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紀念“九一八”:我們的民族精神不可再沉淪!
點擊:3708  作者:@進擊的熊爸爸    來源:共青團中央  發布時間:2016-09-18 10:18:59

 

           

我在搜索框里輸入"九一八事變中日兵力對比,反饋回的數字令我萬分驚訝:

1931918日當天,駐沈陽的中國軍隊有步兵、裝甲兵、軍校學員、警戒部隊共計1.2人,裝備有坦克、裝甲車、各型火炮和歐洲進口的先進輕武器,當時中國最強大的一支空軍也駐扎沈陽,擁有各型飛機265。無論從什么方面去評判,這都是一支不容小覷的武裝力量。

而發動事變的日軍有多少呢?據載,當日進攻北大營的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擁有兵力600余人,普遍僅裝備有步槍、機槍等輕武器。唯一的兩門大口徑火炮還是臨近才偷偷運抵的,炮彈不充裕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引信,以致這些炮彈落在北大營里面時,大部分是啞彈,并無殺傷力。

600人去進攻20倍兵力于己的敵國大城市,可能成功么?就算是那時參與事變日本軍人也承認:這幾乎是一場毫無勝算的豪賭。

然而,6個小時后,擁有8000余駐防兵力的北大營陷落。

8個小時后,整個沈陽城陷落。

據載,當日本士兵躡手躡腳打開中國軍隊武器庫和兵工廠大門時,被堆積如山的武器彈藥驚得合不攏嘴:迫擊炮和各種口徑大炮3019門,坦克和裝甲車26輛,各式機關槍5864挺,各種步槍和手槍118206支,數不清的彈藥……

這些武器,足以武裝一支20萬人的亞洲先進水平軍隊——而當時整個日本全國陸軍的總兵力,也就是23萬左右。

豪賭者最終付出的全部代價是,僅僅傷亡24人。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占領了相當于日本國土面積三倍多的土地。這片土地當時占中國經濟總量一半左右,工農業資源極為豐富,工業基礎在整個亞洲來看也頗為優越。

這極大擴充了日本的國家實力,同時使日本軍人們的胃口越來越大,侵略中國的步伐更加急不可耐起來。

有幾組數字,能粗線條地描述這場事變為我們國家帶來的沉重后果:

日軍當年從東三省的中國銀行掠走銀元1億、黃金16萬斤;

日軍所占領的沈陽兵工廠,擁有機器8000余臺、工人近2萬人,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之一,可以生產從220毫米重炮到裝甲車,以及各型火炮、槍械、彈藥,其三個月的槍械火炮產量就可以裝備1個日軍師團;

日軍先后從東北掠走煤二億二千三百萬噸,生鐵一千一百萬噸,鋼五百八十萬噸,木材1.4億立方米,糧食1.2億噸……

從東北搶走的金銀,最終成為日本擴軍備戰的軍費;

從沈陽兵工廠生產的武器,最終成為日本兵屠戮我同胞的兇器;

從東北掠去的各類物資,最終成為支撐日本全面侵華乃至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重要物資基礎。

我們曾試想,如果當年沒有不抵抗的命令,如果中國軍隊奮起反抗,那一小撮豪賭者的豪賭是否就能成功?如果中國沒有失去東北,而是利用東北的資源充實國家實力,那么日本可還有膽量和實力,挑起滅亡整個中國的戰爭?

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1931918日起,日本開始了其滅亡中國的步驟,此后14年的侵華戰爭中,中國26省、1500余縣市、600余萬平方公里國土淪喪,軍民死傷2000……

國歌歌詞里唱: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正是那個時代的真實寫照!

我們聲討日本侵略者的貪婪無恥、陰險狡詐、兇殘成性,痛罵國民政府和軍閥的喪權辱國、奴顏婢膝、軟弱無能。

我們會為不抵抗政策所痛心、悲憤、長嘆、揮淚。

但偶爾我們也會有疑問:為什么九一八就這么輕易發生了?為什么當時的中國會孱弱怯懦到如此程度?

