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nèi)搜索:
信念立國:讀《莊子》名句,寫心學(xué)箴言
點擊:3595  作者:欒祖虎    來源: 戰(zhàn)友  發(fā)布時間:2016-06-27 14:21:28

信念立國:讀《莊子》名句,寫心學(xué)箴言

 1

鵬程萬里,須有巨風(fēng)為之扶;

龍戰(zhàn)四海,須有萬民為之鼓。

《莊子逍遙游》說:“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大鵬鳥遷徙到南海去,扇動翅膀激起的水花有三千里,乘著強(qiáng)勁的大風(fēng)盤旋而起直上九萬里高空,它是乘六月的大風(fēng)而離開北海的。我們說,大鵬飛行萬里,必須有強(qiáng)勁的大風(fēng)扶持;巨龍征戰(zhàn)四海,必須有人民萬眾一心的擂鼓呼應(yīng)。

2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

德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志也難成。

《莊子逍遙游》說:“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如果水的積蓄不夠深厚,那么它就無力負(fù)載大船。我們說,如果一個人的道德積蓄不夠深厚,那么它即使身負(fù)大志也難有大成。

3、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生死何其速也?

燕雀不比鴻鵠,群羊難敵一虎,境界何其不同?

《莊子逍遙游》說:“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朝生暮死的菌類,不知道晝夜的交替;只活一季的寒蟬,不知道四季的變化。我們說,這樣的生生死死是多么迅速??!燕雀不能與志向遠(yuǎn)大的鴻鵠相比,一群懦弱的羊也無法抵擋一只兇猛的老虎,都是一樣終歸死亡的生命,但在活著的時候其境界又是有多么大的不同??!

4、

舉世譽(yù)之而不加勸,因其所挾者至正至大;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因其所挾者至強(qiáng)至剛

《莊子逍遙游》說:“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都贊美他,他并不因此而受到激勵;全世界都打擊他,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沮喪。我們說,前者是因為他所具有的精神是至正至大的,后者是因為他所具有的精神是至強(qiáng)至剛的。

5、

至人無己而能成眾人之愿,

圣人無名而能開百世之風(fēng)。

《莊子逍遙游》說:“至人無己”、“圣人無名”。修養(yǎng)至高的人,沒有為自己的私念;境界高遠(yuǎn)的圣人,沒有名利的掛牽。我們說,沒有私心私念的至人,因其無私無礙而能夠成就眾人的心愿;沒有名利之想的圣人,因其清廉高潔而能夠開創(chuàng)延續(xù)百代的良風(fēng)良俗。

6

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田雖萬頃,食則三餐;

鷦鷯巢林,不過一枝,房雖千間,眠只八尺。

《莊子逍遙游》說:“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鷦鷯筑巢于深林,不過需要一根樹枝就夠了;鼴鼠到河邊喝水,只要喝飽自己的肚子就可以了。我們說,一個大富翁,即使有萬頃良田,吃飯不過還是一日三餐;即使有廣廈千間,睡覺不過還是在那八尺長的一張小床上。這樣的大富翁,如果吝嗇而不慷慨,守財而不散財,自私而不博濟(jì),貪婪而不節(jié)制,這正是愚昧之道啊!

7、

大仁不言仁而行仁,故終能成其仁;

大勇不傷仁而立仁,故亦能成其仁。

《莊子齊物論》說:“大仁不仁”,“大勇不忮”。大仁者不會自己說自己是仁義的,大勇者不會魯莽到傷害無辜的人。我們說,大仁者不說仁而實行仁,所以終究能夠成就他的仁德;大勇者不傷害仁而樹立仁,所以也能成就他的仁德。在一個接受正確的道德教化的社會里,仁與勇是并行不悖、合二為一的。

8

莊周夢蝶,不知是周夢為蝶,還是蝶夢為周?

東坡絕唱,不知是大江東去,還是萬法同流?

