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郁達夫有一句話,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那是一個悲哀的民族,有了英雄不去敬重英雄的民族,那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民族。
我們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自古,我們就有“以和為貴”“自古知兵非好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古訓。
攻城伐兵是我們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但是外敵的頻繁侵略,又使我們的民族具備了沉重的憂患意識。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后,復雜的周邊安全環境,使我們認識到好戰必亡的同時,更感到了忘戰必危的切膚之痛。
“四次倒逼”促成國防建設現代化
我們的國防現代化建設,可以說是被敵人或者說對手給逼出來的。在這里把我國的國防現代化概括為四次倒逼:
第一次倒逼是抗美援朝戰爭。眾所周知,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急需醫治戰爭創傷,進行經濟建設。但是在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第二天,美國總統杜魯門提出美軍參戰。6月27日,杜魯門又下令把美國第七艦隊開到臺灣海峽,在仁川登陸以后,美軍又把戰火燃向鴨綠江邊。中國人民被迫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這一仗打出了我們的國威、軍威,打出了我們60年的和平時期。現在西方國家之所以不敢對中國蠢蠢欲動,就是抗美援朝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而這一仗也奠定了我國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1954年,當時中國軍隊配備的是蘇式裝備和仿制品,共裝備了106個步兵師、18個地面炮兵師、8個高炮師、3個坦克師和23個航空兵師。蘇聯當時援助中國項目156個,落實了150個,其中44項和軍工有關。這就為我國三軍的主戰裝備工廠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也就是說,中國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建造起國防(工業)體系。這在世界上創造了一個成本最低、用時最短的奇跡,這是敵人給我們逼出了一個國防現代化的基礎。
第二次倒逼是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對我國進行核訛詐和核威脅,而蘇聯又背信棄義。1950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參戰。1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就提出要把核武器部署在朝鮮半島附近的航空母艦上,又提出要像使用常規炸彈一樣使用核武器。
到了1952年,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上臺,把核武器部署在關島。1955年海峽兩岸危機之時,艾森豪威爾稱沒有任何理由不使用核武器,顯然是在對中國進行核訛詐。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領導人認識到,如果我們沒有核武器就會被別人欺負。這時我國也向蘇聯提出了請求,請求其幫助我們建立核工業設施。
但是,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說,中國同志不愿意加入他們的核保護傘,那么就讓他們自己建,他們自己建,肯定建不起來,甚至連他們的褲子都會輸掉。但是,1964年,中國核武器試驗成功。
第三次倒逼是20世紀90年代,1999年的“炸館事件”和2001年的“撞機事件”。這一炸一撞,使我們得到了兩個戰略啟示:一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二是落后就要挨打。此時,我國改變了在改革開放之初定的方針,那就是軍隊要忍耐,軍隊要勒緊褲腰帶,國防建設要給經濟建設讓路。
所以,后來我們把政策調整為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同步發展、協調發展,現在又發展為要深度融合。到2009年,新中國成立60周年時,許多新型裝備全部亮相,這就是十年磨一劍。
第四次倒逼是進入21世紀之后,南海問題凸現,我國的島礁被蠶食、資源被掠奪、海域被瓜分、主權受到侵害,我國的國防能力和國防需求有很大的差距。
