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成長路上,總是需要貴人幫扶的,我們今天來看看習近平遇到的貴人!
一、延川縣委書記申昜(yáng)
原中共延安地委委員、地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申昜
習近平和申昜(右二)在一起
申昜同志非常關心知識青年的生活、學習和勞動生產情況。圖為他和北京知青共進午餐。
申昜全力(中)推薦習近平和《平凡的人生》作者路遙上大學
申昜同志系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人,1926年3月出生,1939年6月參加革命,194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安塞縣委副書記、志丹縣委書記、延安縣縣長、富縣縣委書記,延川縣革委會副主任、主任、縣委副書記、書記,延安地區革委會辦事組組長、地委落實政策辦公室主任,地委委員、地區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地委顧問,1991年1月離職休養。2011年6月16日凌晨5時不幸在延安逝世,享年86歲。
申昜是工農干部,樸實,踏實,深入群眾,平易近人。他特別關心這一批從北京到延川插隊的知識青年,他理解北京知青,支持他們對當地建設的各種想法。老書記常說,這批孩子遠離父母,從優越的首都北京到條件艱苦的陜北插隊,肯定會有許多困難和矛盾,我們要多了解他們,多傾聽他們內心的想法,支持他們的正確做法,讓他們在艱苦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
習近平在《黃土地的兒子》一文中寫道:我已先后寫過十份入黨申請書,由于家庭原因都不批準。這次公社又將我的入黨問題交到縣委去研究。在研究我的入黨問題時,當時的縣委書記說,這個村姓氏矛盾復雜,本地人很難處理好,確實需要他回村里主持工作。他爸爸的結論在哪兒?沒有,不能因此影響他入黨。所以就批準我入黨,并讓我當了大隊支部書記。讓原來的大隊支部書記擔任大隊革委會主任。
習近平的入黨問題,最后被提到縣委常委會上,由當時的縣委書記申昜拍板批準。曾在延川插隊的北京知青丁愛迪在一篇名為《陜北十年,那抹不去的回憶》一文中提到,他曾聽到申昜與文安驛公社書記白光星明的談話:“白書記,人家近平在你們那里表現得不錯,幾年了怎么也在那里攔住不讓入黨?這是我們陜北的孩子,我今天就請你來給我說說理由。”申昜說:“他爸爸的結論在哪兒?沒有。不能因此影響他入黨。”
延川縣地處山區,電力極其不足。經過反復尋找和比較,他們發現延川條件和四川很相似,解決山區照明做飯的電源的成功經驗應該是四川。縣委決定組織全縣的大隊書記去四川取經,誰來帶隊,是個問題。因為這次取經不僅是一次全縣的組織活動,更是一次向四川學習,回來后在全縣推廣的科技活動。帶隊的人需要有組織能力,協調能力,還要有相當的科學知識。經過在全縣的蒞選,老書記申昜指名由年青的梁家河大隊書記習近平擔任這個縣級學習團的領隊,縣革委會副主任(相當于副縣長)李洪仁協助習近平管理縣學習團的生活諸事,縣委干部為知青干部的工作保駕護航,延川縣又開了全國風氣之先。
申昜認為學習用沼氣發電,是個有科技含量的技術,當地干部的水平不如北京知青,習近平雖然年青,但干活不惜力,工作有辦法,有較高的文化水平(通過自修)和實踐能力,能帶領全縣完成學習任務。
從四川回來,習近平帶領梁家河大隊打了三個壩,兩口大井。在陜北農村,尤其是山鄉,打壩是最重要的一件事。習近平帶領老鄉在每個山溝里筑起一道大壩,擋住洪水,防止水土流失,也保住了莊稼。梁家河大隊的沼氣池是延川縣的第一個沼氣池,發出來的電解決了大隊做飯和照明的問題。像這樣的沼氣池,習近平帶領老鄉,共建了42個。
習近平要離開了陜北要去上大學,臨走前專程去申昜家里告別,申昜的老伴做了一碗家里只有在過年時才能吃上的紅燒肉款待他。
1974年文安驛團代會代表合影,后排右四為習近平
文革時期的延川縣城
