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七雄,秦楚齊燕趙魏韓,韓國貌似其中之一雄。可是,在并不算長的戰國歷史上,除秦國最后一統天下成為最后贏家,楚國曾經擁兵最多地盤最大被視為最有實力的選手之一,齊國更是強大到與秦并稱過東西帝,燕國幾乎滅過強齊并導演了荊軻刺秦這樣的大戲,趙國名將如云人才輩出與秦軍拉鋸數十年各有勝負,魏國也曾牛逼過盡吞河西之地……這些國家,都曾在歷史上被濃墨重彩的記錄過,唯獨韓國幾乎沒有什么存在感。史書上,除了“秦攻韓,陷XX,斬首XX萬”這樣幾處簡短記載,甚至連秦滅韓這樣的滅國之戰也只有寥寥數筆。那么,作為一個開局基礎其實并不差,經濟上也比較強大的國家,為什么會亡得這么慘,以至于后世史家不舍得多給點筆墨呢?毫無疑問,自我作死是推動韓國滅亡的重要原因。試想,無論正直如司馬遷還是剛正如司馬光,誰會看得起這等國家?
靠著變法和經濟,韓國也曾野心不小!
韓國是“三家分晉”后建立起來的國家,地處中原腹地,北有南太行,南有黃河,依山帶河,交通便利,地盤也算過得去。不過,這種地緣的另一面,就是處于大國爭霸的中心。其北有魏趙燕,東有齊,南有大楚,西有強秦,生存壓力頗大。當然,這并不意味著韓國沒有潛力成為逐鹿天下的角色。
師從過鬼谷子的著名縱橫家、外交家、謀略家蘇秦,當時曾經高度評價韓國的實力,曰:“韓北有鞏、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常阪之塞,東有宛、穰、淆水,南有陘山,地方千里,帶甲數十萬。”言下之意,韓國完全具備一個強國的底子。除此之外,韓國境內還有當時最重要的戰略資源宜陽鐵礦,擁有發達的工商業和最先進的兵工業,韓弩、韓劍、韓甲都是戰國時期一等一的武器裝備。據載“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溪子、少府、時力、距來,皆射六百步之外。”,當然,這個數據記載可能有夸大之嫌疑,現代輕武器的有效射程也不過六百步約500米左右;韓國士兵腳踏連弩而射,能連續發射一百箭,中間不停止。韓國制造的寶劍鋒利無比,臨陣對敵能斬斷堅固的鎧甲、銅盔。韓國的兵器配件也非常齊全,從臂套、盾牌到系在盾牌上的絲帶,一應俱全。裝備了這些精良兵器的韓國士兵,稱為強弩材士,“以韓卒之勇,被堅甲,跖勁弩,帶利劍,一人當百,不足言也”。顯然,韓國軍隊,也是戰國時期不可輕視的精銳力量。
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
最重要的是,申不害公元前351年為韓相時,實施過改革變法,通過推行“術”治,使韓國君主專制得到加強。同時鼓勵農耕商貿,整頓擴充軍隊,韓國經濟水平和國防實力由此得以大增。此時的韓國整體國力達到了一個頂峰高度,即使在戰國那樣殘酷的環境中,也一度被大國所忌憚。
醉心于大國“攪屎棍”角色,最終徹底葬送了這個國家!
