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個值得寫入中國互聯網發展史冊的年份。
2015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明確指出,要“實施網絡強國戰略。”
2015年11月3日,新華社授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稱,“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健全社會輿情引導機制,傳播正能量。加強網上思想文化陣地建設,實施網絡內容建設工程,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凈化網絡環境。”
2015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美互聯網論壇、世界互聯網大會等重大會議和國事訪問中,就“網絡強國”、“網絡安全”、“網絡治理”等議題密集發聲、指明方向。國家對網域、網權、網防的高度重視,標志著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中國崛起的國家資源、國家戰略、國家力量。互聯網就是第五疆域,保衛互聯網就是保衛國家發展戰略。
中國的互聯網,擁有著全球人數最多的網民。群體結構之復雜、思想激辯之多元、意識形態斗爭之激烈,尤其在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中表現出來的突出矛盾,全球罕見。網安則國安、網強則國強。在大多數情況下,網絡輿情易受人為因素影響,特別當核心資源(話語權、傳播權、定性權)被社會媒體、公知大V、輿情智庫等輿論場金字塔頂端力量所掌控,輿情被人為炒作、扭轉、掩埋的概率明顯加大,衍生出來的輿論暴戾、網絡謠言、謾罵攻擊,對輿情的發展和次生輿情的演變,乃至對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增長、國家的發展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所幸,近些年來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的管理和輿論治理,“清朗網絡空間”、“微信十條”、“約談十條”等“亮劍”行動得到有效落實。國家的強力整治,正義網民的團結奮戰,迫使互聯網輿論平臺權力開始收縮,輿論空間逐步呈現風清氣正之勢。鋒銳“死磕律師”被抓捕、“天津爆炸”網絡大V被通報、加多寶輿論炒作被強力狙擊......2015年的一系列輿情勝仗贏得了網絡的歡呼,更為中國互聯網的崛起和長治久安贏得了發展空間。
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輿論格局和生態治理震蕩上揚的一年。公知大V和網絡謠言遭到壓制性打擊,被稱為“推墻派”、“鑿船派”、“體制婊”的一系列網絡負能量群體折戟沉沙,一大批涉政治敏感帳號被依法關閉,個別在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中發表不當言論的網絡大V,被中央網信辦點名批評、懲戒。營銷群體和資本力量加速合流,公知核心力量借勢炒作,成為2015年為數不多的輿論場猖狂力量,這在《穹頂之下》等“純輿論戰”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論壇活躍度繼續趨冷;貼吧和QQ空間在青少年的追捧下呈現逆襲之勢;政務微博強勢介入輿論場,微博熱度一度呈現上揚趨勢,但大V的失聲(沉寂、被銷號)、轉場(微信等)、轉型(變營銷號),使得核心資源加速流失,加之新浪平臺不能合理開發利用自身資源,微博衰敗加速或已不可避免;微圖、微視有望成為互聯網的新信源,但模仿歐美國家打開輿論場新切口始終未能如愿;新聞客戶端成為傳播“新思想”的重要載體,能否形成輿論磁場效應還有待觀察;微信在營銷號的強勢帶動下,利用“人人有手機”的特性,成功打通了輿論場的“最后一公里”,對政治生活秩序和社會穩定的影響與日俱增。