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文章《大野內一弟子增岡到華為輔導精益生產》發表后,收到不少評論,很有價值。評論與回應,感觸與激發,話頭與參悟,構成一首思維激蕩的交響樂,不經意間你已經在一個維度上走得很深入,又很遼闊。摘要如下,以饗讀者。
增岡范夫最怕帶著普世絕活進棺材
@阿拉丁神燈丫兒: 增剛范夫,七十八歲,身患兩種癌癥,但樂觀開朗,抓緊一切時間培養年輕人,生怕自己一生所學跟著自己進了棺材。
我的回應:感恩提供增岡范夫的全名和在華為的照片。華為,沒有忘記一個曾經幫過華為的老人。增岡范夫,確實代表了日本匠人的傳承渴望。他們有著普世價值的絕活,他們要傳承給所有有需要的公司。真正的匠人,是不分國界、不分種族的。這也是我接觸日本老人的深切感受。河田信老教授,就曾經手把手地教我,該怎樣去拓展地頭力理論的詮釋。巨匠內心深處,一直想著如何傳承他們的絕活!年輕人,抓住機會!
增岡范夫在華為現場所說的話,是傳世的經典:
“不要用筆寫建議,不要用想法做決定,親自去做。你在現場一用頭腦思考就錯了,要學會直面事實用直覺拿出辦法”。
“不要等到完美,行動最重要。你工作時一定要有個最終成果最完美的畫面,如果達不到最好的,也可以有個次好的畫面,你就沖著這個畫面去努力”。
確實,現場一用頭腦思考就錯了!讓知見死,讓空性活,啟用直覺力,頭拱地無窮的可能性就會敞開大門。
毛呂俊郎:“無人無錢無場地無理由”
@余三力 :毛呂俊朗老師現在輔導我們公司,他反復強調,“無人無錢無場地無理由”地去開展精益生產!讓我們理解了為什么日本彈丸之地成為經濟強國!為什么日本有那么多的百年企業! 任老板的磨好豆腐與精益生產一脈相承!
我問:毛呂俊郎先生很厲害。據王萬翎說,后期華為精益輔導,多是年輕的毛呂俊郎在華為現場活動。可以說是增岡范夫先生帶出來的弟子。請您說說毛呂俊郎先生的“無人無錢無場地無理由”,具體怎么理解?
@余三立 :很多企業在開展精益改善時,總是提出“再加幾個人就怎樣或再購置設備就怎樣或再擴充場地就怎樣或找各種各樣的理由”。而精益改善是不增加人不增加資金不增加場地不講理由且要效率提升一倍周期縮短一半不良降低為零!所以,要“無人無錢無場地無理由地”去干!干!干!
我回應:感恩分享!無人無錢無場地無理由地——一種無條件的勇猛精進,一種不增加任何資源也要把精進做到極致的信心,一種勇于向自己深處的懶惰開刀的毅勇。
@黃濱 ~透明連接物流~易流:我理解毛呂老師反復強調,“無人無錢無場地無理由”地去開展精益生產!這句話的含義:實踐精益,有條件要干,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干。進一步思考,當精益成為人的自覺意識,把工作做到更高的水準,并不一定意味成本上有更大支出,需要更高級的設備和條件。人的能動性是第一要素。
我的回應:很棒的詮釋!精益生產,關鍵是要把人的自覺意識給激發出來。很有點“是人不要管,用管不是人”的味道。
華為落地精益還不到位
@朱相鵬?:“其實華為并沒有真正貫徹好老先生的精益提議,比如,把柜子吊起來安裝等。個中有很多原因,值得深入研究。精益生產是個專業活,不僅要理念,更需要體系和方法去落地”。
我的回應:很不錯的反思和覺醒。精益生產,為挖掘人的潛能開發出一系列流程和守則。比如站著操作,可以調動全身的能量;可視化目標,可視化愿景;吊柜安裝,不留死角;班前目標會,班后體驗談等等。這些重要的細節和儀式,是塑造一種精益生產的場域,讓人們前進到當下,放空心思,一心一意為目標。
作為華為員工的您與@王萬翎?于今對精益生產仍有如此深刻的認識,也算是滲透到潛意識中去了。可能這才是精益生產有效性的出口。流程與過程的嚴格化、精益化,是達成目標的方法。關鍵是要抬頭看路,要看到最終客戶的需求。任正非一直強調要把豆腐磨好,或許也是這個意識。
人都有兩個自己
@翻江倒@海榮@宗耀祖:“人都有兩個自己,一個精神世界崇尚的美好畫面,一個受地球引力只能是當下腳踩大地層層受阻的肉軀,或者說美好藍圖實現(變現)的載體!所謂天知我知地知,即未來,當下,過去!只要不自欺,定不欺人,更不被欺,結結實實,頭拱地,全神貫注,精益求精圓滿現場,一個點一個點攻破然后連接成未來果實”!
