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并不太出色知識儲備中,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只有兩支軍隊明文規定過現役軍人不準著軍裝上街。
其中一支軍隊是埃及軍隊。當時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后,由于埃及軍隊在戰場上表現極渣,戰爭一打就一潰涂地,丟失了極為重要的領土西奈半島。此戰之后,埃軍臉面掃地逼格盡失,受到國內各界的極度鄙視,甚至發生過官兵著軍裝上街后被老百姓圍觀毆打謾罵的情況。有鑒于軍民關系如此嚴峻,于是埃及軍隊就有上街不能著軍裝的規定。當然埃軍官兵自己明白,這是個令人不齒并迫于無奈的規定。
而彼時,亞洲另一頭的一個國家軍人應該會是埃軍極度羨慕的對象。那時,有一位年輕陽光愛幫助他人的士兵剛剛殉職不久,這片土地上涌動著向這名士兵學習的熱潮。那時,每一名穿著軍裝的軍人身上似乎都映襯著那名士兵的微笑,而“為人民服務”也成為了他們深入骨髓的自覺。受此影響,當時的軍裝是年輕人們最熱衷最流行的衣著服飾,“吃菜要吃白菜心,嫁人要嫁解放軍”的流行語,也成了老百姓發自肺腑的對這支軍隊官兵的熱愛。當然對軍人自身來說,這是對這個職業榮譽感爆棚的源泉。我們能想象當時一個軍人一身軍裝走在大街上,會受到來百姓愛戴和年青人羨慕的眼光,這一定令他非常非常驕傲。
我前面是不是沒說另一支明文規定現役軍人不準著軍裝上街的軍隊?是的,不用奇怪,另一支不準著軍裝上街的軍隊就是這支軍隊——中國人民解放軍。2002年解放軍四總部出臺新修訂的《內務條令》,明文規定:軍人非因公外出,應當著便服。這句規定幾乎禁止了絕大多數軍人身著軍裝出現在軍營和訓練場以外的場景。當年一身軍裝做好事的雷鋒無論如何不會想到,他犧牲四十年后,他那種“好人好事”的方式在某種程度已經成為違反條令的行為,令人唏噓。
為什么這支曾經那樣備受贊譽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會實行淪落到歷史最差時埃軍相類似的規定?有關部門當然會振振有詞說出若干理由,其實我不想爭辯啥,我只想說我和軍裝的故事。
我小的時候實在云南一座軍營里長大的,那時候南方邊陲的硝煙依然彌漫,父親也上了戰場。由于他很長時間不在家里,于是在我幼小記憶中,父親這個概念是模糊的。終于有一天,父親和他的戰友們有次從戰場上回到營區。我記得,那天,他們穿著整齊的軍裝,軍容嚴整,口號嘹亮。母親抱著我擠在人群中看著汽車載著士兵們魚貫歸來,淚流滿面。而老百姓們也興高采烈群情振奮:“看,我們的隊伍打贏歸來了。”
其實我爸是個挺溫柔的人,但很奇怪,穿上軍裝他立馬就變成勇敢威武的英雄。他回來時那一個場景在我生命中永生難忘。很多年以后我爸給我說,那場仗其實挺殘酷,他很多戰友都回不來了,他們在貓耳洞里待的其實也很狼狽邋遢。但凱旋那天,所有活著的人都把軍裝洗凈穿上,整潔無比——因為他們想讓老百姓看見,他們是用這樣光鮮無比的形象用鮮血捍衛了祖國。
嗯,是的,軍人穿軍裝一定是要給老百姓看的,因為軍裝代表了一種天然的使命。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個故事。
打完仗不久我爸便轉業回了老家,一個小縣城。地方的工作收入并不高,所以偶爾,母親會利用空閑時間出遠門到省城去進些貨賣補貼家用。那時候交通不便,老家到省城要坐5、6個小時長途公交。有一次,我跟著母親一起坐車。那種老式的長途車又擠又悶,恍惚中,有個矮個子海軍軍裝也擠上車坐在了最后。去省城的旅途悶熱而又漫長,鼾聲此起彼伏。不知什么時候,車突然停下來,然后從車門上來個滿臉橫肉彪形大漢,右手插在兜里,兜里似乎有個長長的東西。經歷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應該對“車匪路霸”這個詞印象深刻。不錯,這個人就是,他兜里玩弄的,是一把刀。危險已經來臨,有些人察覺到了一臉驚恐,有些人渾然不知還在酣睡。突然,那個小個子軍裝突然站起,一臉怒氣的盯著那人。那一刻,我突然知道了目光如劍這個詞的含義,因為幾秒之后,那個滿臉橫肉的大漢便悻悻的退下車去。
