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資料庫 > 歷史資料 > 閱讀信息
王丹譽:康熙何以“談”收臺灣
點擊:  作者:王丹譽    來源: 橫渠書院  發布時間:2016-06-12 14:37:21

 

        康熙二十二年(1683)中秋,大清的月亮分外圓滿。康熙剛收到六百里加急捷報:全面收復臺灣及澎湖金馬諸島!而立之年的康熙皇帝當即傳旨:普天同慶,放假三日。

  從順治到康熙,父子兩代揪心四十年的臺灣,至此終于收復,大清因此完成統一。上可告慰列祖列宗,下可安撫天下萬民。隨即明詔天下。十一月,康熙以收復臺灣,告祭祖陵。

  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從荷蘭殖民頭目揆一手中收回臺灣。從此,鄭氏卻以南明延平王的名義割據臺灣。八歲登基的少年天子康熙也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統一臺灣大業。二十二年過去了,康熙對鄭氏的和談始終沒有放棄,一直在進行。雖然九次和談均未獲成功,但卻使和平統一大業一直推進。即使最終出兵,同樣也是以和談的方式而大功告成。康熙以“談”收復臺灣,既是以大清強大的政治、經濟、軍事等綜合實力作后盾,又直接體現著康熙皇帝非凡的政治胸懷、風度和智慧。

強大的自信和不懈的努力

康熙二十年(1681)八月,剛剛接到任命的福建水師提都施瑯在給康熙皇帝的奏折中,特別強調清政府統一臺灣的“三大必勝”條件:一是政治上,“新平三藩”天下歸心;二是經濟上,“天下之財賦”雄厚;三是軍事上,“以我之眾百倍于彼”的優勢。大清對臺作戰的最高統率決非吹虛之詞。他是對雙方綜合實力進行深入研究后,作出的科學判斷。康熙這位少年英主,在新政之后不久——康熙八年(1669)五月,用親自訓練的布庫(摔跤隊),以小孩玩家家的方式果斷打掉了飛揚跋扈且老謀深算的鰲拜集團,恢復“內三院”內閣制。康熙十六年(1677),二十四歲的康熙設立“南書房”,結束了“議政王大臣會議”,把中央權力全部集中于天子之手。以此,維護皇權,加強中央集權。為清朝的統一大業奠定了政治、組織基礎。

  康熙還注重發展經濟。廢止“圈地”,推行“更名田”之制,使大批無地佃家成為具有自已土地的自耕農;鼓勵墾荒,擴大耕地面積;興修水利,使大片泛濫區成為良田,并且“水歸故道,漕運無阻”。此舉皆推動經濟發展,增加國家賦稅收入,使當時GDP達到并且長期保持世界總量的32%,為統一臺灣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康熙除了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的一支以精銳騎兵為主的八旗兵部隊,還組建起一支強大的水師。康熙十六年(1677),恢復福建水師建制;康熙十八年(1679),任命熟悉臺海、作戰勇猛的萬正色為福建水師提都;當年,福建水師已經成為擁有訓練有素的官兵28580人、精良戰船240艘的強大艦隊。福建水師中取得戰果和發揮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清廷武力解決臺灣問題的信心。康熙二十一年(1682)八月,康熙力排眾議啟用降將施瑯為福建水師提督,開始整頓軍務,練兵選將,督造戰艦,并探測航道,偵察敵情。為統一臺灣作好充分的軍事準備。

在此長達22年的時間里,朝廷對鄭氏集團的和談,屢遭失敗。但這并沒有消沉康熙收復臺灣,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信念和決心。和談之局使20萬鄭軍向朝廷投降,僅康熙十七年(1678)六月至十一月間,朝廷共接受投誠鄭軍官員1237人、士兵11639人。因此和談在繼續,和平統一的腳步不斷向前邁進。

最大的誠意與最終的底線

積極謀求政治解決臺灣問題,努力通過和平談判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是康熙皇帝不改的初心,也是清廷基本國策。從康熙元年(1662)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朝廷與臺灣鄭氏集團談判一直沒有中斷。而且,康熙皇帝每次都最大可能地表達誠意。

