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這兩天,山東“過期疫苗”事件持續發酵,甚至令賈乃亮這樣的娛樂明星,都開始介入關注,呼吁政府認真對待關系到每個兒童的疫苗問題。
確實,山東“過期疫苗”問題暴露出一系列我們監管上的問題,特別是兩名主犯,不僅是多次作案,而且發生在2015年的最新一次,居然還是在兩人緩刑期間作的案...
然而,就當我們在反思監管上的相關政府部門責無旁貸的問題時,一些媒體,不知什么原因,不僅把此次發生的“過期疫苗”問題與“假疫苗”混為一談,制造公眾的恐慌情緒,竟然還將一篇2013年時就已經被醫學和科學界專業人士批的體無完膚的報道再次拿了出來,開始煽動公眾對整個疫苗接種的“抵觸情緒”...
耿直哥覺得,這就太過分了。原因?下面會說。
這篇文章,就是今天刷爆了很多人朋友圈的《疫苗之殤》。在這篇2013年的報道中,某媒體的記者通過羅列了從2003年到2014年間,中國【數億】接種了疫苗中,不幸出現【極嚴重不良反應】致殘的10幾個兒童(耿直哥注:這種幾率低于“百萬分之一”),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正常疫苗的不良反應必須得到重視,請趕緊告訴你身邊有適齡接種兒童的父母——千萬千萬別疏忽大意,以免后悔終身。
于是,根據耿直哥了解,我們的很多同事的朋友圈,不僅被這篇文章刷屏,而且不論是在朋友圈,還是我們的記者或讀者在街頭,都看到和聽到有人在說,打疫苗這么危險,干脆以后別給孩子打疫苗了...
這也是為何,在那篇文章的影響擴散開來之后,耿直哥朋友圈里醫學界和科學界的人士全都憤怒了,各種各樣反駁《疫苗之殤》的稿子也很快出現。其中,耿直哥想重點給大家介紹的這篇文章,同樣是一篇舊文,寫于《疫苗之殤》這篇文章發布的2013年。
這篇文章的名字叫:《“疫苗之殤”是胡說八道》,作者是知名專業科普作家方玄昌。以下是方玄昌文章的全文:
“曾經學習優秀的李致康現在終日呆坐或者躺著,大小便都在床上解決”“梁嘉怡已經12歲了,身體卻依然只有五六歲孩子的大小,生活完全無法自理”“年前高晨翔就是在這個炕上打了疫苗,這一針讓他的余生都只能在炕上度過”“拍完這張照片后不到一個月,龔子崇便離開了人世”……
南都圖片報道
16幅照片,15個患者,其中兩位已經離開人世。《南方都市報》的這組圖片報道,將這一切歸因于疫苗,斷言他們都是“疫苗受害者”。
與以往看到類似報道時一樣,筆者非常同情這些患兒及其家屬;然而,對于記者如此草率地將病癥與接種疫苗相關聯,筆者再次深深失望——兩年前,筆者曾以《再審“山西疫苗案”與“海城豆奶案”》為題,著文批評兩個案例的始作俑者、最初給出報道的媒體及記者:小小一包豆奶或一支疫苗,卻能引發數十種不同癥狀,此非丁春秋駕臨而何?豈料兩年之后,丁春秋再次重出江湖。
南都圖片報道
重新探討這個話題,依然需要普及基本知識:不合格疫苗導致的最嚴重問題有兩種:其一是疫苗已經失效而未被察覺,讓接種者在無意識情況下暴露于相應疾病之下,這對于狂犬、破傷風之類疫苗來說,將可能產生嚴重后果;其二是疫苗滅活不徹底(或減毒不到位),這相當于給接種者注射了相應病原體。無論是兩年前的山西疫苗案還是本次南都的報道,均有一兩個相對靠譜的案例,患者疑似因疫苗滅活或減毒不徹底而致病。
兩種嚴重后果之外,無論疫苗合格與否,都還可能產生另一種不那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引發人體過敏。
南都文章的另一個論斷讓我感到極為驚訝:“中國每年疫苗預防接種達10億劑次。這是個驚人的數字,即使按照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公布的疫苗不良反應概率是百萬分之一到二,那也意味著每年要有超過1000個孩子患上各種疫苗后遺癥,留下終身殘疾。”這句話足以證明記者缺乏最基本的科學素養及媒體職業素養:王宇所謂“概率百萬分之一到二”的疫苗不良反應,包括較為嚴重的過敏、因滅活不徹底而導致相應疾病等情況,難道這些“不良反應”均會導致“終身殘疾”?該文還說“從公共衛生的角度來看,也許這個數字微不足道”,這又是外行話,假如中國每年疫苗接種真的將導致上千個孩子留下終身殘疾,這個數字就很嚴重,遠非“微不足道”。
在如此錯誤認識之下,南都記者給出“疫苗本身又是高風險的生物制品”這樣的荒唐言論也就不足為奇——筆者在此強調一個常識性結論:以成熟工藝正規生產的疫苗,沒有高風險,屬于極低風險的生物制品。
這篇文章還對中國疫苗制造與管理行業提出了強烈質疑,采訪的某“專家”說,中國的疫苗生產技術還停留在三十甚至五十年前的水平,說“我國開發的品種大多為單價疫苗、減毒活疫苗等傳統疫苗品種,而國外上市的疫苗多以聯苗、滅活等新型疫苗為主”。這又是純粹的瞎掰。減毒與滅活均屬于生產疫苗的傳統工藝,對于中國各大生物制品公司來說當然不在話下——中國甚至早已生產出更先進的基因工程疫苗(包括乙肝、甲肝及脊髓灰質炎疫苗)。
