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塘約道路 > 閱讀信息
侯立虹:學習毛主席的《介紹一個合作社》——也談“塘約道路”
點擊:4424  作者:侯立虹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7-04-11 11:18:35

 

 1.webp (1).jpg

 

  《介紹一個合作社》,是毛主席在《紅旗》雜志創刊號向全國人民和70多萬個合作社,隆重推介的“一個苦戰二年改變了面貌的合作社”,在一窮二白土地上“寫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最新最美的畫圖”?,F在也有一個值得隆重推介的合作社,在兩年多的時間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舉摘掉貧困帽子,這就是貴州省安順市的塘約村,他們的窮則思變精神被稱為“塘約精神”,他們的集體脫貧道路被稱為“塘約道路”。

 

  毛主席介紹的封丘縣應舉農業生產合作社,在1956年亦即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年,遭遇罕見的澇災,全村社員痛苦絕望準備逃荒謀生,黨支部帶領大家生產自救,挖溝排水挽救或補種秋苗,精心管理,居然獲得畝產比合作化前增收59斤好收成,人均收入也增加了55.1%,初步顯示了集體抗災的力量。不料1957年秋又遭受解放后最為嚴重的澇災,但全社齊心協力,展開了“旱秋淹,晚秋撈,農業丟,副業找,人人動手割青草,戶戶貯備豬飼料,不破產,不貸款”的救災大奮戰,再次戰勝災害,奪取農業增收副業創收的成就,不但沒向國家伸手還歸返舊貸3500元,經過兩年苦干改變了一窮二白的面貌。他們的經驗得到了封丘縣委和新鄉地委、河南省委乃至黨中央毛主席的高度重視,正在南方視察的毛主席在專機上看到《一個苦戰二年改變了面貌的合作社》報告后,興奮不已,一到廣州便寫下了著名篇章《介紹一個合作社》,迅即引起強烈反響,掀起了農業合作化的熱潮。

 

  貴州省安順市塘約村,有著與封丘應舉社極其相似的經歷,這個遠近聞名的留不住姑娘小伙的窮村,也在2014年6月遭到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雨,全村房屋大都倒塌,衣糧家什全被沖毀,面對一片廢墟,年老人唉聲嘆息,年輕人合計外出打工,就在這個時刻村支書左文學帶領的黨支部一班人,堅定地高舉起黨的旗幟,迅即成了改變一窮二白面貌的堅強領導核心,在上級幫助指導下,依托“全市首個農村綜合改革發展試點”,明確了“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的集體發展思路,建立了致力土地流轉的村級合作社,全村4864畝土地全部入股合作社,實行農村土地經營承包權、林權、集體土地所有權等“七權”疊加,明晰了農村產權“身份證”,村民變身為“股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規?;a業化經營,讓孤身奮戰的村民回到集體的懷抱。全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兩年多時間,村集體經濟從“零”猛增到2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從不足4000元,2016年躥升至10030元,實現了從國家級二類貧困村到小康村的蛻變,一舉成為全國的“明星村”,成為集體脫貧致富的典范。

 

  毛主席之所以那么大張旗鼓,那么鄭重其事地介紹“一個苦戰二年改變了面貌的合作社”,是因為其中“很有些發人深省的東西”。這些“發人深省的東西”:就是老人家從中看到廣大群眾的政治覺悟迅速提高,群眾中的落后階層奮發起來努力趕上先進階層,共產主義精神在全國蓬勃發展,標志著我國社會主義正在向前奮進,我國工農業生產正在積聚趕上資本主義大國的力量;就是老人家從中看到在黨的領導下,人多“熱氣高,干勁大”,人民群眾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過去的剝削階級完全陷落在勞動群眾的汪洋大海中;就是老人家從中看到了社會主義中國的燦爛前景,盡管“中國六億人口的顯著特點是一窮二白”,但“看起來是壞事,其實是好事,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一張白紙,沒有負擔,好寫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畫最新最美的畫圖”,他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已經真正的國家主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上面的勞動人民,現在真正開始統治這塊地方了”。毛主席的偉大就在于,從一個農村合作社改變貧窮面貌開掘出本質性的東西,激勵全國人民以極大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凝聚了令帝國主義心驚膽戰的精神力量,所以有了新中國蒸蒸日上欣欣向榮的景象。

 

  我們之所以敬學毛主席,莊重的介紹貴州省安順市塘約村,是因為這個村有著一股窮則思變、凝心聚力精神,獨辟一條扶貧攻堅的蹊徑;是因為這個村有著敢闖敢試敢冒的膽識,趟出一條集體致富的道路;是因為這個村的黨支部有著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手中的核心作用,在群危難時刻在群眾盼望黨的時刻,堅定的成為群眾的主心骨,讓黨旗飄揚在農村陣地。塘約合作社的重大意義,不僅僅是一個村的脫貧問題,不僅僅是農民組織起來的問題,不僅僅是農村土地的確權問題,而是關乎農村改革方向的大問題,關乎脫貧攻堅路徑的關鍵性問題,關乎黨占領農村陣地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學習毛主席發現封丘應舉合作社“很有些發人深省的東西”的戰略眼光,悟出塘約經驗、塘約精神、塘約道路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全局性意義,在深化改革和扶貧攻堅中的方向性舉措,在全面推進四個戰略布局中的戰略性作用,挖掘出時代的本質價值,使其像當年封丘應舉社那樣釋放出社會主義建設的耀眼光芒。

