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主戰裝備更新換代的完成,中國空軍開始著眼于向戰略空軍轉型,這正是運20大型運輸機僅用8年時間就完成研制的關鍵原因。中國空軍要成為戰略空軍,需要多少架運20?
一、美國和俄羅斯空軍,他們都有多少大飛機?
1.美國空軍有多少大飛機?俄羅斯的3倍、超過中國20倍 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龐大的空軍力量,而且這支力量一直以全球性的戰略進攻為建設核心。與之相應的,美國空軍的大飛機(包括運輸機、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等等)數量也遙遙領先于世界上的任何其他國家。
截止2011年的時候,美國空軍擁有超過582架大飛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100噸)。其中運輸機包括6架最大起飛重量115.6噸的C-32(基于波音757-200);94架最大起飛重量379.6噸的C5戰略運輸機;212架(總采購計劃223架)最大起飛重量272噸的C17戰略運輸機。
而在大型特種機上,E-3(基于波音707平臺)大型預警機一共32架;E-4(基于波音747)空中指揮中心一共4架;基于C-135(波音707家族軍用衍生型號)家族的大型偵察/指揮/電子類型飛機,包括OC、RC等型號在內共計29架。
加油機方面,美國空軍擁有59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267.6噸的KC-10(基于麥道DC-10平臺)加油機;404架最大起飛重量146噸的KC-135(與波音707同系列)加油機。
預警機、大型電子偵察機等支援飛機在現代空軍中的作用與作戰飛機一樣重要。
2.俄羅斯空軍有多少大飛機?超過中國7倍 在解體前時代,蘇聯擁有一支規模非常龐大的空中力量;在解體以后,俄羅斯繼承了其中大部分遺產。由安-124和伊爾76為核心骨干力量支撐起的空中運輸能力,至今屬于世界前列,并為俄羅斯干涉、扭轉敘利亞局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俄羅斯有超過194架大飛機。
目前俄羅斯的各類運輸機一共有353架,其中有76架安-24/26(中國仿制機型運7)小型運輸機,50架安-12(中國仿制機型運8)中型運輸機。而大型運輸機則包括17架最大起飛重量為392-402噸的安-124戰略運輸機,超過171架(有一筆39架訂單,但不清楚目前已交付數量)最大起飛重量在170-190噸的伊爾76戰術運輸機。
包括各型特種飛機在內,目前俄羅斯空軍主要有25架基于伊爾76平臺的A-50系列大型預警機;20架基于伊爾76平臺的伊爾-78系列空中加油機。另外有數量不明、基于中大型客機平臺的偵察和電子戰類機型,比如基于圖154和圖214的一些型號。
二、美軍和俄羅斯空軍,為什么要那么多大飛機?
1.沒有預警機,想當睜眼瞎?不管是打架還是打仗,最基本的要素總是共通的——至少得先看得見敵人在哪里,不然就只能挨打。空軍來要遠距離發現敵人必須依靠大口徑、大功率的雷達;對于國土狹小、而且只想著看家的軍隊,探測、預警和指揮,可以通過地面的雷達防空系統和指揮中心滿足。
而對于那些領土寬廣(不可能在所有方向都密布地面雷達系統),或者是有意圖、有能力在境外實施軍事干涉的國家,就必須要有大型電子預警機,把大型雷達和指揮中心都搬到天上。這樣才能伴隨在戰斗機等戰術飛機后方,可靠的探測前方戰區的空中形勢變化,并下達準確可靠的指揮命令,調度前方的戰斗機參與戰斗。
這種功能是戰斗機自身雷達所完全無法取代的,無論是在天線口徑大小(蘇27這樣機頭直徑大的出格的戰斗機,天線直徑也就1000毫米)、天線布置形式(戰斗機雷達只能探測前方錐形區域,無法360度環視四周)、搭載空勤人員數量(中小型戰術飛機最多4個人了不起了),都遠遠不能滿足要求。
其余的偵察機、電子機在道理上也與此相近。沒有戰斗機固然這空戰不用打了,但是沒有可靠的偵察指揮引導體系,戰斗機上了天往哪打都不知道,一盤散沙的結果必然就是被人當火雞屠殺;這一方面90年代以來,那些裝備俄式戰機的國家在北約空軍面前的下場就是明證。
2.沒有多架大型加油機,還想組織大編隊遠距離作戰?戰斗機等戰術飛機本身受到噸位、外形、發動機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在滯空時間和航程上其實都很有限——尤其是在戰時掛滿武器彈藥以后。一旦碰上大編隊遠程作戰,那就必然要遭遇一大堆的問題:要等待其它飛機飛過來匯合,要保持待命狀態等待上級的作戰指令。如果沒有空中加油機的支持,很多內部載油少、油耗高、起飛早的機種,甚至等不及行動就必須返航,戰斗組織安排只能提前流產。
同樣的問題也困擾著作戰過程:戰術飛機打開全加力進行高機動飛行的時候,幾分鐘就能燒光全機燃油——而在實戰中,燃油消耗量是很難控制的。只有后方空域有大量加油機存在的情況下,才能支撐起前方戰術飛機的持續作戰時間和機動能力。
