跡以及其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共同歷史記憶和中華民族感情及精神世界的重要內容。原告所發表文章對前述社會共識及主流價值觀提出質疑,就應當預見到其可能引發的評價,亦應負有較高的注意義務。同時,結合網絡媒體及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媒體工具對言論容忍度帶來的新變化,以及被告的言論在主觀、因果關系以及損害后果方面等因素作出綜合評價。應該說,這一判決準確把握了侵權法在互聯網時代的新發展,妥當界分了對立言論之間的相互關系。

 

  三、葛長生、宋福寶分別訴洪振快名譽權侵權糾紛系列案

 

  (一)基本案情

 

  葛長生、宋福寶分別訴洪振快名譽權糾紛案,亦由洪振快撰寫的《細節》一文以及其于2013年9月9日在財經網發表的《小學課本“狼牙山五壯士”有多處不實》一文(以下簡稱案涉文章)所引起。

 

  《不實》一文寫到:

  據《南方都市報》2013年8月31日報道,廣州越秀警方于8月29日晚間將一位在新浪微博上“污蔑狼牙山五壯士”的網民抓獲,以虛構信息、散布謠言的罪名予以行政拘留7日。所謂“污蔑狼牙山五壯士”的“謠言”其來有自。據媒體報道,該網友實際上是傳播了2011年12月14日百度貼吧里一篇名為《狼牙山五壯士真相原來是這樣!》的帖子的內容,該帖子說五壯士“5個人中有3個是當場被打死的,后來清理戰場把尸體丟下懸崖。另兩個當場被活捉,只是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又從日本人手上逃了出來。”而后,案涉文章對諸多細節進行了考據性論述。

 

  案涉文章發表后,“狼牙山五壯士”中的葛振林之子葛長生、宋學義之子宋福寶認為,

  《細節》一文,以歷史細節考據,學術研究為幌子,以細節否定英雄,企圖達到抹黑“狼牙山五壯士”英雄形象和名譽的目的。

 

  據此,葛長生、宋福寶分別起訴至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請求判令洪振快停止侵權、公開道歉、消除影響。

 

  (二)裁判結果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1941年9月25日,在易縣狼牙山發生的狼牙山戰斗,是被大量事實證明的著名戰斗。在這場戰斗中,“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抗敵的基本事實和舍生取義的偉大精神,贏得了全國人民高度認同和廣泛贊揚,是五壯士獲得“狼牙山五壯士”崇高名譽和榮譽的基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之規定,自然人死亡后,其生前人格利益仍然受法律保護。被告撰寫的《細節》一文涉及到兩原告的父親葛振林和宋學義,葛長生、宋福寶均有權作為本案原告就侵害葛振林、宋學義名譽、榮譽的行為提起訴訟。

 

  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認為,葛振林、宋學義均是“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系列英雄人物的代表人物,“狼牙山五壯士”這一稱號在全軍、全國人民中已經贏得了普遍的公眾認同,這一稱號,既是國家及公眾對他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在反抗侵略、保家衛國中作出巨大犧牲的褒獎,也是他們應當獲得的個人名譽和個人榮譽。尤其是,“狼牙山五壯士”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抵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偉大斗爭中涌現出來的英雄群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抗戰并取得最終勝利的重要事件載體。這一系列英雄人物及其事跡,經由廣泛傳播,在抗日戰爭時期,成為激勵無數中華兒女反抗侵略、英勇抗敵的精神動力之一;成為人民軍隊誓死捍衛國家利益、保障國家安全的軍魂來源之一;在和平年代,狼牙山五壯士的精神,仍然是我國公眾樹立不畏艱辛、不怕困難、為國為民奮斗終身的精神指引。這些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已經獲得全民族的廣泛認同,是中華民族共同記憶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核之一,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而民族的共同記憶、民族精神乃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是從我國的歷史看,還是從現行法上看,都已經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一部分。所以,洪振快撰寫的文章侵害的不僅僅是葛振林、宋學義的個人名譽和榮譽,并且侵害的是社會公共利益。

 

  關于案涉文章是否構成侵權的問題。一審法院認為,案涉文章對于“狼牙山五壯士”在戰斗中所表現出的英勇抗敵的事跡和舍生取義的精神這一基本事實,自始至終未作出正面評價。而是以考證“在何處跳崖”、“跳崖是怎么跳的”、“敵我雙方戰斗傷亡”以及“‘五壯士’是否拔了群眾的蘿卜”等細節為主要線索,通過援引不同時期的材料、相關當事者不同時期的言論,甚至文革時期紅衛兵迫害宋學義的言論為主要證據,全然不考慮歷史的變遷、各個材料所形成的時代背景以及各個材料的語境。在無充分證據的情況下,案涉文章多處作出似是而非的推測、質疑乃至評價。因此,盡管案涉文章無明顯侮辱性的語言,但通過強調與基本事實無關或者關聯不大的細節,引導讀者對“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英雄人物群體英勇抗敵事跡和舍生取義精神產生質疑,從而否定基本事實的真實性,進而降低他們的英勇形象和精神價值。被告的行為方式符合以貶損、丑化的方式損害他人名譽和榮譽權益的特征。案涉文章經由互聯網傳播,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重大影響,不僅損害了葛振林和宋學義的個人名譽和榮譽、原告的個人感情,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傷害了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情感,同時,在我國,由于“狼牙山五壯士”的精神價值已經內化為民族精神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一部分,因此,也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被告作為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熟練使用互聯網工具的人,應該認識且有能力控制前述后果的發生,仍然發表案涉文章,顯然具有過錯。

