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2022年元旦,哈薩克斯坦政府宣布取消液化石油氣的價格上限,新條例在次日生效后導致燃料價格暴漲,成為哈國爆發騷亂的導火索。1月2日,位于哈國西部的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民眾開始集會游行,要求政府調整液化石油氣價格。1月4日,游行示威范圍進一步擴大,成千上萬的民眾在哈國十余座城市分別爆發了大規模的騷亂、集會,當晚在阿拉木圖還出現了警民沖突。為安撫抗議者,哈國政府宣布短期恢復液化石油氣的價格上限,但示威者并沒就此停止抗議,這已表明了情勢的發展已不限于調整油價的緣由,實際上已轉化為政治問題。
最能表明騷亂性質的是,在1月5日,哈薩克斯坦政府辦公大樓遭受到示威者沖擊,其他部分城市的政府機構也同樣遭受到沖擊,市長的辦公室被洗劫。同一天,哈國總統托卡耶夫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告解散政府;隨后,托卡耶夫簽署總統令,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并宣布自己接替前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出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職務。哈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當天又出現了中斷,電話通信也大面積被切斷。1月6日,以俄羅斯為首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CSTO)軍事聯盟在收到哈總統托卡耶夫的求助請求后,當即宣布向哈薩克斯坦各重要城市和官方機構派遣維和部隊。1月7日,哈總統托卡耶夫正式向國內宣布,哈國騷亂為外國勢力策劃、指揮的暴動,系“恐怖主義威脅”,且正式表態允許國家安全部隊無需發出警告即可向恐怖分子開火。并根據及時平息國內騷亂局勢宣布國內秩序“已基本恢復”。1月8日,哈薩克斯坦政府以叛國罪名逮捕國內情報機構前負責人馬西莫夫。1月9日,托卡耶夫將這場歷史性的騷亂明確為一場“未遂的政變”,當地互聯網服務亦逐漸恢復。1月11日,CSTO部隊宣布任務完成,將在1月14日開始逐步撤軍。
至此,這場因油價而起的政治騷亂逐漸平息。阿拉木圖市長薩金塔耶夫表示,他不認為騷亂是民眾自行發動的,“就組織層面而言,這一定是一個犯罪集團事先策劃的”一場有預謀的恐怖性暴亂。
一、哈薩克斯坦騷亂是美國幕后策動的“顏色革命”
有各種跡象表明,哈國這次騷亂是美國多年來長期反哈滲透、幾經醞釀、精心培訓人員而在幕后策動的一次大規模街頭政治運動的“顏色革命”。長期以來,美英西方國際敵對勢力,先后于2003年策動實施的格魯吉亞“玫瑰革命”、2004年的烏克蘭“橙色革命”到2005年的吉爾吉斯斯坦“郁金香革命”,美國在中亞地區先后對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國家頻頻出手,策動了一系列旨在推翻原有政府,進而扶植親美政權上臺的“顏色革命”。作為中國近鄰的哈薩克斯坦,其國內局勢在短時間內發生劇烈動蕩,由民眾對國內民生不滿的集會游行而演變成一場暴力抗議活動,這成為2022年伊始飛出的“第一只黑天鵝”。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哈總統托卡耶夫致口信,提出“四個堅決反對”,其中一條就是“堅決反對外部勢力蓄意在哈薩克斯坦制造動蕩、策動‘顏色革命’”。此次哈國騷亂,就是美國針對中俄加大遏制力度的重要舉措,試圖將哈國作為圍堵、鉗制中俄兩國的一枚棋子。俄羅斯財經大學副教授格沃爾格·米爾扎揚1月5日在俄羅斯“專家”周刊網站撰文,認為哈國騷亂背后有西方黑手,美國支持哈的抗議活動是完全符合邏輯的,因為哈國動蕩會給美國帶來巨大利益。哈被稱為俄羅斯的“戰略后院”,更是中國“一帶一路”最重要的伙伴國之一,若哈薩克斯坦從發生動蕩到實現更迭哈國原有的納、托政權,則勢必威脅和影響到中俄兩國邊境戰略安全。
