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核心提示:這一份突如其來,提前降臨的禁運令,究竟意味著什么?
當各方媒體和吃瓜群眾還沉浸在“越南網紅被騙在馬來西亞惡搞刺殺金正男”的戲碼之時,周六下午五點,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官網不聲不響地刊載了一則“外貿管理”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
為執行聯合國安理會第2321號決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和商務部、海關總署2016年第81號公告,本年度暫停進口朝鮮原產煤炭(包括海關已接受申報但尚未辦理放行手續的煤炭)。本公告自2017年2月19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媒體和群眾都在周末休假,一兩天后才引發注意和討論。
有的媒體在呼吁“各方莫亂猜”,“都別想多了……”;也有的媒體在質疑,“朝鮮會坐以待斃?”更多的媒體和讀者,對此并不怎么關心。
但是,筆者要說,大家都遠遠低估了這一輪制裁的威力、“手勁”和背后蘊藏的決心。
朝鮮經濟的真實量級
對于不熟悉、隱藏在云山霧罩中的事物,先搞清它的真實量級,建立總體格局觀很重要。
綜合美、韓、日等多家研究機構的情報與測算,朝鮮人口2500萬人,年GDP總規模為300億美元(約2100億人民幣),不及600萬人的青海省。人均年GDP僅約8000元人民幣。
經過長達25年(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苦苦掙扎,朝鮮工業生產能力至今仍遠未恢復到1990年的水平(發電量約為1990年的80%,主要工業品產量約為1990年的60%)。
由于大部分是自產自銷勉力維生的農業和自然經濟,能收取到的稅收資金有限,朝鮮每年國家預算為30億美元左右,明面上的國防預算是其中的1/6,也就是約5億美元。
不過,一般認為,這20多年來,平壤政權總共花了30多億美元在他們的“兩彈一星”項目上,其中核武器項目15億美元,導彈火箭項目15億美元。
像2016年,用于兩次核及幾十枚導彈實驗試驗的費用就約為2億美元。
熙川水電站,金正日時代頭號民用工程,金正日一年視察工地四次,調集5萬多人施工,是朝鮮的“強盛大國支柱項目”,結果就是這么個總裝機容量才30萬千瓦的玩意,在中國簡直是笑噴大牙。
對于這么一個修30萬千瓦水電站就當成舉國超級世紀工程的小弱國來說,又花錢、又高精尖的核與導彈項目,自然是更加拼盡全力絞盡腦汁四處一點一點籌集資金,才能好不容易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搞出來的。
朝鮮對華煤炭出口
朝鮮煤田主要分布在首都平壤周邊,主要是無煙煤,東北部的咸鏡北道也有分布,主要是煙煤。總探明煤炭儲量140億噸,可開采量為90億噸。
▲朝鮮礦藏分布地圖,紅點為已開采煤礦
朝鮮煤炭出口可以歸納為三個絕大多數▼
1、朝鮮出口的煤炭,絕大多數(99.8%)都是無煙煤。
2、朝鮮出口的煤炭,絕大多數(99.8%)都出口到中國。
3、在中國進口的無煙煤中,朝鮮占了絕大多數(85%)。