2012年發生了“黃巖島事件”,2013年發生了“仁愛礁事件”,2014年發生了“半月礁事件”,這時,加強國防現代化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我們的052C、052D導彈驅逐艦、054A導彈護衛艦以及我們的加油機、預警機都開始裝備部隊,而且現在也開始在南海展開常態化的巡航。
當年,我國為了加強國防力量,急需預警機。生產研制預警機最好的國家之一應該是以色列。它有一個“費爾康”預警機,我國和以色列簽訂合同,以色列準備將其出售給我國。
然而,當美國發現此事之后,極力阻止以色列出售預警機給我們,最后以色列只好撕毀合同。在這種情況下,我國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自力更生。我們用頑強意志和聰明才智,研發出自己的預警機,甚至在某些技術指標上還超過了美國。
國防現代化水平與世界先進水平到底有什么區別?有多少差距?筆者認為,從總體上已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而且現在我國在武器裝備上處于四種狀態。
第一個狀態就是我國實現了零的突破,解決了一些從無到有的問題,填補了我國裝備的一些短板。如今,我們自己研發了航空母艦、預警機、加油機、艦載機、殲15等以前沒有的裝備。
第二個狀態是實現了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以前我們的裝備主要是以二代或二代半為主體。以飛機為例,以前是殲6、殲7、殲8,而今我國的殲10、殲11B都屬于三代機。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我國又亮相了殲20飛機,它的技術指標已經達到了第四代戰機(國際上稱為第五代戰機的水平)。
第三個狀態是實現了系統的發展,用信息化在裝備改造和創新武器裝備上實現了“1+1>2”的效果。
第四個狀態是解決了一些撒手锏的問題。在慶祝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大閱兵時,DF26中程地對地導彈精彩亮相。此外,我國現在還有一些新概念武器,如量子雷達可以把隱形裝備顯形化,激光武器可以打超遠距離的目標。
“四次倒逼”促成的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果,其背后展示的是我們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務必珍視并捍衛我們的英雄精神
有一部電影,叫作《英雄兒女》。該電影塑造了一個名為王成的英雄人物,當時他手握爆破筒高呼“向我開炮”,誓與敵人同歸于盡。
而現實當中王成的原型還健在,原名蔣慶泉。據蔣慶泉講述,當時他高呼向我開炮以后,并沒有和敵人同歸于盡,而是被敵人炮彈的聲浪震暈了。
撰寫《向我開炮》的戰地文學記者叫洪爐,他在全國各地尋找王成的原型,終于在錦州一個偏遠的農村找到蔣慶泉。老人唯一的心愿就是想要一個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參戰紀念章。而這個紀念章當時已經絕版了,當時的總政治部特意為蔣慶泉老人定制了一個參戰紀念章。在頒發紀念章的時候筆者恰好在現場,場面非常感人。
蔣慶泉老人已經80多歲了,邁著矯健的步伐登上主席臺。這時候他的老首長,100多歲的23軍原政委裴周玉將軍顫顫悠悠地登上了主席臺。蔣慶泉老人向他的老首長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高呼“報告政委,您的戰士蔣慶泉向您報到!”當裴周玉將軍顫顫巍巍地把和平紀念章別到蔣慶泉老人身上時,蔣慶泉老人再也抑制不住心頭的激動嚎啕大哭。
這就是我們的英雄,祖國一聲呼喚,他又來向我們的黨、向我們的軍隊報到。人必須要有精神,首先要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要用忠誠來護衛,那么忠誠怎么來表現呢?要由勇敢,要由我們的血性來表現。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愿軍20軍58師,當時派出兩個連的兵力,到長津湖附近的水門橋高地設伏。當我們的后續部隊上去一看,兩個連的兵力全部凍死,但他們都手握鋼槍,呈戰斗姿態,槍口全部對準公路。這在世界現代戰爭史上留下了一個經典的悲壯場面。
后續部隊在打掃戰場的時候,在一位來自上海的烈士宋阿毛上衣口袋里找到了一個卡片,上面寫著:我愛親人和祖國,我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冰雪哪怕把我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
這,就是我們的志愿軍英雄。
4月4日,遼寧邊防總隊駐沈官兵代表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圈。
我們一定要把這種民族精神代代相傳下去,這樣的民族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無價之寶,是我們實現國防現代化的根本動力。
在國際上,有一些人認為朝鮮于1950年6月25日先發動了戰爭,是侵略者,而中國支持了侵略者。這完全是片面、錯誤的理解。