申昜給習近平的叮囑:“第一,回北京路過洛陽,先去看一下你父親,向他報告這個好消息。第二,告訴你父親,這個縣委書記和你一樣,也是南梁的后代,我相信南梁的人不會反黨,你父親不會反黨。(申昜的父親申世梁和他的另外兩位叔父都是習仲勛、劉志丹等老一輩革命家創建的南梁陜甘邊蘇維埃革命根據地的紅軍,并先后犧牲在了戰場上)。第三,我不送(推薦)你上大學,心里過不去,對不住南梁人!”。
習近平離開延川后,一直與申昜一家保持著聯系,逢年過節不忘寄賀卡、打電話、捎禮物。習近平在寧德、廈門、福州及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間,多次邀請申昜和子女前去,并在家里設宴。有一次,申昜到了北京,習近平特意請申昜到家里和父親習仲勛見了面。習近平每逢過年,都要寄張賀年卡給老書記申昜。2001年1月申延生陪同父親一起去福建,習近平重提申昜當年叮囑,還念念不忘申昜老伴給他做的紅燒肉。2011年,申昜去世,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致電慰問并敬獻花圈,“申昜同志永垂不巧,習近平敬挽”。
在延安,申昜在各級干部和普通群眾中的口碑非常好,都贊揚他的人品好、辦事能力強。想不到的是,他這一輩子,不經意的就做了一件大好事,歷史選擇了他這個縣委書記,為一個未來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在黃土高原的山溝里走完了第一里程,簡直是個歷史的傳奇。實際上,很簡單的一句話可以概括,無私加上一顆平常心。用梁家河農民的話說是“君子之交”,可見黃土地的人情魅力。
申昜擔任延川縣委書記期間,知識青年工作在整個延安地區是重中之重,中央和省委對申昜抓知識青年的工作給予過高度評價和表揚。他抓知識青年成長成才方面業績很突出,培育出了許多全國有名的先進典型,習近平辦沼氣站,就是其中一例。
發展一個知青入黨并擔任大隊支部書記,對一個縣委書記來說,的確是小事一樁,似乎不值得一提。可發展對象是習近平,處在當時的政治環境氣氛中,就不那么簡單了,對一個縣委書記的壓力和風險不能算小。申昜不管這些,可以說政策水平高,可以說是高尚的情感給了他動力。有“南梁”情結,有陜北人的質樸情感“這是我們陜北的孩子”,很像是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一位老人保護一個年輕戰士。
二、縣委書記副雷增壽
前排居中為雷增壽
雷增壽是1972年12月從陜西省委組織部調到陜北延川縣委的。當時的省委書記李瑞山說,陜北基層缺干部。于是,在富裕的關中地區生活和成長,在省城西安工作的雷增壽就服從組織的需要到延川縣委擔任副書記。
那時的延川縣很小很窮,五分鐘就從城東走到城西,窯洞頂上的大片荒草在寒風中搖曳,全縣只有一個顯得很寒酸的小飯店,沒有大城市常見的公共汽車,縣委只有一輛小車。五個縣常委兼職各種工作,雷增壽是省委派下來的專職副書記。 1975年,由于優異表現和突出貢獻,習近平被農民群眾推薦上大學。那時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還在審查中。主管大學招生的縣委副書記雷增壽給習仲勛所在的洛陽拖拉機廠發政審調查函,得到的回復是“習仲勛的問題影響不影響習近平上大學,由你們定。”雷增壽認為,習仲勛是西北地區最早參加的共產黨人,為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無論發生了什么事情也改變不了人民對他的感情。父親的審查不該連累兒子,習近平的表現延川人有目共睹,他插隊的表現,入黨后的能力,在全縣大隊書記中是出類拔萃的,因為父親的審查上不了大學,這不公平。于是,雷增壽一錘定音:“同意他上學。” 1975年8月,在當地老鄉的推薦和縣委的支持下,習近平帶著兩箱子書,離開梁家河,進入清華大學學習。
三:北京清華附中知青、團縣委書記陶海粟
