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靴子終于落了下來。
螞蟻再次被金融監管部門約談!
12月26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四部門聯合約談,27日,潘功勝回答了新華社記者的提問。
一天時間,動作迅速,通篇看下來,竟然找不出一句多余的話。
可以說,這次約談,呼應了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具體要求,進一步明確監管者的定位,監管內容也公開透明:
一是明確了希望螞蟻集團在后續發展中能夠遵循的原則——“市場化、法治化”。
二是明確了金融監管的目的是要能實現金融“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
三是明確了監管的意義在于“規范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螞蟻也發布公告表態:會在金融管理部門的指導下,成立整改工作組,全面落實約談要求,規范金融業務的經營和發展。
有句話說得好:嚴管也是厚愛,定規才能走正。
國家加強監管,對金融科技行業來說,非但不是“冬天”,更好更健康發展的新起點。
畢竟,企業應心懷敬畏,依法合規經營,只有這樣才能行穩致遠,迎來更好發展的春天。
二
有人或許會說,這次國家對阿里雷霆出手,究竟是啥考慮?
這一點,其實今天答記者問,已經講得很透。
有一段內容,值得細細咀嚼,對螞蟻存在的問題直指靶心,內容非常重要,我整段引用于此。
問:約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金融管理部門根據金融法律法規及監管要求,指出了螞蟻集團目前經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漠,藐視監管合規要求,存在違規監管套利行為;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引發消費者投訴等。
這段話內容十分豐富,我就不一一細講,這里面,估計專業性最強、最不好理解的,是“存在違規監管套利行為”這個表述。
什么叫監管套利?
說白了,監管套利,意思就是利用監管暫時空缺或者不對稱,來獲得額外的競爭優勢。
不說別的,就說花唄借唄,本質上就是放貸。
為什么螞蟻能做,銀行不能做?
因為螞蟻風險準備金計提遠低于銀行,更不需要滿足巴塞爾協議。
君不見,支付寶本身賺錢不多,螞蟻自有資金也僅有400多億;但卻放出了2萬億的貸款,50倍的杠桿,這就等于你有400塊錢,卻借出了2萬元,這個杠桿實在不低。
當然,有人說了,螞蟻有大數據撐著,沒事。
然而,任何金融,本質上都是信用、杠桿、風險,就算是所謂金融科技、金融創新,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杜絕風險,反而可能是放大風險,需要未雨綢繆,監管防范。
2008美國次貸危機,就是一次杠桿斷裂,殷鑒不遠!
過去,螞蟻原先的模式,可以被視作在互聯網金融初發期、監管真空期的監管套利模式。
這次監管,則要開始取消優惠政策,各種金融機構一視同仁。
三
怎么一視同仁呢?
監管層指出,現在,阿里要做的是五件事。
一是回歸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嚴禁不正當競爭。
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征信業務,保護個人數據隱私。
三是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
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審慎監管要求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
五是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這幾個提法,樣樣打到了螞蟻的槽點。
就說“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這一點吧。
這個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要搞金融,那就要成為金融控股公司,嚴格按照監管規定來。
什么監管規定呢?
不說別的,就說馬云飆狠話后,央行與銀保監會聯手放了一個大招,重磅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新規第三章十五條規定:在單筆聯合貸款中,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于30%。
這是什么意思?
我來翻譯一下:
螞蟻集團現在放貸的錢絕大部分都是銀行的,它自己的資本金只占2%,所以才能夠通過360億表內貸款驅動1.8萬億聯合貸款。
如果將螞蟻出資比例提高到30%,意味著同樣驅動1.8萬億聯合貸款,至少需要5400億元表內貸款。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新規出來前,阿里2塊錢杠桿,可以賺16塊,收益率高達800%。
新規出來后,螞蟻要承擔30元本金,收益還是16元,收益率足足低了15倍多,這意味著螞蟻躺著收錢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但是,螞蟻賺錢事小,消除金融風險隱患事大。
畢竟,為了保證金融安全,其他金融機構都是這樣做的,螞蟻這么做,既公平,也必要。
否則,一旦螞蟻發生債務違約,最終的結果,還不是利潤留給自己,風險推向社會、由國家來買單?
從國家發展大局出發,金融管理部門及時立規矩、強監管,扎緊金融科技發展的制度“籬笆”,正當其時!
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四
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估計很多人會說,螞蟻這次倒霉,肯定是馬云惹的禍;都怪他大嘴巴在上海“ 瞎說話 ”,飄了!!
錯,大錯特錯!!
加強監管,目的不是打壓某個人、某個平臺,而是為了讓市場更規范、競爭更公平,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進一步擴大內需,為了更好促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特別是金融領域,更需要穩字當先,加強風險管控,保持業務連續性和企業正常經營,確保對公眾的金融服務質量,不要把風險轉嫁給市場。
這也說明中國老祖宗講的一個道理: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這個意思,就是說沒有個人的成功,只有時代的成功。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所以,如果自己成功了,就要學會分享,回報社會。
那么,科技企業巨頭,怎么回報社會?
看吧,在角落里深耕科技、很少蹭熱點的華為,就為科技巨頭們指明了另外一條雖然更難、但是更有壁壘的破局之路。
因為基礎科技運用被卡脖子,華為在科研上砸入重金,今年華為的研發費用達到了1,316億左右,可以說是國內投入研發的公司首位。
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是華為的定力,更是華為的戰略,也因該是有雄心、有抱負、有社會責任感的科技企業的榜樣!
正像人民日報說的:
“掌握著海量數據、先進算法的互聯網巨頭,理應在科技創新上有更多擔當、有更多追求、有更多作為。
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未來的無限可能性,其實更令人心潮澎湃。”
畢竟,中國不能只靠一個華為!
畢竟,大企業因中國這片土地而發展壯大,大企業也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反饋和呵護這片土地和人民!
來源:公眾號財聞要參 作者:要參君 轉自儒商聽潮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