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可植入體內的智能手機
2023年
世界首部可植入體內的手機將投入商用
有助于追蹤老人、病人、兒童等弱勢人群
監測健康
但隱私問題不容忽視
植入式手機記錄生活點滴供用戶“回放”的模式對心理將產生什么影響仍是未知數
網絡身份
2023年
全球大約80%的人
通過社交媒體、應用或網站擁有網絡身份
使人們擁有更多獲取信息和展開溝通的機會
不過
也增加了遭遇監視、身份盜竊等的幾率
可穿戴設備
2023年
十分之一的眼鏡將成為可顯示信息的可穿戴設備
為人們提供隨時隨地的信息支持
用戶更便利地了解這個世界
但也可能導致事故發生
減少用戶與現實世界的互動
智能服裝
2022年
十分之一的人將擁有智能聯網服裝
通過監測生命體征改善健康
但是有喪失隱私、敏感健康信息外泄的風險
互聯網遍布世界
2024年
隨著低成本電腦和無線網絡的普及
全球90%的人口將能夠經常上網
更多的人將享受教育、醫療保健、商品和服務的平等機會
智能手機飽和
2023年
全球90%的人將擁有智能手機
免費存儲
2018年
人們將享受免費且無限制的存儲空間
上網人群中90%的人將獲得由廣告贊助的免費存儲空間
物聯網
2022年
一萬億個聯網的傳感器將在全世界范圍內收集數據
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生產率
提升生活質量
減少對環境的破壞
降低商品和服務的成本
也可能危及隱私
一些就業崗位會因自動化潮流而喪失
遭遇黑客攻擊的風險將增加
智能家居
2024年
家用互聯網流量中的一半將源自智能家居產品
燈泡、取暖設備、通風設備、門鎖之類的智能產品的能耗將降低
人們的生活更加智能、舒適和安全
不過這種詳盡記錄用戶生活的科技應用可能會使人們的隱私外泄
增加被監視和和網絡犯罪的幾率
城市由電腦管理
2026年
城市的部分運轉將由電腦控制
這種趨勢將提升被監視和黑客攻擊的風險
大數據
2023年
政府將不再收集人口普查數據
而是從現有的各種數據庫中收集和分析有關民眾的各種數據
政府在決策時有了更多依據
同樣也可能引發隱私問題
數據及其分析的可靠性也存在一定問題
自主駕駛汽車
2026年
自主駕駛汽車的比例將達汽車總量的十分之一
提升駕駛的安全性,使人們可在行車時放松或工作
但是部分出租車和卡車司機將失去工作
黑客攻擊的風險提升
人工智能肩負領導職責
2026年
人工智能將成為公司的董事會成員
幫助企業做出更理性的、以數據為基礎的決策
減少人為偏見,但也增加了企業問責制的復雜性
引發人類與機器之間溝通不暢的風險
人工智能滲透各行各業
2025年
三分之一的企業審計任務將由人工智能執行
智能軟件將越來越多地接管白領的角色
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不過可靠性問題仍存在,還需對法律和財務披露制度作出必要的修改
機器人配藥設備
2021年
美國將出現首個機器人“藥劑師”
機器人將承擔更多的社會角色
比特幣區塊鏈技術
2027年
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10%將通過比特幣的區塊鏈(block chain)技術存儲
這是一種分布式臺賬制度
這將促進新興市場出現新型的金融服務
減少銀行對證券經紀人等金融中介機構的依賴
這也導致財務制度的實施面臨更多困難
讓逃稅者有機可乘
拼車
2025年
由于Zipcar等在線汽車共享服務商的興起
更多人的出行將以拼車形式完成
這具有環保意義,能夠節約出行費用
同時促進人們購車而不是租車
隨心所欲的3D打印
2025年
隨著該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5%的消費品將通過3D打印制成
定制產品的成本將下降
小眾商品的生產將更加所心所欲
但這一趨勢將威脅到某些工作崗位的存在
槍支管制變得更加艱難
3D打印汽車
2022年
首輛3D打印汽車將投入商用生產
3D打印在制造業的更多應用將加快產品的開發
復雜零件的制造更為便利
但也會產生新型的廢棄
導致某些人失業
3D打印器官
2024年
進行首次3D打印肝臟的移植手術
有助于解決捐贈器官短缺的問題
促進更有效的個性化醫療服務
但從長遠來看,也可能助長非法器官培植的行為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