在同一篇文章中,習近平還寫到:我的成長進步始于陜北。最大的收獲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實際;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大概到了1973年,我們又集中考大學,像我這樣家庭背景的人在當時是不可能被錄取的。后來我又去馮家坪公社趙家河大隊搞社教。搞社教很有意思,我當時是團員,不是黨員。縣團委書記也是北京知青,清華附中的,他把我拉到他負責的趙家河大隊后說:讓你到這里“整社”,你就整吧,整得怎么樣我都認了;整好了算你的,整壞了算我的。
這個團縣委書記就是陶海粟。
他1969年1月插隊延川縣。1973年任延川縣團委書記、張家河公社黨委書記,是延川插隊知青中最早提拔為正科級干部的。在任期間,身先士卒,帶頭苦干,忠心耿耿。1977年恢復高考后,公社書記陶海粟只用了一月復習,就一舉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后來在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工作,出版了經濟學的著作。
陶海粟是延川縣最早提拔的北京知青之一,不全是因勞動好,更多的是人們對他的看重。無論在農村人還是城里人,大家都覺得他是個“好后生”,不提拔這樣的人,大家才覺得“日怪”。他從團委書記一直當到公社書記,走到那里都落下了好。同事們夸他,部下們服他,老百姓愛戴他。張家河公社的人,干部、農民,民辦教師,說起他來,沒有不夸獎、不佩服的,有人甚至動情地稱他為張家河公社“永遠的書記”。
有回憶文章寫到,陶海粟是個能文能武的人,不但當得好書記,文章也寫得好。當我因在縣文化館油印的春節文藝演唱材料上發表了幾首秧歌詞顧盼自雄的時候,他已經在省上的《群眾藝術》發表了長長的詩歌,而且還是偶然為之。這還不是最令人折服的,最令人折服的是他的知識。他是1977年恢復高考后第一批考出去的,從公社書記任上一步考到北京大學,足見他知識上的實力。
這人英俊里透出一股秀氣,瀟灑間夾雜些許靦腆,臉面白癬,一口皓齒,額頭開闊,氣宇軒昂,不茍言笑而彬彬有禮,講話語調平和,但柔中含剛,滿肚子學問卻深藏不露,正是那種大智若愚的人物。
陶海粟(右1)在陜西延川縣第三次團代會主席臺上
陶海粟當公社書記期間,為人和工作都表現得十分出色。他為人民服務、造福當地群眾的理想和周密有力的組織才能,在任期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他親自規劃實施的好幾項規模浩大的農田基建工程,今天已成為當地老百姓賴以生存的主要資本。記得有一位農民在參加農田會戰中不慎扭傷了腳住進醫院,陶書記親自買了糖果去醫院看望,僅此一舉,不知使多少老百姓受到感動。有一年秋天,由于雨多路滑,種小麥的化肥遲遲送不到公社,陶書記急了,就在喇叭里通知公社所有青壯年農民步行到城里背化肥,第二天便有上千名泥腿子浩浩蕩蕩冒雨進縣城。陶書記領著這些農民,從農副公司庫房里一包一包地往出搬運。這一舉一動使當時的縣革委會大為震驚和感動,立即抽調人馬,于三日內將所需化肥全部突擊運送到位。陶書記的優秀之處還在于,他不拘私情,在任何是非面前都表現出一種堅決而分明的立場,以滿腔熱情維護正義,用鐵石心腸懲治邪惡。憑這些,他在廣大干部群眾中贏得了極高聲望,陶海粟的名字成為老百姓抵擋作惡者的有力武器。那時候,在那一帶流竄著一個名叫“憨鎖”的人,這家伙五十多歲未曾婚娶,自稱會給人“施法”,所到之處,白吃白喝而外,總愛調戲農家婦女,人們恨之人骨卻不敢慢待。只有陶書記能鎮住此人。當他賴在誰家不走時,只要村中隨便一個人在遠處向那家主人喊一聲:“晚上多做一個人的飯,陶書記下鄉來了——”主人會意,立即回復一句:“噢,是公社陶書記到我家吃飯嗎?那讓我趕緊準備喀!”這時候,憨鎖會如坐針氈,不顧主人再三“挽留”而立即逃之夭夭。
張家河公社歡送公社書記陶海粟(二排左7)考上北京大學留念
1977 年,高考制度恢復,陶海粟猶豫再三之后,一舉考中北京大學。臨走時,幾百名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自發來到公社里,依依不舍地為他們的好書記送行。整整幾十年過去了,現在那一帶的老百姓依然念念不忘這位北京來的好后生,他們常常把所有在那個地方當過書記的人拿來與陶書記比較,當有不遂心者,便會罵道:“狗日的連陶書記腳后跟也拾不上!"
