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2016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上,“一帶一路”主題論壇備受關注,中外嘉賓圍繞“新發展理念下的‘一帶一路’建設”話題進行探討。
“現在綠色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觀,甚至是一種新的價值觀。從經濟角度來說,綠色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消費品,這與過去完全不一樣。同時,我們的生產體系需要綠色化,比如低碳、節能,做綠色產品的生產者、創新者,綠色理念的研究者、守護者和鼓動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劉世錦說,“一帶一路”建設要融入綠色發展理念,才能優化發展動力,讓各國人民得到更多利益。
當企業“走出去”的時候,怎樣對待綠色發展問題,是不是要降低標準?劉世錦表示,中國企業要“走出去”,成為具有長期持續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綠色發展的能力。有沒有這個能力,這個能力強不強,是決定其國際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稟賦各異,經濟互補性較強,彼此合作潛力和空間很大。“要把‘一帶一路’建設好,關鍵有三點:共商、共建、共享。共商、共建作為條件要放在前面,目的是為了共享,讓沿線國家人民共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余衛平表示,近十年來高鐵已經深刻改變了中國,成為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中車的產品和服務已經銷往全球7大洲的102個國家,這些業務不僅極大方便了當地居民的出行和貿易往來,還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互聯互通的高鐵將全面改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區域距離和經濟差距,創造新的歷史。”余衛平說。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帶一路”如何推進?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表示,首先要凝聚共識,另外要建設一個長效保障機制,其中幾個要點需要考慮:一是要做需求評估;二是要有方案優化,提出一個基本理念的標準;三是規劃信息要共享;四是規劃的過程要達成共識、建立信任;五是要尋求跨界解決方案;六是在融資上要營造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安全穩定的政策環境,有針對性地配合通用基礎設施模式制定相關政策。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