美軍還有相當多的C130平臺的加油機,因為最大起飛重量不到100噸,沒算進本文的582架里。
實際上這也是艦載機打岸基飛機最有優勢的地方,借助航母的高速機動能力,它能夠始終在岸基飛機作戰半徑邊緣進行對峙和交戰。岸基飛機在這種情況下根本沒有辦法和艦載機糾纏,短暫停留就必須回去,否則必然墜海。
在90年代以來的實戰和演習中,美國曾不止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戰斗機在跨洋作戰的過程中出現戰損(燃油泄露)或者故障,最后依靠加油機一邊維持加油飛行、甚至是依靠硬加油管的高強度連接,直接把戰斗機跨洋拖回基地附近成功降落。
3.沒有運輸機,戰斗機出境駐扎就是廢物。戰斗機是一種真正“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嬌氣裝備,一架三代戰斗機,標準壽命從日歷時間來說不過20-30年,從飛行壽命看短則2000小時(蘇27基本型),長則5000-6000小時。按6000小時/30年計算,每年也就是飛上200小時左右;而地面上的檢測、維護時間,則遠遠超過200小時。
除了耗費時間驚人以外,戰斗機本身需要非常的人手和器材才能完成日常和戰斗任務的維護、準備。以蘇27為例,它地面保障車輛包括充氣車(氧氣以及氮氣)、電源車(地面提供電力以開啟機載設備,方便維護檢查)、油泵車、空調車(給飛機內部通干冷空氣,保證地面氣動不會燒毀機載設備,同時可以祛濕以減輕內部結構和設備腐蝕)、牽引車、加油車(兼具抽油功能)、掛彈車、各類其它專用檢測車輛。
沒有了這些車輛和相關的操作人員,飛行員上天吸不了氧氣(現在仍然有非常多三代機未安裝分子篩)、油箱沒有氮氣可以加壓、飛機無法在地面檢查設備故障、甚至連燃油都加不進去,還打什么仗?當然,蘇27飛機繼承了蘇俄技術裝備后勤保障設計上復雜低效的特征,需要的物力和人力遠高于西方機種。
但哪怕是美國飛機,也不能在沒有地面保障體系的情況下發揮戰斗力。戰斗機飛得再快,維護保障車輛、彈藥、備件、人員的部署速度跟不上,戰斗力也只限于剛剛飛過去那會兒隨身帶的幾枚導彈。
只有運輸機,才能攜帶這些關鍵的支持體系,與戰斗機完成同步的遠距離部署。目前來說,F16在部署24架飛機時,需要18個架次的C141運輸機來運送保障設備、資料、人員;18架F15大概需要16個架次C141;18架F22大概需要7.8架次C141。而24架F35,則是8架次的C17。
三:中國現在有多少大飛機?搞戰略空軍到底需要多少大飛機?
1.中國空軍有多少大飛機?僅有不到30架 在運20以前,中國沒有獨立自主研制的運輸機型,基于安-12引進項目的運8已經是當時中國最大的運輸機了,但最大起飛重量僅有60噸左右,而且產能還非常的低。根據國外統計,中國現在服役的大飛機數量,除去數量不明、但肯定還極其有限的運20以外,共計26架。
中國目前運8全系列(包括換湯不換藥的改型運9)在50架左右。目前在國內作為關鍵空運力量的,是17架引進自俄羅斯的伊爾76大型戰術運輸機。而C5/C17/安124這樣的戰略運輸機,中國的數量是零,一架也沒有。
我國還在運8基礎上發展了運9中型運輸機,但性能肯定不如大型運輸機。
在特種機上,大飛機平臺數量不足對于中國的局限性更加嚴重。空警2000這樣基于伊爾76平臺的大型預警機中國只有4、5架,有若干家架基于圖154的大型電子飛機。伊爾78加油機,中國向烏克蘭訂購了3架。
剩下的18架基于轟六、而且還是渦噴8發動機的老轟六平臺生產的轟油6,起飛噸位遠低于100噸根本不算大飛機,帶的油燒而且自身巡航效率低、油耗奇高,幾乎只具備普及訓練的價值。
我國擁有世界一流的空警2000預警機,但受限于伊爾76數量不足,一直難以鋪開裝備。
我國現役轟油6空中加油機由于載油少、自身耗油率高,只能給殲10等中型戰斗機供油。
2.中國需要多少運20? 中國如果要建設戰略空軍,各機種比例結構只能看齊美國:一方面俄羅斯空軍的戰略能力遠不及美國,另一方面在蘇聯解體以后,由于烏克蘭分離、原有航空工業被撕裂,俄羅斯制造大飛機的能力幾乎喪失殆盡,安-124無法自產,伊爾-76制造產能極其低下。
在2011年的統計數據中,美國空軍同時保有2026架戰斗機和攻擊機,戰略轟炸機162架,它們是承擔起最主要對空、對地作戰任務的機種。
在這些飛機與大飛機的比例上,美國空軍達到了3.76:1的程度,也就是不到4架作戰飛機對應一架大飛機。
而從總數上看,5584架美國空軍飛機對應582架大飛機,基本上9架其它所有類型飛機對應1架大飛機。
國內目前并沒有運20以外能交付軍用的大飛機,300/400噸級戰略運輸機項目尚未啟動,C929目前仍在方案論證階段,因此所有大運輸機、大飛機平臺任務,都要全部落在運20身上。
以國內目前超過3300架飛機的空軍規模來說,運20至少要超過300架才能比較好的支撐起中國空軍向戰略空軍轉型的需求。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