記得那年夏天,我們村社員正在一個叫桃卜山的地里割小麥,陶海粟書記下鄉來到地里,只見他一言不發,拿起鐮刀就干了起來,大伙見公社書記埋頭大干,也都不說話,低下頭一個勁的割小麥,此時,地里一片寂靜,只聽見“嚓、嚓、嚓”的鐮刀聲,陶海粟頭上的汗水不停的滴在地上,可他卻顧不上擦一把。中午收工,陶海粟挑上一擔小麥,健步如飛,大伙都在私下議論,北京知青細皮嫩肉,能吃下這種苦?大家都不禁連連稱贊,從心底里佩服陶書記的這種吃苦精神和工作作風。
為了響應毛主席“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號召,陶海粟組織動員群眾在川道道路兩旁栽種了兩行劍桿楊,可是有的群眾卻不愛護,不是栓牲畜,就是肆意踐踏,陶海粟發現后火冒三丈,怒發沖冠,見到有人在樹上栓驢,馬上嚴厲批評:“他媽的,你把驢栓在樹上,干什么?”還在會上動員干部共同制止這種不愛護樹的行為,只要他看到有毀壞樹的行為就立即制止,之后,出于對陶書記的害怕和敬畏,誰也不敢再有毀損樹的行為了,后來這些劍桿楊一株不缺,都長成了參天大樹,直到八十年代還屹立在道路兩旁,風一吹,發出“沙、沙、沙”的聲響,成為張家河川一道靚麗的風景,人們都說,這是陶海粟書記的功勞。
陶海粟的政治立場堅定,愛憎分明。記得一年正月,公社鬧秧歌,各大隊秧歌陸續進場表演,劉泉村的秧歌隊在表演中,水船手的唱腔是過去的段子,只不過是描繪坐水船的女子長得如何漂亮,這在現在看來很正常,但在當時好像帶有封建色彩,其他人還沒有反應,正唱著,陶海粟卻大喝一聲,制止了演唱,秧歌頓時停了下來,當時圍觀的群眾心里非常害怕,精神高度緊張,反映了當時政治第一的嚴肅氣氛。之后此事卻再也沒有追究。
一九七七年秋季,在陶海粟書記的領導下,張家河公社組織各大隊的社員在川道展開千人大會戰,目的是改河道,建良田,每人每天按七方土分配任務,白天完不成任務搞夜戰,那真是紅旗招展,熱火朝天,陶海粟和大家一樣,掄起老镢鐵锨,揮汗如雨,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不像現在有的領導拿著工具照照相,做做樣子,伊然一副作秀的派頭,在陶海粟的身體力行認真組織領導下,使河水改了道,荒灘變良田。如今,這些人造良田里棗樹成林,一望無垠,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陜西著名作家谷溪在《關于一張照片的回憶》中寫道:陶海粟也是北京來延川插隊的知青,他是清華附中的高才生(高中)。1973年他已成為共青團延川縣委書記。他對習近平非常關心。他抽調習近平為“路線教育工作隊”隊員,進駐馮家坪公社趙家河村。陶任隊長,習為隊員,陶是掛名,習是長駐。
陶海粟給我說過,有一回他去趙家河,見習近平正翻修一個舊廁所,陶說:“這活太臟,你干不了。”習說:“這個廁所年久失修。” 2013年1月6日,我接通了陶海粟在美國的電話。他說,舒展說的這張照片,是他珍藏多年的一張照片。他曾用這張合影制作成生日卡,送給了習近平。
據陶海粟回憶,這張照片是1973年在延川縣革委會二排的那道矮墻前拍的。左一是雷平生,現為北京協和醫院藥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導師;右一是雷榕生,現為國家行政學院信息技術部副主任,他倆是親兄弟,是前總參作戰部長雷英夫的兒子,他們和習近平都是八一學校的同學,在梁家河插隊時同住一個窯洞。那年,三人一塊進城辦事,留下了這張照片。
陶海粟因其仁重耿直自帶威嚴。趙家河大隊的老人說,當年陜北有文化者少之,縣里因其品行端正,有文化而善思,故其思想政治覺悟為知青中出類拔萃者。當年插隊之時曾與習近平來村中進行“路線教育”,都是好娃娃。