  康熙元年(1662),鄭成功剛剛收復臺灣就因病去世。次年,清廷立即派出使者往廈門招撫鄭成功的兒子、繼位者鄭經歸順。鄭經則以“請如琉球、朝鮮例,不登岸,不剃發易衣冠”為由,致和談無果而終。

  康熙六年(1667),朝廷派出總兵孔元章兩度赴臺議撫,答應如鄭經歸順,可封“八閩王”。卻遭鄭經以“非屬(中國)版圖之中”,以及“先王之志不可墜”為辭拒絕。顯然他數典忘祖,他父親鄭成功當年收復臺灣時曾在給荷蘭殖民統治者揆一的聲明中義正辭嚴地指出:臺灣者,早為中國人所經營,中國之領土也!

  康熙八年(1669)八月,剛剛親政康熙就派出刑部尚書明珠為欽差大臣,奉旨赴福建主持和議,并派知府慕天顏入臺宣撫。此次,康熙作出重大讓步:“允許鄭氏封藩,世守臺灣。”又因鄭經故意“茍能照朝鮮事例,不削發……”致使和談失敗。

  朝廷平“三藩之亂”之后,曾與亂軍勾結的鄭經孤軍退回臺灣。康熙十六年(1677),朝廷再交作出重大讓步。只要鄭經歸順,答應鄭氏在閩粵沿海“擁兵東歸,世守邊土”,可以考慮對鄭氏按朝鮮事例處理。鄭經又提出“資以糧餉”等苛刻條件,致使和談破裂。

康熙鄭重承諾:若鄭經留戀臺灣,不思拋棄,亦可任從其便。至于比朝鮮不剃發,愿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未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據此可見,凡此種種,康熙皆以最大誠意招撫,而鄭經則每每借口托詞,其實質正是“請照琉球、高麗外國之例”即“臺獨”。這也正是康熙皇帝、清朝政府和全體中國人民斷然不能答應的。康熙皇帝的底線——不允許臺灣以任何形式獨立。

大兵壓境并堅持和談

九次和談均以失利而告終。康熙認識到以單純和平方式統一臺灣的希望何其渺茫,他不得不作出最后的抉擇——萬不得已時,必須付諸武力。即使他在最終對全臺實行大兵壓境之時,依然沒有放棄和談的努力,并在最終以和平方式圓滿解決臺灣問題。

  康熙二十年(1681),鄭經暴卒,其長子鄭克臧繼位初即遇害,12歲的次子鄭克塽初立,鄭氏集團風雨飄搖。康熙決定出兵臺灣。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十四日,施瑯率清軍,直逼澎湖。二十二日,清軍強攻澎湖鄭軍主力,清軍大獲全勝。擊毀敵軍戰艦一百五十艘,斃傷鄭軍主力一萬二千余人,生俘五千余。鄭軍主帥劉國軒倉皇逃回臺灣。同時,福建總督姚啟圣用大船載金銀、絲帛、米和軍需送往前線,給鄭軍降卒發放許多物資,遣返回家。康熙圣諭“撫之為善”,發布《安撫輸誠示》:嚴禁在澎湖臺海殺虜,優先俘虜,寬大投誠。施瑯不計家仇,向鄭軍保證:“斷不報仇”。與此同時,朝廷繼續與鄭氏開展和談。七月五日,鄭氏集團全面接受清朝和談條件。十三日,施瑯按照和談條款,率清軍登臺灣島,兵不血刃,在臺灣萬民夾道歡迎中全面接收臺澎金馬。康熙皇帝還以“海外孤忠”,稱贊鄭氏一門收復臺灣并回歸祖國的功績。

  康熙收復臺灣的壯舉在中國大統一的歷史成為光輝典范。毛澤東曾稱贊:“他進剿臺灣,在澎湖激戰,完成統一臺灣的大業。”對中國政治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千秋功罪,后人評說。康熙大帝也許因此而贏得后世“圣祖仁皇帝”尊號。333年過去了,康熙“談”收臺灣這一最可寶貴的經驗,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正如時任中國史學會會長張海鵬先生所說:康熙統一臺灣,對于今天臺灣海峽兩岸的關系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王丹譽:康熙何以“談”收臺灣

    2016-06-12
  •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