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這次訪美的最大結果,是打造出了日美聯合保釣的強悍戰車!
日美首腦的聯合聲明,前所未有地宣告——“美國致力于(使用包括常規武器和核武器在內的全部軍事力量)保衛日本以及日本行政管轄權控制下的所有地區(包括尖閣群島)的安全。反對任何破壞日本管轄這些島嶼的單方行動。這一承諾不可動搖”(見美日首腦聯合聲明)。”
顯而易見,美日對《美日安保條約》的這一更細化、更確鑿、更強悍的法制化升級,已經使中日釣島之爭的性質改變!
變在兩點:
1, 原本涉及鄰國領土主權紛爭時,美國一般不選邊站隊的中立姿態大變了;不但變成了保護(協防)日本所有行政管轄權地區的一邊倒立場,而且變成了保護特定島嶼(釣島)的對華預警立場;
2, 自2010年前國務卿希拉里首次承諾釣魚島屬于《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適用范圍;2014年奧巴馬訪日聯合聲明再次承諾釣魚島屬于日本行政區域,適用美日安保條約的連續政策宣示大變了;不但變成了“不可動搖”的法制化承諾,而且變成了升級版的國家間戰略盟誓、盟約。
從此,你不難看出東海局勢已經大變:之所以說安倍與特朗普已經聯手打造出了日美聯合保釣的強悍戰車,是由于美國前所未有地在武力保釣上對中國發出了“勿謂言之不預也”的預警!
換言之,起先的中國對日保釣,從此已經徹底翻轉了,翻轉成了美日聯合對華保釣——原本“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東海主權爭端一旦亮劍,也即中國的民間保釣行動一旦升級成國家行為,一旦激活了中日兩國的軍力對峙,必然連帶激活并升級了休眠多年的日美安保條約。
這個被本國媒體刻意淡化的安倍特朗普聯合保釣戰車的點火啟動,不但給擔憂中日爆發沖突的日本民眾吃了定心丸,也被日本政界稱為“日美同盟的新起點”。
什么叫新起點?
1951年的日美安保舊條約與1960年的新安保條約都已休眠多年,也都陳舊了;那么,新起點新在哪里呢?顯然,新就新在美國正式登上了日本保釣的戰車,把日本單打獨斗的對華保釣,變成了美日聯合對華武力保釣!
實話實說,這個聯合保釣戰車足夠強悍,足以碾碎中國人的保釣夢了。為什么?因為原本對日保釣的一對一,變成了一對二;對日保釣一旦變成了對美保釣,中國心有余而力不足!
你知道1939年德國9月1日入侵波蘭,英國法國9月3日隨即對德宣戰,就是“勿 謂言之不預也”的一例——英法對波蘭的防衛承諾,決定了侵犯波蘭被視同侵犯英法——同理,美日軍事攻守同盟的升級,也決定了日美保釣戰車箭在弦上的聯動性與強悍性。
“美國在亞太地區有5大盟友,包括日本、韓國、泰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另外,有4個國家因為戰略利益與美國站在一起,這4個國家是越南、新加坡、新西蘭和印度。雖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蒙古、老撾、斯里蘭卡、尼泊爾和孟加拉等國在戰略上保持中立,但只有巴基斯坦和柬埔寨選擇與中國站在一起”(沈大偉語)。
“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力量肯定會對美國及其盟友造成一種緊張壓力,美國必將會尋求阻止中國成為東半球的地區霸權。盡管美國、印度、日本和其他盟國的海軍不見得會單獨阻擋住中國的擴張,但是勢必會形成一種力量制衡。美國重返亞洲的目標不應該是取得一種主導的支配地位,而是要尋求這種力量的制衡。力量制衡本身才是最好的防衛”(卡普蘭語)。
卡普蘭在其新書《地理的報復》中也論述了中美海上的一個看似“矛盾”現象:“中國擴充軍備,咄咄逼人,但其目的卻在于避免同美國發生沖突。
同樣,美國雖然向亞洲調兵遣將,并用艦機航行挑戰中國的警告,但其目的也是要避免同中國開戰”——你要問中國為什么堅持對美國不沖突,不對抗,更不愿開戰?抑或美國為什么對中國箭在弦上卻“引而不發”?“力量制衡本身才是最好的防衛”,是否就是答案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