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早晨打開微信,看到革命老人,原國家統計局局長,東方紅網和東方文萃負責人李成瑞同志逝世的消息。雖然我知道李老早已年過九旬,但他去世的消息仍然讓我感到震驚和難過,和李老相識與交往的一幕幕情景,也像過電影一樣展現在眼前。
李老1922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唐縣淑閭村,父親李登魁是抗日烈士。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主席從西柏坡前往北平途中,曾在李登魁的故居留宿。1940年,剛剛19歲的李成瑞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和黨一路相伴走到了今天。和糜集在舊《炎黃春秋》旗下的那些變色龍李銳、杜導正、何方之流不同,我們的李老,一直抱著入黨時原初而純真的共產主義初心,矢志不移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時刻。
初始李老,記得是2003年的夏天,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李老在北航西門外的烏有之鄉書店,做一場關于新中國經濟史的講座。小小的房間里擠滿了人,連樓梯上都坐滿了人。房間里沒有空調,大家個個汗流浹背,李老也不能幸免于酷熱,不斷拭汗,但仍然精神矍鑠,思路清晰。講座結束,我給李老遞了個條子:“有人說,‘毛澤東建國有功,建設有錯,文革有罪’這句話是陳云同志說的,是這樣嗎?”李老看了條子以后表情立刻嚴肅起來,用銳利眼神盯著我,一字一句地說:“這句話是完全錯誤的,而且據我所知,陳云同志根本就沒有說過這樣的話,這是李銳為了污蔑毛主席編造的。”
這次講座之后,見李老的機會就比較多了,也聽說了李老的很多故事。比如李老1980年代曾經擔任國家統計局局長,但他離休后并不特別重視維護和原單位的“關系”。2000年,時任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的邱曉華,領銜搞了一個課題報告發表在《中國信息報》上,文章提出要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收縮”,退出146個工業行業,逐步集中到公共產品領域。讀完此文,李老認為這篇文章有私有化導向,違反了《憲法》。他不顧自己離休多年,拍案而起,要求局里召開一次質詢會議,辯明是非。在當時的時代氛圍下,這樣的“質詢”自然不會有什么結果,邱曉華反而升任了局長。
當年撰文提出對國有經濟應“戰略收縮”升任統計局長的邱曉華,沒過幾年就因腐敗和重婚鋃鐺入獄。
盡管遭到了機關的冷遇,但李老并不沮喪,他預言:“一些人得勢于一時,看起來是龐然大物,最后是紙老虎,這些人最后一定要把自己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果然,沒過幾年,邱曉華就因為腐敗和重婚鋃鐺入獄。
這些年來,李老給我的印象是,不僅有深刻的思想,還有一顆年輕的心,并且始終保持著澎湃的革命激情。2009年,通鋼事件爆發,李老立即予以密切關注,他不僅發起聯名聲援,還以“魏憲民”的筆名創作了一首《維憲小調》,歌頌了通鋼工人制止私有化的斗爭精神,他甚至為通鋼工人制定了接管企業的具體方案。雖然由于客觀原因,這份方案沒有得以實施,但通鋼工人還是給李老寫來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
2011年,以通鋼事件為素材的長篇小說《鋼城》研討會上,年近九旬的李老再次做了慷慨激昂的發言。我在會議現場,親眼目睹老人拒絕別人攙扶,脫去風衣,堅持站著講話,他說:
“我們對前途仍然有信心,這是因為:第一,我們有真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第二,我們有時間,時間會證明我們是對的;第三,我們有群眾。所以,我們在資產階級專政下,在資本主義復辟的條件下,我們經過長期的艱難的斗爭,也可以取得文化革命的勝利。”
通鋼工人制止私有化。
李老不僅是一個革命者,他還是一位杜甫式的、時刻關注人民苦難的詩人,他的五言古詩詩《千人斷指嘆》,表達了對在血汗工廠辛苦勞作的農民工深刻的同情,思想性、藝術性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想,未來李老的詩作一定會和杜甫的《賣炭翁》、《兵車行》一樣,成為千古不朽的傳世名篇。
2011年前后,徐州師范大學孫經先教授對大躍進期間的人口變動問題的研究,成為李老最關心的問題。孫教授經過認真的研究發現,大躍進期間的人口變動,基本是“戶籍人口”的變動,因為當時中國出現了城鄉間的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孫教授的研究,推翻了所謂“餓死三千萬”的歷史謊言,使我們看到了被主流媒體遮蔽的歷史真相。李老對孫教授的研究高度關注,孫教授在北京的幾次學術成果發布會,李老都親臨現場,他向孫教授詳細介紹了相關的歷史情況,對孫教授研究提出了指導性、專業性的意見。孫教授能夠取得今天的研究成果,將楊繼繩駁的啞口無言,應該說和李老的幫助、指導是分不開的。
最后一次見到李老,是在景山公園的一次紅歌會上,李老應現場群眾的熱烈邀請,演唱了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中的選段“只盼著深山出太陽”——我太理解李老演唱這一選段的心情了,他是盼著社會主義再次振興,盼著毛澤東思想的陽光再次普照大地啊!
《繡金匾》是一首抗日戰爭時期流行于陜甘寧邊區后來傳至全國的民歌,其中有一句歌詞,贊揚朱總司令是“革命的老英雄”。我覺得,這句歌詞用在李老身上,也是再合適不過了,李老就是今天的“革命的老英雄”!他雖然去世了,但他堅忍不拔的革命品格,矢志不移的革命理想,將永遠鼓舞我們前進!
李成瑞同志永垂不朽!
附:千人斷指嘆
鏗當復鏗當,機床沖壓忙。
人隨機械動,節拍須準當。
右手喂鐵料,左手取件放。
一秒一往復,秒秒皆緊張。
三萬六千秒,每天十時長。
日久漸麻木,千鈞落指上。
筋骨成爛泥,鮮血濺屋墻。
指指連心痛,痛厥機器旁。
一地“五金鄉”,千人斷指傷。
防護豈費難,機上加遮擋。
區區二千元,老板不肯裝。
官員傍大款,出氣一鼻腔。
熟視竟無睹,聲聲“工作忙”。
傷者償無幾,帶殘回故鄉。
妻兒驚涕淚,老母指上蒼。
復有斷臂者,前來訴衷腸:
斷指誠可嘆,尚有雙臂膀。
今我難耕作,怎獲糊口糧?
曾聞挖煤者,處境更凄惶。
風洞久不修,瓦斯把命戕。
最慘金礦工,訂立“生死狀”。
萬元一條命,買斷無商量。
亡者尸棄野,肉軀飼貪狼。
財源滾滾進,血淚汩汩淌!
我等失指臂,幸得身未亡。
性命雖茍全,痛楚日月長。
先烈入夢來,血照紅旗揚。
奈何紅旗下,主人成羔羊?
狂笑復痛哭,放歌悲亦壯:
鏗當復鏗當,工人有力量!
鏗當復鏗當,東方出太陽!
(此詩是李成瑞同志根據《中國改革報》2003年2月28日刊載的《‘千人斷指’當止》及其他有關材料創作的,于同年8月在全國第17屆中華詩詞研討會上朗誦,后在《中華詩詞》2003年第11期發表)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根據作者微信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
網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