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
金民卿,哲學博士,研究員,博導。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主任,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黨建黨史學科負責人,中央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主要成員。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是中國社會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性質并沒有改變。封建思想依然殘留,并反復回潮,而世界各種思潮蜂擁進入中國,中國的青年知識分子上下求索,尋求改變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出路。青年毛澤東就是其中的一個。
作者正是以此為背景,追尋青年毛澤東讀書求知和社會實踐的足跡,逐一研究他先后接受改良主義、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實驗主義、工讀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各種各樣的理論主張,并在多次重大歷史運動中進行實地檢驗,比較鑒別,最后逐步認識到這些思想觀點的局限性和危害,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救國救民的實踐指南。
作者以大量的資料展現青年毛澤東廣泛吸收新知識、親身參與和領導組織工農運動實踐,并從當時中國的社會現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毛澤東早期的重要論述以及其與師長、同學、朋友之間來往信件等多角度剖析毛澤東思想從改良主義轉向社會主義的復雜、艱難的必然過程,表明毛澤東以及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接受馬克思主義并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作為中國的革命和建設的指導思想,不是自然生成的,也不是外來強加的,而是長期上下求索,在實踐過程中反復比較鑒別得到的。因此是彌足珍貴的,是不可動搖的。
【精彩目錄】
導 論 開拓者的思想起步
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邏輯
二 青年毛澤東思想轉變的曲折進程
三 青年毛澤東思想轉變的獨特模式第一章 曲折的求學經歷與復合型的知識結構
一 曲折的求學之路與特殊的求知方式
二 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早期積累
三 “新學”“西學”文化知識的學習吸收
四 國學主導、中西合璧的復合型知識結構第二章 思想結構的初步建構及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
一 思想結構初步形成的社會文化基礎
二 社會實踐的初步經驗及其對思想發展的影響
三 思想結構的初步形成及發展方向的不確定性第三章 理論視野的急遽開闊與思想結構的內在沖突
一 思想解放的狂飆突進與理論主張的多元共生
二 理論視野的迅速拓展和思想結構的混雜無序
三 思想矛盾在五四運動實踐中的理論外化第四章 多種主義的實踐體驗與思想方向的逐步確定
一 岳麓山下的空想社會主義實驗
二 新村主義設計及其無疾而終
三 工讀主義實踐及其迅速放棄
四 問題研究會規劃及實驗主義嘗試
五 驅張運動及改良主義實踐第五章 思想方向的轉換與馬克思主義的初步實踐
一 思想方向日益明確,初步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二 創辦文化書社,深入學習和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三 創辦俄羅斯研究會,深入研究和宣傳十月革命道路
四 創建黨團組織,把個人信仰上升為組織化實踐第六章 湖南人民自治運動的實踐挫折與思想上的自我清算
一 領導湖南人民自治運動及其實踐挫折
二 根本轉變前夕的思想矛盾
三 一次全面徹底的自我思想清算第七章 政治信仰的全新選擇與思想轉變的徹底完成
一 中國思想界的裂變與新民學會的內部分化
二 青年毛澤東對幾個關鍵問題的鄭重選擇
三 思想轉變的完成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化第八章 青年毛澤東思想轉變的特色模式和當代啟示
一 影響思想轉變的主客觀因素及其相互關系
二 自我清算式的思想轉變模式
三 青年毛澤東思想轉變的當代啟示
書摘
前 言
毛澤東是當代中國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并已經越來越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集體記憶。正如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不能繞開孔夫子一樣,研究近現代中國歷史和當代中國思想文化,決不能不研究毛澤東。正是毛澤東,開啟了當代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階段。
