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前蘇聯的倒臺讓東方華約集團鳥獸散,美國領導下的西方從此走向獨步天下無人能及的一強大國之路,至今已有快三十年,美國和他的盟友早已習慣了霸道不講理,也習慣了俄羅斯軟弱的龜縮在西伯利亞一隅之地,他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俄羅斯的重新崛起威脅自己的霸權,這種恐懼甚至比正在崛起的中國更具有威脅力,因為前蘇聯對西方國家的壓迫感還要完全散去。美國至今都沒有真正實行“重返亞太”戰略足見在他們眼里俄羅斯更為麻煩。
失去了那么多領土和人口,整個國防工業分崩離析的俄羅斯究竟會怎么重新崛起呢?自然不會是真的把那么多國家吞并掉那么簡單(在今天這個國際舞臺上這是不可能的),但是莫斯科里的領導者確實想恢復與原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經濟關系他們明白只有恢復到前蘇聯的那種經濟關系之時才能俄羅斯真正解決經濟問題走向強盛的時刻。因此,便有了構建統一經濟空間的設想這是在原蘇聯遺跡之上建立一個類似歐盟組織的計劃,即由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組成的商品、資本、服務與勞動力的統一市場。亞美尼亞和吉爾吉斯斯坦也準備加入這個一體化組織。相關聯合文件本來于烏克蘭危機爆發上一年的5月準備完畢。然而,由于西方在烏克蘭培養的親西方勢力的一再阻撓,這個計劃在烏克蘭擱置下來,相比加入俄羅斯主導的一體化烏克蘭更愿意加入歐盟,但是沒有烏克蘭及其4500萬人口和發達的工業,統一經濟空間就不具備能與其他經濟中心競爭的市場規模,其他加盟過蘇聯的國家也無法在這個一體化中收獲想要的利益。
前蘇聯國家一體化完全可以看成是蘇聯的復蘇,這是西方國家不愿意看到的,普京為了尋求出路減小阻力,公開表示所謂的一體化是“經濟”的一體化自己沒有重建蘇聯的意向。這就是說俄羅斯只是想帶著大家發財不會回歸蘇聯時代的全面合并,即使是這樣也是西方國家不能接受的,因為經濟上走出困境的俄羅斯如果在把東歐和亞洲捆綁到自己的經濟體系內,用不了多久蘇聯就會自動復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離職演說中就對此有過公開表述,認為“新蘇聯”可能以“關稅同盟或歐亞聯盟”的新面目出現。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則更明確地表達了這一觀點,他說:“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將不再是一個帝國;擁有烏克蘭的俄羅斯將自動成為一個帝國。”由此可見西方對俄羅斯所謂一體化的恐懼,以及這個問題中烏克蘭的決定著意義。
那么一體化究竟有什么好處呢?但是是非常大的,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和其加盟國在經濟重建中往往遇到一些麻煩,就是產業分工問題,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工業和農業都新資源和氣候的原因分散在全國各地,即便是相對比較集中的工業中心也不了能完全承擔工業生產中的角色,各個不同的工業中心彼此存在著千絲萬縷的分工聯系,共同組成了一個國家強大的工業基礎,前蘇聯就是這樣的國家,它的很多工業部門分布在氣候彈性和空間較大的烏克蘭,尤其是許多的高新技術研究設計局,這些工業部門又受到來自俄羅斯的原料供應和基礎工業產品的供養,在結合來自外高加索和中亞的能源自己測試場地共同承擔了前蘇聯強大的國防工業,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這些工業地區被分割開來,他們處在不同國家中彼此合作收到不同國家不同政治立場甚至不同利益糾紛的限制而顯得困難重重,舉例說,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中堅“白楊”洲際導彈,它的生產車間分布在俄羅斯烏拉爾工業區和莫斯科工業區但是它的設計部門卻在烏克蘭,也就是說沒有烏克蘭的技術支持這種武器將不復存在,同樣尷尬的還有俄羅斯海軍航空兵,他們的訓練基地和航母造船廠以及艦載機研發中心無一例外的都在烏克蘭境內,一旦兩國因為政治原因背道而馳,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處境難以想象。
而經濟一體化實現之后這個問題將不復存在,原先被打斷的各個行業的運作聯系重新連接,前蘇聯時代的技術和資源調配重新回到正規,那個曾經讓西方忌憚的蘇聯經濟和科技實體就會重現,正常運轉的工業體系將大大加上各個加盟國的經濟和工業力量形成可以和美國歐盟對抗的三極勢力,嚴格來說還會加強俄羅斯和其他加盟國的聯系,讓俄羅斯重回老大的寶座,這其實就是蘇聯的復蘇,是西方國家不能容忍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蘇聯復蘇”的另一條路讓西方國家警惕:烏克蘭是復蘇的關鍵所在
2017-04-1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