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客戶需求有宗教般的虔誠;爹還是那個爹,娘還是那個娘;專心致志把豆腐磨好。
這些大白話,在傳遞著一種宇宙真理。做好了這些基本工程,才有鏈接世界的入口。有覺性的人,聽到后會勤而行之;有惰性的人,聽了似懂非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想走捷徑者聽不懂,還會譏笑這種不識時務者,他們不笑就不是大道了。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回到地頭,制心一處,頭拱地拿出絕活,方得始終。一如任正非所說: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
余勝海思維精巧,以小見大,很好地詮釋了華為“質”造。
這里選取了余勝海觀察、華為終情、華友商會等三篇文章,整體呈現華為工匠精神的時代氣質。
——王育琨記
原文:華為用工匠精神定義中國“質”造
來源:余勝海財經觀察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追求極致的敬業精神。華為可以說是引領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典范,用工匠精神定義中國“質”造。
任正非很推崇日本的工匠精神,始終認為品質是產品的臉面,只有精工細作的品質才能樹立品牌。
在任正非看來,工匠精神是一種修行,更是一種品質,一種價值堅守;工匠精神做得可能會很辛苦,依靠的是一種信仰,和一種內心的信念,但這個過程有痛苦也是一種享受。
2015年12月20日,任正非向華為高管們發了一封電子郵件,推薦了《日本工匠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事》的文章,并就如何看待工匠精神與專注上表明了一個明確的態度。
現將任正非在附在郵件中文章摘錄如下:
我們公司也有工匠精神,我們從一個年產幾百萬,到年產4000億是怎么過來的,多少辛酸淚。我們要重視技師文化的建設,給他們合理報酬和激勵,文員、支付系統的員工……,都是一種特殊的技師,我們都要關懷。李建國是工匠第一人,他的任務是要讓千萬技師、技工成長起來,我們要后繼有人。我們質量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截至2013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
為什么長壽企業扎堆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它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但其實,“工匠”意味深遠,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與堅定、踏實、精益求精相連。為何日本工匠能把這樣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
岡野信雄,日本神戶的小工匠,30多年來只做一件事:舊書修復。在別人看來,這件事實在枯燥無味,而岡野信雄樂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跡:任何污損嚴重、破爛不堪的舊書,只要經過他的手即光復如新,就像施了魔法。
在日本,類似岡野信雄這樣的工匠燦若繁星,竹藝、金屬網編、藍染、鐵器等,許多行業都存在一批對自己的工作有著近乎神經質般追求的匠人。他們對自己的出品幾近苛刻,對自己的手藝充滿驕傲甚至自負,對自己的工作從無厭倦并永遠追求盡善盡美。如果任憑質量不好的產品流通到市面上,這些日本工匠(多稱“職人”)會將之看成是一種恥辱,與收獲多少金錢無關。這正是當今應當推崇的工匠精神。
“工匠”在日語中被稱之為Takumi,從詞義上來看被賦予了更多精神層面的含義。用一生的時間鉆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并不鮮見,有些行業還出現一個家庭十幾代人只做一件事。
說到工匠精神,就不得不提日本一家只有45個人的小公司。全世界很多科技水平非常發達的國家都要向這家小公司訂購小小的螺母。
這家日本公司叫哈德洛克(Hard Lock)工業株式會社,他們生產的螺母號稱“永不松動”。按常理大家都知道,螺母松動是很平常的事,可對于一些重要項目,螺母是否松動幾乎人命關天。比如像高速行駛的列車,長期與鐵軌摩擦,造成的震動非常大,一般的螺母經受不住,很容易松動脫落,那么滿載乘客的列車沒準會有解體的危險。
日本哈德洛克工業創始人若林克彥,當年還是公司小職員時,在大阪舉行的國際工業產品展會上,看到一種防回旋的螺母,作為樣品他帶了一些回去研究,發現這種螺母是用不銹鋼鋼絲做卡子來防止松動的,結構復雜價格又高,而且還不能保證絕不會松動。
