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居、共學、共事、共樂
推進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實踐,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舉措,也是在新常態下對民族團結教育工作路徑的重大創新。因此,弄清“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科學內涵及內容,是深入推進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實踐的首要任務。
各民族“共居”的科學內涵與內容
(一)“共居”的科學內涵
推動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政策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是指不同群體間在空間居住、學習生活、文化娛樂等方面交往交流的事實狀態和互動關系,它主要強調通過這種良好的互動所產生的群體間在思想意識、內心情感、價值認同方面的和諧統一。
從整合民族關系戰略視角來看,“共居”主要就是指“民族互嵌”,“民族互嵌”絕非僅僅指代不同民族之間居住形態上的空間關系,更多地是指不同民族之間形成空間上各民族交錯而居自由交往、相互包容的精神關系。據此我們可以將“共居”界定為:由兩個以上(包括兩個)民族共同居住并形成空間相錯的同一區域內的共同體,在這一共同體中,各民族在空間分布上相互嵌入,情感上相互包容,各民族成員之間自由交往交流交融。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提出建立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這個概念時作了這樣的描述:“各族群眾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個描述就是指各民族緊密團結、親密無間的狀態,涵蓋了各民族之間的情感關系狀態。
如何使各民族達到“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其最重要的路徑就是推動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
當下推動建立相互嵌入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正在成為我國促進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要求的具體實現路徑。民族關系發展的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居住的隔離會產生民族之間的陌生感、距離感。居住隔離會使獨居的少數民族產生相對被剝奪感,進而不斷增強民族對立的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各民族的居住格局和城市社區建設思路更多的是發揮市場的作用,黨和政府并不主動干預社區民族成分的構成。一些地方自然而然地形成相互嵌入式的居住格局,民族關系交融的程度也比較高,但也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單一型的民族社區。國內外有關經驗表明:建立獨立的民族社區,并不能達到各民族關系的交融,而民族之間相互嵌入式的居住則更能促進民族之間交往交流和交融。
所以,面對新疆“7.5”事件后,有些地方群眾擇族而居的現狀,有些地方政府在規劃和住房建設出售中采取相應的辦法,盡可能地使不同民族的居民混居在一起,防止居住區明顯分區,這一做法也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支持。但是,對于建設什么樣的社區才能促進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學、共樂”還缺乏理論指引。
此時,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地提出指導性方針,即提出建立嵌入式的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這是新形勢下促進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學、共樂”的新思路、新視角。“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各民族通過交往交流交融,使其社會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等各方面都融合在一起,每個民族都離不開彼此。“相互嵌入”可消除社會結構分割和社會資源排斥,并通過催生社會認同而達到消除社會心理疏離的目的。
因此,“共居”體現了民族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的基本要求。建立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的目標就是促進各民族更加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構建一種和諧的民族關系,促進各民族的大團結。因此,不能簡單地把“共居”等同于各民族的“混居”。當前在推動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學、共樂”實踐中,對于“共居”的內涵,有些地方的領導者存在模糊的認識,認為推動各民族“共居”就是讓各民族混居一起。因此,對以上的一些模糊認識有必要進行澄清。
(二)“共居”的內容
為了準確地把握“共居”的全新內容,我們從“共居”與“混居”的聯系與區別方面來分析。
民族關系作為一種社會生產關系,具有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民族之間的物質關系就是指社區內各民族之間的空間關系,主要是指一定區域內不同民族之間的居住形態,或者是相互分離的各自小聚居,或者是相互嵌入的散居;民族之間的精神關系主要指社區內不同民族之間對待彼此的態度、認知和情感所形成的精神層面的關系,它體現為兩種關系類型,一是情感相互拒斥,存在情感隔膜;二是在情感上達到相互交融。
根據以上物質與精神的關系,我們來分析“共居”和“混居”的聯系和區別,二者的聯系在于:二者的主體都是多民族,都是指各民族在空間上的關系,這是二者的相同之處。“共居”和“混居”的區別在于:各民族“共居”是相互嵌入式的,它不僅包括空間關系上各民族“交錯而居”的物質關系,而且也包括各民族成員之間緊密的精神關系。
這種精神關系的外延具體包括思想認識、情感態度、認知等。通過相互嵌入要達到共居這樣一個社區場景,使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各民族在空間上親密無間地交往、暢通無阻地交流、自然而然地交融,做得了和睦鄰居、結得成美滿姻緣。
而“混居”主要指空間上的交錯分片居住,側重于空間上的物質關系,雖然有時也有精神層面的交流,但這是淺層次。它所形成的社會結構是碎片化的。這種碎片化的社會結構被西方學者稱為“平行社會結構”。“平行社會結構”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不利于各民族對國家認同的形成。因此,作為構建新型民族關系重要載體的“共居”實踐,就是建立嵌入式的社會結構的重要舉措。它不僅是物質層面的居住場所的建設,而且也是各族群眾精神家園的構筑。
各民族“共學”的科學內涵與內容
(一)“共學”的科學內涵
“共學”是指各民族相互學習各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通過“共學”促進相互了解、相互欣賞,從而實現各方共同進步。“共學”不只是一群人在一起讀書的讀書會,不只是做教育訓練,也不是個人學習的總和,而是各民族成員相互學習,相互取長補短、加深了解,同時又共同學習生產知識、科學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持續一起學習、不斷擴張能力、分享組織成就的過程。“共學”當中首先要明確“共學”什么,怎樣“共學”的問題。
(二)“共學”的內容
第一,“共學”必須堅持全方位構筑的原則。不僅學習語言而且學習經濟、文化、歷史、法律、民俗、科學技術等。
一是各民族相互學習語言。語言是各民族相互交流的基本工具,是實現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礎條件。應繼續大力倡導和推進雙語學習,通過民漢之間“結對子”、“交朋友”、“一加一”學習交流等方式,提高學習效果。通過各民族相互學習語言,促進各民族成員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尊重。
