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今年是長征勝利80周年。80年前,中國工農(nóng)紅軍完成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開辟了中國革命繼往開來的光明道路,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長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驕傲,是人民軍隊的光榮,是中華民族的自豪。它是紅色文化歷程的絢麗詩篇,是彪炳千秋的偉大壯舉,是中國革命的壯麗畫卷。
為了追尋和緬懷革命先輩的豐功偉績,學習和弘揚長征精神,在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前夕,我懷著崇敬和景仰之情,再次走訪了湖北省軍區(qū)幾位健在的老紅軍之一周忠甲(周老原任湖北省軍區(qū)副司令員,已99歲高齡),聽他講述決然從軍和長征路上的故事。
周老欣然接受了我們的拜訪,在他的病房里,周老對我們說:“習主席說過一支軍隊要打勝仗,必須要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特別是在革命遭受挫折時,每名革命者必須有鐵一般的信仰,才能拼死為革命流血犧牲,否則就會當逃兵。”周老表面顯得很平靜,可眼里早已飽含熱淚,他用紙巾不停地擦拭眼角。80年前的往事,仍歷歷在目,憶起長征路上的故事,如數(shù)家珍。周老用不緊不慢的語氣,一字一句地娓娓道來……
一碗糙米飯讓我當了兵
很多書上都寫到,革命前輩是為了推翻剝削階級,為了勞苦大眾獲得解放而參加的紅軍,義無反顧地跟著共產(chǎn)黨鬧革命。可是,當這位老紅軍說起他參加紅軍的動機時,卻講了一個令我感到意外的故事。
他說:我當時十四歲,家在湖北農(nóng)村,那里窮,年年鬧水災,每年發(fā)洪水時,我母親就會帶上我們幾個孩子到武漢逃荒要飯。可那年武漢也趕上大洪水,漢口也被淹了,城里人都沒有糧食吃,哪有剩飯給我們。沒有辦法,母親就又帶著我們回到鄉(xiāng)下,在堤岸邊的荒地上種了些蘿卜青菜,蘿卜長得很快,沒過多久,母親挖出蘿卜,讓我挑到集市上去賣。在鎮(zhèn)上,正巧碰到紅軍的一位司務長來買菜,他把我的蘿卜全買下了,然后叫我跟著他把蘿卜挑到炊事班。進了廚房,放下蘿卜,他見我還沒有吃午飯,就讓炊事員端了一碗糙米飯給我吃。災荒年,米可是個好東西,過年過節(jié)都吃不著,平時哪能吃得到米飯呀!于是,我一邊狼吞虎咽吃著飯,一邊問司務長是不是當了紅軍就天天有飯吃?等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我連家都沒有回,來不及向母親告別,就纏著部隊首長直接參加了紅軍。
那時候,窮人的日子真的過得太苦了,忍受著面對剝削階級和自然災害的雙重擠壓。我只是為了生存,為了能夠活下來,為了能有一口飯吃,就去當兵打仗。當時我很小,家里很窮,沒有上過什么學,哪懂得那么多的大道理。到了部隊后,經(jīng)過學習教育,看到身邊的同志堅定革命必勝的信念,才使自己逐漸有了一個跟著共產(chǎn)黨鬧革命,讓勞苦大眾翻身過上好日子的目標,可戰(zhàn)爭是殘酷的,有的戰(zhàn)友剛到部隊,就立即開赴前線,連一頓熱飯都沒有吃到,就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溫飽問題永遠是人民的首要問題,在那個年代,一碗糙米飯就能為革命事業(yè)培育一名具有堅定的共產(chǎn)主義信念的革命戰(zhàn)士,他雖然只是紅軍中的普通一兵,但卻那樣威武高大。
長征途中糧食就是生命