第一點,無煙煤為碳化程度最深的煤,多呈大塊狀,黑色堅硬,有金屬光澤。含碳量最多,灰分不多,水分少,密度大,硬度大,燃點高,燃燒時火焰短而少煙。
朝鮮無煙煤蘊藏比例本來就高,加之具有低硫分的特點,在燃燒時煤煙較少,對環境污染較小,受到有環保考核排放硬指標約束的中國電廠的歡迎。也用于鋼鐵行業,用于燒結和噴吹。
而對外出口價值更高的無煙煤,自己用較差的煙煤褐煤,這也自然成了渴求外匯資金的朝鮮的合理選擇。
第二點,本來,日本是朝鮮煤的主要出口國。不過,從2006年10月朝鮮“悍然”進行第一次核試驗之后,日本政府對其進行單邊嚴厲制裁,日本的鋼鐵公司因此停止從朝鮮進口。
自此,平壤只能將煤炭創匯的眼光轉向了中國。
近年來,朝鮮煤礦產能在竭力重整下終于有所恢復(雖然還遠未達到歷史高點),自然要將其作為出口換匯的拳頭,除滿足國內最基本需求外,竭力出口到中國。
第三點,除了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的極少量份額外,中國進口的無煙煤絕大部分都是來自于朝鮮。
朝鮮國有煤礦最能干的礦工每月最多能拿到約合500元人民幣的工資,這在朝鮮屬于高收入。普通的國企工人工資為約合280元,在市場上可買120斤大米。
由于朝鮮的人工成本低,也因之朝鮮緊鄰中國,無論是用鐵路車運丹東,還是從南浦港起運,來到黃海對面的日照等港口,都非常便利,運輸成本不高。
更加之為搶占市場低價傾銷,當朝鮮無煙煤在華北各港口提貨價在50美元的時候,火車運來的俄羅斯無煙煤為75美元/噸,來自遙遠南半球澳大利亞的無煙煤更是達到了85美元/噸。
這是一個明顯的價格優勢,對于利潤空間低、資金成本重的電廠、鋼廠來說,肯定是非常歡迎的。
▲朝鮮在東北部清津港的煤運碼頭
煤炭對朝鮮有多重要
2014年,朝鮮對華出口了1550萬噸無煙煤,價值11.32億美元。
2015年,這個數字增長到1958萬噸,但由于中國進入改革轉型期,煤價下跌,只換來了10.5億美元。
剛剛過去的2016年,出口量又增加到2242萬噸,盡管全年大部分時間煤價仍持續低迷,但進入9月份之后,基建投資形勢好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行,朝鮮的這批煤換來了11.85億美元。
當然,這些錢還要扣除掉那些中國貿易商和朝鮮實權部門的層層盤剝,最后才能成為朝鮮的國家資金。
我們再來看一下中朝貿易的總體數字▼
2014年,中國對朝鮮進口28.6億美元,出口35.2億美元。
2015年,中國對朝鮮進口25.64億美元,出口29.47億美元。
2016年,中國對朝鮮進口25.39億美元,出口28.38億美元。基本保持穩定。
也就是說,無煙煤占到了朝鮮對華出口總值的46%左右。
而朝鮮對華出口的單項第二位——近8萬噸魷魚海參等海產品,總金額不過1.36億美元。即使加上高價值的5415噸凍蟹、1584噸活蟹,也不過是1.78億美元。(2016全年數據,下同)
朝鮮對華出口的第二大宗,是合計起來的2180萬套男女外衣、2007萬件T恤汗衫背心,總金額約3億美元。但這全都是來料加工的產物。
為此,有上億米的布料被算成了“朝鮮進口”,實際上,大多數只不過是到朝鮮的服裝加工廠里轉了一圈,又以成衣的形式返回中國罷了。
朝鮮在這個過程中,所能賺取到的僅僅是微薄的人工成本而已。
真正還能賣出錢算的上數的,也就是135萬噸鐵礦、11萬噸鉛礦、13萬噸鋅礦、5000多噸銅礦、11多萬噸生鐵等礦產品了,加起來總金額約2.6億美元。
而這點東西,對于中國至少8億噸的鋼鐵產能來說,是連牙縫都算不上的。