馬克思主義進入中國,并被中國的先進分子作為改造中國的行動指南,是現代中國思想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正是因為找到并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中國的歷史命運才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毛澤東講過:“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這段話,形象而凝練地概括了中國人接受馬克思列寧主義的過程,揭示了中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共同的心路歷程。
思想群體的基本路徑大體一致,但思想個體的具體經歷則各不相同。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路先鋒和最杰出的代表,毛澤東并不是天生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在1920年底走上馬克思主義道路之前,曾經有過長時間的非馬克思主義者的思想經歷。那么,青年毛澤東是怎樣由非馬克思主義者轉向馬克思主義者的,其思想轉變的具體過程是怎么樣的,影響要素有哪些,特點和機制是什么,對當代中國思想界有什么樣的啟示。這一系列的問題都值得當代人去探究,去思考,這可以說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種精神現象學分析。
事物的本質往往呈現在其萌芽狀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本真內涵,在開拓者思想轉變之際就已經初現端倪。研究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足跡,不僅僅是一種歷史的追溯,同樣也是一種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生邏輯的探求,而掌握了這種發生邏輯對于更好地在當代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有裨益。
但是,這項工作到目前為止并不是十分令人滿意的。毛澤東在世的時候,由于政治意識形態和個人崇拜的原因,關于青年毛澤東思想發展的研究,大都把毛澤東自己在1936年的回憶作為標準依據,進行描述并盡可能拔高,這種做法嚴格說來不是一種學術研究的思路。真正的學術研究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之后,中央文獻研究室和湖南社會科學院等有關機構大量搜集毛澤東的早期文稿,學者們陸續發表了一些學術論著,從哲學、文化等不同領域展開對青年毛澤東思想的論述。1990年《毛澤東早期文稿》出版后,此項研究有了很好的文獻資料,研究者的視角也開始越來越分化,從哲學、倫理學、教育學、體育學等不同角度所做的專題性研究陸續展開。這種情況一方面推進了青年毛澤東思想研究的繁榮;另一方面則帶來了研究的碎片化,一些成果往往是只顧一點而不及其余,有的甚至流于獵奇性的尋找思想片段。因此,真正有分量的學術研究成果并不多見。還有一些成果則刻意地把后現代主義、新歷史主義等方法運用到研究當中,套用一些所謂的新話語、新概念來解讀早年毛澤東思想,只把真實的歷史事實和文獻資料作為點綴。離開中國近代歷史,離開當時的時代主題和思想文化環境,離開青年毛澤東自身的求學經歷和實踐經歷,套用任何所謂的新方法、新話語體系,都不可能真正把握青年毛澤東思想發展的真實狀況。
思想轉變的核心是思想結構中主導性思想要素的轉換。青年毛澤東的思想發展,不是簡單的此消彼長或清除與置換的過程,而是思想結構當中思想要素的增加和調整的過程;其思想清算也不是簡單地拋棄和保留,而是不同思想要素的重新組合和地位調整。青年毛澤東轉向馬克思主義者的思想進程,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從開始接觸到被吸納成為思想結構中的一個要素,進而在比較鑒別和實踐檢驗中,從一般性思想要素上升為主導性思想要素的過程。經過轉變,思想結構從先前多種思想并存、沖突的混沌狀態,進入到以馬克思主義為主導思想的多種思想重新配置組合的有序狀態。經過思想轉變,馬克思主義作為主導性思想要素居于根本指導地位,成為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決定著思想結構的發展方向和對不同思想文化的鑒別取舍,與此同時,其他的思想要素在新的思想結構中獲得了新的定位。
本書所要做的,就是以歷史為線索,以文獻為依據,追隨青年毛澤東思想發展的歷史進程,分析他在不同階段上思想結構的構成要素,特別是主導性思想要素的變動狀況,以及促成這種變動的關鍵因素,力求弄清楚青年毛澤東思想轉變的曲折路徑、具體方式和特色模式,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理論創新提供思想啟迪。
(來源:光明網)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毛澤東軍事思想是人民軍隊戰無不勝的軍魂——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
2017-07-31毛澤東為他起了一個“小政治委員”的雅號,他55歲離世了(組圖)
2017-07-2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