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凱恩斯主義的理論基石為三大基本規律: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
3.流動偏好規律
其理論邏輯為:
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律,即MPC=消費增減額/收入增減額,因此,消費需求遞減。
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即資本邊際效率=預期可得到的利潤/投資成本,它會隨著投資的增加而降低。
流動偏好規律,即利息率=流動偏好/貨幣數量,當貨幣量一定時,流動性偏好越高,利率越高。
因為,投資需求=資本邊際效率-利息率。
所以,在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與流動偏好條件下,投資需求遞減。
即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均遞減。
又因為,總需求=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有效需求=總需求=總供給。
故,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導致了非自愿失業和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這是無法通過市場價格機制調節的,即反對新古典的自動均衡理論。
大蕭條擊碎了新古典的自動均衡,這一鐵的事實讓凱恩斯主義風靡世界,政府通過增加支出,包括戰爭,逐步走出了經濟危機,但隨后的滯脹與國債累積也讓凱恩斯的光環逐漸褪下。
貨幣主義者弗里德曼將其歸結于政府干預的低效性,并實證消費傾向的穩定性,將大蕭條歸因于政府錯誤的緊縮,然而,政府面對即將來臨的通脹,緊縮是符合理性的選擇。貨幣主義者問題在于只關注貨幣數量,而忽視貨幣性質。
還有人批評凱恩斯主義將經濟不穩定降罪于主觀心理、動物精神,缺乏客觀性。
這一說法有一定道理,但并沒有可靠的論證。
新宏觀主義認為,凱恩斯打開了宏觀之門,即從貨幣總量角度思考,但并不到位,不徹底。其問題表現為:
1.利潤是什么,錢還是物?
這是一個需要認真回答的問題。
因為自然經濟中,錢和物是混同的,錢僅是一般等價物,天然的貨幣是從地下挖出來的金銀,交換后雙方互不相欠,加上生產力與技術不發達,金銀貨幣基本能滿足要求,主要的矛盾是供給端,而需求幾乎不必考慮,等同于無限大。
但是,在工業革命后情況發生了巨變,供給激增,金銀貨幣變得稀缺,需求變得至關重要,此刻,銀行出現,它發行銀行券突破了貨幣數量約束,但也帶來了交易成本高漲,信用不統一,貨幣濫發的風險,于是,中央銀行出現,壟斷了銀行券發行權,成為法定貨幣,這樣數量可控的貨幣解決了數量瓶頸,但也帶來了系統性債務,因為它要還本付息,即貨幣由自然經濟的內生轉變為外生了,錢與物的差距明顯增大了,有商品不見得能換成錢。
這也可以從新古典的邊際效益遞減規律與凱恩斯的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看出來。
邊際效益遞減規律或邊際產量遞減規律,指在短期生產過程中,在其他條件不變(如技術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增加一單位某要素所帶來的效益增加量是遞減的。它反映的是投入與產出并不成比例,這里是物的增值,即實物利潤。
而凱恩斯的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則是貨幣的收益變化,即貨幣利潤。
考察貨幣增值,而非實物增值,這是凱恩斯主義高于新古典的地方。如果凱恩斯強調的利潤,加上弗里德曼關注的貨幣,那么兩者正是新宏觀主義的貨幣利潤。
2.錢來自哪里?內部競爭產生的錢是增量嗎?
市場能使實物增值,但不能使貨幣增值,即在貨幣總量不變的情況下,市場總體利潤是無法增加的。而個體的貨幣增值,或者剩余價值實現,是通過內部競爭得到的,即其他投資者的貨幣性虧損。
3.資本邊際效率遞減規律成立的潛在假設?
市場中錢的存量不變。這說明,凱恩斯已經意識到貨幣總量約束問題,但遺憾的是并未繼續走下去。
4.產生流動性偏好的根本原因?
流動性偏好不是取決于主觀心理或動物性沖動,而是切實的投資虧損,即流動性陷阱。
5.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是并行的兩張皮嗎?
將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并列,是古典主義根深蒂固的思維定勢,因為在自然經濟時代,貨幣內生決定了實物循環起主導性作用,投資需求與消費需求都是最終需求,庫存即為財富,馬克思的兩大部類理論與此同出一轍,凱恩斯的總需求或GDP也未脫俗,這就決定了凱恩斯革命不可能徹底。
新宏觀主義不但從貨幣總量思考,而且追溯了貨幣的內生與外生性,由此完整清晰地展示了貨幣循環,它是市場經濟過程中的一體兩環,貨幣循環主導了實物循環,生產目的由實物利潤變換為貨幣利潤,投資需求從最終需求降格為中間需求,這才是經濟學的真正徹底的革命!
然后根據新宏觀的產業樹模型,由于中間加工產業利潤與消費儲蓄的貨幣漏出,頂級產業的宏觀投資必然虧損,在利潤表的誤導下,發生商業借貸,而儲蓄=投資帶來的僅是短期的流量平衡,即避免了短周期的流動性短缺,但長周期卻是債務累積,這是凱恩斯又一大忽視之處。
儲戶持續地賺錢,又不斷地借貸給虧錢者,當然累積的債務不可償還,企業不堪重負,只有周期性強制崩潰,它就是債務長周期。
凱恩斯主義的政府擴大投資,本質為強行投資,由于沒有改變宏觀必然虧損的機制,結果導致國債累積,形成主權債務危機;且由于國債投資的偏狹性,使多數儲蓄資本無處可去,于是囤積原材料,炒作房地產,抬高生產生活成本,制造滯脹。
經濟增長的充要條件是實物利潤與貨幣利潤同步,缺一不可。
凱恩斯的市場非均衡結論是正確的,也開創了貨幣總量分析先河,但由于忽視了貨幣性質變化,進而不能發現投資需求的中間性、宏觀投資必然虧損、債務不可償還、債務長周期真相,自然解決方案有重大后遺癥,殊為可惜!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