那么,中國在疫苗生產行業是否真的存在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問題并非如《中國經濟時報》及《南方都市報》所報道的那樣。此前,大連金港安迪、江蘇延申、河北福爾均被報道過所生產疫苗存在效價不足的問題。所謂“效價不足”,簡單解釋就是因生產商偷工減料而導致疫苗中的有效成分(抗原)不足,這將讓接種者不能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金港安迪違規添加“成分外核酸物質”,也是為了節省抗原,這同樣可能導致效價不足)。在我看來,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國產疫苗“效價不足”依然是媒體及管理部門最值得保持警惕的問題。
最后還得說說政府時常提到的“偶合效應”。老百姓不那么容易理解這個詞,我在此簡單解釋一下:某種疾病來臨之前,患者剛好經歷了與該種疾病原本毫無關聯的某種因素(本文探討的問題中,這一因素便是“疫苗接種”),是為“偶合”。不僅僅是病因的尋找存在偶合,疾病治療中也時常存在偶合——病人在痊愈之前碰巧接受了某種原本不對癥的治療。偶合現象成就了許多巫醫,他們會因此而幸運地被人們看成神醫。對于偶合,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偶合的兩者,屬于“雞叫”與“天亮”之間的關系。
那么,為什么有關疫苗的偶合格外多?這個問題很好解釋:因為小孩子幾乎都要接種疫苗,中國人對于疫苗又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容易將疾病與之關聯),同時媒體人也更愿意去發現它。反過來思考,人總要生各種疾病,中國這么多人接種疫苗,沒有那么多偶合事件反而不可想象。如果大家一視同仁去尋找,那么偶合現象發生在“吃飯”“喝水”之類因素的案例將更多,只是人們一般視這些因素為“無風險”,不易將之與疾病相聯系而已。
在此還必須給出一個大家很不愿意看到的、未來可能會出現的結果:由于南都這類不負責任報道的流傳,將加深人們對于疫苗的誤解和恐懼,此類“偶合”事件因而將進一步增多,從而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影響中國兒童的疫苗接種率,讓他們更多暴露于實實在在的危險之下——那時將可能出現真正的“疫苗之殤”。
最后,耿直哥想說,除了方玄昌的這篇文章外,今天我還看到了很多拿出事實和科學依據,反駁《疫苗之殤》的優秀文章。 比如,一位醫生的自媒體公眾號drpei就在昨天和今天先后兩次發文,一方面呼吁大家搞清楚這次出問題的疫苗,比如:
1、不是假疫苗,而是失效疫苗(也不排除部分沒失效),所以其后果是【打了沒效果】,但幾乎不會有毒副作用(耿直哥注:這點今天世界衛生組織也專門發微博澄清了)。當然,打了沒效果也同樣有危險,因為這等于是將孩子暴露在了疾病面前,缺少了疫苗能提供的免疫能力。
2、過期的這批是二類疫苗,所以你依然可以放心地給孩子注射一類疫苗。至于二類疫苗,這次涉案的疫苗數量相對于全國來說也偏低。所以,還是要堅持給孩子打疫苗。因為打了就比不打安全!
另一方面,文章也在呼吁公眾不要被《疫苗之殤》中所煽動的非理性抵制疫苗的情緒所影響。文章也說,打疫苗確實存在極低的不良反應,但像《疫苗之殤》里所故意羅列在一起,制造恐慌情緒的那種特別嚴重的情況,真的只是非常非常非常罕見的情況。所以,這位醫生表示,自己仍然會堅持讓自己的孩子打疫苗。 而另外一篇媒體人“和菜頭”發表在公眾號“槽邊往事”里的文章,除了也再次強調了前面所說的山東案件的基本事實,讓大家學會一碼歸一碼的看事情外,更重點批評了當公眾對于山東案件的認識并不十分清楚的情況下,某些媒體再次扔出那篇《疫苗之殤》將會對公眾認識“疫苗”所產生的嚴重負面影響。
然而,他卻因為這篇文章,遭到了某些媒體勢力圈子的圍剿。一篇微信文章就抨擊“和菜頭”是在“裝外賓”。那篇文章的邏輯是:宣稱《疫苗之殤》“可能混淆概念,可能操縱輿論,但也比變質疫苗的毒害要低很多”。
這種觀點,耿直哥覺得很可笑。山東疫苗事件的問題是失效,《疫苗之殤》中的案例主要是疫苗極低概率出現的副作用。一個是因為打了無效疫苗,所以沒有疫苗保護的問題;另一個是打了合格疫苗,然后不幸成為那不到百萬分之一的“不幸個案”。這兩個事情根本就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媒體人以后能不能搞清事實再出來反駁呢?
耿直哥還認為,此次山東暴露出的對過期疫苗的監管問題,相關部門必須負責,必須嚴查。
因為正如很多醫學界的朋友所說,山東這事確實令他們好不容易給公眾稍微講明白的疫苗問題,又出現了認識上的“恐慌性逆轉”,如果這樣的事情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漏洞不得到根本性的封堵,以后醫學界和科學界再怎么理性地、科學地和公眾說疫苗的問題,恐怕恐慌的公眾也根本聽不進去了。
但事情必須得一碼歸一碼!用本來是說明B問題的《疫苗之殤》來渲染A事件的恐怖,在耿直哥看來就是純粹的惡毒與壞。如果真如這篇文章的發布者所愿,中國花巨資建立起來的疫苗事業戛然而止,將來數以億計的孩子因為沒有疫苗的保護,造成可怕的后果,你們這些媒體負責么?!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