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最近,一組以《一個紐約華裔家庭13年的蝸居生活》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在國內走紅。
2004年,林氏夫婦和三個孩子Michael,Franklin,Cindy
一名攝影師花了13年的時間,用相機記錄下史蒂芬和雪莉夫婦和三個孩子在美國的生活。
這個擁有五口人的中國家庭,蝸居在紐約唐人街一個32平米的公寓里。林先生史蒂芬在一家進出口公司工作,林太太雪莉則是一位家庭主婦。
2012年,Cindy和爸爸躺在一起,哥哥正在一旁打游戲
2014年,夫婦離婚。父親搬離紐約,大兒子Michael上了大學。
2014年,Cindy正蜷在媽媽身邊,Franklin在玩電腦
這組攝影作品也讓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國外求生的華人們。
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
這個問題,得去華人聚集的唐人街尋找答案。
加拿大“大多倫多華人及東南亞社區法援中心”最近發布了一篇報告,直言華人打工者,特別是中餐館的員工是加拿大經濟最弱勢的群體之一。報告揭露了在唐人街工作的華人們受到的壓榨和剝削:
他們一周平均工作時間長達50-60小時,工資卻達不到最低工資標準,加班費、休假補貼對他們來說更是天方夜譚一般。
除了工資低、工作時間超長、無加班費、節假日繼續加班之外,華人員工面臨的問題還有以下幾點:
29%的員工曾在工作中看過有人受傷或認識到工作環境存在健康安全問題;
58%的員工表示工傷未上報安全和保險機構;
53%的員工表示薪水全部由現金支付,或以部分現金、部分支票的方式結算;
41%的員工沒有收到工資單;
11%的員工表示他們見到或聽說勞工部(ministry of labour)曾監察自己的工作崗位。
該調查的負責人 Avvy Go 稱這次調查的結果與該中心30年前曾經做過的調查結果類似。這說明在過去30年間,中國餐廳員工的待遇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但是世界卻大不一樣了。
北美《VICE》雜志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對那些在加拿大多倫多唐人街餐館工作的華人們進行了采訪。
多倫多唐人街街景
這些華人年齡參差,背景各異。他們當中有專職服務生、廚師、勤工儉學的兼職人員,也有工作多年的經理和老板。
他們似乎認為華人繁重的勞動和所受的不公平待遇視為理所當然。雖偶有抱怨,但并不打算反抗。
(文中人名皆為化名)
第一位受訪者:蘇,28歲。(服務生)
VICE(以下簡稱V):你來多倫多多長時間了?為什么會來這兒?
蘇:我們全家從北京搬到這里兩年了。因為這邊有人說能給我爸爸提供一個工作機會。但是結果事情沒成。
V:為什么?
蘇:他是個電腦工程師,英語不好。那個答應給他工作的人其實還答應了別人。我爸爸等了很長時間,最后決定自己開店算了。我家也因此欠了很多債。
多倫多唐人街
V:你在唐人街工作,你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蘇:我是個服務員,工作量很大。一周要工作50個小時。我和我妹妹都基本見不到面。我想過段時間去上學。
V:按照你的工作量,你的工資是不是太少了?
蘇:我知道工資確實很少,但也沒有辦法。我沒有工作簽證也不是學生。我不像別人那樣有很多選擇機會,在這里如果英語不好,找工作太難了。
V:英語不好,就是你尋找更好工作的阻礙嗎?
蘇:是的。而且在中國人圈子里生存很舒服。我不習慣在外面和各式各樣的人打交道。我無法想象自己在星巴克或麥當勞里工作。
第二位受訪者:喬恩,24歲。(廚師)
V:作為一名廚師,你覺得自己的工作比服務員更難嗎?
喬恩:難,難多了。但這就是工作嘛,我不抱怨。
V:你是不是覺得出生在加拿大的人生活更容易?
