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從被炸的大使館到突然去世的大使,大國外交永遠沒有句號!
今天,也許真的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發生了三件事情,不但刷爆手機屏幕,而且也讓人思緒萬千。我也想了很多,不得不想;也不得不說,不說不快。
事件一:我淚流滿面,卻不知道為了什么!
一大早,我就收到朋友發來的微信,說習近平主席和彭麗媛夫人在對塞爾維亞進行國事訪問,首站就是前往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憑吊在使館被炸事件中英勇犧牲的邵云環、許杏虎和朱穎3位烈士。
那一刻,我頓時淚流滿面!
17年,整整17年!17年的光陰是如此匆匆,我已經從當年擠在人群中扔板磚的青蔥不羈少年,變成了流落江湖的異客。當年每扔一塊板磚,我都要大罵一聲,日你老母。現在卻是每天一杯清茶,閑看花開花落,徒嘆華發早生!
但我何曾忘記過這一天!
無論是在我的小說里,還是其他的文章,我都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把它記了下來。因為,這是我的歷史,也是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歷史,一段以后我會告訴孩子們的歷史。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公司,無論是在廟堂,還是在江湖,為什么這一天卻總是讓我魂牽夢縈?
因為,17年來,當年如我一般的熱血少年,很多時候都躲在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一邊流淚,一邊期盼,一邊等待,一邊幻想:幻想能有那么一天,幻想能有那么一個人,能勇敢的站在那里,告慰我們當年曾經熱血的一切。
今天,他去了,他終于去了。他就站在那里,和他的夫人,面對那被破壞的使館舊址,低著頭,默默的祭奠我們的烈士,也在祭奠我們那曾經熱血的青春。
他,終于圓了我們的夢,他給我們17年的等待和期望劃上了一個句號。他,讓我們終于心愿已了,可以笑慰英烈,此生再無遺憾。
他,就是習近平主席,和他的夫人彭麗媛。
我才突然想起,17年了,我們國家都已經換了三屆領導人了。但,這卻是國家領導人第一次到我駐南聯盟被炸使館遺址去憑吊祭奠我們的烈士。為什么卻只有他,和他的夫人,勇敢的站在了那里!
今天早上,我是如此的淚流滿面,卻不知道為了什么!
祖國,不會忘記忠誠于他的兒女。
領袖,不會忘記沖鋒在前的戰士。
人民,不會忘記為他們浴血奮戰的英雄。
本來該用勝利來祭奠烈士,今天我們先用淚水。因為,我堅信,只要有無所畏懼的領袖,那么就一定會有勇往直前的戰士!那勝利,也就不遠了!
領袖都來了,勝利還會遠么?
事件二:我不會茍同你的觀點,但我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這邊淚水未干,那邊消息又來。
快中午的時候,朋友圈突然就被一條消息刷爆,原駐法大使、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在武漢因為車禍突然去世。
老婆在旁邊大叫:老公,這個吳建民,是不是你們經常批評他的那個吳建民?