到底該怎樣才能做出永遠不會松動的螺母呢?小小的螺母讓若林克彥徹夜難眠。他突然在腦中想到了在螺母中增加榫頭的辦法。想到就干,結果非常成功,他終于做出了永不會松動的螺母。
哈德洛克螺母永不松動,結構卻比市面上其他同類螺母復雜得多,成本也高,銷售價格更是比其他螺母高了百分之三十,自然,他的螺母不被客戶認可。可若林克彥認死理,決不放棄。在公司沒有銷售額的時候,他兼職去做其他工作來維持公司的運轉。
在若林克彥苦苦堅持的時候,日本也有許多鐵路公司在苦苦尋覓。若林克彥的哈德洛克螺母獲得了一家鐵路公司的認可并與之展開合作,隨后更多的包括日本最大的鐵路公司JR最終也采用了哈德洛克螺母,并且全面用于日本新干線。走到這一步,若林克彥花了二十年。
如今,哈德洛克螺母不僅在日本,甚至已經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迄今為止,哈德洛克螺母已被澳大利亞、英國、波蘭、中國、韓國的鐵路所采用。
哈德洛克的網頁上有非常自負的一筆注腳:本公司常年積累的獨特的技術和訣竅,對不同的尺寸和材質有不同的對應偏芯量,這是哈德洛克螺母無法被模仿的關鍵所在。也就是明確告訴模仿者,小小的螺母很不起眼,而且物理結構很容易解剖,但即使把圖紙給你,它的加工技術和各種參數配合也并不是一般工人能實現的,只有真正的專家級的工匠才能做到。
我前后去過9次日本,以我的認識,還不只是工匠技術問題,我總愿意把它和精神結合起來思考。
所謂“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工匠精神”在企業上與下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并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
樹研工業1998年生產出世界第一的十萬分之一克的齒輪,為了完成這種齒輪的量產,他們消耗了整整6年時間;2002年樹研工業又批量生產出重量為百萬分之一克的超小齒輪,這種世界上最小最輕的有5個小齒、直徑0.147毫米、寬0.08毫米的齒輪被昵稱為“粉末齒輪”。
這種粉末齒輪到目前為止,在任何行業都完全沒有使用的機會,真正“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樹研工業為什么要投入2億日元去開發這種沒有實際用途的產品呢?這其實就是一種追求完美的極致精神,既然研究一個領域,就要做到極致。
……
其實,在華為創立之初,就堅持以質量立命、以品質代言,崇尚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可以從華為手機上可一窺究竟。
華為堅持走精品路線,把產品質量放在首位,對產品的每一個模具、每一款設計、每一個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細節都精心打磨、專心雕琢。在華為人的眼里,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制造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使華為手機在短短幾年內得以譽滿天下,暢銷全球,躋身全球手機行業前三強。
2016年4月,華為在倫敦發布了全球首款配置徠卡鏡頭的雙攝像頭手機華為P9。一位P9用戶在微博上說:“華為P9能把兩個攝像頭做到沒有凸起而且流暢、美觀,難度非常大,絕大多數公司難以實現。”
多數普通消費者或許難以意識到,這款由好萊塢明星斯嘉麗·約翰遜和“超人”扮演者亨利·卡維爾代言的手機,涉及800多個元器件和上千種一級原料,涉及數百個供應商,僅僅一個高端攝像頭上需要膠水點膠的點就涉及40多個元器件。
為確保產品的品質,華為一直在同整個產業鏈共同合作,不斷提升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產品質量。在每一個環節上下功夫,建立質量管理的系統,做到精益求精。
對于華為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他們不光要做好自己,還要聯合整個價值鏈上所有的供應商一起把質量做好。華為主張優質優價,拒絕低質低價,如果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好,愿意用更高的價格購買它的器件。
“我們不關注供應商來自哪個國家,但必須達到我們的質量標準。高質量可以獲得更多份額,華為要成為ICT業界高質量的代名詞,需要和供應商一起扛起這桿大旗。”華為輪值CEO郭平在2015年11月召開的第九屆華為核心合作伙伴大會上說,華為更愿意選擇那些能與華為深化協同、將優質資源投入華為的合作伙伴。