提起長征,周老動情地對我說:“那個年頭糧食就是命啊!”接著他講了這樣一段故事:紅二方面軍是最后一支進行長征的紅軍隊伍。進入草地前,由于自然環(huán)境極其惡劣,糧食奇缺,而先前通過的部隊已征過糧食,所以我們很難再征到糧食。為保證部隊能夠走過荒無人煙的雪山草地,在每個人的干糧袋上都劃上印記,每天吃多少都有硬性規(guī)定,不允許多吃,違反者以紀律嚴懲。那個時候,我是首長的警衛(wèi)員,除了警衛(wèi)任務外,還負責保管首長、通訊員、馬夫四個人的糧食,責任非常重大。每天由我定量分給每個人一點糧食,就著野菜、樹皮、草根之類的東西一起摻和著吃、這些糧食全部是按照時間計劃好的,要是多吃一口,可能就撐不到走出草地的那一天了。
可是,當時因為饑餓難忍,一個戰(zhàn)士提前吃完了自己的糧食。在草地上,糧食就是生命,他餓極了,就跑來找我討吃的,我只得把我們的糧食分成五份,給了他一份,這在當時是一個冒險的行為啊!本來我們的糧食就不夠吃,現(xiàn)在又要多分出去一份,但他是我們的戰(zhàn)友,是我們的階級兄弟,我如果不分給他糧食吃,他就會餓死在草地里,我記得當我們走到草地邊緣的時候,明明已經(jīng)看見前邊的房子了,就幾百米遠的距離,可我已經(jīng)餓得筋疲力盡,渾身上下一點力氣也沒有了,眼巴巴地看著一縷縷的炊煙,就是一步路也挪不動。最后還是拽著一匹馬的尾巴,讓馬把自己拉了過去,到當?shù)厝思矣懥艘稽c東西吃下去,才活著走出了草地。我的命大呀!幾十年后,那個曾找我討要糧食的戰(zhàn)友已經(jīng)成為我軍某大軍區(qū)的司令員。當我們回憶起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時,都要談到那些倒在雪山草地上的戰(zhàn)友,在每10個紅軍戰(zhàn)士里,只有一個活著走到了陜北。
平靜的訴說,悲壯的故事,讓我潸然淚下。紅軍戰(zhàn)士以前赴后繼的姿勢,以誓死如歸的英勇,以驚天地,泣鬼神的無畏,鋪就了二萬五千里這一條驚世駭俗的勝利之路。
長征路上的艱辛
說起長征路上的艱辛,周老激動萬分,他用手絹不停地擦拭著他左邊的義眼,慢慢道來:1936年5月,12團擔任紅二軍團的前衛(wèi)團,在前邊開道。紅軍要經(jīng)過的地方大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雪山重巒疊嶂,峽谷縱橫交錯,是藏民聚居區(qū),人煙稀少,物資匱乏,糧食奇缺。前進道路上要連續(xù)翻越3座5000多米高的大雪山。不僅要戰(zhàn)勝險峻雪山的阻擋和惡劣氣候的侵襲,更為嚴重的是缺糧斷炊的威脅。團政治委員朱照輝在戰(zhàn)斗中負傷后,全團工作都壓在團長黃新廷的肩上。他竭力做好全團的軍政工作,對可能遇到的困難作了最充分的準備。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7月初,黃新廷與新調(diào)來的政委楊秀山率12團到達甘孜的絨壩岔,與專程趕來迎接他們的紅四方面軍的30軍263團會師,在迎接部隊的引領下向阿壩開進。原計劃10天的行程整整走了半個月,在最后斷糧的日子里,還忍饑挨餓翻越了一座4200多米高的雪山,歷經(jīng)27天才到達阿壩。團長原本把解決饑餓的希望寄托在比較富庶的阿壩。但到達后卻發(fā)現(xiàn)這里只有幾十棟空空的民房,見不到糧食。尋找糧食成了部隊生存的當務之急。
黃團長與楊政委一合計,決定各帶領一個營去巡山找糧。黃團長找了一天,走了幾個村莊也沒有找到一粒糧食。他來到一個打麥場,看見兩名戰(zhàn)士在老鄉(xiāng)打過的青稞垛中找到了東西,他拍著自己的腦門說:我怎么就沒有想到這一招呢?他走過去,一個戰(zhàn)士興奮地說:“團長,你看。”伸出的粗大手掌中有十幾粒青稞來回滾動。他隨即對身邊的馬夫和警衛(wèi)員說:“來!咱們一起來個小夏收。”大約兩個小時的光景,幾個人便撿了兩碗青稞。
