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中國可燃冰開采技術獲突破性進展達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可燃冰開采技術獲得突破性進展!據新華社近日消息,經10余年技術攻關,吉林大學科研團隊研發出陸域天然氣水合物冷鉆熱采關鍵技術,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空白,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該技術還獲得了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積物或陸域永久凍土中,是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燃燒后僅會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
此外,可燃冰儲量巨大,所含有機碳資源總量相當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量的兩倍,被國際公認為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
中國吉林大學從2004年開始開展陸域可燃冰鉆采項目研發,攻克了高海拔和嚴寒地區施工等多項技術難題,成功研發了國內外首創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可燃冰冷鉆熱采關鍵技術。
在海拔4000公尺的青海省木里盆地,科研團隊利用該技術首次鉆獲陸地可燃冰實物樣品,并成功實現了陸地天可燃冰試開采,打破了國外水合物鉆探取樣技術的壟斷。
與國際上通用的“被動式保壓保溫取樣”鉆探原理不同,新技術首次提出“主動式降溫冷凍取樣”原理,發明了鉆井泥漿強化制冷方法、水合物孔底快速冷凍取樣方法和高溫脈沖熱激發開采技術,主要技術指標超過國外同類技術。
中國地質學會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蘇義腦、康玉柱,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廷棟等對項目研究成果進行鑒定,并做出評價,天然氣水合物的鉆采是非常規天然氣開發中的世界性難題,該項目針對這一重大戰略性技術儲備需求進行技術攻關,為我國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重大發現和成功試采 提供技術支撐,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目前,在可燃冰的勘探研究上,美國日本等國家都獲得了長足的研究結果,但是都未能實現可燃冰的大規模開采。這個階段轉換到商業規模的開發生產階段,還有經濟、地質災害、環境等問題需要考慮。
該研究團隊也表示,由于天然氣水合物資源主要分布于海域,下一步該團隊將針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鉆采技術開展研究,為我國天然氣水合物早日實現商業化開采做貢獻,并為“一帶一路”戰略服務。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