喬恩:是啊。你們大多數人一周都不用工作幾天,也不用加班。唐人街有很多工作很辛苦的人。我愛加拿大,我只是認為這的人生活的太容易了。
V:但有個輕松的工作不是好事嗎?你會不會覺得自己被不公平的對待了?
喬恩:按照加拿大的標準來說,是的。老板只按照最低工資給我們錢。每周老板給我記錄的工作時間是40個小時,而其實我工作了55、56個小時。我不能反抗,因為都這樣。任何人都能取代我。
第三組受訪者:切爾西,21歲;李,19歲。(兼職服務生)
V:你們喜歡在這兒工作嗎?
切爾西:不喜歡。這里的工作壓力很大。我還因為工作哭過鼻子。我不是在加拿大長大的,但也待了幾年了。我媽媽想讓我找一個能用上漢語的工作,正好她認識這里的老板,我就來了。我不想要這份工作,但現在只能這樣先干著。
李:我覺得不錯啊。我在這里學到了很多。我喜歡磨礪自己,這樣才能變得更強大。
V:在餐館工作最難的是什么?
切爾西:廚房的人都不太好打交道。他們總是沖我大聲叫嚷,我不太能接受別人總是批評我。除了必要的時候,我都不太和別人說話,所以有時候會感到有點孤獨吧。
李:我覺得客人都不太友善。他們可能認為中餐館的食物便宜,服務員也不值得尊重。
V:那你的小費多嗎,李?
李:挺多的,但我不能自己留著,得交給老板。
V:你們拿的是最低工資嗎?
李:那是多少?10加元一小時(約51.5元人民幣)?
切爾西:不,是11加元一小時(約56.5元人民幣)。
V:是11.25加元(約58元人民幣)一小時。你們拿的是這個數嗎?
切爾西:沒有這么多,我們拿的是服務員工資。
李:是的,我的工資是9加元一小時(約46元人民幣)。
V:你會覺得不公平嗎?
李:會。但我覺得我這么年輕,根本沒有資格抱怨這件事。
第四位受訪者:米歇爾,30歲。(經理)
V:你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有什么感受?
米:我很憤怒,而且很累我記得。但我現在已經在這里工作很久了,我很尊敬我的老板和員工,我喜歡讓別人感到開心。
V:你的工資是不是比男同事要少?
米:我沒有問過,但我想不會。我不喜歡在背后議論老板。我有個加拿大朋友在酒吧里工作,她掙得比我多,而且工作很輕松。
V:她也是經理嗎?
米:不,她是個服務員。我知道這聽起來很不公平,但這就是不同的文化嘛。
第五位受訪者:布魯斯,45歲。(老板)
V:你在餐館工作多少年了?
布魯斯:在這家工作了5、6年了。我已經在唐人街工作二十年了。
V:你的工作量很大嗎?
布魯斯:我每天都在工作,我不喜歡缺席。
V:一天工作七天?那家庭怎么辦呢?
布魯斯:我和妻子兒子每晚都能見面,一起吃飯,喝茶。每半年,我們還會搞一次家庭旅游。
我知道你覺得服務生們拿的工資很少,我年輕的時候也是一樣的。但現在我當了老板,錢就多了。
V:那你的服務員呢?你不會覺得他們很可憐嗎?
布魯斯:不啊,我就那么過來的, 他們為什么不行。
(采訪結束)
對于在加拿大求生的中國人來說,被克扣薪水已經是家常便飯。但讓人無奈的是,他們中的很多人還要遭受人格上的侮辱。
曾有在加拿大打工的中國人上網發帖,描述了自己在加拿大打工的悲慘遭遇,直言如同回到了萬惡的舊社會。
這名網友說:“我先后在幾家食品廠打工,最底層的工作,最低的薪水。工頭嚴厲、蠻橫,對工人沒有起碼的尊重,呼來喝去,無端指責。感覺不是在溫和、有禮貌的加拿大,而是穿越時空,回到了萬惡的舊社會。又感覺如同回到了奴隸制社會,工人干活沒有任何尊嚴,而只是被當奴隸驅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