因此,平壤最為珍視的,就是每年那2000萬噸無煙煤了,這是他們掏空家底所能拿出來換錢的最好東西。
也正是因為賣那點兒煤賣那點兒礦,朝鮮才有錢在中國買來這些(當然,依然保持著逆差,欠著越來越多的外債):
換來的大頭是3175臺重型貨車,近10萬噸汽油,12萬噸柴油。還有2萬噸汽車輪胎,12萬噸尿素。
用于建房子的是14萬余噸瓷磚,近4萬噸鐵皮,2萬噸塑料地墊。
拿來填肚子的是6萬多噸豆油,5萬多噸蘋果,4萬噸精米。(平分到每個朝鮮人,相當于每人5斤油、4斤蘋果、3斤精米)
還有令朝鮮人民心靈滿足的74萬部手機(平均單價80美元,顯然多是低端機),近27萬臺筆記本電腦,近44萬臺液晶電視。
在這些維持朝鮮社會基本運作的民生物資之外,自然還有剩余資金被抽走,被用到國際社會眾聲反對的核武器和彈道導彈開發上了。
可以說,各大國都看不上的2000萬噸煤,成了平壤的飯碗。它的合法手段只有這些了。
中國首肯的削減六成決議
2016年1月8日(金正恩生日),朝鮮第四次核試驗;9月9日(朝鮮國慶節),朝鮮第五次核試驗。
一年兩炸,接近實用化,中國和美國都不能等閑視之了。
11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經中美協商后都予以認可的第2321號決議,對朝追加制裁。決議要求設定朝鮮煤炭出口上限為每年不超過4.009億美元或750萬噸。
這是朝鮮核試驗10年來,第一次對朝鮮的出口和資金來源設下硬紅線,也因此被稱為第一份實質性的制裁決議。
也就是說,根據這一限定,朝鮮每年從煤炭出口上最多能拿到4億美元,比近些年減少60%以上。扣除基本的進口所需和層層環節成本盤剝,能用于發展核與導彈的資金將大幅減少。
▲朝鮮在西部南浦港的煤運碼頭
這是對華出口無煙煤的主要港口
“煤炭出口限制”可謂是預期效果最大的制裁。可以達到使朝鮮一年的外匯收入銳減7億美元的效果。
此外,再加上徹底禁運的銅、鎳、鋅、銀礦,合起來就又1億多近2億美元的出口削減,合計近9億美元。
當然,有人會質疑,這么搞,不是連累了中國的鋼鐵和發電企業了么?
談不上。
前面說了朝鮮煤炭出口的三個“絕大多數”,但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的無煙煤,絕大多數還都是自產的。
中國的無煙煤探明儲量為1342億噸,2016年自產3.53億噸,進口2645萬噸,向朝鮮進口的份額僅占消耗總量的6%。因此所能獲得的價格優惠也僅占總價的1%左右。還遠不如日常的微小價格波動影響大。
而朝鮮2000多萬噸無煙煤退出后的所謂空缺需求,中國各大煤礦立刻就能填補上來。事實上,這本來都是因為去產能改革和需求不旺而刻意壓低的。
像2015年中國無煙煤產量就有4.2億噸,2016年減產7000萬噸。需求旺盛,是好事,對全國而言,也都是電廠鋼廠與煤礦左手倒右手的事情。
真的是今年配額已滿?
那么,在已經有了去年底的聯合國第2321號決議的情況下,兩個月過去,商務部海關總署第12號公告的真實意義又在哪里呢?
仔細的看一下,按照2321號決議,給朝鮮留下了4億美元的出口空間。
而根據這幾年朝鮮的出口規模,如果采購量沒有大變動的話,用完噸位限額的時間,應該是在四月到五月。即使考慮到現在煤價上漲,金額達到4億美元的時點,也是在三月底。
有媒體猜測,是不是今年的朝鮮煤炭出口迅猛,很快就用完了2321號決議允許的配額?因此中國的商務部與海關總署發出限制?