傳統媒體、次傳統媒體(微博、微信、新聞客戶端等)加速轉型,“船大調頭難”成為主流媒體和大型門戶網站適應新傳播格局的主要制肘,“媒體融合”、“兩個輿論場”等“固化概念”導致傳統媒體加快偏離新傳播格局發展軌道,2016年傳統媒體整體衰敗已不可避免。借“設置議題”融入、占領輿論場逐漸被傳統媒體認可,但嚴重缺乏“入網”人才成為傳統媒體不可彌補的短板。可以預計,未來十年互聯網輿論場將更加清朗,但同時存在輿論場變成少數人、資本“玩弄”的工具之潛在風險。
一、總體情況
較之2014年中國互聯網輿論場(參考:《2014年中國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互聯網輿情研究報告》),網絡大V“群雄割據”、營銷黨“肆虐”、政務媒體次生輿情頻發等亂象,2015年的中國互聯網整體狀況已經有所好轉。這一年,互聯網輿論場“相對”更為沉寂,網絡大V或被平臺“封殺”、或轉戰微信、或趨勢“低調”;另一邊,政務帳號逐漸成熟、羽翼漸豐,有望成為清朗輿論場新格局的新力量;最令人擔憂的,是資本、平臺和營銷群體合流加速,對輿論場造成潛在的、隱形的破壞,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重點防范的輿論動向。
梳理2015年中國互聯網輿情整體走向,明顯呈現出以下幾點特征:
1、資本與公知合流,人為制造輿情危害巨大。2015年,“加多寶辱英烈”、“文登7·22事件”等多起典型輿情席卷網絡,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資本力量與網絡公知、輿論平臺,乃至境外勢力合流炒作的蹤影,預示著中國互聯網正在面臨著一場巨大的、極具挑戰的變革。未來,用何措施抗擊資本力量企圖顛覆輿論場的平衡和穩定,用何種方法消弭境外資本制造的網絡霧霾和戾氣,將考驗中國網管部門的智慧。
2、歷史虛無主義妄圖利用新興輿論場反撲。以“梁柱教授事件”為代表的涉“歷史虛無主義”網絡輿情在近些年的中國互聯網上層出不窮,事件不同、內容不同、對象不同,但本質都是污蔑中國人的傳統價值觀、文化歷史觀、革命實踐觀。2015年,中國互聯網發生的多起重大輿情事件(負面)都和“歷史虛無主義”有關,其中“納吧事件”更是標志著“歷史虛無主義”正在利用新媒體加速滲透高校意識形態領域,殘害青少年思想三觀。“歷史虛無主義”利用互聯網逆襲,正在成為一種隱形的文化侵略產品。
3、公知核心力量受重創折戟沉沙。2015年,公知核心力量“@老榕”、“@報人老羅、“@袁裕來律師”等陸續被銷號,在2015年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中的影響力明顯減弱。曾經嘲諷“中國凡事都是最大輸家”的公知帳號明顯有所收斂,雖然其馬甲號還在持續詆毀發聲,但并不如前些年的昆山爆炸、上海踩踏、茂名PX項目等輿情事件那樣“瘋狂”,“含沙射影”地抨擊中國體制問題。僅對網絡上流傳的“公知地圖”名單進行觀察,公知群體的發聲明顯有所謹慎、收緊,這與國家對互聯網越來越成熟的治理手段有密切關聯。
4、自干五強勢崛起,觀點分歧不影響整體發展戰略。正能量傳播沖抵負能量,在2015年的各大公共突發事件中表現得非常明顯。“4·25尼泊爾地震”、“6·1東方之星旅游客船傾覆事件”、“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等一系列重大事件,自干五都顯示出了強大的戰斗力,以及對負面輿情的精準“狙擊”能力。2015年,雖然自干五內部的發展也出現了新的動向和變化,例如觀點分歧導致裂變加速,投機派的涌入破壞內部團結,自干五被“招安”、做“愛國生意”等唯心主義理論不斷出現,但整體上并不會影響自干五的宏觀發展。
