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灣改編的“根”改革強軍的“魂”
引子:
歷史的燈盞,時代的火炬,雖然隔著萬水千山、雄關漫道,卻閃爍著一脈相承的真理之光——
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江西永新一個名叫三灣的小村莊,見證了剛剛誕生兩個月的人民軍隊的脫胎換骨。永載黨史軍史的“三灣改編”,留下了“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等開天辟地的治軍方略。
88年后,2015年11月24日至26日,一場瑞雪紛飛中,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在首都北京召開。“強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全面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成為這一輪國防和軍隊改革標定的政治方向。
不難發現,當年戰火,今日盛世,風云激蕩與滄海桑田之間,沉潛著薪火相傳的同一條歷史經緯、時代脈絡——軍魂。
可以說,人民軍隊的改革創新史,更是一部黨指揮槍的軍魂史。
離開政治建軍的改革,是“不歸之路”;沒有軍魂支撐的強軍,是“空中樓閣”
1、該改的不能再等,該守的必須守住
國防和軍隊改革大幕開啟數月間,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格局確立。改革,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廣度和烈度。
4月18日,北京,百望山下,國防大學,全軍高級干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專題研討班開課。改革撬動的軍隊建設發展深層問題,深深觸動著將星云集的百望山——為什么要改革?怎樣才能強軍?改革究竟要改出個什么樣子?強軍究竟要強出個什么樣子?
軍隊建設發展每臨大考,歷史的巨大問號總是驚人相似。從百望山回望這所全軍最高學府的來時路,可以追溯到井岡翠竹掩映下的紅軍教導隊、長征路上的工農紅軍大學、寶塔山下的抗日軍政大學。那時前輩,面對紅旗能夠打多久,面對星星之火能否燎原,面對風雪迷漫此行何去,思索的同樣是心中的旗與腳下的路。
承平日久,改革空前。這場仗,怎么打?這條路,怎么走?當將領們把目光深深投向改革初衷與遠景時,歷史和現實發出了洪鐘大呂般的應答。
歷史啟示我們——從建黨之初到建軍之始,共產黨人在長達6年的乾坤巨浪和血雨腥風中,摸索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真理,完成了“黨指揮槍”的軍魂的探索與確立。“正是有了這個魂,才使我們與舊軍隊徹底決裂,才使我們區別于古今中外任何一支軍隊,才使我們成為中國最先進的武裝力量,才有了后來民族解放、國家獨立、崛起東方的勝利。”軍事科學院政工研究中心主任劉茂杰告訴記者,“看不透這個歷史的‘根’,就立不起今天改革強軍的‘魂’。”
現實警示我們——為什么波瀾壯闊的國防和軍隊改革,會出現在今天?今夕何夕?以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召開為標志,這是黨的十八大召開整整三年后,是古田全軍政工會召開整整一年后,是軍隊反腐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刻。參加研討班的將領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都表達了這樣一個強烈心聲:惟有高舉“強化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全面落實軍委主席負責制”的時代火炬,才能照亮改革強軍的路,“沒有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這一系列戰略運籌作為前提,改革強軍斷難啟幕!不可想象,在‘舊常態’下,改革強軍能夠如此浩蕩推進!”
歷史與現實的共鳴,讓這樣一個共識逐漸清晰——
政治建軍,改革強軍,依法治軍——這就是改革的路徑。
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這就是強軍的目的。
該改的不能再等,該守的必須守住。改革強軍的魂,就是我們的軍魂!
2對拔根去魂的麻木,才是最危險的“醉太平”
研討班上,一位將軍回憶起自己多年前在國防大學讀書時情景,至今記得第一次上“應對媒體”課時受到的沖擊。
當時扮演“西方記者”的記者問:“軍隊非黨化、軍隊國家化,有什么不對?”
“那堂課讓我明白了,這個在我看來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成了我們必須嚴肅面對、必須明確應對的問題。”
從基層部隊調研路上直奔研討班而來的某軍種一位將軍說,調研中遇到一位連隊指導員,他給官兵搞改革強軍教育,官兵對他的教案不感興趣,一籌莫展時,發現手機里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很有煽動性,引用其中一些素材,官兵很愛聽。這微信中的觀點對不對呢?這位指導員模棱兩可,但他的教育課,從此依賴上了這個微信公眾號。
將軍告訴指導員:“教育引人入勝追求可嘉,但這本質上是把官兵的教育權交給誰的大問題!不信黨的威信,卻依賴一個來路不明的微信,這是一個危險信號。”
將軍說:我們不能只盯著演兵場上的“醉太平”,殊不知,對拔根去魂的麻木,才是最危險的“醉太平”。
國防大學防務學院,匯集著前來中國留學深造的外軍軍官。這里的故事,從一個更廣闊的視角叩問著每一支軍隊的“魂”。
數年前,某國軍隊的一名軍官入學來到防務學院。這位軍事素質非常過硬的外軍學員給中國教官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總是固執地認為,中國軍隊作戰思想OK、戰斗力OK,“但你們為什么總是凡事先講‘軍魂’?”
