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6日-星期二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李旭之:是十四年抗戰還是八年抗戰?
點擊:3998  作者:李旭之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7-01-15 11:10:39

 

 1.webp (8).jpg


  近日教育部發文通知,要求中小學將“八年抗戰”一律改成“十四年抗戰”。抗日戰爭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苦難卓絕的一段日子,我們永遠必須牢記這段苦難與抗爭的歷史??箲鹗前四赀€是十四年,可以成為歷史研究的一個論題,但是任何歷史研究,都必須符合歷史客觀。歷史只有隨著時間的拉長,才看得更加清晰,歷史的細節被時間抹去之后,粗線條就更加清晰凸顯出來,這就是歷史客觀給人主觀上的反映。

 

  日本的侵華和中國的反應,有這樣幾個主要事件和節點,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5月淞滬停戰協定,1933年5月塘沽協定,國民黨承認日本占領東北三省和熱河的合法性,并將察北、冀北送給日本侵略者,1935年8月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12月北平一二﹒九運動,1936年12月西安事變,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此后是八年全面抗戰的歷史了。

 

1.webp (9).jpg

 

  關于抗戰時間的說法,毛澤東主席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的《論聯合政府》中有這樣如下的提法:

 

  1、在“中國人民的基本要求”中有——“中國人民在其對于日本侵略者作了將近八年的堅決的英勇的不屈不撓的奮斗。”和“中國共產黨在八年抗日戰爭中的工作,已經克服了很多的困難,獲得了巨大的成績。”

 

  2、在“我們的具體綱領”中有——“從八年抗日戰爭的慘痛經驗中,……”。

 

  3、在“全黨團結起來,為實現黨的任務而斗爭”中有——“我們的黨和中國人民一道,不論在整個黨的二十四年歷史中,在八年抗日戰爭中,為中國人民創造了巨大的力量,我們的工作成績是很顯然的,毫無疑義的。”

 

  以上是八年的說法。

 

  4、在“走著曲折道路的歷史”中有——“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這個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領沈陽,幾個月內,就把東三省占領了。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東三省的人民,東三省的一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領導或協助之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游擊戰爭。這個英勇的游擊戰爭,曾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中間經過許多困難挫折,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

  一九三二年,日本侵略者進攻上海,國民黨內的一派愛國分子,又一次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率領十九路軍,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進攻。

  一九三三年,日本侵略者進攻熱河、察哈爾,國民黨內的又一派愛國分子,第三次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并和共產黨合作,組織了抗日同盟軍,從事抵抗。但是一切這些抗日戰爭,除了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其他民主派別和海外愛國華僑給了援助之外,國民黨政府根據其不抵抗政策,是沒有給任何援助的。相反地,上海、察哈爾兩次抗日行動,都被國民黨政府一手破壞了。

  一九三三年,十九路軍在福建成立的人民政府,也被國民黨政府破壞了。那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呢?主要的原因,在于國民黨在一九二七年破壞了國共兩黨的合作,破壞了中國人民的團結。”

 

  以上可以說是對日本搞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局部反抗的一個回顧,算到一九四五年有十四年了。但是《論聯合政府》中還是以八年為抗戰時間的。抗戰勝利之后,八年抗戰的說法已是常識性說法,直到今天教育部將八年改為十四年。

 

  不管將八年改成十四年,還是十四年中定出八年,這段日本侵華的歷史是客觀的,并不因為算法的不同而改變。本人堅持八年抗戰的說法,而不太認同十四年的說法,但教育部確定為十四年,無意持反對的態度,但僅作為歷史的研究探討,是可以提出我的理由的。

 

  我的理由有三:

 

  一、西安事變使蔣介石國民黨政府改變了從“九﹒一八事變”以來所一直奉行的對日侵略上的不抵抗主義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


  以“盧溝橋事變”為重要起點,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在政策上放棄了不抵抗主義,舉起了動員全國抗日的旗幟,國共兩黨走向合作聯合抗日。這是從國內政策上出現的最大轉變。


  東三省淪陷,正是張學良執行蔣介石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的惡果,淞滬協定和塘沽協定,也是蔣介石國民黨不抵抗主義的產物,其手段是利用與日本妥協媾和的緩手機會,以達到對內剿共的目的。


  東三省、熱河、冀察北部地區的被占領,在當時的中國,激起了部分愛國的中國民眾的憤概,學生到南京請愿要求政府出兵抗日,但是從全民族來說,還沒有意識到中國處在了亡國滅種的懸崖峭壁的邊緣。

 

        二、從“盧溝橋事變”后,日本再侵華北以至滅亡全中國的野心暴露在了全中國人的眼前。

 

  “八﹒一三事變”,日本扯破了國民黨淞滬停戰協定的不抵抗面具,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爆發了中國軍隊抵抗日本的淞滬抗戰。從“盧溝橋事變”到“淞滬抗戰”,短短的四個月里迅速打醒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不得不以武裝對抗日本的侵略。


