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翟玉忠:失蹤的人類文明高地——黃老之學與《黃帝四經》
點擊:  作者:翟玉忠    來源: 新法家網站  發(fā)布時間:2017-01-01 05:34:35

 

             [編者按]20161218日,道法學行班第一次會講在北京中國農科院眾創(chuàng)空間大會議室舉行,共學黃老之學核心經典《黃帝四經》。以下是翟玉忠先生對黃老之學及《黃帝四經》一書的簡要介紹。

在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文化綿延不絕,孕育出了內圣與外王二者高度融合、高度發(fā)展的道統(tǒng)。

為什么會這樣呢?當與中國相對廣大的文明腹地和相對封閉的地理環(huán)境有關——特殊地理環(huán)境使中國成為人類文明的沉積帶和不同文明的交匯融合

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適宜農業(yè)耕作,面積十分廣大,甚至比其他三個古文明中心面積的總和還要大。所以中國很早就形成了復雜的人口-經濟復合體,其文明呈現(xiàn)出一系列“早熟”的特征,比如大統(tǒng)一的國家結構和賢能共治的文官體制。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劉迎勝教授指出:“而作為東亞古文明的源起地中國黃河、長江流域,內生條件較好,除大江大河之外,南北之間沒有難以逾越的自然屏障,有利于文明的生長與發(fā)展。如果將這一地區(qū)置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觀察,從大尺度地理看,東亞地區(qū)遠離其他文明起源中心,即使與相對距離較近一點的印度,兩者陸上雖然相連,但卻被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所分割……因此,古代從中國前往世界其他文明中心是非常不便的,需要經過漫長的海路或陸路,較上述其他幾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而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消耗更多的資源。這就意味著,東亞文明從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看,相對于其他三處文明中心而言,處于較為封閉的位置。”【1

數(shù)千年的時間里,中國文明中心位于北部的黃河流域,它離貫穿歐亞大陸的草原絲路很近,使得歐亞兩大洲的文明成果很容易流向中國。同時北部由西向東分布著大興安嶺、燕山、陰山、太行山、賀蘭山、六盤山、祁連山、天山等一系列山脈,又對好戰(zhàn)的北方游牧民族起到了一定的屏障作用——沒有如其他三個古文明一樣遭到印歐語族的洗劫,完整幸存了下來。

廣大且富饒,封閉且開放,所有這一切,使東亞大陸孕育出了人類文明高度發(fā)展的成果——中華文化,內圣外王一以貫之的道統(tǒng)。

在拙著《斯文在茲:中華文化的源與流》(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一書中,我曾將中國文化的演變分為五個階段,分別是:

從河圖洛書時代漫長復雜的文化草創(chuàng)期到西周王官學的形成,一變也;

東周禮崩樂壞,由王官學流變?yōu)樯鷻C勃勃的諸子百家之學,二變也;

戰(zhàn)國、秦漢中國走向大一統(tǒng),黃老之學集諸子百家之大成,三變也;

東漢以后,佛學大興,道家流于道教,儒家通過改造吸收王官學、排斥諸子學逐步取得獨尊地位,四變也;

清末民初,面對西方列強的野蠻入侵,西學取代儒學的獨尊地位,中國本土學術不絕如縷,五變也。

其中“第三變”黃老之學,在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長期以來竟無人知其為何物?近代還有人猜測“黃老”是老子與黃石公的合稱。

直到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黃帝四經》的出土,這塊失蹤的人類文明高地漸漸浮出水面。原來,道家黃老學派在戰(zhàn)國中期形成以后的三四百年間都處于顯學地位,深深影響了中國的文化性格及中國歷史的進程。西漢主要以黃老治世,打下了中華民族在東亞生存發(fā)展的初基。

臺灣的陳鼓應教授評述道:“由于馬王堆《黃帝四經》等珍貴帛書的出土,結合傳世典籍,給我們在老學、莊學重作評估的同時,也給我們在黃老之學的興盛與發(fā)展帶來了新的研究課題:老學在經歷百余年之后,不僅在莊學中獲得了無限的發(fā)展,也在黃老之學中獲得了巨大的生命力。‘黃老獨盛’的局面,在中國思想史上延續(xù)了三四百年之久,它建構了一個具有強大活力的政治哲學。”

那么黃老之學是如何在戰(zhàn)國時代集成百家的呢?崇尚黃老的西漢史官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詳論這一點,概括起來就是:“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其中“陰陽之大順”是指陰陽之術“序四時之大順”,如月令;“采儒墨之善”,指儒家的“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墨家的“強本節(jié)用”;“撮名法之要”,指法家的“正君臣上下之分”,名家的“正名實”。

司馬談寫道:“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強本節(jié)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黃老政治哲學的核心,即治國平天下之學。這是《黃帝四經》的主旨所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一般認為是儒家的理想,但對于治國、平天下,儒家常常是語焉不詳。而《黃帝四經》在闡述如何實現(xiàn)天下一統(tǒng),平天下方面,卻沒有任何現(xiàn)存古籍能望其項背——這正是《黃帝四經》的珍貴之處,中國文化中,諸子百家相須為用的特點在此表現(xiàn)得亦極其明顯。

平天下是《黃帝四經》的主旨,卻非全部,它實際上修、齊、治、平都包括。這也告訴我們,內修與外治是一,不是二,中國文化的特質就在此,希望諸位同道在研讀的過程中,有所體悟——則不虛此“講”矣!

我們講義的正文以陳鼓應先生《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校定釋文》為準,收入陳鼓應《黃帝四經今注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商務印書館,20076月,第414—441頁。文中〔〕號表示所補字,( )號表示所釋異體字和通假字,□號表示缺文,<>號表示甚勘誤,字右標的,表示衍字。

注釋:

    1】劉迎勝:絲綢之路的緣起與中國視角 ,網址http://www.xinfajia.net/14512.html20161226日瀏覽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xié)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