我的回應:“回到地頭,頭拱地拿出絕活”,是精益生產的魂。增岡范夫在華為第一次亮相,不說任何理念,就直接去現場。這個行為本身就有著很深的道理。增岡范夫找到了豐田生產方式的地頭。只有在地頭上,才可以頭拱地拿出與眾不同的絕活。現在太多人,想離開地頭,想飛上天去拿出不同凡響的產品來,就有點自負小我的貪婪和幻想了。
可視化的愿景是調動潛能回到愿景的家
@一湖棲心 寧靜時牢牢記住,可視化未來的愿景。行動時用那顆未來之心,牢牢釘在現場,調動所有的潛能想盡一切辦法實現、回到愿景的家。不要被當下的種種現實的困難,滋生的情緒欲望,過往的經驗、知識、框架所羈絆。如果那愿景真的是你的家,就算痛苦的一次次流淚,就算沒有一件行李,你也要帶上那顆心,邁開腿,不顧一切的回到家的懷抱……
我的回應:把愿景轉化為可視化畫面,那是你的家,那是你的生命,拿著命入股你的愿景,激發起你的英雄基因,勇猛精進出絕活。當下的絕活,就是你全部的生命。
@黃濱 ~透明連接物流~易流 “很深刻,但要領悟。需要沖出概念的蕃籬,回歸到不受束縛的純樸之心”。
我的回應:回歸不受束縛的純樸之心,最為重要。那可如如不動的純樸之心,是可以鏈接天地萬物能量場的心。
@朱鐸先 “精益生產是一種現場文化,與王老師地頭力思想異曲同工。都值得好好學習丶體會”。
我的回應:贊成!精益生產是一種現場文化,地頭力是一種當下發力的文化。精益生產強調勇猛精進具體的形態和心態,地頭力則強調為著絕活,地頭發力的瞬間能量場。
一頓飯過去了,精益之魂留下了
@信 侯劍鋒 Jeff 睿韜 “去年和育琨老師還有萬翎等朋友深圳聚會仍歷歷在目。育琨老師引導下,大家談精益,聊三體,暢所欲言,更有美酒佳茗相伴,爽啊!”
我的回應:劍鋒兄兩次特別從廣州趕到深圳,備好美酒茗茶,邀上眾多知性美女,大家放松愉悅,心無約束地在三體、精益、生命、創業、志趣、世相中穿越,好不愜意!思想在輕松的跳躍中激蕩,心靈在空無所空中鏈接。感恩陪伴!感恩盛情!感恩每一個人!
王育琨
原文:《大野內一弟子增岡范夫到華為輔導精益生產》
20世紀50年代,大野內一在豐田喜一郎領導下創立豐田生產方式,一直風靡世界,是各國公司學習的經典。當然也吸引了華為的目光。2000年代初,華為重金請大野內一的嫡傳弟子增岡范夫,到華為輔導精益生產。筆者有幸與當時陪同增岡先生的華為員工王萬翎交流,感受到非比尋常的啟發。
年輕知性的王萬翎說,十幾年前,豐田方式的創立者大野內一的弟子增岡范夫帶領一個后生毛呂俊郎到華為,由她接待陪同。
老人家到了華為。華為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增岡范夫被介紹完后,請他亮相講話。通常這是個申明大義做廣告抓住現場人心的好時機,可是增岡范夫先生卻說:“好吧,我們現在去現場吧!”