帶著對中國軍隊的贊美與不解,他畢業歸國。多年后,這位軍官從他陷入戰亂的祖國,給中國教官傳來了這樣的郵件:“為什么我們擁有這么強大的軍隊,卻眼睜睜看著國家陷入戰亂、民眾陷入水火……我終于明白,一支軍隊失去信仰,再能打仗都是烏合之眾;我終于明白,是‘軍魂’讓中國軍隊立于不敗之地……”
面對改革強軍的時代大考,一堂“應對媒體”課,一個指導員的教育課堂,一位遠在萬里之遙的外軍軍官,從不同維度交織出關于軍魂的沉思——如果說改革是大潮奔涌,軍魂便是定海神針。離開政治建軍的改革,是不歸路;離開聽黨指揮的強軍,是斷頭臺。
為七大軍區“守夜”,守的是什么?五大戰區的“一號文件”,彰顯的是什么?
3、告別與迎接,其實是同一種堅守
2016年1月15日清晨,最后一次付梓印刷的七大軍區報紙,都不約而同地刊發了《休刊詞》。這一天,這7份有著幾十年光輝歷史的報紙永遠地走進了歷史。
這7份報紙,記錄著七大軍區黨委和部隊官兵在進退去留考驗面前絕對聽黨指揮的錚錚誓言。這一天深夜,原七大軍區官兵不約而同地為“軍區”守夜。
我們奔赴南京采訪時,當天在原南京軍區大門站23點至次日1點崗哨的下士連凱告訴我們,當夜,軍區黨委會議室的燈光亮到子時……
采訪結束之夜,我們站在原軍區大院仰望作戰指揮大樓,想象著數月前那個“告別軍區歷史、迎接戰區時代”之夜的燈光。那深情而堅定的燈光,分明是從南昌城頭、紅都瑞金、風雨遵義、圣地延安一路走來,與井岡山八角樓的清油燈、古田古老祠堂的火盆、延安棗園窯洞里的熠熠燈光一脈相承。
半個月后,北京,八一大樓,習主席向五大戰區授予軍旗,發布訓令。 我們踏訪五大戰區,追溯他們組建后的第一天、第一夜,第一個決心,第一個指示、第一個工作組,同樣發現了同一個主題——軍魂。五大戰區官兵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一號文件”,當我們在各個部隊查閱這個“一號文件”時,發現五大戰區印發的第一號文件都是學習貫徹習主席訓令——
“各戰區要毫不動搖聽黨指揮,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原則,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保持高度一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不折不扣執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命令指示……”
從列隊走進歷史的“軍區”,到昂首開啟征程的“戰區”,告別與迎接,其實是同一種堅守。
4、改革,不是丟掉自己、改成別人
廣州,南部戰區聯合作戰值班室。這樣一段話刻在每位值班軍官心中——戰區是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重要存在形式,是確保黨指揮槍的體制設計和制度安排,越是戰區主戰越要鑄牢軍魂,越是專司打仗越要聽黨指揮……
沈陽,北部戰區聯合參謀部。從海軍裝備部調來的參謀李曉宇告訴記者,來戰區報到時,首長強調的第一句話是:堅決聽黨指揮,首先要解決好“為誰而戰”“聽誰指揮”的問題!
古田,龍巖軍分區上杭縣人武部政委楊葵的筆記本上,用粗筆記錄著習主席兩年前在古田全軍政工會上指出的10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他憂患重重:為什么改革?身在古田感觸更深,因為再不改革就打不了仗甚至會變質變色!
改革改什么?強軍強什么?