 

  對于洪振快在訴訟中以言論自由作為抗辯的問題。一審法院認為,學術自由、言論自由以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利益為前提。這是我國憲法所確立的關于自由的一般原則,是為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所劃定的邊界。任何公民在行使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及其他自由時,都負有不得超過自由界限的法定義務。這是法治國家和法治社會對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任何一個公民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本案中,“狼牙山五壯士”及其事跡所凝聚的民族感情和歷史記憶以及所展現的民族精神,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來源和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精神價值,也是我國作為一個民族國家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內核。對“狼牙山五壯士”名譽的損害,既是對原告葛長生之父葛振林、原告宋福寶之父宋學義的名譽、榮譽的損害,也是對中華民族的精神價值的損害。被告完全可以在不損害“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榮譽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自由地進行學術研究和自由發表言論,包括對狼牙山戰斗的某些細節進行研究,但被告卻未采用這種方式,而是通過所謂的細節研究,甚至與網民張廣紅對“狼牙山五壯士”的污蔑性謠言相呼應,質疑五壯士英勇抗敵、舍生取義的基本事實,顛覆五壯士的英勇形象,貶損、降低五壯士的人格評價。因此,被告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言論自由,作為其侵權責任的抗辯理由,不予支持。

 

  綜上,一審法院判決:洪振快立即停止侵害葛振林、宋學義名譽、榮譽的行為;于判決后三日內公開發布賠禮道歉公告,向原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洪振快對兩案一審判決不服,提起上訴,主張一審判決認定的狼牙山戰斗事實存在錯誤;認為一審判決認定“公共利益”實際是“狼牙山五壯士”后人和相關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利益,不是國家、民族和人民大眾的利益等,請求撤銷一審判決,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在二審階段,洪振快一改過去引而不發的手法,在上訴狀和庭審中公開否認“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抗敵、舍生取義的基本事實。洪振快的自認足以說明,一審判決認定洪振快撰寫文章的行為方式是通過所謂“細節”探究,引導讀者對“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抗敵事跡和舍生取義精神產生質疑,從而否定基本事實的真實性,進而降低他們的英勇形象和精神價值,是正確的。

 

  二審法院認為,“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抗敵和舍生取義的基本事實,已被大量歷史事實和本案審理過程中的證據所證明,洪振快的質疑缺乏事實依據。這些英雄人物及其精神,已經獲得全民族的廣泛認同,成為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一部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全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沒有脫離國家、民族利益之外的任何私利。中國共產黨弘揚“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和精神,體現的也是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因此,洪振快上訴關于“狼牙山五壯士”精神僅僅是狼牙山五壯士后人和相關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的利益,不是公共利益的主張不能成立。

 

  案涉文章否認“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抗敵的事實和舍生取義的精神,不僅對“狼牙山五壯士”的名譽和榮譽構成侵害,同時構成了對英雄人物的名譽、榮譽所融入的社會公共利益的侵害。

 

  綜上,洪振快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三)典型意義

 

  近年來社會上通過各種形式詆毀、侮辱、誹謗英雄人物,丑化英雄人物形象,貶損英雄人物名譽,削弱其精神價值的現象時有發生,葛長生、宋福寶分別訴洪振快名譽權侵權糾紛兩個案件是這種現象的集中反映。

 

  人民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中的難點有:

  一是通過訴訟維護英雄人物包括已經不在世的英雄人物的名譽、榮譽,需要確定原告的范圍,這應以現行法及司法解釋為依歸;

  二是此類侵權行為所侵害法益的復雜性,英雄人物的個人名譽、榮譽,往往與一定的英雄事件、歷史背景、社會共識以及主流價值觀相關,并由此與公共利益發生關聯。人民法院審理此類案件,應從更為廣闊的視野出發,更為全面、準確把握社會公共利益及其表現形態;

  三是此類侵權行為的表現形態更為多樣化,經常表現為學術文章、觀點爭論等,人民法院應依據現行法更為實質性地把握名譽權侵權行為的表現方式;

  四是此類案件涉及的利益類型更為復雜,涉及到言論自由、學術自由和個人權益的關系,人民法院應在個案中審慎把握,既要保護個人權益,也要防止司法對學術問題、言論自由作出不當干預,要在多個利益之間合理界分。

 

  葛長生、宋福寶分別訴洪振快兩個案件的審判,妥當處理了上述四個問題。

 

  在確定權利人及原告資格問題上,以現行法及司法解釋為依據,認定英雄人物的近親屬享有程序法上的原告主體資格和實體法上的請求權;

