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一位專家透露,在一項針對小學生的問卷調查中,不少孩子在“你所崇拜的英雄”一欄里填寫的名字,不是青春劇里的“鬧角色”,就是宮斗劇中的“狠角色”。這一話題引起文藝家們的熱議和擔憂:難道我們真的沒有英雄、不需要英雄了嗎?創作過《青旗·嘎達梅林》《林則徐》等英雄題材作品的作家郭雪波疾呼:“今天是一個呼喚英雄、敬重英雄、書寫英雄的時代。我們不能放棄謳歌英雄的職責!”
尊重英雄,是一種高貴的價值觀。對英雄的態度往往代表一個國家的價值觀,這是文化自信的基礎。如果我們不是把筆尖鏡頭對準民族英雄、國家功臣,對準為社會為人民作出貢獻甚至犧牲的英雄模范,而是沉醉于“小我”“小利”“小情”,我們的文藝就沒有分量和溫度。如果我們淡化理想、軟化信念,遠離崇高、諱言偉大,鄙視勞動、調侃奉獻,用娛樂擠兌教育、揶揄替代悲憫、“抖機靈”調侃大情懷,文藝就會淪為“廉價的笑聲、無底線的娛樂、無節操的垃圾”。筆下沒有英雄,精神高地就會失守、文化陣地就會淪陷、思想防線就會被沖破。習近平總書記說:“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一個邁向復興夢想的民族需要時時仰望英雄的豐碑,英雄人物任何時候都應該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標志。
謳歌英雄,是一種深沉的人民觀。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英雄的創造者。人民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歷史舞臺的主角,是書寫歷史的主人、推動進步的主力,謳歌人民就是贊美英雄。人民是文藝的出發點也是落腳點,是立足點也是生長點,是文藝最重要的服務對象,也是最公正的評判者。能不能對偉大實踐有生動寫照、對美好心靈有真實觀照、對崇高精神有光彩映照,能不能聽到群眾心跳、感受現實脈動,在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樸中發現崇高,這是檢驗人民觀是否正確的標準。文藝不但要展現人民創造的偉大業績,還要謳歌人民群眾中的偉大英雄,這是文藝的天職。
捍衛英雄,是一種珍貴的歷史觀。欲滅其國,先毀其史;欲滅其人,先毀其志。社會上一度出現歷史虛無和文化虛無怪象,一些人歪曲歷史、惡搞經典、哂笑犧牲,質疑污損岳飛、林則徐等英雄人物,污蔑詆毀劉胡蘭、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等革命烈士,目的是摧毀我們的民族認同和文化自尊。郁達夫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個擁有英雄卻不知道愛戴他、擁護他的民族則更加可悲。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不但宣揚自己的英雄,還以法律、紀念日、祭奠儀式、命名等形式保護英雄名譽的做法,值得我們深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中華民族的英雄,要心懷崇敬,濃墨重彩記錄英雄、塑造英雄”“絕不做褻瀆祖先、褻瀆經典、褻瀆英雄的事情”。文藝工作者當有英雄的情結、英雄的情懷,做英雄的歌者、當英雄的衛士。電影《湄公河行動》《戰狼》受到盛贊,從一個側面說明這個社會、這個時代仍然需要英雄、崇尚英雄。以文脈傳承國脈,以文運復興國運,以英雄形象傳承民族精神,應該成為文藝作品最閃亮的主題。
(作者系中宣部《黨建》雜志社社長;來源:長安街讀書會)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洪泗一:我與“王成”一同戰斗在抗美援朝的一線——“英雄”決不允許你抹黑
2017-08-22徐實:為何“國粉”吹捧“高級將領”,而共產黨的英雄是“狼牙山五壯士”?
2017-08-18周小平:憤恨!是誰把民族英雄李定國拍成了太監?!是誰讓秦檜站起來,岳飛倒下去?!打擊歷史虛無主義人人有責!
2017-06-1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