旅行得以平安的繼續,車廂內的鼾聲仍然持續著,但知道發生了什么的人們紛紛朝這個小個子軍裝投去了傾佩的目光,因為他的存在令人們感到了安全。軍裝小個子卻一下子臉紅了,悄悄的縮回了座位。我猜也許他本來就是個靦腆的人。
嗯,是的,軍人穿軍裝是要給所有心存邪惡的人看的,因為軍裝代表一種強大的威嚴。這是我想說的第二個故事。
終于有一天,我長大了。按照父母的愿望,我進入南方的一所軍校,成為了一名軍人。軍校的生活緊張而又壓抑,和同齡人比,我們會缺少很多生活的樂趣。
終于迎來了第一個軍校寒假。放假離校之前,母親專門打來電話叮囑,讓我穿軍裝回來。說實話我覺得挺傻逼,本來就一個紅牌沒啥值得顯擺,但終究拗不過母親,于是穿著軍裝出發了。坐火車那天大街上人特別多,發車時間還早,我走在的大街上,享受著告別已久的城市喧鬧。正當我急迫的走著的時候,迎面一位顫顫巍巍老人,突然眼神迷離,然后就在我眼前重重的摔倒在地。
是的,我碰到老人在我面前摔倒了。當時,已經有了無數關于碰瓷的傳說,也有無數媒體暗示告誡倒地的老人不能扶。當這一幕發生的時候,一些身邊的人迅速躲開,遠遠地望著那位在冰冷地面上痛苦的老人或者看都不看一眼就從他身邊走過。而如果我不是穿軍裝,按照我本來的性格,也許真的會一樣做個看客。你相信嗎?可穿著這身軍裝,我就覺得有無數目光在盯著我,那些目光中有雷鋒,有張思德,有黃繼光,也有現場的老百姓們。于是我獨自走上去,扶起了老人到一邊的坐下,然后找到老人的手機撥打了120和他最經常聯系的電話。
老人家人很快就趕來了,隨后急救車也趕來了。老人的家屬抓著我的手感激涕零:原來老人有嚴重的心腦系統疾病,經常暈厥。他們表示了感謝,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是的,你以為會有訛詐,我也做好了準備面對訛詐,但當我鼓起勇氣去面對時,我發現,原來有良知的人還是占這個世界的大多數。感謝身上的軍裝給我嘗試的勇氣,感謝這次嘗試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其實仍然美好。
后來坐了40個小時的火車,我終于回來家。母親看到一身軍裝的我,第一次在我面前激動的涕不成聲。她夸我太帥了,比我爸當年都帥。我信。
嗯,是的,軍人穿軍裝也是給自己看的,因為軍裝還會給我們一種責任、一種榮耀、一種力量還有一種信仰,只有軍人才能感到。這是我想說的第三件事。
1973年10月,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的埃軍成功突襲了西奈半島上的以色列軍隊,打破了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并在這場戰爭結束后,恢復了埃及的完整領土。戰后,埃軍取消了不許穿軍裝的規定,終于得以揚眉吐氣穿著軍裝走在大街之上。
2016年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布《關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提出“構建體現軍事職業特點、增強軍人榮譽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體系”。也許,我覺得,有些東西是時候應該改變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