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摘要】全國人民一定要團結起來,絕不能夠讓第三次瓜分國有資產的罪惡陰謀得逞。好在習總已經在兩會期間發出呼吁: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我們一定要阻擋住瓜分國有資產的第三次浪潮!
第一輪瓜分國有資產的浪潮,是九十年代的所謂管理層收購。一百萬多個國有企業,二百萬個集體企業,一夜之間變成了私人企業,數千萬工人被趕出工廠大門,變成下崗工人。
數千萬下崗工人連帶數億城鎮家庭陷入貧困,不僅黨中央和國務院制訂的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宏偉目標徹底徹底泡湯,連改革開放后鄧小平退后一步修改成的小康目標也化為泡影。
這一輪管理層收購,形成了當今中國第一批真正的富豪,成為富豪的途徑全都如同本屆兩會期間黃奇帆描繪的那樣:完全是空手套白狼,采用犯罪手段搶劫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當時瓜分公有資產最為典型普遍的方法,就是所謂“零價收購”,先把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計算為零或者負數,然后不掏一分錢白白拿走。
第二輪瓜分國有資產的浪潮,是2005和2006年達到高潮的銀行改制。當時國務院規定,所有銀行必須改制成為股份制銀行,改制完成的標準就是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把部分銀行資產賣給外資企業。由于外資十分清楚,國內銀行資產賣不掉,就完不成改革任務,銀行官員就要丟掉烏紗帽。所以故意壓低價格,以極其低廉的價格橫掃中國的銀行資產。結果,所有廉價收購中國銀行資產的外資企業,利潤收益加資本增值,全都在十幾倍幾十倍乃至幾百倍以上。
這輪瓜分國有資產的特點是賤賣而不是白送。當時中國銀行賤賣到什么程度,北京銀行是典型代表。北京銀行在上市之前匆匆忙忙賣給荷蘭公司10億股,價格2億美元,相當于當時14億人民幣,折合每股1.4元人民幣,而賣給國內老百姓的價格是多少呢?是12.5元人民幣。
如果換一個角度再來看北京銀行的出售價格,中國老百姓更會被氣死。北京銀行賣了14億,而當時北京銀行一年凈利潤就是20多億(現在北京銀行凈利潤已超過1百億,市值超過6百億),出售價格相當于凈利潤的三分之二,等于是白送對方一個銀行還倒找對方4個多億。
把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雞,還沒有賣到雞屁股里那個雞蛋的價錢,你說賤賣到了什么程度!為什么要急匆匆地低賤賤賣?后來北京銀行發布報表的“烏龍球”,暴露了賤賣背后的緣由,上市后北京銀行發布股東名單,其中出現了許多不該出現的名字,甚至出現了許多不滿周歲的娃娃股東。這時大家才明白,把北京銀行變成外資銀行的真正目的,是因為外資銀行不受中紀委管理。
在外資廉價吃足了中國銀行和領域的國有資產后,外資又把目光標準了中國最大的肥肉——房地產。
2010年國務院出臺政策,強制大型國有企業退出房地產領域。一石激起千層浪,財富乾坤大挪移的游戲再次上演,隨著房地產領域主力部隊國企的撤退,外資公司長驅直入,迅速占領了原來國有企業的地盤,三分之二的房地產被外資控制,房地產猶如一架巨大的財富吸管,通過一年8萬億的房地產銷售額,把中國無數家庭的血汗積蓄,源源不斷地吸收到了西方。
同時,國企退出房地產領域,國家也失去了調控遏制房價上漲的直接能力,房價由此象脫韁野馬,火箭般直沖云霄,去年一年北京房價就上漲了百分之五十,為了避免統計數字不好看,一套房子買賣需要簽訂兩份合同,一份房子買賣合同,一份房子裝修合同,把漲價部分算作是裝修。
可憐“一江財富向西流”,中國持續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就是通過這一條又一條的財富通道,日夜不停地流向了西方,流向了美國,流向了那個天天在采用各種方法顛覆我們的國家。這就是老百姓看不起病買不起房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三次瓜分國有資產的浪潮,就是眼下的“吸收民間資本”、“發展混合所有制”的國企改革。與前兩次瓜分國有資產不同的是,這次采用的是“貍貓換太子”的典型手法,即公布的國企改革方案與實際操作的改革方案完全是兩回事。
