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必然會遭遇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以下10個創新失敗案例,會令人有所啟發:
1. 福特EDSEL(1957年)
EDSEL被稱作“汽車界的泰坦尼克”,它的失敗可以說是由眾多因素促成的。首先在名字上就無法讓大眾產生共鳴,加上奇怪的定價策略,又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推向市場,故在美國推出的第一年僅賣了64000臺。
2. 索尼BETAMAX錄像機(1979年)
1979年索尼公司的BETAMAX磁帶對于錄像行業真可謂劃時代的突破,盡管擁有更高的質量和更酷的名字,但BETAMAX還是被JVC公司的VHS錄像產品打敗,當時有40多家公司都選擇使用支持盒式錄影帶模式的JVC公司產品
3. 高露潔速凍晚餐(1982年)
高露潔(是的,就是那個牙膏品牌)認為開發速凍晚餐產品很不錯,消費者可以吃一頓高露潔品牌的晚餐,然后再用高露潔牙膏刷牙。但是這個產品真是曇花一現,沒多久就在商店里下架了。
4. 新可樂(1985年)
新可樂(NEW COKE)是可口可樂的革新產品,老可樂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市場對產品變化的反應顯得很消極。于是接下來可口可樂公司將老款可樂重新推介給大家,命名為“經典款可口可樂”,遂大獲成功。
5. 高級無煙香煙(1988年)
20世紀80年代二手煙對健康的危害已經在大多數公眾中取得共識。1988年駱駝牌香煙的老板雷諾德開發生產了一種高級無煙香煙,結果煙民們紛紛抱怨這種香煙太難聞,味道也很奇怪。
6. 蘋果掌上電腦(1993年)
蘋果公司發布了一款新型掌上電腦,以期改變個人電腦的用戶習慣,官方稱他為“信息板”,但價格定得過高(700-1000美元),樣子看起來也太笨重。
7. 哈利·戴維森的須后水(1994年)
哈利·戴維森的品牌內涵深深打上了“陽剛、男子氣概、反叛不羈”的烙印。但消費者認為這個須后水品牌有點過度夸大。
8. BIC女性內衣(1998年)
BIC品牌的核心是“用后即棄”,它把這種理念也用在了女性內衣產品上,生產了一種“一次性襪褲”。然而這種產品沒有抓住消費者,最終落寞下架。
9. 微軟的ZUNE播放器(2006年)
ZUNE可以看作微軟公司的“iPod”產品,然而它還具備iPod說沒有的一些簡便實用的功能,比如在不同設備上的ZUNE客戶端共享音樂。盡管微軟不惜重金在市場上努力推廣,但比起市面上同類產品還是難以望其項背。
10.“可卡因”功能飲料(2006年)
拉斯維加斯一家公司發明了一種功能飲料叫“可卡因”,它比紅牛飲料的可卡因含量高兩倍,并且對公司備受指責的品牌宣傳策略毫無悔意,其帶有毒品指向的市場營銷語言廣為流傳。產品問世不久,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責令產品下架。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