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是中國的北方鄰居,這個被中國人稱作“外蒙”的新興國家長期勾起中國人對于歷史風云的遐想。然而,中國對于蒙古的了解卻幾乎局限于歷史,蒙古國當今的政治、經濟、軍事、意識形態和外交狀況是許多中國人的知識空白。
這并非由于中國人不愿意了解蒙古,而是因為這個地廣人稀的國家長期以來游離于國際主流媒體的報道,使人們難以通過權威渠道去了解。
直到美國國務卿克里對烏蘭巴托的短暫訪問才讓媒體短時聚焦了一下這個“冷門”國家??死飳γ晒艊兔晒琶褡暹M行了盛贊,一是由于蒙古國冷戰后突出的“民主進步”,二是佩服于蒙古在中俄兩大國的“夾擊”下強化民族認同與獨立意識。
克里對于蒙古民主的贊譽,主要是因為蒙古在蘇東劇變后立即改旗易幟,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并且在2009年通過選舉實現了政黨輪替,反對派民主黨領袖額勒貝格道爾吉成為了新總統。
美國之音和BBC等西方媒體順帶批評了蒙古的腐敗問題和政府效率不高的現象,但是對于蒙古長期存在的種族主義思想泛濫問題并沒有關注。
而克里所贊許的蒙古國不甘于夾在中俄之間的意識,即是蒙古國近二十年推行的“第三鄰國”外交政策。蘇聯解體后,不愿繼續屈從于俄羅斯的蒙古國決定奉行“多支點”的外交戰略,按照蒙古國前外長巴特包勒德的解釋。
這好比一口鍋,至少需要三個支點才能從地面撐起,因此蒙古國需要發展與中、俄以外的第三國的關系。一開始蒙古國心目中的第三鄰國就是美國。
但其后這一概念擴大到整個西方世界,乃至于亞洲的其他主要國家,包括日、韓、印度等,甚至與臺灣當局也建立了比較緊密的聯系。
但是,這些“第三鄰國”們畢竟不是真正的鄰國,它們能幫助蒙古的大多是經濟援助。一些國家確實出于政治軍事的考量,希望將蒙古打造成插入中俄之間的楔子。
可是蒙古也深知,同其他國家的合作不能過火,一旦激怒中國和俄羅斯,蒙古被中俄包圍的不利地緣會將自己困住。即便如此,美國等國還是以共同的意識形態“民主”為旗號加強同蒙古的政治聯系。
同時,與蒙方進行聯合軍演,試圖將蒙古拉進西方陣營。此外,蒙古國擁有煤炭、黃金、銅、鈾等80多種礦產資源,雖然尚未得到大規模開發,但近年來的小規模開采已經讓蒙古收獲巨大利潤,該國在前些年甚至出現過百分之十以上的經濟增長。
但畢竟蒙古只有兩個地理鄰國,蒙古國豐富的礦藏難以運輸到西方或者日印。當前,蒙古90%的貿易仰賴中國。然而,蒙古對中國的貿易依賴并沒有令該國國民對中國有太大好感。
自前蘇聯操縱蒙古獨立時起,前蘇聯當局就一直對蒙古進行反華宣傳,上世紀70年代的中蘇對立更加重了這些宣傳力度。如今,不知是出于歷史慣性。
還是蒙古國對自身狀況的不自信,蒙古反華情緒有增無減,新納粹組織活動頻繁,對中國在蒙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了重大威脅。此外,蒙古也致力于去俄羅斯化,對從前的“老大哥”蘇聯不再感恩。
蒙古國對中國的貿易依賴,是中國增進同蒙古外交關系發展的有利條件,這一條件需要得到中國政府的堅決保障。中國政府現在需要利用政治手段保護在蒙中國人的安全。
說服蒙古政府打擊國內的種族主義分子,否則中國人赴蒙積極性會受挫,中蒙貿易會受到打擊。同時,一些中國民眾由于缺乏對蒙古的了解。對蒙古國的經濟發展和意識形態現狀產生誤判,以至于中國網絡上時常出現蒙古愿意“回歸”中國的報道,更激化了兩國民間的摩擦。
當前的蒙古國外交政策,在致力于尋找第三鄰國的同時卻不情愿令中俄充當第一和第二鄰國。中國一方面要警惕某些域外國家對蒙古的拉攏。
另一方面要有所作為,利用上合組織,或是一帶一路項目讓蒙古政府和人民愿意成為中國的友好鄰居。中國主流媒體還要多向中國人民權威發布蒙古國的當今百態,也讓中國人民愿意做蒙古的好伙伴。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