  在侵權行為侵害的法益識別上,分析了“狼牙山五壯士”獲得個人名譽及榮譽的歷史事實,并以這一英雄群體在我國當代史上發揮的作用為依據,將其精神歸納為民族的共同記憶、民族精神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一部分,因而構成了社會公共利益的一部分,法益識別準確;

  在侵權責任的構成上,分析了文章的寫作方法、資料運用、主觀目的以及所形成的損害后果,準確運用了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在利益衡量上,結合個案分析了學術自由、言論自由與權益保護的關系,利益平衡得當。兩案的判決保護了英雄人物的名譽和榮譽,維護了社會公共利益。

 

  四、邱少華訴孫杰、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一般人格權糾紛案

 

1.webp (3).jpg

  邱少云油畫。

 

  (一)基本案情

 

  2013年5月22日,被告孫杰在新浪微博通過用戶名為“作業本”的賬號發文稱:

  “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動不動最終食客們拒絕為半面熟買單,他們紛紛表示還是賴寧的烤肉較好”。

  作為新浪微博知名博主,孫杰當時已有603萬余個“粉絲”。該文發布后不久就被轉發即達662次,點贊78次,評論884次。2013年5月23日凌晨,該篇微博博文被刪除。

 

  2015年4月,加多寶(中國)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多寶公司)在其舉辦的“加多寶涼茶2014年再次銷量奪金”的“多謝”活動中,通過“加多寶活動”微博發布了近300條“多謝”海報,感謝對象包括新聞媒體、合作伙伴、消費者及部分知名人士。被告孫杰作為新浪微博知名博主也是加多寶公司感謝對象之一。

 

  加多寶公司于2015年4月16日以該公司新浪微博賬號“加多寶活動”發博文稱:

  “多謝@作業本,恭喜你與燒烤齊名。作為涼茶,我們力挺你成為燒烤攤CEO,開店十萬罐,說到做到^_^#多謝行動#”,并配了一張與文字內容一致的圖片。


  孫杰用“作業本”賬號于2015年4月16日轉發并公開回應:

  “多謝你這十萬罐,我一定會開燒烤店,只是沒定哪天,反正在此留言者,進店就是免費喝!!!”。


  該互動微博在短時間內被大量轉發并受到廣大網友的批評,在網絡上引起了較大反響。

 

  烈士邱少云之弟邱少華以孫杰的前述博文對邱少云烈士進行侮辱、丑化,加多寶公司以違背社會公德的方式貶損烈士形象,用于市場營銷的低俗行為,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為由,起訴至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請求判令二被告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精神損失費1元。

 

  (二)裁判結果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六十九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之規定,邱少云烈士生前的人格利益仍受法律保護,邱少華作為邱少云的近親屬,有權提起本案訴訟。孫杰發表的言論將“邱少云烈士在烈火中英勇獻身”比作“半邊熟的烤肉”,是對邱少云烈士的人格貶損和侮辱,屬于故意的侵權行為,且該言論通過公眾網絡平臺快速傳播,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傷害了社會公眾的民族和歷史感情,同時損害了公共利益,也給邱少云烈士的親屬帶來了精神傷害。雖然孫杰發表的侵權言論的原始微博文章已經刪除且孫杰通過微博予以致歉,但侵權言論通過微博已經被大量轉載,在網絡上廣泛流傳,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應在全國性媒體刊物上予以正式公開道歉,消除侵權言論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加多寶公司發表的案涉言論在客觀方面系與孫杰的侵權言論相互呼應且傳播迅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主觀上,加多寶公司在其策劃的商業活動中應盡到審慎的注意義務,加多寶公司應當對孫杰發表的影響較大的不當言論進行審查而未審查,存有過錯,因此,亦應承擔侵權責任。但是,由于孫杰和加多寶公司已經主動刪除原始侵權言論,因此只能通過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方式消除侵權所造成的后果,判決:孫杰、加多寶公司于判決生效后三日內公開發布賠禮道歉公告,公告須連續刊登五日;孫杰、加多寶公司連帶賠償邱少華精神損害撫慰金1元。一審判決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

 

  (三)典型意義

 

  本案是惡意詆毀、侮辱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侵害其人格利益的典型案件。本案的特點是,先有網絡名人惡意侮辱、詆毀民族英雄,再有商業公司借助不法言論惡意炒作獲得商業推廣效果,兩者行為的結合造成了同一損害后果。

 

  本案判決在如下方面值得贊同:

  一是對侵權言論的分析上,結合其語境及侵權言論的傳播和輿論反應,認定侵權人的主觀惡意和損害后果;

  二是對多個行為人共同侵權的把握上,注意分析多個言論的關聯性及互動性,準確把握多個行為人的主觀關聯性及損害后果的同一性;

  三是在責任形態上,認定多個侵權人之間的連帶責任;

  四是在責任方式上,根據侵權人事后刪除侵權言論的事實,判決其承擔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和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責任,責任形式妥當。

 

  這一判決,維護了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合法權益,對于以侮辱、詆毀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的人格為手段,惡意商業炒作獲得不法利益的侵權行為,具有鮮明的警示意義。

 

  (來源:封面新聞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天山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最高法:依法保護英雄人物人格權益

    2016-10-20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