四、梁玉明
延川文安驛鎮梁家河村支書梁玉明
習近平在延安會見梁玉明
習近平寄來的賀卡和信件
習近平初來梁家河受不了,5個月跑回北京,到北京不久就被警察抓到位于海淀鎮后官園9號的海淀分局學習班半年“勞改”。分局學習班與拘留所一墻之隔,東院拘留所,西院就是學習班。習近平第二次回到梁家河。他說,回去是有家不能回,還把我當盲流。并帶來母親齊心寫給梁玉明的一份信,信中說,我把近平交給你了,你好好教育他,幫助他渡過難關。
后來梁家河20余知青,想盡辦法三年之內陸續離開終身難忘的梁家河村,唯有習近平還在梁家河。習近平72年就與梁支書是“鐵磁”(好朋友的意思)了,習近平入黨還是梁支書73年三番五次的跑成功的。
全村通訊基本靠吼,梁支書站在自家高坡上“二娃子,到隊部來哇”。吼聲在山川回蕩,村中最遠的窯洞清晰可聞。陜北出大嗓門,去年春晚那位“山丹丹,紅艷艷”唱紅的歌手,他聲嘶力竭吼出的分貝,還真不如梁支書的功底。
知青們對他的評價是:可親,心地善良,一心為集體,從不談個人生活困難。在談及幫教知青過程中,他說:“我記得在1970年秋季,有名知青回了趟北京,回村后在村口遇見我,當他一見到我時,就氣憤地對我說,他再不回北京了。我問為什么?他說,回去是有家不能回,還把我當成氓流。我點頭表示理解,并把他謙讓到我家去休息,我擔水回來做了飯,一塊吃了晚飯。因他年齡最小,想家是很正常的,回去北京受到冷落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當時那個年代,他的家庭一時被落入低谷。”開始勸導他幾句后,就拿出他媽媽給梁玉明來的信,遞給他看,信的大致內容是:梁書記,你好,你今后不要再讓近平回北京了,我把近平就交給你了!你要好好教育他,幫助他度過難關。習近平看完信后說:“我媽媽說的很對,我到咱村來就是要聽你的話,你是黨支書,你今后就多批評幫助我吧。以后我不再回北京,好好在梁家河扎根,虛心接受貧下中農的教育。”
梁玉明聽后很受感動,便又開導了他好多道理,要求他把帶來的書好好讀完,將來一定能派上用場。兩人當晚拉了半夜的話。從此,梁玉明和習近平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走的更近了,經常在一起勞動,談天說地,拉家常談理想,談論國家大事,同時梁玉明自己從習近平的文化理念中學到不少知識。
當年,大隊為知青修了個知青院5孔石窯,梁玉明家與知青院成了鄰居,習近平有空就往他家跑,有啥心里話就對他說。當時接觸他最多的就是習近平和雷平生。1972年,村里知青全走了,就剩習近平一個人,因為習近平愛農民,有文化有學問,村里男女老少都愛往他住的窯里跑,每天晚上,常常是一窯的人,愛聽他講山外的事。支書梁玉明也不例外,常說近平見多識廣,比他懂的多的多。經過一段時間觀察,老梁覺得習近平不光有理想有抱負,而且目光遠大,言行一致,是個培養的好苗子。從此,他就重點培養他,對他講黨的組織、黨的光榮使命。經過一年的鍛煉與考驗,梁玉明認為他成熟了,具備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鼓勵他寫了一份入黨申請書,并在支部會上作了宣布,不幾天就讓他填了入黨志愿書。當時習近平說:“你有熱情介紹我,我也有決心入黨,但就怕上邊不會批準。”
