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無錫西郊的梅園依山植梅,梅以山秀,山因梅幽,是江南著名的賞梅勝地,梅開時節,無疑是人民群眾最喜歡的景區。但鮮為人知的是,梅園解放前曾是“紅色資本家”榮毅仁的私家花園,建國后被無償捐給國家。從富商大賈的私人宅院變成了人民群眾的公園,梅園見證了歷史的滄桑巨變,也見證了榮毅仁從資本家到共產主義戰士的華麗轉身。
從現代民族工商業的杰出代表,到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共產主義戰士,榮毅仁這一戲劇性的身份轉變,背后是價值觀的轉變,是共產主義信仰的確立。出身著名民族工商業家族,“實業救國”曾是青年榮毅仁的信念,同時也是一代代民族企業家共同的信念。但現實殘酷,帝國主義的侵略、國民黨政權的腐敗和舊中國的積貧積弱,在這樣的時代條件下,民族工商業舉步維艱,“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這是當時實際的生動寫照,“實業救國”的理想如此蒼白無力。
理想的破滅,讓榮毅仁深受教育;黨的統一戰線感召,讓他認識到社會主義是振興中國的唯一出路,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從此成為黨的真誠朋友,并從上世紀50年代起逐漸接受共產主義信仰,逐漸成為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認清真理,樹立信仰是靈魂的蛻變,是精神的升華。一位上下求索的民族企業家,一位苦苦探求救國道路的愛國者,正是在此刻找到了強國富民的正確道路。信仰確立,就要堅守:為了信仰,年僅38歲的青年榮毅仁毅然留在大陸,并自覺接受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改造,縱使散盡萬貫家財,從一個“有產者”轉變為一名普通的社會主義勞動者也毫無怨言。“我是一個資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個中國人”,“誰都認識到只有實行社會主義,走人人富裕的道路,中國才能夠強盛繁榮”,歷史發展的關頭,榮毅仁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榮毅仁傳奇的一生,生動地詮釋著信仰的真義。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榮毅仁堅決擁護;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既愛國又有本領,堪當重任”的他當選上海市副市長,成為一名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文革的暗夜中,他雖受沖擊,但始終沒有動搖對中國共產黨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成為改革開放的先鋒人物,他篳路藍縷,受命創建了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扛住一些人對國際投資信托業務姓“資”還是姓“社”的質疑,開拓出利用外資發展我國經濟的新天地……時代在變,流光易逝,榮毅仁頭上的青絲被染白,但卻動搖不了他對信仰矢志不移的堅守。
4月26日是榮毅仁誕辰100周年紀念。此時,我們紀念榮毅仁同志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學習他的愛國,學習他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對共產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信心。“我們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近代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和中國共產黨人孜孜以求的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目標,離我們從未如此之近!”時不我待,時不再來。我們當堅定信仰,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周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我們的青年力量。
(中國青年網評論員李曉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