 

  塘約經驗的核心,是不等不靠集體抱團脫貧致富的進取態度,是“窮則思變”激勵下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毛主席高度重視封丘應舉合作社一條重要原因是,人民群眾“窮則思變,要干,要革命”,真正成為9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主人。塘約經驗的可貴之處,就在于災后的人民群眾不是消極等待上級救濟、被動地依靠政府來扶貧,而是在黨的領導下積極“組織起來”,在“村社一體”合作社統籌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發展的舞臺上積極施展才華,組織起來的村民聚集在合作社大家庭,監督干部,獻計獻策,根據自己特長優勢自主擇業和創業,揚眉吐氣的守著家掙錢,興高采烈的為增加集體積累的掙錢,真可謂“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干勁大”,大大激活了國家主人的責任感,表現出從來沒有過的“精神振奮,斗志昂揚,意氣風發”,從根本上解決了青壯年外出打工、土地大面積撂荒、留守老人兒童無人照料一系列矛盾,解決了外出打工既忍氣吞聲看老板臉色行事又擔心干了活拿不到錢的問題,踏實、舒心又有成就感的掙錢,自尊、自豪走在農村集體創業的康莊大道上。塘約經驗向我們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就是貧困地區、貧困鄉村的農民,怎樣脫貧,怎樣才能在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既是消極等待上級扶貧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自己設法脫貧的抉擇,也是無所作為的“等靠要”與根據黨的農村政策獨辟脫貧蹊徑的決斷,還是依靠少數能人制造致富假象與組織農民集體致富的考量,這就是塘約一個不落集體脫貧經驗的根本所在。

 

  塘約道路的本質,是代表了中國農村改革和扶貧攻堅的方向,勢必成為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途徑。“三農”問題,農業現代化問題,始終是關系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而解決這個根本性問題,單靠政府幫助救濟不行,靠農民單打獨斗更不行,必須探索出一條能夠調動兩個積極性、讓農業插上規模集約經營翅膀的路子。而塘約道路恰恰就是這條路子的成功實踐,他們根據對黨的富民政策的獨特理解,不受體制約束而敢試敢闖,堅持“發展是硬道理”而敢作敢為,大膽改變農戶單打獨斗無力飛躍性發展的狀況,將當初期分下去的承包地再次集中起來,重走聚全村之心、集全村之力、掘全村之智的集體化道路,夯實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路基,開辟出一條讓農村與農業欲火重生的新路,而且廣大農民以嶄新的主人姿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不到三年時間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釋放出集體主義的巨大能量,詮釋了更高境界的“精準扶貧”。當前脫貧攻堅攻城拔寨,已進入決戰階段,越到最后攻堅的難度越大,越碰到難啃的骨頭越容易產生為難情緒。一些領導干部對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胸中無數,甚至感到束手無策,根本原因在于沒有依靠群眾,沒有激活群眾的積極性。塘約道路,不僅從根本上證明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脫貧攻堅戰略部署的英明,也開辟了扶貧攻堅的新的道路,在當代中國具有普遍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塘約精神的精髓,是黨支部帶領群眾集體扶貧致富的公而忘私精神。塘約村的巨變,歸根結蒂是黨組織核心作用發揮的好,支部書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發揮的好,他們在自然災害面前,在群眾最需要的時刻,沒有只顧自己不管群眾,沒有以救災名義中飽私囊,沒有被姓“資”姓“社”的糾結絆住,堅定地順應村情民意成立的合作社,實實在在組成讓群眾抱團發展的大家庭,實實在在讓群眾大顯身手的大舞臺,實實在在為群眾謀幸福;他們沒有把合作社當作自己撈錢的“新名堂”,沒有把合作社當作安排親屬子女的“新場所”,堅持圍繞“三權”+黨建+扶貧+產業+金融的發展思路,實現“三權”促“三變”,讓群眾真正拔掉“窮根”;他們沒有犧牲群眾利益換取自己的致富,沒有搞迎合上級的形式主義,沒有在集體經濟發展后多吃多占,而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把人民群眾當作最好的資源,把為民服務當作義不容辭的責任。塘約精神,包括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敢闖敢干敢試敢冒精神,廉潔自律精神,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新風精神,等等,但最關鍵,最基本的就是黨員干部無私奉獻精神,塘約村能夠“重新組織起來”,能夠一舉脫貧致富,靠的是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榜樣力量作用和示范引領作用,靠的是“黨建火車頭”、“群眾紅管家”、“黨支部管全村,村民管黨員”的合作社大家庭的良好家風。塘約精神為“三嚴三實”、“兩學一做”活動,提供了最鮮活的教材,最生動的實踐。

 

  中國農村的希望在“塘約”們,“中國力量”在不容忽視的萬村千鄉。當年毛主席曾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后頭”,對塘約這個典型也是如此,塘約村雖然結合實際堅持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也依靠自力更生的“造血機制”實現了脫貧的“嬗變”,但離更高要求的小康還有差距,致富的路還很坎坷漫長,既需要鼓勵培育,精心呵護,不能打擊壓制亂扣“回頭路”、“拉倒車”的帽子,也需要適時監管,善意提醒,不能把典型當做政治盆景使其啃榮譽的老本,幫助合作社這艘航船沿著創新航線,乘風破浪到達勝利的彼岸,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做出更大更新的貢獻。

 

  (作者單位:河南新鄉市科技局;【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1.webp (2).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