到了現場,增岡范夫和毛呂俊郎便具體指點操作臺的擺放整潔,提出要求讓操作員站起來操作。大家不習慣,高薪聘請的顧問不是指揮操作工吧?而老人不管你心里想什么。他的魂在操作崗位的擺布上。他笑笑請一個年輕一點員工先站起來操作看看。說理沒用!只有行為!那個員工站起來干了一會兒,感覺挺舒展。幾個月下去,大家都可以站起來了。增岡范夫先生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王萬翎應我要求,近期翻開當時的筆記,發現老先生講的句句在理,只是當時的她還太年輕不理解罷了。王萬翎印象深刻的是兩個點:
“不要用筆寫建議,不要用想法做決定,親自去做。你在現場一用頭腦思考就錯了,要學會直面事實用直覺拿出辦法”。
“不要等到完美,行動最重要。你工作時一定要有個最終成果最完美的畫面,如果達不到最好的,也可以有個次好的畫面,你就沖著這個畫面去努力”。
大野內一創立的豐田方式馳名世界,核心就是“答案永遠在現場”,“現在的做法是最壞的!”我曾經專赴豐田汽車考察一周,回來后寫了一本專著《答案永遠在現場》,由稻盛和夫作序。大野內一的哲學基礎很扎實。他的弟子增岡說的這兩個點很究竟:
第一,基于對現場真問題的直覺第一念作出判斷。需要你放下所執,變成一個活人,而不是一個拿著既定的知見去框死活潑潑新發生的“活死人”。讓知見死,讓空性活,這是生命覺性的試金石。
第二,你要有未來一個清晰的畫面,你必須由未來前進到當下,安于頭拱地往前走。你所有內在品質才有一個量化的出口,你內在的價值才會找到載體,你的尊嚴才得以確立。
未來的夢想,未來的圖畫,未來的果的,那是一個發端,那是你立志要去到的地方,那是你發愿要取得的成果。你必須有清晰的未來的畫面,同時不能停在那里。
為了當下現場出絕活,你必須從未的畫面前進到當下,從未來前進到當下該做的事。當下該做的事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你為了要做好當下的事,還必須從當下前進到過去,前進到導致今天結果的因。于是,你才是一個可以把顫抖意識、整體意識、良性意識三重意識貫通的人,你才可以做好當下的絕活。增岡先生提出了現場管理的魂魄,也是地頭力的一條法則:
地頭力法則:現場一用頭腦思考就錯了!讓知見死,讓空性活,啟用直覺力,頭拱地無窮的可能性就會敞開大門。
這條法則包含若干地頭力品質:你必須從未的畫面前進到當下,從當下前進到過去。不用頭腦思考,讓知見死,讓空性活,敬畏無窮性,直覺力,頭拱地,轉識成智,等等。
喬布斯、稻盛和夫、任正非、劉永行、孫正義、馬云、馬化騰、李東生、聶圣哲等企業家,對行業未來的圖畫有一種穿透力的直覺,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偏愛。以至于無論眼前有多少困難,他們都無所顧忌。在頭拱地往前走的過程中,新的可能性不斷涌現,未來的畫面日漸清晰。在人們日后盛贊他們洞徹未來的壯舉時,卻少有人注意他們默默無聞、被人嘲諷為愚蠢傻子的尷尬經歷。所幸,他們無視那些嘲諷,他們無視公眾輿論,他們不通過周圍人的視角看世界。他們都凝神定志帶著愛去工作,在一些人們不經意的小事上花費心思,傾注全部的注意力,誰知道卻常常鏈接到未來的一副大畫面。
微信就是這樣的一種產品。當初騰訊收購張小龍,并不是因為他有微信產品,誰知道它未來會怎么樣?而是因為張小龍他們這個團隊在其他方面有些影響。于是馬化騰就拍板花4000萬元把張小龍團隊收購過來。可是,過來后才發現,那些產品的知識產權,并不在張小龍手上。騰訊內部頓時有些被騙了的感覺。誰知,不出面解釋的張小龍,只醉心于他的微信研發。沒有人知道微信是什么,張小龍自己也說不清楚微信未來的趨勢是什么。
但是他確信:“哥做的不是產品,哥做的是發揮潛力的自由。”他在日記中還寫到:“人要成功很難,比成功更難的是,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偶然的”。“Think Different!我經常用這句話來提醒自己,我沒有喬老爺的才,一定不能因為要think different而走火入魔”。
張小龍的日記充盈著覺性。那是潛意識無拘無束的流淌,而又分分鐘有深刻的自省。有魂的人鑄造有魂的產品。果不其然,微信一出世,整個互聯網幾乎都被顛覆了,被顛覆的還有各種各樣的實體產業和全方位的經營管理。以至于后來馬化騰都嚇出了一身冷汗:假如微信是其他公司開發出來的,那現在的騰訊還有存在的價值嗎?
人的一生是由很多點構成。這些點,先是零零散散,互不相連。這些跳躍似乎沒什么邏輯。但是,隨著歲月和經歷的積淀,這些離散的點漸漸連成了線,最后成了片,都成了一個人能走到今天的一部分。有句話說,任何經歷都是可貴的,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不管是學業還是職業,在生涯剛開始的時候,跳躍性地發展,從一個離散點到另一個,從一個專業進入另一個,不見得是件壞事。
“當下難,意識牽,究竟苦”。這九個字,刻畫了每個人、每個公司或多或少都面臨著的窘況。未來的不確定性,當下不可戰勝的困難,百般情緒的牽扯,完美與湊合的苦斗,每每幾乎讓人喪失生存的勇氣。在每個當下勇猛精進,因為那些不經意的小事有可能連接著未來的大畫面!來源:上海證券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