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根據最新消息,來自中國云南大學的一名科學家(凡偉)發現電荷并不存在,經過一個多月的同行評審,相關論文和實驗已經通過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197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森教授的評審。
這意味著我國的科學家即將改寫全球的教科書,這是我國科學家的勝利,也是基礎物理學的勝利。
同時,論文已經預先發表在中科院的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chinaXiv》,
已發表論文截圖。
凡偉,拍攝于云大“澤湖”。
根據記著采訪到,凡博士如是說:小時候第一次做摩擦起電現象實驗,當時就深深的著迷,直到初二學習物理學時,才知道這是正負電荷的作用;可是,為什么同種電荷會相互排斥?異種電荷會相互吸引?這感覺像存在上帝一樣神奇,沒有人能解釋,抱著這樣一顆好奇心,從此走上了研究物理學這條道路
自己也沒真正想過成為一名科學家,只是想解開童年的困惑,想弄清楚電荷背后的本質是什么?迸發電荷不存在的第一個想法是在2011年,當時我就把這個想法與雷嘯霖院士討論,獲得了他極大的支持,一直鼓勵我“堅持探討、不要放棄”,不可否認,雷老對我有知遇之恩的。
當時我還把這個想法與其它老師討論,他們大多都認為我異想天開,胡思亂想,根本不可能的事。當然,這其中,另外一個最要感謝的人是浙大沈建其教授,對于這個問題,我跟他就討論了三四年,600多封郵件,電話、微信什么的就不多說了,根本說不過來,也曾多次勸他跟我一同署名發表,他每次都毅然決然的拒絕了,都認為想法是我的,其實他的貢獻非常大,他是實實在在的第二作者。
最終,我還是成功了,驗證了我的猜想。
這個電荷不存在,跟當年的“日心說”、“熱質說”是一樣的,大家憑眼睛和直覺,根本是不會相信的,因為我們每天看到的都是太陽圍繞地球運動的“東升西落”,根本不是地球圍繞太陽運動,并且在當時,認為會認為,即便退一步,如果說地球在圍繞太陽運轉,那么,為什么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運動呢?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實,你卻說是錯的,大家是不會相信你的。
還有“熱質說”,18世紀以前,人們看到熱都認為存在一種“熱質”或“燃素”,因為人們看到了火焰和感覺到了熱,直觀的就覺得應該存在“熱質”,是熱質的存在導致我們感覺到溫暖,直到后面,人們才發現,其實并不存在熱質,熱只是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溫度是空氣分子之間的碰撞速率。
今天,同樣的,我們發現:電荷也是不存在的,電荷只是電子運動的一種表現形式,并不作為某種特殊的客體而存在,電子只是作為一種普通的粒子存在,并不具有電荷,正負電荷所謂吸引和排斥現象,是完全可以用磁去解釋的,因為摩擦起電現象是摩擦產生磁場,可以隨便去做實驗,在強磁場就能觀察到摩擦起電現象。
比如說:傳統的教科書都告訴我們,摩擦產生了電荷,電荷產生了靜電場,靜電場是單極場,這其實完全是錯的,摩擦產生的是偶極磁場,根本不是單極場,所以,傳統的教科書說那些,根本就是在誤導學生。這些實驗細節都經受了約瑟夫森教授的審核的。
還有,電流并不是電荷產生的,電流是電子之間線性碰撞產生的力流,這樣我們就解釋了電的本質。
即便如此,我相信,這個新發現接受起來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希望我的新發現能像解開我童年困惑一樣,解開大家童年的困惑,讓我們的孩子不會在為這些物理問題犯難。
謝謝!
附:論文截圖
(來源:昆侖策網,根據網文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全球頂級女科學家鮑哲南:柔性電子將“顛覆”智能手機時代 | 筆記
2017-09-20中國科學家完成“天方夜譚”式實驗:不傳輸粒子也能實現量子通信
2017-06-02?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