《莊子齊物論》說:“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莊周夢蝶,不知道是莊周做夢化為蝴蝶,還是蝴蝶做夢化為莊周?我們說,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的千古絕唱,不知道唱的是大江東去,時間滾滾向前;還是唱的是萬法雖殊,卻同歸于生死洪流?

9、

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

生死齊同,苦難不足憂。

《莊子養(yǎng)生主》說:“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安心于時運(yùn),處變而不驚,則喜怒哀樂不能進(jìn)入內(nèi)心。我們說,一個人如果能視生如死,視死如生,則其個人的任何苦難都不足以為之憂慮。

10

薪盡火傳,大道能開示千秋百代;

心燈不滅,真理能照亮億萬民心。

《莊子養(yǎng)生主》說:“脂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作為燭薪的脂膏有燃盡的時候,但是火種卻流傳下去,沒有窮盡。我們說,薪盡火傳,永恒的大道能啟示開悟千秋百代;心燈不滅,偉大的真理能照亮億萬人民的心。

11、

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

術(shù)須能專,專則少,少則安,安則靜,靜而后成。

《莊子人間世》說:“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修道不可復(fù)雜,復(fù)雜就多事,多事就擾亂,擾亂就招致憂患,憂患大了就無法自救了。我們說,掌握技術(shù)本領(lǐng)應(yīng)該力求專業(yè),專業(yè)就事少,事少就安適,安適就寧靜,寧靜而后就能有所成功。

12、

以火救火則火益大,

以水救水則水益強(qiáng)。

《莊子人間世》說:“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可稱之為添亂。我們說,用火去救火,火勢就會越來越大;用水去救水,水勢就會越來越強(qiáng)。錯誤的做法,只能是南轅北轍,徒然添亂。

13、

好事需要向前干,持之以恒;

壞事需要當(dāng)即斷,斬釘截鐵。

《莊子人間世》說:“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好事的成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壞事一旦形成卻可能來不及改正,這樣看來,怎么可以不慎重呢?我們說,好事需要久久為功,壞事需要迅速改正。好事看毅力,壞事看態(tài)度。

14

歷史正義之潮流者,如魚得水;

逆歷史正義之潮流者,螳臂當(dāng)車。

《莊子人間世》說:“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擋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你不知道那螳螂嗎?它奮力揮舞手臂以阻擋車輪,不知道自己根本不能勝任,這是由于它太高估自己的才能了。我們說,對于歷史正義之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15、

久與賢人處則無過,

久與惡人處則無善。

《莊子德充符》說:“久與賢人處則無過。”與賢人長久相處,就可能不再犯過錯。我們說,與惡人長久相處,就可能不再做善事。

16、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伴終老,不如相念于永生。

《莊子大宗師》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相濡以沫,彼此照顧,不如把過去江湖里的生活徹底忘掉。我們說,相伴終身,一直到老,不如在回憶的永生中相互懷念。

17、

至人之用心若鏡,冷靜客觀,故能勝物而不傷;

圣人之治世若光,溫暖悠長,故能利人而無妨。

《莊子應(yīng)帝王》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至高之人用心思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冷靜客觀地反映現(xiàn)實,所以就能戰(zhàn)勝外物而不為外物所傷害。我們說,圣人治理世界就像和煦的陽光,溫暖而悠長,普照大地上的萬事萬物,所以就能對人有利而不是有所妨害。

18、

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

欺人者霸,欺國者為霸權(quán)。

《莊子胠篋》說:“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偷竊衣袋鉤的人被誅殺了,偷竊國家的人卻成了有權(quán)有勢、招搖撞騙的諸侯。我們說,欺負(fù)其他人的人,被稱作不仁不義、殘暴缺德的惡霸;欺負(fù)其他國家的國家,被稱作是偽善狡詐、罪大惡極的世界霸權(quán)。