必須要說,最權威的統計數字自然是海關統計數據,但即使1月份的海關統計也要2天后才公布,現在還不知詳情。
但筆者相信,進入2017年來的這短短一個半月,朝鮮對華煤炭出口不可能立刻用光了700萬噸。
筆者判斷的依據是,如果達到這一量級,相當于月出口量達470萬噸。
而近年朝鮮月對華出口都保持在平均200萬噸級的規模,單月歷史最高值是去年8月的246.5萬噸。這個量級已經是朝鮮盡力對華出口的結果,不可能短時間迅猛爆發近一倍以上。
而且又恰逢春節淡季期間,如果朝鮮煤炭出口量突然猛漲一倍以上,必然丹東橋頭川流不息,各大港卸貨不停,而已經市場化的煤炭價格指數立刻就會有反應,一向嗅覺靈敏的韓國媒體也會及時報道,但是,這都沒有。
因此,筆者估測,到第12號公告發布之時(2月18日),朝鮮出口的無煙煤也就大約300萬噸,賺到了2億美元,配額最多用了一半。
中國加碼的制裁,意味著什么
那么,在聯合國決議允許的配額還遠未到頂的時刻,作為事實上唯一的買家,中國自行發出了加碼了的進口禁令第12號公告。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中國對朝鮮貿易制裁之嚴厲,影響之重,超乎所有外人的想象。
長期以來,中國進口朝鮮礦產資源,實際上一直作為對朝鮮有限人道援助的手段,以此方式給予朝鮮少量外匯,保障其最低的政權穩定性。
所以中國無論是停止進口還是開放進口,是有著嚴格的判斷指標的,絕不是單純的經濟活動。
這下來看,去年11月,中國從救濟朝鮮民生的角度考慮,手下留情,留下了4億美元的煤炭空間。
而到今年2月,在實際出口預估大約只有2億美元的時候就即刻叫停。顯然是因為形勢和判斷又發生了新變化。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宣布暫停進口朝鮮煤炭前6天,朝鮮再次試射彈道導彈,而且是新型的固體燃料、履帶車輛機動發射中程彈道導彈,炫耀武力。
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在宣布暫停進口朝鮮煤炭前5天,金正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大廳被雇兇暗殺。背后是誰所為,明眼人都知道。
有的媒體和學者堅信,第12號公告與后一個事件絕對無關,與前一個事件有沒有關聯,也很難說。
筆者要說,一項決策的背后,自然會有諸多因素的混合助推、總體局勢的綜合考量吧,絕對無關,話絕對了點吧?
更重要的在于態度和決心
當然,事件僅僅是推波助瀾,真正透露的是背后的態度和決心。
公告發布前一天,2月1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德國慕尼黑出席安全會議發表主旨演講后,就半島局勢回答了現場提問。
王毅表示,2009年后,六方會談完全中斷,朝核問題逐漸進入對抗通道,呈現出核試、制裁、再核試、再制裁的負面循環。這一狀況不應再繼續下去了!因為其最終局面可能各方都無法承受,將是一個多輸的局面。
當筆者聽到這一新聞報道時,心中就是一驚。熟悉半島事態演進的讀者都知道,比起以往只呼吁六方會談應繼續,這是中國方面一個相當強硬的表態。
而且王毅外長還非常坦率地表示,復談還有機會,和平仍有希望。在這方面,美朝兩家作為最直接當事方,有必要盡快作出政治決斷。
緊接著,就從商務部海關總署那里傳來了空前嚴厲,加碼執行的第12號公告。
的確,回顧安理會曾通過的第1718號(2006年)、第1874號(2009年)、第2087號(2013年)、第2094號(2013年)、第2270號(2016年)等決議均包含一定程度的制裁、禁運內容。
結果均收效甚微,完全無法阻止朝鮮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核試驗和運載火箭(遠程導彈)試射活動。
唯有第2321號決議,第一次對朝鮮劃上了4億美元的出口限額,被認為是第一份真正的制裁決議。
那么,這一份有些突如其來,提前降臨的禁運令,意味著什么?就才真的有可品味之處了。
朝鮮還有救兵么
這么一來,朝鮮直接失去了對華出口煤炭這一創匯重頭,還有什么辦法可以填補10億美元量級的巨額損失么?