5、極端營銷和反向營銷危害輿論場穩定。“優衣庫”營銷事件,是極為典型的網絡惡俗營銷案例,影響之大、影響之深,近些年來罕見。而年中的“德國品牌Philipp Plein辱華”反向營銷事件,引發了網民的強烈質疑和不滿,表面上的網絡民憤,實際上是營銷的賭注籌碼,媒體、大V,以及各大核心輿論圈紛紛上鉤,繼而成功制造出輿論漩渦,吸引廣大網民關注。這是繼“加多寶辱英烈”、“珍愛網營銷”等一系列資本力量攪動輿論場之后,又一起經典的流氓營銷。
6、官方處置重大輿情危機能力再度提升。與“甬溫線7·23動車事故”相比,中國輿論場在“6·1東方之星旅游客船傾覆事件”事件上表現的出奇“平靜”。總理的親自坐鎮、媒體的密集發布、外媒的妥善處置、正義網民的準確發力,使得該事故成為經典的輿情保衛戰。以“6·1東方之星旅游客船傾覆事件”輿情事件為代表,2015年中國官方對重大輿情危機的處置能力明顯有所提升。
二、2015年中國十大互聯網輿情
從數量上來說,2015年是中國的輿情小年;但從危機程度上來說,2015年卻是中國的輿情大年。受時間、地域、人口機構、覆蓋面和層次等眾多因素影響,許多看上去似乎“重大”的網絡輿情,影響力度、影響深度、影響廣度,并沒有表面上顯現的那么強烈。筆者以輿情觀察者的角度,根據事件重要性、影響力、長遠意義等3個方面,列選出2015年中國十大互聯網輿情。
1、“穹頂之下”,人為操控輿情的經典案例。2015年全國兩會前夕,《穹頂之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強勢占領各大商業網站、新媒體頭版頭條,甚至吸引眾多官方媒體、主流媒體跟風轉載,成為上至最高領導、環保部長,下至平民百姓共同關注、討論的話題,“全民刷屏”、“全民熱議”、“全民轉載”,各大媒體、平臺在24小時之內幾無招架還手之力。“霧霾”團隊以“一己之力”調用了近半數網絡媒體、平臺、大V等資源,成功實現“全民走心”,讓環境問題再度成為中國老百姓抹不去的傷痛,柴靜本人也因本片成功獲得入選美國《外交政策》全球百大思想者。《穹頂之下》的議題策劃能力,已經遠遠超出一般省市級媒體的輿論掌控能力。
2、“長江沉船”,輿情防御的經典案例。如此重大的公共突發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中國各大媒體、社會輿論場、自媒體智庫、網絡輿論場,以及境外媒體和網民集體聚焦長江沉船事故的跟蹤報道。但與云南魯甸地震、上海外灘踩踏、馬航失聯、漳州古雷爆炸、臺灣復興墜機、尼泊爾地震、貴州貴陽塌樓等重大災難性事件相比,“6·1東方之星旅游客船傾覆事件”呈現出迥然不同的特點,官方的準確發布、正義網民的精準發力,使得輿情“出奇的平靜”。從輿論施壓角度來說,并沒有一個實體組織、政府部門、政府官員、游船負責人成為媒體或網絡共同口誅筆伐的焦點,對于如此重大的突發事件,網絡能夠有如此事表現,全然得益于官方和正義網民的上下齊手、協力奮戰。
3、“天津爆炸”,輿情次生災害的經典案例。“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輿情之復雜、輿論“戰斗”之激烈,歷年罕見。與“甬溫線7·23動車事故”重大輿情類似,新聞發布是處置”天津爆炸”輿情的咽喉所在,及時掌握媒體運行規律,善于應對,就能化險為夷;如若不懂媒體規則、不了解社會心理而采取錯誤不明智的舉動,不但無助于解決問題,反而會成為輿情應對的“自殘行為”。顯然,“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在新聞發布這個關鍵點是失位的,“快報事實、慎報原因”這一重要輿情應對法,在該輿情處置中被還給了"課堂"。
4、“慶安槍案”,死磕派律師公知的傾巢之戰。“慶安槍案”是2015年公知群體為數不多取得“勝利”的網絡戰役。該輿情中,“@李方平律師”、“@李長青律師”等公知邊緣賬號率先發力,“@徐昕”、“@袁欲來律師”等核心律師大V在輿情關鍵點準確施壓,成功制造出一個有利于公知的巨大輿論陰影。所幸,警方吸取了王文軍案件的深刻教訓,線下執法并未受到輿論施壓的影響。