然而,與同一時期商鞅在秦國推行的改革相比,申不害在韓國的改革很短時間內就陸續失去了效果,曾經變得強大的韓國很快淪為人見人欺的對象了。根本原因在于,秦國的改革重在“法”,而韓國君主們則醉心于“術”。
所謂“術”,就是君主駕馭驅使臣下的方法,意思是君主要通過集權和權謀操縱控制臣下,以保持自己的絕對地位。而“法”則是建立從上到下統一的行為規范,以達到團結一心共謀發展的目的。換句現代比較流行的說法,“術”好比《如何做一名霸道總裁》,而“法”則是《如何做大做強做世界一流企業》。韓國之“術”,在當時國際政治中的另一個體現,就是擅長利用“陰謀詭計”,欺侮侵占小國,挑撥大國的矛盾,亂中謀取自身利益。
當然,韓國也曾從這種“陰謀”中嘗到過甜頭。比如前375年,韓哀侯時期,就利用組織韓魏趙鄭四國國君會盟的時機,派兵偷襲滅掉了鄭國,迫使魏趙接受了既成事實,從而獲得了建國后最大一次擴充。但是,處在戰國這樣的亂世,韓國君臣沒有把心思始終用在清明政治、發展生產、增強國力上,反而醉心于玩“權謀”和“陰謀”,眼界短淺而又自私自利,終于在一次次“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權謀中,國土越變越小,國力越來越弱,徹底走向了滅亡。
比如說,韓國作為秦楚共同的鄰國,本應該努力維持好與兩個大國的關系,搞好平衡,但韓國卻經常自作聰明地妄想兩頭占便宜。當秦國強勢時,便依附秦國去打楚國;而當楚國建立反秦聯盟時,又急沖沖撕毀與秦國的和約,轉身派兵去攻秦國。朝叛秦而夕叛楚的結果,就是使天下各國都覺得韓國極不可靠。最作死的一次,莫過于前293年的伊闕之戰。是時秦國蜀地叛亂,韓國乘機聯合魏國派兵主動攻秦,由于各有盤算、互相推諉,反被名將白起率10萬秦軍各個擊破,斬首24萬。此戰韓國精銳盡失,門洞大開,從此一蹶不振。
伊闕之戰是成就戰神白起一場重要戰役,也是當時在戰場上殺人最多的戰役
“鄭國渠”則是韓國的另一個“奇葩”的陰謀。為抵御強秦軍事進攻,韓國君臣腦洞大開地認為如果給秦國獻策修渠就能消耗對方之國力。擔心秦國水利技術達不到陰謀不能得逞,竟然專門派出了戰國時期最出色的水利工程師鄭國。結果,秦國在鄭國的幫助下,修筑成功了“鄭國渠”,引涇水東注洛水,使關中平原變為千里沃野。《史記·河渠書》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余頃,收皆畝一鐘,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四萬頃,折今110萬畝。秦得“鄭國渠”后實力大增,不久便開始了橫掃天下的步伐,而韓國則成為第一個被滅亡的對象。也成了歷史上的笑柄。
某擁有一切歷史的某宇宙大國應該汲取古時的韓國的教訓!
韓國滅亡N多年后,另一個韓國在東北亞建立。當然,這兩個韓國除了名字相同外毫無關系。不然中國的歷史又要被韓國申遺了。不過,古今兩個“韓國”的某些歷史還是值得拿來對比一下的。
今天的韓國同樣處于要道之上,同樣夾雜在中、美、俄、日等大國勢力之間,同樣因了一段機遇期而使經濟有所起色,同樣溺愛于“術”并熱衷與大國鄰國制造裂痕……那么,當今的韓國是會沿著歷史的覆轍走下去呢,還是能夠平平安安的生存發展下去呢?
至少從這次同意或者說執意部署薩德來看,韓國的短視打破了小國應該遵守的規矩,玩了一把不大也決不算小的“火”。
韓聯社發布的新聞配圖是一張“薩德”開火的圖片,而圖片背景上則被人工合成上了中國的國旗
對中俄這種大國來說,威懾能力是關系到國家利益的重要一環。韓國替美國背書同意部署薩德系統,雖然并不足以阻擋中俄兩國的戰略武器,但由于它開了一個極為惡劣的先例,必然會導致嚴重的報復,以形成“殺雞儆猴”的威懾效應。而報復的手段,可能是政治手段,經濟手段,也可能是軍事手段,可能是民間自發的行為,也可能是國家行為。而樂天被抵制,只是最表面的后果之一。總之,打破了大國間微妙平衡的韓國,必將付出長期、全面和慘重代價。
寫到此處,不禁想起戰國時期最具思想的韓國人韓非子的一句話: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歷史,就是這么相似。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