從美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對這次騷亂前預先發布的警示聲明來看,便能有力證明了美國與這次騷亂是有關系的。2021年12月15日到2022年1月5日,美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共發布了三條關于哈國將要或者已經發生暴動的預警信息,它所提出的預警事項與之后騷亂的動蕩局勢細節高度吻合。美駐哈使館的預警明確指出了叛亂的主體,更明確指出在哈開展城市街頭運動的主要城市的具體地標性地點,這種用事前發布行動指南指揮街頭政治“顏色革命”行動的做法,與以往其它已發生“顏色革命”的東歐國家的情況相比是一種新動向。美駐哈使館用事前發布預警信息的作法,實際上起到了為美英在策劃哈國騷亂暴發之前,給哈國內外敵對勢力,指明了行動地點和動員人群參與的集結號,用哈境內外力量統一行動的作法,讓反對力量迅速聚集。經深入觀察,美策動這場“顏色革命”的主要方法有四個:
一是長期有針對性地對哈薩克斯坦開展意識形態領域滲透,構建“顏色革命”合法性。從近年來美方特別是美國非政府組織在哈薩克斯坦的活動情況看,美英西方敵對勢力,在哈國的活動十分活躍,它們在哈約有2.6萬個境外NGO組織,甚至不乏有一批非常活躍的非政府組織,數年來積極廣泛資助該國“公知”以及各界精英,通過社交媒體平臺拉攏哈國內的青年,培植訓練了大批親美勢力,培養搜集情報的眼線以及“街頭運動”的操盤手,深度滲透哈國青年的思想和價值觀。美國臭名昭著的非政府組織“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的官網顯示,2020年該組織在哈薩克斯坦投入超過108萬美元,比2018年的60萬美元增長了將近一倍。如,這個組織在哈薩克斯坦開展“推動歷史敘事”項目已有十多年時間,它的主要內容是灌輸蘇聯時期的黑歷史,煽動哈年輕人對原有意識形態的厭惡。正是這些美英西方的非政府組織在哈國各個方面組織了許許多多的活動.這些活動包括與哈國內青年人和企業高管政府官員、學術、文化團體管理人員密切交友,采用事盯著事,人盯著人,組織盯著組織的方式,讓哈國內的某些學者精英出面拉攏青年群體,按照境外NGO的模式也組建成立不同類型的NGO組織,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論壇、沙龍、研討班,用西方的意識形態的思想和價值觀影響和培訓上述人員,使他們逐步都接受了西方意識形態思想,并讓上述人員再擴大和自己持相同觀點的更多群眾,參加到這類組織隊伍中來,讓西方價值觀以及“仇蘇”“仇俄”等觀念在哈大行其道,并逐漸成為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觀念。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亞所所長丁曉星指出,哈國當地的非政府組織、媒體分別接受境外NGO的資助和培訓活動覆蓋面相當廣泛,形式都很活躍,對哈薩克斯坦民眾和官員及企事業管理人員、學術文化團體人員的思想觀念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而且很深、很廣,對騷亂升級起到深層次思想動員和行動上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是美國控制的網絡社交媒體成為此次騷亂的主要策動、煽動、勾聯的平臺。早在騷亂發生之前,哈國網絡上的推特、臉書就已充滿著煽動民眾游行示威活動的信息。境外NGO的在哈人員推動和指引哈一些別有用心人員,通過網絡社交媒體,精心設計且傳播、營銷這些信息,分別采用注入資金或合作、合資的方式,掌控著哈國90%以上的傳統媒體、刊物或新媒體的網絡,在騷亂事件的全程引導哈薩克斯坦的廣大網民,圍繞推翻現政權相關話題進行互動,逐漸協調出一致的行動目標。自稱是哈薩克斯坦街頭“顏色革命”運動的“幕后總指揮”阿布利亞佐夫,1月4日至5日在網絡個人社交賬號中公布了系統的政治主張以及十二條建議,指揮、煽動抗議者對抗警察、沖擊政府。隨著相關信息的廣泛傳播,一步步地推動哈全國騷亂事態迅速升級。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隆分析\研究哈國騷亂事件全程后指出,不能排除美西方通過網絡媒體或非政府組織“借題發揮”、渲染哈國內所謂腐敗問題的可能性。與當地反對派勢力相互勾結,形成利益共同體,就地取材,培植代理人、帶路黨,是美英西方近些年來實施“和平演變”,推動“顏色革命”的慣用手法。