當年,我國的軍事外交家伍修權將軍參加聯合國會議時問了一個問題,他說,我想問問在座的美國代表們,一個民族之間的戰爭只有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革命戰爭和反革命戰爭之分,怎么出來了一個侵略戰爭。
你們美國在19世紀60年代也進行了一次內戰,就是你們的林肯總統,帶領著北方諸州的武裝打到了南方,你能說是北方侵略了南方嗎?能說林肯是最大的侵略者嗎?這個問題把美國人問得啞口無言。
朝鮮戰爭是一個民族內部的戰爭,美國人沒有權力來介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抗美援朝作戰是敵人強加給我們的,我們不得不打。所以,這場戰爭我們必須打,而且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還有就是一些對抗美援朝英雄的誹謗。筆者認為這是歷史虛無主義行為。回看我們的英雄,從戚繼光到黃繼光,被一些歷史虛無主義者罵了一個遍。董存瑞、劉胡蘭、楊靖宇、趙一曼、毛岸英、“狼牙山五壯士”全部被抹黑。
郁達夫有一句話,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那是一個悲哀的民族,有了英雄不去敬重英雄的民族,那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民族。有些所謂的非常著名的網絡“大V”,還在辱罵我們的英雄,褻瀆我們的領袖,他們否定我們英雄的根本目的,是要顛覆我們共產黨的歷史,特別是革命戰爭史。欲滅其國,先滅其史。筆者認為這才是問題的所在,我們一定要弘揚我們的革命精神,維護革命先烈的名譽權。
在英雄精神驅動下主動作為
前面回顧的“四次倒逼”,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改變國防現代化建設一直被倒逼的現象,化被動應對為主動作為。
怎么能改變倒逼的狀態,而變成主動發展的階段?這里有兩個層次的問題:首先,我國現在的軍事戰略仍然是積極防御的戰略,這就規定我們必須后發制人。
后發制人,增加了我們戰略謀劃的難度,即在敵人對我打第一槍的時候,不被敵人打倒;但我又不給敵人打第二槍的機會。而上之上者,是震懾住敵人,讓他連打第一槍的膽量和機會都沒有。
其次,在發展的謀劃上,我們要搞好頂層設計,要下先手棋,要主動設計,要有前瞻性,也就是我國的國防建設要和國家利益相匹配。國家利益發展到什么地方,國防就要跟進到什么地方,要使國家不斷拓展的利益始終在我們的軍力掩護之下。這方面不能按別的國家給我們預定的套路隨風起舞,而是要迎風起舞,要主動提升。
保持戰略定力,求其在我
如何防范不可預測的安全風險和挑戰,發展今后一段時期的國防軍隊現代化建設,如何有效地在國家由大到強的征程中做好協調發展,應對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和挑戰?
現在整個國際環境出現“三反”的潮流:反傳統、反全球化、反建制。而在這種潮流中,中國人應該怎樣做呢?筆者認為要保持一種戰略定力。
周恩來總理在談到解決臺灣問題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臺灣問題,求其在我。”對于全球問題、中美關系的問題、南海問題、中日關系的問題,關鍵的問題也是要“求其在我”,關鍵是把我國自己的事情搞好。
現代化戰爭由以前的機械化向信息化邁進,我們要適應這個潮流。如此一來,整個軍隊建設就要實現兩個轉變,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
我國空警2000預警機。
當前,正在進行的國防和軍隊改革就是在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特別是我國的國防實力和自衛能力。這樣,我國就可以“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以軍事外交增信釋疑,以威懾能力止戰言和
面對當前出現的地區安全困境,筆者認為重要的一條就是搞好軍事外交,就是要進行增信釋疑。比如我國到新加坡參加香格里拉峰會,到太平洋參加環太平洋軍演,請外國的一些軍事要員到中國來參加香山論壇,這就是在增信釋疑。增信釋疑首先就是通過溝通交流來縮小分歧,凝聚共識,增加信任。
現在國際上有些人認為中國的發展構成了對周邊國家的威脅。筆者認為,威脅和威懾是兩個詞,我國不去威脅別人,但必須有威懾能力。如果這支軍隊連一點威懾能力都沒有了,變成紙老虎,那留著這支軍隊干什么。
所以,軍隊必須有戰斗力,就是隨時能打仗、打勝仗,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這樣才能對對方形成一定的震懾,也就是威懾,有了威懾才有可能止戰。我國現在發展起來,有一些國家就會感到緊張。而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在對方。
我們的發展是為了維護和平,而不是去侵略任何國家,當然也絕不允許別的國家侵犯我國的一寸領土。
作者:羅援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