支部大會表決通過后,形成了決議。梁玉明立即將習近平的志愿書和支部決議一并送到公社黨委。當時那位書記對梁玉明說:“你梁玉明可真膽大,現在這種形勢,你敢把黑幫子弟介紹入黨。”梁玉明不緊不慢地說:“不是我膽大,是毛主席的政策膽大。”該書記說:“毛主席哪有這個政策?”老梁說:“中央的政策有一條,父母有問題不能株連子女,重在個人表現。再說習近平的父母誰給作結論了?”這位書記不高興地說:“我沒有看過這個政策,我不能批!”梁玉明也有些不高興,“你這個官沒當好,連政策都沒學好,怎么能作好工作。”兩人你一言他一語,最終還是把支部決議退了回來。
村民張衛龐展示習近平離開梁家河時送給他的針線包,上面有習母齊心為習近平繡的三個紅字:“娘的心。”
起初入黨申請遞交到公社,公社書記不批。梁玉明還挨了罵:“你這么膽大,敢把‘黑五類’子弟介紹入黨。”
得知消息后,習近平并沒有表現出特別失望。習近平笑著說:“我就知道他不會批。”。事情就此擱置。后來,已經是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在2000年接受《中華兒女》專訪時說:“我那時候已沒有一些人那種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種自卑之感,只是一個感覺,就是黨內、團內好人越多,壞人會越少。”
回到村里老梁把情況告訴了習近平,并鼓勵他別灰心,申請你繼續寫,看他批不批。此后,習近平熱血在沸騰,加入黨的決心更加堅定,先后又寫了9份申請書。梁玉明拿著他的10份申請,步行跑了往返三趟公社。第三次遇見新任公社書記白光星。他看完10份申請,梁玉明的介紹和支部的決議,笑著說:“梁玉明,你把政策把握的很好,也是個敢于負責的有心書記。過幾天我到縣上開會,向縣委申書記請示匯報后再定。”梁玉明總算較滿意地回村了,他又告訴習近平:“別灰心,有希望了!”
事過不到十日,梁玉明接到縣上通知:縣委申書記要找習近平談話,習近平按時到了延川縣委。時過10多天,習近平的入黨事宜終于批復了。梁玉明接到通知立即告訴了習近平,并說:“你的黨齡從支部大會通過之日算起。”近平激動地拉住梁玉明的手說:“梁書記,真是感謝你了,沒有你這樣有心的支書奔跑,我是入不了黨的。”入黨做群眾調查時,村民對習近平評價很高。
“這件事很讓習近平高興。他說,哎呀,群眾看得起我。”梁玉明回憶。
1975年中旬,習近平同志結束了他在梁家河7年的插隊生活,分別時他含著淚對全村人說:“我在咱村勞動了七年,最大的收獲有兩點:一是讓我懂得什么叫實際,什么叫實事求事,二是勞動培養了我的自信心,這是我受益終生的東西。
此后,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邁進北京清華大學的校門去深造。隨后社黨委又讓梁玉明接回支書這負擔子,直至1997年因年老自動退下位子,先后任村干部35年。
習近平離開梁家河村后,從上學到參加工作,梁玉明堅持多年給他寫信,一則鼓勵,二則慰問。當習近平在政治舞臺上每上一個臺階,梁玉明都會激動的心情久久難平。但習近平也是同樣,從來沒有忘記扶自己上馬的梁玉明和全村群眾,每次給他復信中都要關心全村人的生產、生活和村里經濟建設。同時,堅持每年春節給全村每戶寄張賀年卡,表示慰問祝福。
幾十年過去了,梁玉明先后幾次被習近平邀請到廈門、福州、云南和北京家中做客和他交談,但多數老梁都是為村里拉高壓電、修學校,匯報村里群眾生活。習近平盡力都一一解決。村里也有個別人為個人之事去找習近平解決,但梁玉明在習近平面前從來沒有找過麻煩,從來沒有提出過個人的私事要求。
2009年,習近平來延安調研,第一個就是接梁玉明到延安賓館見面,在交談中一再詢問他有啥個人要求,梁玉明說:兒女自有兒女福,現在黨的政策這么好,我和兒女家家都過的很幸福,你就放心吧!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