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特朗普想讓美國再工業化成功。
目前的格局是美國后工業化,所謂后工業化,就是淘汰大量的所謂“夕陽產業”,這個在我國叫“騰籠換鳥”,比如上海把紡織鋼鐵等等,全部遷走。美國也是鋼鐵煤礦都不做。那么就形成經濟全球化,就是縱向地排列出研發、高端產業、中端產業和低端產業。中低端的產業,都遷往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高端的有選擇地做,研發保留在本國。美國更是因為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不怕貿易赤字,就是輸出貨幣,進口別國產品,形成累積的貿易赤字。
之前奧巴馬已經開始搞再工業化,不過沒啥明顯進展。特朗普上臺,首先提出鋼鐵、煤炭、石油、汽車、醫療,等等,要拉回美國自己做。
一旦自己做,美國本土企業的產品,鋼鐵煤炭汽車石油,都要尋求出口。換句話說,對于其他生產國來說,不但將失去美國市場,還將面臨美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
比如中國的鋼鐵,如果損失了美國市場的份額,又丟失其他市場的份額,那么就必須要保住自己國內市場的完整份額。于是只有同樣地排斥其他國家對中國的鋼鐵市場的滲透。
原來因為美國帶頭全球化,就逼著各國開放市場。現在美國自己關閉自己的市場,別的國家為什么還要開放市場呢?所以全球化面臨解體。今后WTO還能起作用嗎?成為疑問。
這是一個根本性的顛覆。可以預測,美國的再工業化,必然進一步惡化本來已經處于停滯的全球經濟,就是美國之外的經濟進一步萎縮。這將導致許多國家的經濟困難,就業率繼續下滑。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只有選擇保自己市場的政策。保護主義將成為唯一的選擇。
這種情況下,只有自己市場充分大而已經具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才能真正做到依靠自己市場,穩住自己經濟的局面。
市場過小的國家,無法用本國市場支撐自己的工業,只能依靠資源和原材料出口,換回其他國家的工業產品。
市場很大,但是沒有很好工業基礎的國家,原來可以通過工業國家到自己這里設廠,慢慢地實行本土化,形成自己的工業體系。但是現在主要工業國家都必須通過搶奪世界市場份額的辦法,先滿足本土的就業率,因此勢必減少在其他國家設廠。比如美國原來不在本土開鋼鐵廠,跑到墨西哥開,可以占領墨西哥市場。但是現在回到本土開鋼鐵廠,就要想辦法出口到墨西哥去。這樣自己本土的鋼廠才能盡可能開得大。
這個過程會非常動蕩和痛苦,一大批國家將無所適從。
當然我們是在討論一種可能性,并不斷言這個是必然發生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