蔣介石的理由是,中日實力懸殊太大,攘外須先安內,中國尚未做好抗戰準備,且張學良是地方軍閥,和南京政府離心離德,不聽指揮,還有就是輕信了國聯。

張學良的理由是,日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蔣介石國民政府不給錢、不給武器彈藥、不給援兵,支持不力,讓東北軍獨自去拉仇恨擔傷害,所以不想做無畏的犧牲。

蔣介石與張學良

面對這兩條理由,策劃九一八事變的日本關東軍參謀石原莞爾表示笑而不語。

據記載,石原莞爾在策劃九一八事變以前,曾花了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進行考察。考察之后,石原向他的關東軍同僚夸下海口:只要有三千精兵,甚至只裝備竹刀都能占領東北。

可以想象,石原此話一出口,同僚們必是懷疑的。當時在東北的中國軍隊足足有三四十萬人,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而日本關東軍總共才不到2萬。

九一八后,日本兵不血刃就占領了整個東北,幾乎就是石原所夸口的那樣。

石原不可能預測到中國軍隊統帥會第一時間發布不抵抗命令,更不能預測到這支紀律觀念一向不怎么嚴的中國軍隊,居然全部都能不打折扣地執行這道命令。

但石原卻看清了一點:在東北的中國軍隊,從統帥到士兵,都存在著深深的恐日情緒,并已喪失了民族自信。

據記載,當事變前沈陽局勢已相當緊張的時候,駐沈陽的中日軍隊都進行了實兵演習。

日軍的演習科目,是怎么樣進攻中國軍隊據守的重要據點,而中國軍隊的演習,是怎么樣在日軍進攻時撤退。

但就算經過演習,中國軍隊在事變時的撤退依然沒有做到轉進如風。駐北大營的一個模范旅,在遭到數量遠遜于己的日軍射擊后就倉惶而逃,不但大部分武器、包括6輛坦克都丟得干干凈凈,還有不少士兵甚至連排長都偷偷離隊。

狼狽如此,也真是醉了。

模范旅尚且如此,那其他部隊呢?

據記載,事變前兩天曾有一支2000人左右的中國軍隊駐扎沈陽,可指揮官看到形勢緊張心驚膽戰,大戰當前,把整支部隊緊急撤往別處。

駐沈陽城的一些警戒部隊,聽到炮聲一響就驚慌失措,有的把武器往庫房一鎖就撤,有的直接開門揖盜,有的干脆就自行解散。

講武堂的軍校學員們倒是曾義憤填膺地要求抵抗,可當占領北大營的日軍開始調頭攻擊講武堂后,立即偃旗息鼓,紛紛撤退。

空軍基地的指揮官在機場陷落前也曾試圖組織飛行員把飛機飛離沈陽,但找了半天,竟然沒有一位飛行員敢回來開飛機。后來,一小隊日軍在這個空軍基地貼了個告示后,全部265架飛機連同整個空軍基地也都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這樣的軍隊,就算沒有那道不抵抗命令,就能實施有效抵抗么?這樣的軍隊,就算再增加一倍兩倍,就能抵抗600日軍么?

一支未戰而心先敗的軍隊,無論如何也取得不了戰斗的勝利;一群喪失民族自信心的國民,唯一的下場就是當亡國奴。

石原莞爾自認為看得很透:中國的民族精神當時已經淪喪。

1931年往上數37年,1894年甲午戰爭,日軍從朝鮮涌進東北,敗清軍、割臺灣、占遼東、屠旅順,索賠軍費2.3億兩。

1900年庚子國變,以日軍為主的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屠城、搶劫、索要賠款4.5億兩,慈禧太后毫無節操地表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1904年日俄戰爭,日軍和俄軍因分贓不均大打出手,雙方幾十萬軍隊在中國的東北毫無顧忌地野蠻殺戮,當時的清政府刷新了無恥的下限,居然宣布中立。而魯迅在紀錄片里看到了日軍槍斃當俄國間諜的中國人,居然有一群圍觀的中國人拍手叫好。

1911年辛亥革命,中國曾一度展現展現出革命自救的氣象,但很快因參與者各懷鬼胎而失敗。而后,這片大地陷入無盡的混亂之中,皇帝退位了,軍閥大帥占地為王、打打殺殺、永不停息,而人民流離失所、朝不保夕。

太多的苦難、連續的挫折、無盡的失敗,以致這個國家從上到下產生了極為嚴重的精神危機——

精英們開始極度的崇洋媚外,甚至吃里扒外;

普通國民只知道有大帥,卻不知道有國家;

持槍的軍人只知道為軍閥賣命能混口飯吃,卻不知道因何而戰、為何而戰。

在石原莞爾看來,這樣國家就如同一個空心的玻璃巨人,盡管看起來十分龐大,但只要輕輕一擊,就必然轟然倒地。

1931918日那一日,他們早已經饑渴難耐了。

可是,日本人極大低估了一個擁有5000年歷史積淀的民族所具有的頑強韌性。

每當國家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總會有那么一批人站出來。他們可能年齡不同、地域不同、職業不同、黨派不同,但他們擁有著一個相同信念:絕不當亡國奴。

