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的延遲退休政策并不能很好地實現緩解養老金缺口和提高老年人勞動參與率兩大預期目標,甚至還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為了減輕延遲退休帶來的負面影響、達到政策預期目標,在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的同時,還應該從退休群體、青年勞動力、企業負擔等多方面提供政策保障。
單獨的延遲退休政策很難實現預期目標
按照計劃,延遲退休的具體方案2017年公布,2022年正式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將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兩大目標:解決養老金缺口問題和提高老年群體的勞動參與率。但從勞動力市場的實際情況來看,如果沒有其它相關政策的配合,單獨的延遲退休政策很難實現上述兩個目標。
延遲退休政策實施以后,受影響的老年勞動者對待該政策的態度總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不愿意繼續工作,一類則是愿意繼續工作。前一類勞動者多在“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建筑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等行業中就業,這些行業對體力的要求較高。后一類勞動者多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教育和公共管理”以及“社會組織”等行業中就業,這些行業對體力的要求較低。
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建筑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等行業中,55歲到59歲的就業人口占到了該年齡段總就業人口的86.43%。延遲退休以后,由于體力下降等因素,這些行業的很多老年勞動者仍然會尋找各種理由提前退休,提前領取養老金。加之老年勞動者在這些行業就業的比例較大,因此從這些行業的情況來看,老年勞動者勞動參與率的提高可能不及預期,養老金缺口問題的解決可能也不及預期。
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教育和公共管理”以及“社會組織”等行業就業的勞動者,很大比例來自事業單位及其它非盈利組織。他們繼續工作的意愿較強,延遲退休后部分老年勞動者的勞動參與率會較政策實行前大幅提高。但存在的問題是,這部分勞動者的工資很多由財政撥款,一般情況下工資數量高于養老金數量。所以,延遲退休后,政府的財政支出由“養老金”形式轉變為“工資”形式,總支出數量可能不降反升。
單獨延遲退休的政策較難實現其預期目標。2004—2006年,奧地利逐步將女性退休年齡從55歲延遲到57.2歲,男性退休年齡從60歲延遲到62.2歲。延遲退休政策實施后,繼續參加工作的男性僅增加7%,女性僅增加10%。
中國的情況可能更為嚴重。2010年普查數據顯示,中國50到59歲的男性共有118.6萬非經濟活動人口,其中喪失工作能力的僅為16.6萬;女性50到54歲的非經濟活動人口為141萬,喪失工作能力的僅為43萬。這說明,即使現有退休年齡較低,也有很多臨近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提前退出勞動力市場,并且退出原因不是喪失勞動能力。
延遲退休的負面影響
除了不能達到預期目標外,延遲退休政策可能還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延遲退休可能影響青年群體的就業,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群體的就業。有些學者反對延遲退休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便在于此。當企業面對的市場環境、產品價格和產品數量保持不變時,企業所需的勞動力總人數也是相對穩定的。延遲退休以后,企業被動地增加老年勞動者的雇傭量,同時減少其它就業群體的雇傭量。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等部門對體力要求較少,在這些部門工作的老年勞動者愿意延遲退休的比例較高。延遲退休可能會加劇大學生就業困難,歐洲一些國家青年失業率比較高,可能就與退休年齡比較高有關。
第二,延遲退休可能增加企業負擔。雖然老年勞動者具有豐富的勞動經驗,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體力和創新力在下降,一般而言,老年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會低于青壯年勞動者。因此,在采礦、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等對體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中,或在金融、互聯網、信息技術等對創新能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中,如果政府強令企業接納老年勞動者的話,可能會造成企業的盈利水平下降,企業負擔加重。在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政策只不過是把“養老”的擔子從政府的肩膀轉移到企業。
第三,延遲退休可能影響微觀主體內部的工作效率。在一個微觀主體內部,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職位晉升都是激勵員工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延遲退休后,大量的老年領導干部會繼續留在勞動力市場,可能會導致部分年輕勞動者無法按照既定的渠道實現晉升,這會降低年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他們的工作效率。另外,延遲退休以后,部分繼續留在領導崗位的老年勞動者會因為身體狀況等原因無法將大量精力投入工作,他們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會降低。
第四,延遲退休可能加大老年勞動者的失業風險。人口老齡化雖然會導致整體勞動力市場的勞動力短缺,但在某些時期、某些行業還是會出現勞動力供大于求,從而產生失業問題。老年勞動者的體力和創新力都不如年輕人,他們更可能被解雇,而且一旦被解雇,他們再就業就很困難。
五大配套政策
為減輕延遲退休帶來的負面影響,達到政策的預期目標,政府還需要出臺相關配套政策:
第一,深入研究影響老年人勞動力供給決策的影響因素。例如,政府可以修改現行的養老金發放制度使之更有利于延遲退休的勞動者,可以通過稅收優惠提高延遲退休者的實際工資,可以通過建設公辦托兒所等機構以替代老年勞動者照看孫輩的服務。
第二,時刻注意延遲退休政策對青年就業的影響并做好適時調整的準備。大學畢業生是中國就業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就業關乎社會穩定,延遲退休可能會對他們的就業造成較大影響。此外,二胎政策的放開將會使中國在2035年左右迎來青年就業者的高峰期。政府需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對就業群體結構進行精確測算,并在此基礎對延遲退休政策進行適當調整。延遲退休畢竟只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政策之一,當其它更有力的政策(如二胎政策)顯現效果的時候,延遲退休政策可考慮逐漸退出。
第三,保障企業的用工自主權和工資定價權,減輕企業的負擔。政府應該保障企業的用工自主權和工資定價權,允許企業自己決定是否繼續雇傭本單位的老年勞動者,允許企業自己決定以什么樣的價格雇傭老年勞動者。政府不應該強制企業接納老年勞動者,而是通過稅收優惠、發放補貼等政策引導企業雇傭老年勞動者。
第四,完善干部任期制度和職業發展雙通道。對此,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兩種對策:一是引導企業和公共事業單位完善職業發展雙通道。在職業發展雙通道下,引導員工通過技術路線實現晉升。二是政府應促使干部任期較長的企事業單位調整干部任期制度,縮短任期時間,鼓勵老年領導干部退出領導崗位,為年輕人騰出位置。
第五,妥善安置失業的老年勞動者,合理確定保障水平。此外,對那些失業時年齡已經快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勞動者、或失業后至法定退休年齡期間就業可能性很小的老年失業者,政府可以允許他們提前退休,領取養老金。
來源:《經濟觀察報》,2016年1月23日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