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6日-星期三
“阿拉伯之春”運動過去五年了,當初這場運動的參與者抱著改變生活和命運的美好愿望,熱情地投入到這場運動當中。但如今,中東地區已是戰火紛飛,難民流離失所,政局動蕩,經濟蕭條。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五年來,“阿拉伯之春”運動導致該地區的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美元。
據英國廣播電臺(BBC)11月11日報道,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指出,2011年以來的“阿拉伯之春”運動已經使中東地區累計遭受經濟損失高達6140億美元。
這是主流經濟機構第一次做出這種分析估算。
聯合國西亞經濟和社會委員會指出,這項損失接近中東地區2011年到2015年GDP總值的6%。
“阿拉伯之春”運動起于突尼斯,隨后蔓延至利比亞、埃及、也門、敘利亞等國,并導致政權更迭,多國領導人下臺。
由于缺乏中東地區多個國家的經濟數據,該機構使用“阿拉伯之春”運動之前該地區經濟增速推算出這個數據。
這項統計包含那些并未直接卷入這場政治沖突但是仍受其影響的國家。涌入的難民,匯款的減少和旅游業的下滑,都對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在敘利亞,反政府活動已經演變成混亂的內戰,更招來了形形色色的外部干涉勢力。西亞經濟委員會指出,自2011年以來,敘利亞的經濟損失已經高達2590億美元。
報告指出,盡管一些國家已經實現政權更迭,但新政府無力進行必要的經濟改革,以解決導致沖突動亂的首要問題。
2011年初,北非小國突尼斯,示威人群中高唱歌曲,歌聲響徹整個布爾吉巴大道
據路透社11月10日報道,除了政權更迭和曠日持久的沖突所造成的影響,低迷的油價是中東地區經濟滑坡的重要原因。
2014年年中,油價開始滑坡,到2016年1月跌至13年來的最低點,這沉重打擊了包括沙特阿拉伯在內的產油國,和嚴重依賴僑匯收入的國家,比如黎巴嫩。這些國家有大量的公民在海灣石油富國工作,僑匯收入是這些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
但聯合國西亞經濟和社會委員會負責人認為,油價低迷或許能使產油國受益,因為低油價將迫使產油國進行經濟改革,實現經濟結構多元化。
但同時,中東地區也需要國際社會更多的資金支持。拉美、東歐和巴爾干地區在沖突結束之后都得到了相應的資金支持進行重建。但是,目前為止阿拉伯地區還沒有獲得亟需的資金與援助。
五年過去了,“阿拉伯之春”并沒有給中東地區帶來“春天”,卻導致戰爭肆虐,經濟凋敝,恐怖襲擊盛行,外部勢力干涉,人民流離失所。年輕的人們以為憑熱血就可以改變這塊古老的土地,卻只是將各種心懷鬼胎的勢力激活。短暫的“春天”只是幻境,漫長的冬天已經降臨。
動蕩的阿拉伯世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