從北大營第一聲槍響起的那一刻起,中國人的怒吼與反抗就從未停止過。就算明知被政府統帥所拋棄,就算明知自己孤立無援危險重重,就算明知敵強我弱必死無疑,但這批人依舊是不計生死、慷慨而行。

沈陽兵工廠陷落后,工人們不甘為虎作倀,其中有不少工人攜帶拆散的機器鉆進了原始森林的最深處。在那里,他們依靠水力驅動機床,制造出了簡陋的機槍、步槍、子彈、手榴彈等武器。而這些武器的使用者們有一個共同稱謂:抗聯戰士。

抗聯戰士

據說,在東北淪陷的日子里,那些去大山深處套木頭為生的農民會經常看見他們,那些人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但意志堅定,氣勢昂揚。他們是不愿意拋棄國土家園的士兵、工人、農民、獵戶甚至土匪聚集而成。

他們沒有飛機和大炮,他們沒有糧餉和補給,甚至長期孤立無援。但他們始終在極端惡劣的冰天雪地中,14年如一日,堅持著自己的抗戰。

正是他們的存在,令日本如鯁在喉,也使東北始終無法成為日本全面侵華戰爭中穩定的后方基地。

于是,他們成了之后幾十萬、近百萬日本關東軍長期瘋狂打擊的目標。

他們曾經一次一次被包圍和消滅,他們的熱血染紅一片片林海雪原,以致我們至今都無法統計出,到底有多少這樣的戰士在那里獻出了寶貴生命。

遍布東北大地的清脆槍聲始終顯示著:他們如野草般生生不息,他們從來沒有放棄。

日軍殘忍殺害抗聯戰士

是什么支撐了他們如此強大的內心?

當中共東北抗聯第一路軍司令楊靖宇戰至彈盡糧絕犧牲后,日軍指揮官無法理解,在冰天雪地里長時間被圍困、且完全斷絕糧食的情況下,為何居然能堅持戰斗五天。于是命人將他割頭剖腹。結果發現,將軍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在場的日本軍人無不為之震驚。

中共東北抗聯第一路軍司令楊靖宇

我知道,那些日本人所無法理解的東西,其實正是支撐著我們民族得以延續五千年的密碼,亦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魂魄。

八十多年后,我們回望那一天,回味、緬懷、深思。

近代中國為何會被欺凌侵略?歷史書告訴我們,是因為積貧積弱。

衡量富與貧的,不僅指物質,也指精神;判斷強與弱的,不僅有體格,也有內心。

張作霖張學良父子兩代軍閥經營東北幾十年,積累起了巨大的財富,組建了龐大的軍隊,可謂富可敵國、剽悍強大,但600日軍輕輕一擊,便失魂落魄、人逃地失,為世人笑。這是真的富與強么?

林海雪原里的抗聯戰士,無衣無食無槍無彈,體格瘦弱,可謂一貧如洗、極度弱小,但他們卻能堅持對抗日軍14年,并最終堅持到了勝利日的到來。這是真的貧與弱么?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沒有精神,再強壯的身體也必將備受欺凌;沒有精神,再智慧的頭腦也注定碌碌無為。

于人于國,皆是如此。

為什么一個不到6000萬人口的島國敢于挑起滅亡4.5億人口大國的戰爭?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民窮國弱,更是因為我們民族精神的沉淪:別人一發狠,中國人就怕;別人一瞪眼,中國人就哆嗦,甚至是屠刀到頭頂上也不敢反抗。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民族,越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越會引起強盜的垂涎,九一八是早晚的事,不被侵略掠奪才是怪事。

民族精神的沉淪,也唯獨民族精神的振奮才可以救贖。幸運的是,正是在這國難當頭、中華民族瀕于生死存亡的重要關口,千百年傳承而來的民族精神魂魄被重新激活,并迸發出強大的力量,它激勵我們的先輩力挽狂瀾,引領中華民族渡過生存危機,并終于迎來面向復興的今天。

唯有內心強大者,才能完成自我救贖;唯有內心強大的民族,才能支撐起國家的真正富強。

我們的民族精神不可再沉淪,歷史已經告訴過我們,一旦沉淪了,我們的人民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命運。

今天我們紀念九一八,要銘記,更要警醒。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