三是借助哈薩克斯坦國內的經濟訴求興風作浪。近年來,哈薩克斯坦國內經濟增長有所受挫,通貨膨脹高企,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新老社會矛盾的交織疊加,導致社會上各種不滿情緒逐漸積聚。美國人從哈國由民生問題引發的社會不滿中,看到了他們可資利用的機會。有文章報道稱,“在2021年12月,美國雪佛龍石油公司控制的哈薩克斯坦因吉洛雪佛龍公司,以經營不善為由解雇了4萬名石油工人,并放風還計劃啟動一系列新的裁員打算,從而收到了“火上澆油”的效果。更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1月4日,正是這家公司的石油工人率先起來罷工,并且在一天內就蔓延到其他城市,使阿克托別、西哈薩克斯坦和克孜勒奧爾等地的石油工人也參與罷工”,使民生問題成為美方對哈薩克斯坦策動“顏色革命”的著力點和導火索,進而快速演化成為政治騷亂事件。俄智庫負責人尼基塔·緬德科維奇說:“親西方的反對派成功地將其轉變為一場政治運動。這一點在哈薩克斯坦的非政府組織活躍泛濫的阿拉木圖尤為明顯。美國資助的非政府組織‘哈薩克斯坦民主選擇’和‘醒醒,哈薩克斯坦’(兩個組織)在當地領導了騷亂。”俄著名專家阿爾緬·加斯帕良說:“金錢正在發揮作用。美國當局去年向哈薩克斯坦公民‘權利和自由保護’項目撥付了逾150萬美元。”最初,民眾只是集中抗議液化氣漲價,這種經濟訴求被哈國境內外敵對勢力的組織插手利用,美西方以及在哈國的內應力量大肆炒作渲染民生方面的矛盾難題,將其夸大、引導、轉化為施壓政府提高國民待遇、懲處貪腐官員等具有濃烈的政治色彩的訴求,把民主議題直接引向政府腐敗、官員腐敗等政治議題上,哈境外一些NGO在這次騷亂中出資幫助哈國本土的NGO,讓它們引導不明真相的群眾上街。凡上街的人每位發100美元,故意刺激這些民眾將經濟訴求轉化為反政府的政治行動。
四是境外敵對勢力幕后推動活動升級,企圖讓美國扶持的政治反對派上臺。美方在幕后,先是以美本土和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作為基地,從哈國內選擇、網羅了一批哈NGO中的重要骨干組織里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代表人物,經與哈國內反對派里一名叫“阿布利亞佐夫”的人共同商議研究后,選定了一批可以進一步培訓的人員名單,分幾批進行培訓,,教會他們如何舉辦訓練班,掌握運用好“街頭運動”的套路方法,并為以后參與“街頭政治”的各方力量提供武器和各種裝備。這些受訓組織和人員按美方意圖在當地制造事端,破壞政府體制。他們通過資助哈薩克斯坦“民間群體”等渠道,極力炒熱哈國內腐敗及所謂領導層之間的矛盾,煽動不明真相的廣大群眾的情緒,鼓動人們進行暴力沖擊。
這些培訓班的經費主要是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索羅斯基金會出的,并且派人指導,基地則選擇在東歐的波蘭、烏克蘭、捷克、匈牙利等地。培訓班上散發由美國人吉恩·夏普編寫的《從獨裁到民主》等宣揚非暴力革命的書,擬定“街頭政治”的口號、聯絡方法、行動目標等,還要求這些骨干在回去后,教會哈當地非政府組織人員掌握動員組織民眾上街的方法和理由,且要求參與人員都必須掌握煽動暴恐勢力搞破壞的技能。他們組織這場“街頭運動”的目標是要扶植親西方的反對派力量上臺執政,建立所謂“西式民主”政權。
一些美國非政府組織還在哈國推進民主選舉“自由之翼”行動,專門用于培訓一些政治反對派開展宣傳運動的能力,并且監督哈薩克斯坦政府按照美國要求的方式進行選舉。為達到目的,在此騷亂中,西方敵對勢力勾結多方盟友插手哈國政治奪權行動,特別是煽動不明真相的民眾沖進政府大樓。行動中,他們不惜直接出面,從哈境外運來槍支、手雷等武器,到暴亂現場發放給骨干成員,讓他們與警察直接發生沖突,這在以往的“顏色革命”中并不多見。“哈薩克斯坦民主選擇黨”的締造者穆赫塔爾·阿布利亞佐夫在社交媒體上公開呼吁:要哈薩克斯坦像烏克蘭、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那樣推翻原有的國家政權機構,建立一個像美國和歐洲一樣“酷”的國家。