是裁減員額、撤降并改后的精干高效?是告別軍區、成立戰區的名稱變化?是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戰建格局?是軍種結構推陳、新質戰力出新的創新發展……是,但這都是改革的“局部之象”。隨著調研的深入,各級指揮員的話題共同指向了改革強軍的“全局之魂”。
“越是體系重塑越要鑄牢軍魂,越是脫胎換骨越要強根固本!”這就是軍魂與改革的因果辯證,這就是改革中最根本最宏大的命題。軍事專家李抒音在接受采訪時認為,我們是一支不可復制的軍隊,我們也不能復制別人。我們今天的改革,是除弊革新,不是離經叛道。我們要的是那個經過改革而強大起來的軍隊,不是另一支“外軍”,而是黨絕對領導下的“我軍”。
從北京出發,一路走過一座座老營盤、一支支新部隊,我們見識了最時尚的信息技術支撐的信息化政工平臺,我們的手機里,留下了各部隊創建的數十個微信公眾號,增添了許多面目可愛的基層政治工作微信群……
東海艦隊航空兵政治部主任陳振魁用四個字概括這種朝氣蓬勃的局面:“頂天立地。”所謂“頂天”,就是各級指揮員深刻領會古田全軍政工會精神,把做好政治工作作為分內之事,既“管打槍”,更“管槍往哪兒打”。所謂立地,就是各級都把時代元素融入政治工作作為突破口,接地氣,入兵心。這“頂天立地”中,凝聚起百川歸海的磅礴力量。
投身改革大考就是打一場大仗,聽不聽招呼,能不能打贏,都是對軍魂的拷問
5、一朝承諾于心,三軍踐諾于行
五一前夕,當我們來到冀中平原,走進陸軍第27集團軍軍部曾經駐扎了46年的老營房時,這座老營院的高大白楊再度枝繁葉茂。5個月前,這個集團軍剛剛從此地移防山西,成為全軍第一個因改革而進行部署調整的軍級單位。
66年前,朝鮮,這個軍的前輩官兵冒著-41℃的嚴寒,惡戰長津湖10晝夜,全殲美軍“北極熊團”,一舉扭轉朝鮮戰局;
18年前,九江,洪水把大堤撕開了長達57米的決口,前面幾次努力都沒能堵上。危急關頭,上級點名把該集團軍官兵從千里之外調來,他們連續奮戰4晝夜,成功封堵決口……
移防,同樣是一戰;考驗,同樣是軍心。官兵們要離開的,是一座駐守近半個世紀、現有70%以上干部士官安家置業的城市。
我們佇立在這座已進駐了新的部隊的院子,聽嘩嘩作響的楊樹葉講述它們親眼見證的一幕——
2015年12月14日深夜,第一批人裝離營,駐地城市已然入夢;23日早晨,第二批繞城而過,交警以為部隊在正常拉動;27日凌晨,最后一批人員裝備離開駐地,道路兩旁、小樹林里,默默地站滿了軍嫂軍娃……
我們試著體味那一刻沉默在車廂里的官兵的心情,可與當年紅軍離開瑞金時相仿,又與后來解放軍離開西柏坡時相似?
無獨有偶,空軍某導彈營從塞北移防南疆,從都市側畔到邊陲小鎮,駐地一躍千萬里,困難多如萬重山,但官兵們那股子萬里赴戎機的軍人氣概,讓父母妻兒贊嘆,讓兒女情長汗顏。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是毛澤東17歲時寫的詩。
“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改革啟動6個月以來,這詩意化作軍旅之路,一路受軍魂洗禮的人民軍隊,在壯麗山河間上演著改革聞令而動、強軍令出必行的壯闊活劇。
聽黨指揮,一朝承諾于心,三軍踐諾于行。
6、
2月5日,距農歷丙申年春節僅剩3天。浙江舟山軍港,接回了出海309天、航程5.23萬海里的海軍152編隊。
剛剛走出遠海大洋的風浪,東海艦隊保衛處干事李應猛又迎來了人生的風浪。走下舷梯,迎接他的是戰友親人,還有一紙調令:調任剛剛成立5天的東部戰區政治工作部保衛局干事。
其實,還在波峰浪谷間顛簸時,李應猛便接到組織的電話征求去留意見,有4個選項:留在艦隊機關、到基層部隊任職、平職調到戰區機關,最后一個是轉業。當時他只有一句回答:“聽組織的。”其實,他心里對這4個選項有個排序,“去戰區”恰恰排在最后……踏上祖國大地24小時后,他打起背包,告別家人,奔赴南京。
改革強軍,有多少個“李應猛”啊!