5、“肅寧槍擊”,輿情轉彎的經典案例。2015年6月,中國網絡情緒呈現高位運轉之勢,“肅寧槍擊”輿情緊跟著“長江沉船”事件而來,著名媒體人白巖松的新聞評論“是什么讓一個50多歲的老漢端起了他的獵槍”,成為了微博輿論場發酵的笑柄,究其緣由,該言論與網絡輿論場的公知言論如出一轍。輿論假象在白巖松的口中成為了現實,虛假民意的再次投射在了權威媒體,白巖松不幸成為了"輿情中槍"的對象。
6、“老畢視頻”,網絡輿論秒殺明星光環。與前些年輿論場被核心媒體和明星人物所掌控相比,“老畢視頻”標志著輿論話語權開始與核心力量剝離,草根中V、小V開始真正擁有了輿論話語權和公信力。從另一個角度來書,“老畢視頻”事件充分說明了一切的輿論“權威”只是漂浮在云端的虛幻,互聯網的“扁平”特性已經在中國輿論場得到充分的體現。
7、“優衣庫門”,惡意營銷制造低俗的狂歡。對“涉黃”和美女信息的獵奇,使得該營銷輿情炒作地尤為成功。但從管理角度來說,微信圈的私人信息保護屬性,在某些時候容易成為輿情發酵的不確定因素,官方對半封閉圈的監管難以到位,成為互聯網管理的一大安全隱患,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半私密空間的監管,已經刻不容緩。
8、“38元大蝦”,線下線上輿情同步的經典案例。國慶長假,青島“38元大蝦”輿情突然席卷全國,在重大事件和輿情的空當期,“大蝦”成為了媒體和網絡最火的名詞,隨后而來的“31米蟹繩”、“25元清水魚”等“輿情搭車”事件,使得中國旅游景區價格亂象成為了老百姓和網絡共同熱議的話題,也成為了某些不良(無知)媒體輿情亂炒的題材。
9、“加多寶辱英烈”,資本力量操控輿論的首次傾覆。加多寶在該輿情中表現出典型的“懂網卻不會用網”、“懂輿論卻不會順應輿論”等資本通病,導致該事件的后續發展完全背離了加多寶的掌控。聯合臭名昭著的公知大V,派遣水軍圍攻自干五,甚至聯合平臺對抗政務大號,使得加多寶一步步卷入輿論漩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共青團中央”的帶隊下,全國青年網絡力量在這一輿論仗中首次顯示出了強大的團隊作戰能力。
10、“文登事件”,青少年互聯網意識形態話語權爭奪愈發激烈。文登事件對中國互聯網意識形態領域的影響,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強化和加深,“文登7·22事件”的多焦點性令該輿情發酵呈現出波瀾狀的跌宕起伏。極端主義思潮在中國青年群體和學生群體的無序蔓延,使得貼吧這個邊緣輿論平臺浮出水面,資本力量對輿論平臺的掌控,更使得青少年意識形態領域呈現出巨大的危機。
上述十大輿情事件,是貫穿2015一整年具有特別意義的經典輿情事件。除此之外,任志強炮轟團中央、鋒銳“死磕律師”被捕、公知浦志強案、梁柱教授被網絡圍攻等年度輿情也對中國輿論場的未來變革,形成深遠的影響。
三、中國互聯網發展變向
2016年及未來,中美兩大互聯網巨頭將形成相持較勁之勢,其中保持經濟穩步增長是避免誘發中國互聯網輿論場爆點的重要基數。如若國內經濟不良震蕩,美國利用互聯網遏制中國,迫使中國國內輿情形成高壓態勢,網絡第五縱隊必然串聯反撲;即便中國國內經濟有所好轉,在**五十周年、***逝世四十周年的當口,互聯網也極易成為誘導青少年產生錯誤認識,引發社會政治分歧的重要工具。此外,中國互聯網輿論場在較近的一段時間內,還可能出現以下幾點發展變向:
1、民間輿情智庫興起,傳統大型互聯網智庫權威受到挑戰。互聯網愈來愈扁平化的特性,將進一步促進輿情智庫的興起。中國輿論場的長期被壟斷,導致了民間智庫話語權的長期缺位和失聲、斷聲。近三年來,傳統大型互聯網智庫在重大輿情分析上頻頻錯判、誤判,甚至戰略性失策,外加人才流失、夾藏私貨被曝光等問題頻發,導致了大型輿情智庫的公信力在快速下降。與之相對應的是,民間思潮、民間智庫早已風起云涌,對互聯網輿論場的研究已不亞于、甚至超越傳統的媒體性智庫。個別由輿論場核心大V、寫手組成的智庫逐漸具有一定的輿情掌控能力,未來勢必將對傳統輿情市場形成沖擊。