二、美國將哈薩克斯坦作為圍堵、鉗制中國的棋子
中亞作為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是大國角逐的地緣政治熱點。中亞傳統意義的中心在河中地區,即今天烏茲別克斯坦。在近代工業化作用下,中亞的經濟中心和歐亞交通線路都北移至哈薩克斯坦境內。加上哈國能源和稀有金屬的礦產資源豐富,致使哈薩克斯坦在歐亞大陸戰略地位和東西方博弈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對于大國的重要性要遠大于阿富汗,這些年美、俄、歐在哈薩克斯坦展開了激烈的地緣利益競爭,中國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李光滿表示,“哈薩克斯坦是中俄亞歐大陸戰略和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搞亂哈薩克斯坦,讓哈薩克斯坦變成第二個烏克蘭是美國等西方勢力的戰略需要,如果哈薩克斯坦亂了,整個中亞就亂了”。特別是對于中國,哈薩克斯坦在歐亞大陸上的關鍵戰略位置,其政治局勢動蕩將直接影響中俄的戰略利益。其潛在的影響有四個方面:
一是影響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哈薩克斯坦在地理位置上,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非常重要,是中國與整個歐亞大陸交往的便捷通道,歐亞大陸橋哈薩克斯坦段長達近3000公里。哈國實際扮演著陸上“馬六甲海峽”的極為關鍵的角色。哈薩克斯坦是中俄對外戰略博弈中的重要支點國家,在中俄的一系列國際戰略框架中,哈是極少數全盤都參加的國家,包含上海合作組織、“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哈薩克斯坦的局勢動蕩,必將加大其參與中俄主導的地緣政治秩序的阻力,可能使中俄失去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
二是影響中俄在中亞地緣政治上的穩定。哈薩克斯坦同中俄在外交戰略上、在中亞地緣戰略中,具有獨一無二的“永久全面戰略伙伴地位”。中國在哈有大量的經濟利益,哈國是中俄西南方向戰略布局中不可替代的關鍵要塞。哈原是蘇聯一個重要的加盟共和國,更是中亞五國中當領頭羊的大國。美國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這次采用一石三鳥的政策。既打擊了哈國親中俄的政權,又在中國西邊和俄羅斯南面打進了一個楔子;既堵住了俄羅斯南下的戰略通道,使美取得了由南向北圍堵俄的戰略優勢,更為重要的是,美國還阻礙了中國向西發展的戰略進程,這可謂是一招毒棋,從根本上干擾我“一帶一路”戰略布局。多年來我國一直致力于在哈國實施經濟和基礎設施項目,提供優惠貸款發展中哈雙邊貿易。而哈薩克斯坦政府為推動中哈友好關系,也全力幫助中資企業在哈國做了大量投資,建立了一批中哈大型合作項目。這次騷亂事件一旦成功,美方勢必利用哈薩克斯坦的局勢動蕩干擾我政治和經濟戰略,其在歐亞大陸的勢力將大幅增強,成為亞洲地緣政治博弈真正的受益者。
三是影響中國新疆地區的能源供應。霸占和控制全球的石油資源,是美國為維護石油美元霸權的命根子。美國正是看到了哈薩克斯坦不僅是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國,也是鈾和銅等重要金屬資源的供應國,特別是對于中國新疆西部地區,該地區與哈薩克斯坦有1770公里的共同邊界,哈薩克斯坦的政權更迭能從根本上威脅到新疆西部地區的能源進口與能源安全,那樣就可以從資源上圍堵且卡住我發展的要害。
四是影響中國新疆地區的穩定。由于中哈兩國之間存在密切的民族與地緣聯系,哈薩克斯坦境內騷亂以及各種“顏色革命”因素存在向中國“外溢”的風險,很有可能在新疆地區觸發高度敏感的民族、宗教問題。一些民族分裂勢力甚至恐怖主義勢力將通過哈薩克斯坦等國向中國新疆地區進行滲透,嚴重威脅中國的國家安全。正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李明江指出,“如果鄰近國家的顏色革命導致了政治民主化,它可能會鼓勵中國的自由主義知識精英嘗試類似的事情”。哈薩克斯坦“顏色革命”很可能會在中國境內引發產生示范效應,境外民族分裂勢力“回流”成為我安全的引爆點,激進勢力抬頭,影響我境內局勢的穩定。
