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9日-星期六
2016年5月30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并強調,歷史經驗表明,科技革命總是能夠深刻改變世界發展格局。這也令我對此話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7月2號,我在我新聞上了解到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對未來信息化社會有精準預測的未來學家《第三次浪潮》作者托夫勒在6月24號這一天逝世,因此把這篇文章獻給他,以紀念他在這方面的杰出的成績。因為這篇文章也是對未來信息化社會作預測的。而托夫勒是歷史上第一個發現未來信息社會模樣的人,他的離去是這個世界的損失。在此特地向他致敬。先生一路走好。未來的信息化社會是怎樣的?我在努力思想。我們要接過托夫勒先生的火把繼續前行。
溫故而知新,歷史是為未來服務的。那么,未來的信息化社會將是什么樣的呢?這就如同在工業革命時代,人們在思想和考慮著工業革命以后的社會將是什么樣的一個社會的話題是一樣的。但是翻開歷史,你會發現,那個時候的人們在思想上竟然沒能趕上工業化的發展,大家都被發展給牽著走了。蒸汽機發明后,當社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時,人們才認識到,人類社會已經形成了一個做大蛋糕的發展模式了。埃菲爾鐵塔建成以后人們才明白,農業化的土木結構的建筑、施工要讓位于工業化的鋼鐵化建筑和施工模式了。后來的福特靈機一動,發明和建成了工業生產的流水線,此后不斷的發展讓人們認識到:這就是工業化的骨干之一。
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后才明白,全面鋼鐵化、工業化是軍事化發展的必然方向,這一戰略指導思想后來一直指導著現代軍事發展。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整個世界也都陷入到軍事產業化的泥潭當中了。那個時代的人思想落伍于物質的發展,那個時代,基本上沒有人從整體上去準確預測和把握工業化的未來發展,基本上都是先有了實踐形成了模型后,才讓人的思想跟了上來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