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網綜合】據青島新聞網消息,海水里也能產稻米!10月12日上午,隨著袁隆平院士領銜的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在李滄區的簽約落戶,標志著青島的“鹽堿地”也可變身“良田”。袁隆平院士表示,將在3年之內,研發出畝產300公斤的海水稻,明年4月播種,明年秋天收獲,讓青島市民代表明年秋天就可以品嘗上海水稻。而袁隆平院士本人每年至少有3個月時間在青島做海水稻研究。
簽約儀式
荒灘變良田 多養活2億人
據青島日報采訪報道,袁隆平表示,之所以要研發“海水稻”,主要考慮到我國耕地資源不多,卻有不少鹽堿地。目前,我國內陸海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有兩億畝具備種植水稻潛力,我國咸水湖泊儲水總量超過淡水湖,“海水稻”研發成功以后,在我國內陸和咸水湖周邊進行產業化推廣潛力巨大,如果可以推廣兩億畝,畝產200-300公斤計算,可增產糧食500億公斤,多養活約兩億人。從國家糧食戰略安全考慮,我們不僅要在畝產上提高產量,還要開發新的可利用土地,所以,考慮試驗種植“海水稻”,將那些不能生產糧食的鹽堿地利用起來。
而據青島新聞網報道,青島有50萬畝鹽堿地,又環擁膠州灣,很適合研究和推廣海水稻。此次在膠州灣北部設立的30畝海水稻科研育種基地,研制成功后,可將這些鹽堿地全部變為良田。
這個研發中心建成以后,將選育出在我國2000萬畝沿海鹽堿地推廣的海水稻品種,每年按1000萬畝推廣增產200萬噸糧食。另外,還可以開展面向全球的海水稻品種輸出,僅東南亞就有3億畝的鹽堿地,糧食增產潛力巨大。
袁隆平在討論稻米
海水稻不咸 礦物含量高
據青島新聞網報道,所謂海水稻是指抗鹽抗堿性水稻(簡稱“海水稻”),就是在現有自然存活的高耐鹽堿性野生稻的基礎上,利用遺傳工程技術,選育出可供產業化推廣的、鹽度不低于1%鹽度海水灌溉條件下、能正常生長且產量能達到200-300公斤/畝的水稻品種。
袁隆平介紹,研發中心將從事耐鹽堿高產水稻、超級雜交稻和高光效應用三個方向的科技成果的轉化,力求3年內,讓耐鹽堿高產水稻畝產量達到300公斤。
另外,由于海水稻是在灘涂生長,海水的微量元素較高,所以海水稻的礦物質含量是比普通稻的含量要高,加上海水稻在惡劣的野生條件下生長,沒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蟲害,其抗病性較強,加上其鹽堿度和耐鹽基因,可以說是天然有機食品。
種植有高招 明年秋天可品嘗
據青島日報報道,研發中心將在30畝地上根據不同鹽堿度分成若干小格子,反復測試耐鹽耐堿性能,將耐鹽耐堿基因選出來進行配組,再試驗再分別選出抗病性優的、營養含量高的等不同種子,就像是先把“媽媽”找出來,再與不同地域的水稻種子進行配組。
張國棟介紹,“‘海水稻’在膠州灣種植,并不是說單純地針對青島的地域特色研發一種‘海水稻’,而是要根據不同緯度、不同海拔等選育出可以在全世界種植的一系列品種,并將一系列品種進行產業化。”
而對于海水稻的種植計劃,張國棟表示將在明年4月播種,秋季收割。在明年秋天,將會收獲第一批海水稻研發成果,屆時會邀請市民代表前去品嘗,并懇請市民提出口感意見。
海水稻發明者為陳日勝 青島非首例產區
事實上,海水稻的發明者是湛江人陳日勝。據羊城晚報報道,陳日勝的海水稻引起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關注,隨后在2014年的10月18日,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馬國輝受袁隆平委派,專程到湛江海水稻發源地考察并為之申請海水稻項目國家立項。
陳日勝在田間看種植的海水稻
據了解,1986年11月,陳日勝發現了可能是生長在鹽堿地里的野生水稻,隨即取下那株野生海水稻的522粒種子開始育種工作。到現在30年的培育、試種過程中,陳日勝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2015年,已經培育海水稻29年的陳日勝將命名為“海稻86”的種子,送到東北三省、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等全國16個省區進行試驗種植,希望培育可在全國各種鹽堿地種植的“海稻”。而今年剛剛成立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并非首例產區。目前海水稻主要在南方種植,想要全面推廣,還需突破75—150公斤/畝的低產量現狀,以及克服南北方土地酸堿度的差異問題。
(觀察者網綜合青島新聞網、青島日報,羊城晚報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