華為消費者業務手機質量與運營部部長馬兵舉例說,手機攝像頭中用到一個對焦馬達,馬達固定時要用到一種膠水,膠水的質量最終會影響手機在拍攝時的對焦靈敏性和速度。“如果想要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的使用體驗,我們除了要管理好攝像頭的供應商,同時還要管理好馬達和膠水的供應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給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終端產品。”
在奉行“優質優價”策略的同時,華為將其質量管理體系滲透到供應商的體系中。曾有用戶向余承東反饋某款華為手機的充電線特別容易斷,經調查發現,原來是一家供應商為了降低成本,減少了某些微量成分的使用,后來華為開發和采購了一些先進的檢測設備來“攔截”單個器件、單個模塊上的潛在不良產品,杜絕各種隱患。
華為建立了全面領先的管理體系,從供應商的體系、流程和產品等方面對供應商進行篩選和認證,并對合格供應商的表現進行持續監控和定期評價,遴選出優秀供應商。華為針對供應鏈在終端生產過程中建立了多個控制點,收集產品質量表現信息進行統計和分析,并根據這些數據建立KPI指標,監控研發、物料、生產、客戶等各個環節,分析績效表現,以識別改進機會。
“現代制造業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長期競爭中獲得成功。”任正非表示,當下很多企業老板心浮氣躁,忽略了產品的品質和靈魂,樂于玩圈錢游戲。事實上,在面對經濟“寒冬”時,制造企業更需要專業、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制造企業必須放下功利心、投機心,專心把產品做好。
任正非感嘆,“時代在變,這個時代,企業只有把產品做到極致,才能贏得行業領先和消費者信賴。僅僅是‘過得去’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中國制造要‘走出去’歸根結底還是要靠過硬的品質。”
20多年來,華為始終崇尚工匠精神,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核心價值觀,努力追求用戶的極致體驗,將產品打入歐美等全球市場,并在國際市場站穩了腳跟,事實證明華為的這種執念是正確的。中國制造業只有發揚工匠精神,才能把一個人的精華血脈注入產品,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經濟正擺脫低端競爭格局,中國制造正在向中高端邁進,工匠精神正是中國制造亟待補上的“精神之鈣”。
欲求工匠精神,首先要擁有“匠心”,這是華為不可動搖的執念。正如任正非所說,“世界再嘈雜,匠人的內心,絕對是安靜、安定的。”
不少媒體報道、中國游客到日本旅游購物時見識了日本匠人對于自己的手藝要求之苛刻,并為此不厭其煩、不惜代價但求做到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
二十年前,中國企業對所謂“精益生產”“六西格瑪”已是耳熟能詳,只是多年以來,中國企業只注重優化企業流程、管理系統化,更關注如何與客戶建立良好的關系,卻恰恰忽視了精益的靈魂——工匠精神。精良產品或服務來自精良的職業鍛煉和職業倫理。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我們很多企業一味高呼擁抱創新,有時候卻忘記了“創舊”的必要前提,舊東西做不好做不精,何言創新?股市漲跌,人心浮動,其中不乏“工業4.0”“互聯網+”等概念股。但必須指出的是,振興中國經濟,沒有匠人精神,所謂創新只是空中樓閣、無本之木。迎接工業自動化、互聯網革命、產業升級換代,不能忘本,本立而道生。
關于華為人的“工匠精神”,任正非這樣談到華為人,華為沒那么偉大,華為的成功也沒什么秘密!華為為什么成功,華為就是最典型的阿甘,阿甘就一個字“傻!傻!”
阿甘精神就是目標堅定、專注執著、默默奉獻、埋頭苦干!
華為就是阿甘,認準方向朝著目標,傻干、傻付出、傻投入。
我們想華為人對“傻”的堅持,就是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在華為人看來,華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品牌,而是華為人的一種態度和信仰,“匠人精神”是一種信仰。
簡而言之,時代需要一種“工匠精神”,以一種做人做事敬天畏人的態度,對抗日漸熾熱的浮躁之風。
中國制造要崛起,需要腳踏實地的“匠心”,在這個充滿創業創新機遇時代,需要一種不投機取巧的拙樸,真正創造出經得起挑剔檢驗的好產品。
中國制造企業遍布多個行業,數量眾多,唯獨華為獲得“中國質量獎第一名”,這對華為不僅是實至名歸,同時也是中國制造正在形成的精神支點,做笨人,專注執著、腳踏實地、默默奉獻、埋頭苦干,做好產品,這才是中國制造的未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