19、

造圣人的反,與圣人一比高低

革智慧的命,讓智慧不走邪道。

《莊子在宥》說:“絕圣棄智,而天下大治。”不要圣人,拋棄智慧,這樣之后才能天下大治。我們說,為什么要造圣人的反呢?就是因為要與圣人一比高低,我們的精神思想不能被圣人的教條所桎梏。為什么要革智慧的命呢?就是因為要讓智慧不走邪道,我們的生活事業(yè)不能墮入勾心斗角、自私自利的深淵。

20、

通于一而萬事畢,掌握樞機(jī)者能一通而百通;

無心得而鬼神服,至正無邪者從無私到無畏。

《莊子天地》說:“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貫通本源大道,那么萬事萬物都能搞得定;沒有私心私欲,那么鬼神都會尊敬歸服。我們說,這是因為掌握樞機(jī)的人,能夠一通而百通;至正無邪的人,能從無私到無畏。

21

金石有聲,不考不鳴;

大道無言,不行不靈。

《莊子天地》說:“金石有聲,不考不鳴。”金石雖然能夠發(fā)出聲音,但是如果不敲打它就不會出聲。我們說,大道是默然無聲的,不行動、不實踐,就不能顯示出它的靈驗妙用。

22

孝子不諛其親,持家有正氣常在;

忠臣不諂其君,愛國有骨氣永存。

《莊子天地》說:“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孝子不阿諛長親,忠臣不諂媚國君,這也算是忠臣孝子的一種盛大之德吧!我們說,持家有正氣常在,就不會有阿諛之事發(fā)生;愛國有骨氣永存,就不會有諂媚之事發(fā)生。

23、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無私而天下莫能與之爭強(qiáng)。

《莊子天道》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心行樸素,那么天下就無法與他爭比誰美。我們說,無私無畏,那么天下就無法與他爭強(qiáng)斗勝。故曰,樸素為天下之大美,無私為天下之至強(qiáng)。

24、

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

人之性無邪則正,無欲則剛。

《莊子刻意》說:“水之性不雜則清,莫動則平。”水的本性,不混雜就會清澈,不攪動就很平靜。我們說,人的本性,不染邪氣就會歸于正義,戒除私欲就會至剛至強(qiáng)。

25、

不為軒冕肆志,達(dá)則勿傲;

不為窮約趨俗,窮且彌堅

《莊子繕性》說:“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不可因榮華富貴而肆意放縱,不可因窮困貧乏而趨附流俗。我們說,顯達(dá)之時,千萬不要驕傲;境遇艱難,反而更須堅定。

26

井蛙不可以語大海,夏蟲不可以語堅冰;

曲士不可以語大道,漢奸不可以語中國。

《莊子秋水》說:“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井底之蛙不能和它談?wù)摯蠛?,這是因為它的空間局限在井中很小的地方;夏生秋死的昆蟲不能和它談?wù)搱员@是因為它生命的時間非常短暫;扭曲偏執(zhí)的人不能和他談?wù)摯蟮?,這是因為他已經(jīng)被世俗的錯誤之學(xué)所束縛。我們說,賣國求榮的漢奸不能和他談?wù)撝袊@是因為他的良心壞了,立場歪了,沒有了尊嚴(yán),也沒有了人格。

27、

白刃交于前,視死如歸,血性之勇也;

終生困窘中,臨難不懼,覺悟之勇也。

《莊子秋水》說:“白刃交于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圣人之勇也。”刀劍交錯逼近眼前,視死亡如生還的,這是壯士的勇敢;知道困窘是命運(yùn)的安排,通達(dá)是時運(yùn)所致,面臨大災(zāi)大難而毫不畏懼的,這是圣人的勇敢。我們說,前者是血性之勇,后者是覺悟之勇。血性非壯士獨具,覺悟非圣人獨有。血性、覺悟,世人皆可有之,中國人尤應(yīng)有之。

28、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人魚共樂,可得人魚之大同;