  中國共產黨為抵抗日本侵略,號召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所領導的紅軍接受國民政府改編,得到了全國的擁護和支持。為鞏固抗戰上國內各階級的大聯合,共產黨停止沒收地主土地,減租減息。從抗日意識上,國內空前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尤其是國民黨政府完成了主要矛盾由國內階級矛盾向中日民族矛盾的轉變。1937年9月23日,國民黨政權承認了共產黨的合法地位。


  中國近現代以來的被侵略,全民族從未達到過像1937年之后的全民族的覺醒和團結,之前所有的抵抗,都是局部性的,局部之外的中國人向來是不聞或是觀望。只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之后,日本侵入中國本部企圖滅亡中國的野心刺激了中國人救亡圖存的民族危機意識。因此,毛澤東主席后來談到全民族第一次空前團結時說這是需要感謝日本的。正是日本欲圖滅亡中國的侵略,才把我們這個民族從沉睡了百年的渾噩狀態里一猛棍打醒,空前團結起來一致抗日到底。如果沒有1937年的一系列事變的刺激,被日本已經占領、后來又被日本控制所弄出來的偽滿洲國的東北地區,也許真的會在其后的歷史中成為既成事實。東北地區的最后光復,完全是由1937年之后全民抗戰所決定的。

 

  三、1937年是中日矛盾發生質變的標志年。

 

  日本滅亡中國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但中國政府和中國人對日本的侵略以至東北淪陷之后,對日本還沒有徹底警覺,同時又在國際上央求美國、英國、法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包括國聯從中調停日本的侵略存有幻想,因此從中國一方來說,雖然中日民族矛盾已經現實地成為中國的主要矛盾,但是還沒有被看到。中國共產黨的英明就在于此,1935年發表《八一宣言》,以國民黨政府不抵抗的賣國和日本侵華地盤的不斷擴大的事實,將中日之間民族生死矛盾擺在了中國人面前,為解決這個主要矛盾,中國人不做亡國奴,在《宣言》中提出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國內各階級要逐漸認清這個主要矛盾是需要時間和事件刺激的,直到1937年,中國各階級才達到了這個認識上的質變。

 

  說1937年開始的全面抗戰,不是否認或者無視東北地區人民的抗日。東北淪陷,東北各抗日隊伍(包括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的抗日斗爭,是極其壯烈而偉大的,正是他們的頑強抗日,在喚醒全中國反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內陸各省的愛國志士和黨的將士紛紛走向東北,加入到抗日隊伍中去,楊靖宇即是河南人,是建立鄂豫皖蘇區的領導人。東北地區的抗日斗爭,在使中國完成對日侵略態度上實現最終的全面抵抗,集聚了不可忽視的量變效應。

 

  東北地區的抗日斗爭自九﹒一八開始,既有黨領導的游擊隊,也有愛國的國民黨將士和愛國群眾的反抗隊伍,直到1935年2月15日,黨領導的各抗日游擊隊聯合起來,擴編成了抗日聯軍第一至第七軍,再至1937年初,東北抗日聯軍完成整編,合編為第一路軍、第二路軍和第三路軍,成為其后全國八年抗戰中的一支在東北的重要抗日力量。因此不論從東北各抗日隊伍的聯合和整編上,還是從抗日力量的壯大上,如果沒有國內逐漸認清并接受中日民族矛盾已是主要矛盾,沒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領導,這些都將還將是艱難的。因此1937年發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極大地鞏固和發展了東北的聯合抗日力量。1937年在東北抗日的歷史上也是極有標志性的一年。

 

  因此可以說,在使中國走向全面抗戰的過程中,東北地區的抗日是量變期的抗日,而且1937年之后的抗日,是質變之后的全國全民族一致抗日的抗日了。

 

        八年抗戰的說法,不是忽視東北地區人民英勇的抗日歷史,但從歷史階段的科學劃分上說,具有關鍵性的1937年,的確是其前后的歷史進程完全不一樣的一年,正如一八四零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始,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篇一樣,1937年是中國抗日戰爭歷史的開始。雖然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是前一個歷史階段的后續,但是這種歷史中的接上和續后,從來都不否認歷史進程上必有的突變和躍進,這種突變和躍進,用在歷史研究中,作為劃分某個歷史階段起始也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了。

 

  說抗日戰爭始于1937年,不僅沒有理由,也無法否認或者無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而且還要做好對東北人民抗日斗爭史的研究,總結和發揚在這段歷史中所體現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同時更能體現中國共產黨人對待歷史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和精神。

 

  以十四年的說法,對于研究歷史的君子來說,一是無非換了一種說法,二是感覺上加長了中國遭受日本侵略的歷史苦難和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斗爭精神上的色彩,更加激起中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但對于研究歷史的小人和當前仍在猖獗的歷史虛無主義者來說,卻有給他們質疑我們黨有某種目的的嫌疑的可能,同時也給了他們掩蓋從“九﹒一八事變”至“盧溝橋事變”期間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的可能,或企圖借用十四年抗戰,成為他們進一步美化國民黨抗戰的工具或者借口,這是需要引起警惕的。

 

  文末需要再重復說明的是,本文無意反對教育部的決定,只是作為供歷史研究者和歷史愛好者參考的我的一種看法罷了。 

 

 ?。ㄗ髡呦道霾哐芯吭貉芯繂T;【原創】來源: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

  網址: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