這場改革,波及面之廣、之深、之遠,堪稱我軍史上之最。這樣的大潮中,部隊打散、重組、轉隸、撤消,人員調動、遷徙、轉崗、沉浮,波瀾壯闊的改革宏圖下,是一支支部隊的命運、一個個鮮活的人的命運,是這一代中國軍人的抉擇與擔當。
從東南到西北,我們在蘭州見到了西部戰區空軍某通信團工程師雷紅霞,在一個“突然缺了很多男人”的院子里,這位42歲的女軍人淚在心里、笑在臉上。
她的愛人叫劉昕,原蘭空政治部組織處副處長。“單獨二孩”政策出臺后,去年9月雷紅霞再次懷上了孩子。結果沒想到,一紙命令,原蘭空、成空機關合并組建西部戰區空軍,丈夫劉昕奉命分流。
讓老公留還是走?剛懷上的孩子要還是不要?糾結、爭執,多少個不眠夜之后,丈夫的一句話點醒了雷紅霞:“別忘了,你是軍嫂,也是軍人!”
戰爭歲月,炮火硝煙是軍魂的“顯影劑”;和平年代,生活難免“油鹽柴米”,人生卻有“家國大義”!中國軍人,在“大我”與“小我”的考卷上,寫下了無聲而有形的“軍魂”。
面對改革強軍,我們當有這樣的軍魂之憂:當年一路流血、一路犧牲的軍隊來到了前所未有的和平盛世面前,生死威脅遠去,血火熬煎遠去,醉享太平的危險卻撲面而來……
面對改革強軍,我們當有這樣的軍魂之問:當年扛得住子彈洞穿、經得起刀劈火烤的骨頭,當年拖不垮、打不爛的理想信念,在兒女情長、歲月蹉跎面前熔化了幾多鋼、消解了幾多鈣?
面對改革強軍,我們當有這樣的軍魂之思:守住根,才能守住魂;守住魂,才能守住家國己任!
改革大幕開啟6月有余,關于軍魂的暮鼓晨鐘無時不在拷問。答卷如何?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如果要評選2016年度感動中國人物的話,應該屬于:中國軍人。
怎么改都不能改丟“基因”
解放軍報評論員
改革開放之初,“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強調,堅持共產黨領導“這個原則是不能動搖的”,“老祖宗不能丟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改掉的是陳規和弊端,需要牢牢守住的是黨的領導這個“根”。不論怎么改,“基因”不能丟。
事實上,行進在改革之路上的人民軍隊,已經用行動作出了回答。去年年底,陸軍第27集團軍整體從河北移防山西。官兵堅持:營盤可以變,傳統不能丟。百姓看到:千人千車動,搬遷寂無聲。人們驚喜:相隔66年,這支部隊“露宿街頭不擾民”的優良傳統沒有改變,聽黨指揮的根本原則沒有動搖。
聽黨指揮、堅守根本的豈止這一支部隊!面對改革強軍的歷史性任務,全軍上下聞令而動,講紀律、顧大局、明取舍,交出了合格答卷。
恩格斯曾斷言,社會主義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處在社會變革中的人民軍隊,也必須經常變化、不斷變化。但變化中有不變。既要勇于變化,更要守住根本。歷史上,我軍曾經歷過無數變革,每一次變革,都使軍隊政治上更加堅定,作風上更加優良,“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綿沿不絕。三灣改編,形成“支部建在連上”的制度;古田會議,確立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原則方向。正因為守住了根本,所以不論如何變化,都確保了部隊的高度集中統一,確保了我軍軍魂不變、宗旨不變、本色不變。
優良傳統是精神的譜系、制勝的密碼,是人民軍隊的“DNA”。根子上的東西要守住。守不住,軍隊就會失魂落魄;丟掉了,軍隊就會變質變色。國共第二次合作時,國民黨一再提出,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后,取消政治委員和政治機關。其實質就是要我們黨放棄對軍隊的領導權。毛澤東則堅持“要爭黨的兵權,要爭人民的兵權”,告誡大家“在兵權問題上患幼稚病,必定得不到一點東西”。黨的領導,是我軍的“最愛”,敵人的“最怕”。一旦“魂”丟了、“根”拔了,信仰之“鐵”就會銹蝕,精神之“鈣”就會缺失,打起仗來就不戰自潰。
“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改革作為一場深刻的革命,要求變化、追求變化。陳舊的思想觀念、慣性思維必須破除,阻礙戰斗力生成提高的體制障礙必須打破。但改革非改向,變革非變色;原則不能變,根本不能動。更好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更好堅持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更好堅持我軍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改革是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是繼承和發展的辯證統一。改變越是深刻,堅守就越是重要。原則動搖就會不進而退,欲渡黃河冰塞川;守住根本才能激流勇進,直掛云帆濟滄海。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