子非我,安知我之憂?天下共憂,可得天下之大同。

《莊子秋水》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不是魚,怎么能知道魚的快樂呢?我們說,人和魚能夠同歡共樂,就是進(jìn)入了人和魚的大同境界了。這是樂觀的一方面。在悲觀的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你不是我,怎么能知道我的憂慮呢?不過,物極必反,悲觀至極就會走向其樂觀的反面——如果天下人都能為天下事而同憂共慮,人人起而負(fù)責(zé)、共同斗爭,那么,就可進(jìn)入天下人共有的大同世界了。

29、

最大的快樂就是忘掉自己的快樂,與人民一起快樂;

最高的榮譽(yù)就是忘掉自己的榮譽(yù),讓榮譽(yù)歸于人民。

《莊子至樂》說:“至樂無樂,至譽(yù)無譽(yù)。”最大的快樂就是忘掉自己的快樂,最高的榮譽(yù)就是忘掉自己的榮譽(yù)。我們說,人民的快樂才是自己最大的快樂,自己的一切榮譽(yù)都應(yīng)屬于人民。

30、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

心小者不可以憂國。

《莊子至樂》說:“褚小者不可以懷大。”衣服袋子太小了,就不可能裝下大東西。我們說,心靈、胸懷太小了,就不可能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敢于擔(dān)當(dāng)。

31

君子之交平淡如水,是以心相交,可以長久;

小人之交甘甜如酒,是以利相交,容易斷絕。

《莊子山木》說:“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君子之交平平淡淡,就像水一樣;小人之交甘甜濃厚,就像酒一樣。君子之交因平淡而保持親近,小人之交因甘甜而易于斷絕。我們說,以心相交,情真意摯;以利相交,絕。

32、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悲莫大于國滅,而家滅亦次之。

《莊子田子方》說:“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沒有比麻木不仁、心如死灰更大的悲哀了,身體的死亡倒還在其次。我們說,沒有比山河破碎、國家覆滅更大的悲傷了,家庭的毀滅倒還在其次。國破家必亡,這是多少代中國人曾經(jīng)感同身受的真理。

33、

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

龍而無睛,化神奇為腐朽。

《莊子知北游》說:“臭腐復(fù)化為神奇,神奇復(fù)化為臭腐。”臭腐之物可以重新轉(zhuǎn)化為神奇之物,神奇之物也可能轉(zhuǎn)化為臭腐之物。我們說,腐朽、神奇,全在一心,全在是否有心與用心。

34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凡人有大道而不知。

《莊子知北游》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有偉大的美,卻不用言語來表達(dá)。我們說,每個人都有偉大的道,可惜的是他們對此卻一無所知。不知道就不會運(yùn)用,這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35、

人生天地之間,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長虹貫日之后,與日同輝,萬古不滅。

《莊子知北游》說:“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人生于天地之間,就像白馬越過一道縫隙,只是極其短暫的一瞬間而已。我們說,為國犧牲的勇士(刺殺秦王的荊軻),他的正氣化作一道長虹徑直貫入太陽,因此他的精神與日同輝,萬古不滅。

36

春氣發(fā)而百草生,

正氣發(fā)而百德成。

《莊子庚桑楚》說:“春氣發(fā)而百草生。”春天的朝氣勃發(fā),各種各樣的草木就會茂盛生長。我們說,人生的正氣勃發(fā),內(nèi)容各異、層次不一的道德行為,就會有所進(jìn)展、有所成就。

37

狗不以善吠為良,衛(wèi)士須沉靜勇猛;

人不以善言為賢,高人須謙虛樸實。

《莊子徐無鬼》說:“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狗的優(yōu)劣不在其是否善叫,人的高下不在其是否善辯。我們說,衛(wèi)士最需要的是沉靜勇猛,高人最需要的是謙虛樸實。

38

人民領(lǐng)袖,把功勞歸于人民,把過失歸于自己;

人民公敵,把過失歸于人民,把功勞歸于自己。

《莊子則陽》說:“古之君人者,以得為在民,以失為在己。”古代賢明的君主,把功勞歸于人民,把過失歸于自己。我們說,人民領(lǐng)袖愛人民,因此不僅敢于承擔(dān)一切責(zé)任,更不會居功自傲;人民公敵愛自己,因此不僅推卸一切責(zé)任,更貪天下之功以為己有。