三、哈薩克斯坦處置騷亂行動的啟示
在事件處置過程中,哈薩克斯坦現任總統托卡耶夫表現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堅決有力地平息了這起“顏色革命”,使哈薩克斯坦人民避免了一次巨大的災難,也避免了整個中亞地區陷入動亂甚至戰爭。這些經驗對其他國家很有借鑒意義。
一是迅速反應、果斷出手。事件發生后,哈總統托卡耶夫迅速給這一事件定性,宣布這是一場由境外恐怖勢力策劃、境內外恐怖分子共同組織和參與的,以推翻國家政權、制造社會動亂為目的的政治事件,是一次名副其實的“顏色革命”。在這個結論的基礎上,哈薩克斯坦政府采取了雷霆手段。
二是第一時間切斷網絡及通訊。在中亞、中東、北非等國家爆發“顏色革命”的一條重要經驗是,敵對勢力通過互聯網煽動并組織不明真相的人們參與騷亂,網絡的作用巨大。事件發生后,哈薩克斯坦政府迅速中斷網絡和通訊,隨后在恢復通訊的過程中仍對網絡進行有效管控,這一措施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
三是取得周邊大國支持。事件發生后,托卡耶夫迅速取得俄羅斯、中國等周邊大國及地區組織的支持,俄羅斯、中國以及上海合作組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紛紛表態支持托卡耶夫總統采取的有力措施。
四是嚴厲打擊暴亂分子。哈薩克斯坦政府迅速調集一切國家安全力量對恐怖分子和暴亂分子進行最嚴厲打擊,對頑固分子堅決擊斃,對所有參與者實施抓捕,奪回了一度被恐怖暴亂分子占領并控制的關鍵基礎設施等。這一鐵腕手段極大地震懾了暴亂參與者,很快恢復了社會秩序。
五是請求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派軍支援。哈薩克斯坦政府果斷請求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派軍隊幫助哈平定暴亂,穩定局勢。俄羅斯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立即給予積極回應,俄羅斯在第一時間組織70余架運輸機運送軍隊和裝備趕往哈薩克斯坦并進入戰備狀態,使這場蔓延至哈全國的暴亂迅速被控制和平息。
六是迅速安撫民眾不滿情緒。事件發生后,政府迅速對民眾關注的天然氣價格過快上漲一事給予了積極回應,大幅下調了天然氣價格,這對穩定民心、爭取民眾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哈薩克斯坦發生的事件無疑給中國敲響了警鐘。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在中美博弈加劇的大背景下,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哈薩克斯坦策動“顏色革命”,其根本目的就是遏制中國的崛起。對于中國來講,既要維護好國家利益,又要從哈薩克斯坦事件中吸取教訓,總結破解“顏色革命”的經驗。首先,必須保持政治清醒,發揚斗爭精神,識破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險惡用心;不但要保持戰略定力,抓好民生工程,推進共同富裕;要全面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深化對文化、教育、宣傳領域的治理整頓,依法管理境外非政府組織和互聯網,防止美西方國家的政治滲透和思想侵蝕。通過打出一系列組合拳,堅決有力地防范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中國策動“顏色革命”,保持中國社會穩定、經濟持續發展和政治長治久安,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紅色文化網”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