第一,先看在發展混合所有制上的“貍貓換太子”。發展和所有者有兩種途徑,一是引進來,讓民間資本進入國有企業;二是走出去,讓國有企業去控股民間資本。由于無論引進來還是走出去,都要保持國有企業的控股地位,所以這項改革完全是壯大國有經濟的重要途徑,是一項利國利民的改革。
可是在實際貫徹過程中,發展混合所有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改革,變成了只是引進民間資本的單項改革,變成了民間資本對國有企業的圍獵和宰殺。
當今中國一萬多家國有企業,都是大型和超大型企業,而真正的中國民企規模都比較小,沒有能力宰殺和侵吞巨額國有企業,唯獨能夠宰殺和侵吞目前大型國有企業的,就是跨國公司、外國金融機構等國際壟斷資本。所以,把跨國公司定義為中國民營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漢奸賣國計劃。
第二,再看引進民間資本上的“貍貓換太子”。本來,引進民間資本壯大國有企業,主要是指讓民間資本參股國有企業,擴大國有企業的直接融資規模,這是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壯大國有經濟規模的有效方式,是名副其實的改革。可是,在實際貫徹過程中,卻變成了變賣國有資產甚至整體上侵吞國有企業。
這個“貍貓換太子”的關鍵之處,就在于國有企業向民間資本轉讓股權和轉讓資產,具有截然相反的不同性質和不同后果。
國有企業向民間資本轉讓股權,是民間資本流入國有企業的過程,隨著民間資本的流入,國有企業資本規模會越來越大;而國有企業向民間資本轉讓資產,則是國有資產流出國有企業的過程,國有企業的資本規模會越來越小,如同我們家里買東西只能是越賣越少一樣。并且國有資產的出售過程,必然是瓜分和侵吞國有資產的過程。
山東一家大型國有企業,資產優良,技術先進,經濟效益良好,職工隊伍強大。就在突飛猛進的發展過程中,突然要求引進民間資本,企業采取了讓民間資本入股的聰明辦法,不賣國有資產而只吸收民間資本,幻想以此來壯大企業資本規模。
卻未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強中自有強中手。上面一道命令,國有資本百分之百退出企業,全部股權都轉讓給民營企業。結果這家企業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拒絕出售企業資產的聰明做法,反倒把整個企業全都賠了出去。改革一步到位,以后再也不需要折騰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如此強打硬拉情況下死逼著出售的國有資產,又怎么可能逃脫被賤賣的命運!
如果說上兩次瓜分國有資產的改革浪潮,還有國有企業效率低、銀行資產質量差等名目做借口的話,那么目前這一萬多家大型國有企業,則根本不存在效率低質量差的問題。
目前這一萬多家國有企業,特別是一百多家大型央企,都是經過前30年計劃經濟艱苦奮斗打基礎,又經過后30年市場經濟千錘百煉出來的優秀企業,是中國人民60年艱苦奮斗所創造的最優良資產,是擁有近百萬億資產的巨大肥桃。
現在這個巨大肥桃已經完全熟透,本該由中國人民享受摘桃子的喜悅,可是官僚富豪來了,私企老板來了,外資寡頭來了,各路精英來了,他們打著一個共同的漂亮旗號——國企改革,準備一起下手摘走這近百萬億資產的巨大肥桃。
一旦這個巨大肥桃被外國摘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只能變成黃粱美夢。
目前這上百萬億國有資產,是中華民族復興的經濟基礎,是中國人民實現小康的根本依靠,是目前擺脫各種危局的根本經濟力量。全國人民一定要團結起來,絕不能夠讓第三次瓜分國有資產的罪惡陰謀得逞。好在習總已經在兩會期間發出呼吁: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謀取暴利的機會。我們一定要阻擋住瓜分國有資產的第三次浪潮!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