回到團里,黃團長向楊政委亮出戰(zhàn)果,給了機關同志一個驚喜,并決定向全團推廣這一做法。可幾天下來也沒有找到多少糧食,大家愁眉苦臉的。黃團長又帶著二營去了一個更遠的村子,經(jīng)過戰(zhàn)士們仔細搜尋,在一個牛圈里看見干牛糞上散落著幾粒青稞。他像一個偵查員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似的拿著一根棍子撥拉著干牛糞,意外地發(fā)現(xiàn)一個硬物。他讓戰(zhàn)士們小心翼翼地挖下去,竟挖出一個大壇子,揭開蓋子一看,大家驚叫起來,原來是滿滿的一壇子青稞。黃團長讓大家接著在附近找,果然又挖出兩壇子,足足有400來斤。這對全團來說雖然是杯水車薪,但也是份救命糧啊,可解燃眉之急。黃團長讓同行的財務員拿出40塊銀元,用布包扎嚴實,寫了一張紙條:“老鄉(xiāng),我們用了你的糧食,現(xiàn)付上大洋肆拾塊,請查收。紅軍十二團。”然后一起放入壇子里。埋在原來的地方。
黃團長率領紅12團離開阿壩進入松潘草地。此時正值盛夏,應該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可又是最難通過的時候。在草茂花盛的地表下處處隱藏殺機,一腳踩錯就可能被沼澤泥淖吞噬。黃團長帶著這支缺衣少糧但卻堅強無比的隊伍在荒涼原始的草地上艱難地行進著。萬籟俱寂的“路”上只有前面部隊留下的足跡和蹄印。沒有向?qū)匪麄冎荒苎刂值懿筷牭淖阚E艱難跋涉……隨處都可見到一路上犧牲的戰(zhàn)友遺體,個個皮包骨頭,有的還兩三人背靠背坐在一起,相互支撐著。他們凝重的臉龐,微張的嘴唇,仿佛要對后來的戰(zhàn)友們訴說什么,卻永遠不能開口了。
走出草地的前幾天是最難熬的日子,黃新廷這個團什么吃的也沒有了。大家緊鎖眉頭,很少說話,情緒到了低谷。黃團長跟誰也沒有說,跑到很遠的地方挖回一大包徽菜,煮熟后每人一碗,大家高興極了。他乘勢給大家做工作:“現(xiàn)在是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可離勝利也不遠了。大家要打起精神來,爭取最后的勝利。你們看野菜不是還有嗎,實在沒有吃的還可以把馬殺了吃,一定要活著走出草地。”
一聽說要殺馬,幾個戰(zhàn)士都不干了。第二天,我把自己那件既能遮風擋雨,又能當被子蓋的寶貝皮斗篷拿來給大家煮著吃了。這種“仗義疏財”的做法挽救了危難中戰(zhàn)友的性命,同時還救了黃團長戰(zhàn)馬一命。馬夫小李哭著對我說:“周忠甲,你是我們戰(zhàn)馬的大恩人。”
8月18日,官兵和往常一樣,拖著疲憊、饑餓的身軀,邁著緩慢沉重的步履,繼續(xù)前進。當部隊艱難地翻過一座小山時,眼前突然出現(xiàn)了一片房舍,炊煙裊裊,犬吠聲聲,村圍一片片開著淡紅色小花的蕎麥地飄散著芳香,白色的羊群在綠茵茵的草地上悠閑地吃草。“我們走出草地了!”“我們勝利了!”不知是誰忽然大聲呼喊起來,戰(zhàn)士們?nèi)缘羰掷锏哪竟鳎瑲g呼著奔向小山,眼前頓時一亮,美麗的景色讓他們亢奮,雪山草地被徹底地甩在了身后,幸福的淚水從他們清瘦的臉龐上滾落下來……
“其實從長征開始到走過草地,我從來沒想到會走那么遠,會有那么苦,在千難萬險的路上,我和戰(zhàn)友們只有一個念頭——最后的勝利一定是我們的!”斬釘截鐵,鏗鏘有力。一句話,老紅軍一個字一個字地說出來,眼睛盯著前方,沒有任何游移……
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中國工農(nóng)紅軍經(jīng)歷的那場氣壯山河、氣勢如虹的史詩般的長征已經(jīng)過去了,它為人類留下了珍貴的壯舉史料。現(xiàn)在重溫這段經(jīng)典歷史,解讀老紅軍堅持信念的執(zhí)著精神,品味老紅軍不畏艱難的品格,探究老紅軍百折不饒的責任擔當,面對多彩的社會歷史變革,的確值得我們深深地回味與思考。
這是偉大歷史中的真實一幕,這是紅軍隊伍中的普通一兵,這是長征路上的幾件小事,值得后世傳頌,值得我們點贊,值得永載史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一群長征戰(zhàn)將遇到了一群西點名將,結(jié)果是這樣的!
2016-10-3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