39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智者所以在用,得用而忘智。

《莊子外物》說:“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語言是為了表達(dá)意思的,意思被領(lǐng)會之后,就忘記了語言本身。我們說,智慧是為了實際運(yùn)用的,運(yùn)用的很好之后,就忘記了智慧本身。

40、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合自然之規(guī)律,可逍遙而自得;

用進(jìn)廢退,越用越有,合精神之規(guī)律,可無愧于家國。

《莊子讓王》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太陽出來了就起床勞作,太陽下山了就回家休息,自由自在地在天地之間生活,就會心滿意得。我們說,這是符合自然之規(guī)律的。而運(yùn)用就會進(jìn)步,不用就會退步,越運(yùn)用就會越富有、越強(qiáng)大,這是符合精神之規(guī)律的,用這樣的精神盡其所能地多做一些利國利家的事,就可以無愧于自己深愛的家國。

41、

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實甚可笑;

以巨龍之胄,作漢奸鷹犬,豈不無知?

《莊子讓王》說:“以隋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用價值連城的珍珠寶貝,去彈射千仞之上的小麻雀,世人一定都會恥笑他。我們說,作為源遠(yuǎn)流長、堂堂正正的華夏巨龍的后代子孫,竟然賣身為奴做了敵國的漢奸鷹犬,這難道不是很無知嗎?

42、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而后知松柏之頑強(qiáng);

內(nèi)亂既起,外敵既入,而后思良將之可貴。

《莊子讓王》說:“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非常寒冷的冬天到來了,降雪降霜,我因此而知道了松柏的茂盛頑強(qiáng)。我們說,國內(nèi)的戰(zhàn)亂四起,國外的敵人已經(jīng)侵入,這個時候就想念起了那忠誠于祖國、本領(lǐng)高強(qiáng)的將領(lǐng)是多么稀少可貴!

43、

小人常口蜜腹劍,當(dāng)面譽(yù)人,背后毀之;

君子必心口如一,誨人不倦,正人無私。

《莊子盜跖》說:“好面譽(yù)人者,亦好背而毀之。”喜歡當(dāng)面表揚(yáng)別人的人,也喜歡背后詆毀別人。我們說,這樣的人大概就是口蜜腹劍的小人。與此相反,君子一定是心口如一的,不會當(dāng)面一套,背后一套。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教導(dǎo)別人不知疲倦,努力使人歸于正道完全出自于其心靈的大公無私。

44、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強(qiáng)者,公正之至也。不公不正,不能過人。

《莊子漁父》說:“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所謂真,就是說純粹、誠實達(dá)到了至高的境界。不純粹、不誠實,就不能打動人。我們說,所謂強(qiáng),就是說公平、正直達(dá)到了至高的境界。不公平、不正直,就不能超過人。

45、

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

君子法地貴誠,厚德載物。

    《莊子漁父》說:“圣人法天貴真,不拘于俗。”圣人效法蒼天,以純真為貴,不被世俗所拘泥。我們說,君子效法大地,以誠實為貴,品德厚重,承載萬物。也可以這樣說,圣人有自由之意志、奔放之思想,君子有擔(dān)當(dāng)之精神、堅實之行動。

責(zé)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yù)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yīng)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wù)所
  • 186導(dǎo)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jīng)濟(jì)論壇
  • 光明網(wǎng)
  • 宣講家網(wǎng)
  • 三沙新聞網(wǎng)
  • 西征網(wǎng)
  • 四月網(wǎng)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jì)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 新華網(wǎng)
  • 央視網(wǎng)
  • 中國政府網(wǎng)
  • 中國新聞網(wǎng)
  • 全國政協(xié)網(wǎng)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wǎng)
  • 中國軍網(wǎng)
  • 中國社會科學(xué)網(wǎng)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wǎng)
  • 人民網(wǎng)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wù)(北京)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