2、網絡大V大浪淘沙,互聯網開創全民網評新時代。傳統媒體的沒落,已經成為難以阻斷的大趨向,但新聞媒體的變革,尤其在重大輿情中體現的“一錘定音”作用將被顛覆,卻只是少數人才看到的趨向。傳統主流媒體長期高成本運行,一則重大輿情新聞的出臺,需要經過記者、編輯、主審等多輪加工,遠遠達不到網民第一時間獲取真相、第一時間知曉評論的需求。互聯網全民網評的到來,將迅速打破傳統掣肘,更及時、更真實、更多元、更有態度的聲音符合網民、老百姓的口味,勢必將成為輿論場的一股新力量、新勢力,甚至對傳統媒體產生顛覆性的影響。
3、資本挑戰網管平臺,清朗輿論空間受到全新挑戰。在很長一段時間,壟斷性智庫、輿論平臺、公知大V是掌握中國互聯網輿論場核心話語權穩定的三角關系,但隨著民間智庫的興起,公知大V的陸續覆滅,這種三角關系正在被打破。以《穹頂之下》輿論霧霾為標志,資本力量、輿論平臺、營銷群體,有望成長為互聯網輿論場的重要極點。資本力量繼續把控互聯網傳播權,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對中國輿論場穩定構成安全隱患的不確定因素。
4、民間力量跨網先行,海外輿論場首現純正中國聲音。從2015年中國官方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中國互聯網與國際互聯網的全面融合正在加速,海外互聯網的誘惑和中國互聯網巨大市場使得內外兩個輿論場的磁場效應加劇。此外,中國在歐美主流互聯網輿論場的長期失聲,官方權威聲音在海外頻處弱勢地位,影響中國強國形象的樹立。提前嗅到這一動向的民間正義網友,尤其是歐美留學生已經率先發力,自發地在海外發出純正的中國聲音,表達中國態度。
四、中國互聯網未來趨向
2015年,中國互聯網輿論場暗流涌動,資本、媒體、智庫、平臺、大V,以及輿論江湖中的各個利益群體都發生了重大變化。2016年及未來,互聯網各方力量的博弈,將繼續考驗中國網管部門的耐心和智慧,更將深刻影響中國全面開放互聯網的國家戰略。
可以預計,2016年及未來,中國互聯網輿論場會呈現出以下幾個趨向:
一是游戲規則被重構。中國政府是互聯網的管理者、保護者,卻不是輿論場的掌控者,游走在政府與民間,媒體與智庫、高校與文化公司等群體,卻是掌握輿論場核心資源、資本的真正操盤者。這其中,又以與境外資本藕斷絲連的大型門戶網站,媒體化的輿情智庫為主要代表。中國互聯網上近年來的網絡大V、大事件多受它們掌控、操持。但隨著愛國民間群體的崛起,境外資本、媒體智庫也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輿論場的游戲規則有望實現重構。
二是媒體榮光將不在。以前,在重大公共突發事件中,新華社、人民網往往扮演著輿情“一錘定音”的角色,是各級黨政部門處置輿情“必請”的媒體資源。隨著互聯網新興媒體的強勢崛起,傳統媒體市場份額正在被快速蠶食,網民、企業和部分基層政府甚至更愿意相信大型商業新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如今日頭條、騰訊彈窗等。這些民間輿論場資本的組合形式,以及和政府的合作態度,將成為中國輿論場未來能否健康發展的重要變量。
三是“自干五”自我凈化。隨著以“自干五”為代表的網絡正能量群體不斷壯大、發展,輿論江湖呈現出打破公知“一統天下”的態勢,但受到“自干五”的“桃子誘惑”,投機派開始大量涌入,使得小部分“自干五”的初衷不純;****對“自干五”的“不當認識”和“拔苗助長”,“自干五”受到越來越明顯的利益侵擾和分化。另外,核心“自干五”的觀點糾紛,將促進“自干五”內部加速裂變。
互聯網改變生活,青少年改變中國。“仗已經打起來了”,未見刀槍、硝煙甚濃,互聯網是一場無形的、慘烈的較量。強大的對手有備而來,我們是束手就擒、任由踩踏,還是厲兵秣馬、血染衣袍?網域就是疆域,網權就是主權,互聯網彰顯的不僅是國防實體力量,也在彰顯國家對網域、網權的守衛力量。網權就是政權。互聯網的上下、左右、前后、內外,歷史和未來,都是中國發展、變革和崛起的重要資本。互聯網的未來,就是中國的未來。
互聯網之重,堪比國本!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