二是學習民族發展史。通過學習,了解各民族在歷史發展中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相互團結、共同發展繁榮的經歷,堅定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信心。三是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在各民族中牢固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遇到問題找法律,解決問題靠法律。
第二,堅持開放性原則。每個民族都要克服封閉保守傾向,要在開放中相互取長補短。每個民族的歷史傳統和發展軌跡盡管不盡相同,但每個民族在其歷史發展中,都產生過許多先賢哲人、深邃的思想哲理、豐富的文學藝術,擁有很多共同的優良品質,比如勤懇耐勞、謙虛認真、踏實苦干、勇于創新。這些為各族人民相互學習、互學互鑒、取長補短、交流合作、相親相敬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各民族“共事”的科學內涵與內容
(一)“共事”的科學內涵
“共事”就是各民族心連心、肩并肩、齊心協力、相互協商、相互幫忙,共同為實現共同繁榮發展而奮斗。所謂共事,就是共同把事業干好。“共事”也是各民族相互學習的一個主要途徑。在推動“共居、共事、共學、共樂”的實踐當中,有些人把“共事”僅僅理解為:“把不同民族的人員安排在同一個空間做事”,這種理解過于偏頗。
(二)“共事”的內容
團結協作是“共事”的內容之一。“共事”的核心是“和”。和的本質就是團結。在 “共事”過程中,各民族成員都處于一個相對固定的部門或者單位,大家共事合作的總體目標是一致的。它要求每個成員都能夠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團結共事,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借鑒,問題相互提醒,意見相互借鑒,思想相互交流,感情相互溝通。切實做到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
因此,“共事” 的各成員,要以“出于公心干事、為了團結盡力”自勵,“共事”共心,同向同力。努力營造一個相互支持、步調一致的良好工作氛圍,齊心協力建設一個團結、和諧、勁足的統一集體,做到“共事”共心。
各民族為了共同繁榮發展,走到一起合作共事。合作共事是一種智慧,是一個人大局觀念、品德修養、處事原則的綜合反映。懂團結是大智慧,會團結是大本事。在“共事”中大力發揚團結協作精神,自覺摒棄狹隘的民族意識、各自為政的思想,各部門之間、各單位與各部門之間、同事之間主動增強協作意識、溝通意識,在相互溝通中化解分歧,在工作交流中達成共識。
包容是“共事”的另一個核心內容。包容既是一種社會文明,也是一種政策環境。“共事”的每個成員來自不同的民族,每個人的文化背景是不一樣的,受教育的程度有差別,技能發揮有高低。在 “共事”過程中,難免有矛盾和摩擦,這就要求每個成員要有包容之心,為人要襟懷坦白,心胸開闊,有容人、容事、容言的氣度。做到相互尊重、相互欣賞、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工作、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見,在欣賞中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對別人的優點虛心學習,容人之長;對別人的缺點正確看待,容人之短;要做到在寬容中求合作,在謙讓中謀合力,從而達到團結共事的目的。
各民族“共樂”的科學內涵與內容
(一)“共樂”的科學內涵
“共樂”就是使各族群眾能有獲得感、幸福感,是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共樂”是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客觀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為實現各族人民的“共樂”,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中國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明確指向。其中的“共享”就是對各民族“共樂”的最好注解。共享發展也是五大發展理念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當前,我們還要糾正有些人對“共樂”的理解過于狹隘的做法,現在有些人認為“共樂”就是用好文化陣地,做到文化活動常常有,讓群眾當主角,走到臺前,自娛自樂;或者是提升文化產品創作水平,采取“送文化下鄉”等形式,為各族群眾送去快樂、送去吉祥,讓群眾共享文化成果。這些當然是“共樂”的內容,但不是全部。如果使“共樂”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就會誤讀“共樂”的主要內涵。為使各族人民達到“共樂”的目的,就要按照“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參與度和獲得感”的要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共樂”的內容
一是堅持人人參與,人人盡力。按照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指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各族群眾感到自己是主人,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雙手創造,讓群眾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在創造活動中收獲快樂。
二是保證人人享有發展機遇、享受發展成果。堅持民生優先、民生先動,突出重點、補齊短板。緊緊圍繞民族團結和民生改善,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讓各族群眾更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把著力解決好各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住房、醫療、教育到物價、就業、社保等方面,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各族群眾分享社會發展成果。使各族群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孤有所靠,弱有所扶。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參與度、獲得感和幸福感。
“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四者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支撐的有機統一的整體。在“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四者當中,共居是共學共事共樂的前提,共學是基礎,共事是途徑,共樂是目的。促進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關鍵是“共”字,就是要把“共”字做活,讓各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通過“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形成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新時期加強民族團結工作就是要把這個內容做深,讓各民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因此,推動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是新形勢下推進民族團結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加強各民族團結的重要路徑和主要載體。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王博永:積極籌劃“大西線”,保障可持續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2017-03-05張文木:中國知識分子要擔當民族復興的責任——讀司馬光《資治通鑒》隨想
2016-09-13馬煒澤:正確把握各民族“共居、共事、共學、共樂”的內涵與內容
2016-07-1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