可以說,沒有。
以前,在朝鮮全部的對外貿易中,中國以50~60億美元的進出口總規模占了60%。而韓國最高也僅有27億美元,而且全是得益于開城工業園區的來料加工企業。
但隨著2016年2月10日,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后,韓國方面主動決定全面停止開城工業地區運轉,雙方接觸全面中斷。也就是說,朝鮮對韓國的直接勞務輸出(本來也掙不了太多錢)也中斷了。
朝鮮獲得外匯的合法手段包括貿易、向海外提供勞務服務、海外朝鮮人匯款、借款、外國投資、外國援助、等等。現在后面幾項都幾無可能,前面幾項也受到了嚴重的限制。
至于那些非法手段,包括印制偽鈔、出口武器、毒品交易等等,也必將遭到周邊極大的警惕和打壓,實際能籌集的資金很有限。
除了中韓,朝鮮其他的對外貿易可以忽略。而當中國關上了煤炭出口這一最大的門,平壤還能去哪兒找買家?印度么?
印度自己也有無煙煤,萬里迢迢穿越馬六甲海峽送過去,在運費上可就很難與澳大利亞和印尼的煤炭競爭成本優勢了。再說,印度也受聯合國的決議限制,有著4億美元的上限限制呢。
一個重要變數
唯一的變數,還在于韓國,在于一個叫文在寅的男人。筆者以前的文章介紹過他,現在已經有人將其稱為“韓國杜特爾特”了。
現在韓國大選民意調查支持率的局勢已經很明顯,親北左派文在寅以33%的優勢領先,21%緊隨其后的是同黨、同出自盧武鉉門下的安熙正(溫和左派),無論如何,左派(共同民主黨)重新當政韓國已成定局。
文在寅一直毫不掩飾他的立場——他一當選就要恢復向朝鮮送錢送糧的陽光政策。這也將是朝鮮方面熱切希望的最佳結果。
1998-2008年期間,金大中和盧武鉉兩任左派總統推行“陽光政策”,給了朝鮮生存喘息與發展核武器的空間,最終以2006年朝鮮第一次核試驗構成為轉折點。
韓國民眾對北方核武威懾的厭惡和反感,又帶來了2008-2016年李明博和樸槿惠兩任右派總統的執政期,這期間,開城工業園磕絆中前行,最終被關閉。
當然,到時候中美等大國是否真的仍贊成文在寅這么做,韓國民意是否還真的有當年金大中和盧武鉉推行對朝“陽光政策”的雄厚支持,尚成問題。
結 語
一個可觀的事實是,至少在中美這兩個大國之間,制裁朝鮮的態度相當接近了。平壤通過制造大國矛盾來創造空間、打破制裁的策略將更難施展。
中國的目標很明確,半島不能有核,也不能生戰生亂。
但雄心勃勃的美國新總統川普,則有野心推動解決朝核問題,甚至覺得簽署和約的伊核問題,留著大尾巴,看著討厭。
如果朝鮮仍在繼續不斷地追求能實質威脅美國的核導技術,美國必然不可容忍,與朝鮮的軍事沖突最終將會爆發,給半島招來一場可能比70年前更加高烈度的戰爭。
核陰云仍籠罩著半島,“最終局面可能各方都無法承受”。
對中國來說,聯同其他國家向朝鮮高強度施壓的同時推進對話,敦促美國與朝鮮直接談判,正視平壤政權的存在,承認其安全追求,爭取達成和平協議,實現一個以各方都能夠接受的妥協目標。或許是不生戰不生亂下的最優解。
城門失火,滿城大亂,善良的中國人絕對不想看到一場就發生在身邊、沾染著核火焰的失控大亂戰。
最后,還是要最真誠地祝福與我們緊鄰而居的2500萬朝鮮人民,愿你們也能早日享用繁榮、幸福。
網友評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