我迅速打開手機,看了新聞,心中就像突然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都出來了,什么味都混在了一起。
不錯,是他。我們批評過他,但沒有攻擊他。我對老婆說:他有些觀點是錯的,但他是個好人,是個對中國外交做出過貢獻的人。
是的,我們批評過他,而且批評過他很多次,但卻從來沒有攻擊過他。因為,我們是做智庫研究的,我們必須尊重每個做研究的人,哪怕他是我們的對手;我們必須尊重每一個觀點,哪怕他與我們尖銳對立。
我不會茍同你的觀點,因為這是我們每一個做智者的原則;但我捍衛你說話的權利,哪怕你是我們的對手。這就是我想對吳建民先生說的,愿建民先生一路走好。
17年前被炸的大使館,今天突然逝去的大使,這是怎么回事?我的心情開始有點沉重起來。
事件三:一篇重新刊發的文章和一篇突如其來的文章
最近成都的天氣很反常,很熱,熱得要命。我在家里心煩意亂,完全呆不住,只好跟老婆請假,溜出去找朋友喝茶。朋友又遲遲不到,我就只好玩手機看微信。
于是我就看到了某智庫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吳建民: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本質是反對改革開放。
我頓時有點莫名其妙起來,這篇文章不是6天前(6月12號)在該公號就刊發過么,怎么今天又來刊發?再想到吳建民先生突然逝去,這篇文章又再次出現,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我是在幾天前就看過這篇文章,因為,我們也需要學習,需要了解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吳建民先生這篇文章的核心內容是: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大國關系,中美雙方都要警惕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損害中美關系,堅決維護好中美關系大局。
其實這篇文章講得是相當的好。吳建民先生在文中提到過,不但在中國,而且在美國,都存在著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可能將對中美關系產生較大的影響。不但要警惕中國的民族主義,也要警惕美國的民族主義。
雖然我不認同吳建民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就是反對改革開放的觀點,但我也認為: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對我們國家的安全與發展無益。
沒有想到的是,很快就有人在朋友圈發了另外一篇文章,開始讓我有點坐不住了。該文作者叫李方,文章標題為:悼念吳建民:為什么外交部必須是鴿派!
該作者在文中首先強烈攻擊了王毅部長,該作者認為:即便是最強硬的殺氣,也要用華麗而禮貌的語言,這才是外交的精髓;而王毅部長對外國女記者發火,則是背離了外交身份和外交精髓。
接著該作者筆鋒一轉,轉而大力推崇吳建民的外交理念,并將吳建民的理論總結為:時刻準備溝通,時刻準備妥協,哪怕最強硬的國家意志,也要用最禮貌的語言表達出來。該作者認為吳建民是鴿派,而中國外交部必須由鴿派來主導,吳建民的去世是鴿派的重大損失。
看到這里,我實在忍不住想說,可能這個作者并沒有看到奧巴馬當著記者的面大發雷霆踢破門,也沒有看到普京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經對著記者就是一頓破口大罵。
最最重要的是,我想給這個作者講一個故事: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以后,日本占領了華北。這個時候蔣介石想和日本談判,希望能和平解決華北問題。中方外交代表團就如該作者說的一樣,西裝革履,舉止優雅,態度親切,言語得體,可日本人就只丟過來一句話:寶劍既已出鞘,豈能不飲血而歸?
同樣,1999年5月8日,美國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三人犧牲,多人受傷。在這個事件里,我們看到的只有赤裸裸的霸權,何來一點優雅?有人要說,美國最后不是道歉了么,賠錢了么?人家還是講道理的。那么我可以告訴你,我也可以道歉,我也可以賠你錢,只要你肯讓我也這么整一下,我可以比你更優雅。
其實,中國外交官的高素質在全世界都是有口皆碑的。王毅部長面對無禮記者的表現,也正是這種高素質的表現之一。因為外交與軍事一樣,既是文明之師,也是威武之師。
最重要的是,我們每個中國人,包括吳建民先生,都不希望大使館被炸事件的悲劇再次上演。
從17年前被炸的大使館,到今天突然因為車禍去世的大使,這絕對不是輪回,因為歷史永遠不會為大國外交劃上句號。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這就是我們從烈士的鮮血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
至于李方的目的,其實在文中就表現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吳建民突然去世,鴿派勢力受到嚴重打擊,再加上王毅部長是鷹派,外交部可能將被鷹派把控。所以他很擔心,很害怕,我想這才是他的目的。
朋友過來之后,說起這個事,他主張我應該專門寫個文章,說上幾句。他說:這不是批評,這是告慰。也許對吳建民先生來說,這才是最好的告慰。因為我們都不希望在吳建民的身后,還有人在尋章摘句,故意曲解他的觀點,以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為了吳建民先生,我會再寫一篇文章,就叫《悼吳建民》,以托哀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